第二百一十二章 華夏標準

樸實的一句話,卻擊中了很多華夏人的內心,這麼多年來,除了經濟落後科技落後,華夏經常被嘲諷的,不就是素質麼。

而上一次在百萬人晚宴的時候,那位大叔關於華夏人爲什麼素質低的視頻意外的在網上火了,那一句句話讓華夏人感受到了不甘,是啊,我們華夏可是文明古國,他孃的現在這個素質還不是被你們逼出來的,現在反而還要被你們一天天嘲笑素質低。

憑什麼!

再加上這些年隨着網絡的發達,大家發現其實外國人並沒有以前大家以爲的那麼高素質,什麼亂塗亂畫,什麼亂扔垃圾,公共場合不文明行爲,他們那也多的是好嘛,我們的兵馬俑還被人掰斷了手指呢!

所以劉凡的這句話,讓大家內心很澎湃,我們可是華夏人,傳承五千年文化的華夏人,現在我們生活水平上來了,教育水平上來了,也該讓你們看看,什麼是華夏人的素質了,跟我們比素質比教養?呵呵。

這顆種子,已經在華夏人心中播下了。

“說完回收的問題,我們再來談談電池處理的問題。”劉凡停頓了一會兒後繼續着自己的演講,“電池回收起來之後如何處理,尤其是如何可持續循環利用,這確實是一個很難的技術問題。

電池的循環利用包括放電、拆解、破碎、分選、除雜、元素合成等幾十個複雜步驟,涉及物理、化學、材料、工程等多個交叉學科,技術複雜冗長。

而且在這個技術問題上,華夏一直都落後於歐米,落後於小島國,但是現在,通過人工智能的輔助,我們已經實現了一套成熟的智能電池循環再利用系統,而且這一次項目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人工智能研發時代!

所謂的人工智能研發,也就是讓人工智能開始在一定程度上參與研發工作!在過去,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就像我們做一道題用計算器比用算盤要快,但這道題如何解,是人想出來的,與計算器和算盤沒有任何關係,工具隻影響達成目的所需要的時間成本等。

但這一次,我們讓人工智能承擔了研發工作,人工智能通過大量的分析計算之後,可以在某些研發層面上爲我們的研發人員提供思路!

這種思路雖然相對數據化一些,而且在創意上,人工智能還無法實現人類這樣複雜的思考能力,但是人工智能擁有強大的大數據處理能力以及精確的計算能力,依託於這樣的優勢,人工智能經常可以爲科研人員提供一些意外的驚喜以及人類更容易忽略或者說很難判斷的細節。

通過這樣的人工智能研發輔助,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通過兩年時間的努力,終於在智能電池循環利用系統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家看大屏幕。”

劉凡側過身去,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龐大的電池處理系統,劉凡從源頭開始非常詳細的講解着這套系統。而大家注意到這套系統的一大特點就是:物盡其用。

現在世界上對在電池報廢處理這個事情上,米國和小島國是做的比較好也比較有規範的。米國採用的是將電池分批處理,根據電池不同的容量,在不同儲能的相關電動產品上使用。

小島國採用的是打造電池生產使用—回收—再生處理的一套體系,就是他們會在電池投放市場使用前就已經做好了回收再處理的準備,這種做法目前來看還是非常有遠見的。

而現在大家通過劉凡的介紹可以發現,從一開始他們在電動汽車上的電池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未來的再次利用,這一點之前沒有詳細跟大家講過,但現在講到污染和電池處理問題的時候被提了出來,大家讚歎於國內企業現在的細心。

另外,整個舊電池的再利用更爲科學,利用渠道和利用方式也更爲全面,而且當徹底物盡其用不得不報廢之後,這套系統對於貴金屬的提取,材料的再次利用效率也高的令人震驚。

而看了材料提取這一塊的講解之後,大家再次震驚於一開始設計電池時的長遠考慮,劉凡表示,這種電池設計思路與技術將會在整個華夏電池行業快速普及,相關企業已經承諾會將技術分享出來。

最後就是對於無法避免的剩餘污染物的處理,這個時候大家又發現,木龍科技之前在農業發展上深入的人工智能技術起到作用了,全國的土壤、淡水數據都在木龍科技的系統裡,這時候再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快速找出相對更合適的填埋地。

從源頭開始控制減少污染一直到對無法避免污染物的合理處理,整套系統的完善讓業內人士紛紛感嘆,太成熟,太先進了!

這時大家才反應過來,劉凡說的太落後什麼意思,是啊,跟華夏的這套系統比,其他國家的回收處理模式確實太落後了啊!

“說了這麼多,從事電池行業的朋友應該注意到還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有提及,那就是電池差異性。其實,各電池公司所生產的電池,各電池使用廠商,比如電動汽車廠商,對電池所需要的結構、接口等都不一樣。

這也是電池處理難度比較大的一個原因,因爲本來從電池分解開始就都是精細活,你們做的還都不一樣,處理廠還得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多累啊。

因此,爲了更進一步加大電池回收處理的便利與高效,國家一直在督促電池行業標準化、系列化、模塊化、通用化。而這一天,終於要來臨。”

劉凡轉過頭,屏幕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企業名字:

電池企業:天能動力、超威動力、寧德時代新能源、比亞迪股份、欣旺達電子、德賽電池....

汽車企業:一汽、燕汽、東方、華晨、奇瑞....

電瓶車企業:綠源、雅迪、愛瑪...

家電行業:格力、海爾...

“現在,我們國家電池行業已經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標準,越來越多企業都會遵守這個標準,讓電池的生產規範統一起來。

而且在未來,如果外企想要進入華夏,也必須遵守華夏的標準,否則的話,我們將會拒之門外,因爲我們需要保護我們的環境!”

劉凡這話一出,很多人馬上敏感起來,堪堪回過神來。

標準!這他媽是標準啊!

華夏在建立標準!

以前都是華夏企業不得不按照歐米標準生產,現在,你們想來華夏市場,請遵守華夏的標準,否則老子不收你!

而且劉凡刻意提到不要來污染我們的環境,這尼瑪擺明了在懟最近的海外輿論啊!

我不僅不否認電池存在污染,我還覺得這個污染很嚴重,所以需要有技術解決這個問題,現在,華夏有這個能力,那麼請你們這些沒這個能力的,以後,以我華夏的標準來做事!

...

第四百七十三章 混亂的謎第六十四章 劉威的過去第三百六十五章 砸個稀巴爛第一百九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三十七章 守護神第一百零八章 蘋果發佈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女裝大佬第三百六十三章 人造石油第三百九十八章 觸底第四百七十二章 手術開始第三十八章 網絡暴力之下無真相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四百八十七章 主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三十五章 幻覺武器與全息通訊第二百零二章 底氣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飛的第四百三十章 智能機器人運用場景第一百一十三章 懟人大會第三十四章 律師函第四十七章 轟趴第十六章 體驗未來科技第四百一十四章 破曉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交易所新規則第二百六十九章 嚥下去的那句話第三百八十章 轉型期第四百九十六章 系統第十五章 科技值獎勵第十五章 科技值獎勵第七十一章 光刻機來了第五十一章 動態特徵邏輯理論第十一章 第一款產品的誕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相信科學第八十五章 愚公移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被動安全管理系統第一百六十四章 龍崽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飛的第九章 有什麼可不自豪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成長算法運用目標第四十七章 轟趴第七十五章 發佈會現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駕駛網約車第一百三十四章 禁售目的第一百七十章 絕後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囂張點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二百九十九章 標準制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電池回收第一章 文思如泉涌第十四章 創收第一百三十章 華夏科技颶風第三百八十八章 科技是神第四百六十六章 善後第七十三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破曉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開局直接懟第二百三十四章 智能量子隱身技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神秘的子彈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所畏懼第五十三章 快過年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正氣凜然第二百四十章 辦事效率第七十三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四十五章 工廠到位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助理第四百九十七章 規則第三百八十四章 馬良系統第一百六十五章 測試第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做平臺的根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無人配送進度第五十二章 沒有懸念第三百五十八章 造出一個新世界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零三章 直線超車第八十三章 臨時會議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要濫用科技帶來的便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去醫院第九十七章 行業歷程第六十八章 規則制定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調控第二百九十二章 翻江倒海第三百七十九章 全民租房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世》第四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推倒三座大山第八十三章 臨時會議第四百零九章 劉凡的決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推倒三座大山第二百零八章 見面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囂張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家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觸底第四百三十二章 志願者招募第一百四十七章 互不拖欠第二百七十八章 服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後人工智能時代第三百一十章 全球人工智能普惠大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樓市異動
第四百七十三章 混亂的謎第六十四章 劉威的過去第三百六十五章 砸個稀巴爛第一百九十四章 價格第三百三十七章 守護神第一百零八章 蘋果發佈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女裝大佬第三百六十三章 人造石油第三百九十八章 觸底第四百七十二章 手術開始第三十八章 網絡暴力之下無真相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四百八十七章 主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三十五章 幻覺武器與全息通訊第二百零二章 底氣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飛的第四百三十章 智能機器人運用場景第一百一十三章 懟人大會第三十四章 律師函第四十七章 轟趴第十六章 體驗未來科技第四百一十四章 破曉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交易所新規則第二百六十九章 嚥下去的那句話第三百八十章 轉型期第四百九十六章 系統第十五章 科技值獎勵第十五章 科技值獎勵第七十一章 光刻機來了第五十一章 動態特徵邏輯理論第十一章 第一款產品的誕生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相信科學第八十五章 愚公移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被動安全管理系統第一百六十四章 龍崽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飛的第九章 有什麼可不自豪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成長算法運用目標第四十七章 轟趴第七十五章 發佈會現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駕駛網約車第一百三十四章 禁售目的第一百七十章 絕後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囂張點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二百九十九章 標準制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電池回收第一章 文思如泉涌第十四章 創收第一百三十章 華夏科技颶風第三百八十八章 科技是神第四百六十六章 善後第七十三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破曉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開局直接懟第二百三十四章 智能量子隱身技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神秘的子彈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所畏懼第五十三章 快過年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正氣凜然第二百四十章 辦事效率第七十三章 不請自來的客人第四十五章 工廠到位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助理第四百九十七章 規則第三百八十四章 馬良系統第一百六十五章 測試第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做平臺的根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無人配送進度第五十二章 沒有懸念第三百五十八章 造出一個新世界第四百八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一百零三章 直線超車第八十三章 臨時會議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要濫用科技帶來的便利第四百六十八章 再去醫院第九十七章 行業歷程第六十八章 規則制定者第四百二十四章 調控第二百九十二章 翻江倒海第三百七十九章 全民租房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世》第四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四百四十九章 推倒三座大山第八十三章 臨時會議第四百零九章 劉凡的決斷第四百四十九章 推倒三座大山第二百零八章 見面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囂張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家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觸底第四百三十二章 志願者招募第一百四十七章 互不拖欠第二百七十八章 服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後人工智能時代第三百一十章 全球人工智能普惠大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樓市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