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婉兒進門

夜色中的趙王府十分寂靜,大街上行人稀少,只有巡邏的士兵不時經過,月色清淡,灑了一地慘白的月光,裴婉兒的小轎沒有走正門,而是繞了一圈,從側門入府

轎子中裴婉兒已經收拾停當了,她穿了一身湖綠色的四幅寬裙,頭髮高高梳起,盤成雲狀,各種金珠翠玉掛滿發端,在雲發的頂端,斜插一支翠羽簪,她臉上抹得均勻雪白,眉似黛山,眼如深潭,顯得美貌異常。

她今晚將爲新婦,將是她新的人生起點,但她的眼中卻沒有多少喜色,婚姻上重重地政治烙印,掩蓋了本該屬於她的期盼和快樂。

在她身旁坐着從小和她一起長大的貼身侍女珠兒,她挽着新婦的胳膊,低聲安慰着她,“姑娘不要擔心,其實姑爺還是很喜歡姑娘,再說,他還很年輕,才三十餘歲,姑娘,你很幸運了。”

“哎!”婉兒低低嘆了一聲,她也喜歡李慶安,只是她不喜歡這種婚姻,家族的利益像枷鎖一般將她牢牢扣死住了,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曾經不止一次做夢,她穿着六幅新娘裙,在盛大的婚禮上享受着最甜蜜的一刻,藍天、白雲、繁花似錦。

可現在,她卻在夜間,在昏暗的月光下從小門送進了她的新家,她的美好願望註定只是一場夢。

小轎已經過了正門,裴婉兒忍不住挑起轎簾,偷偷向外望去,只見高聳的大門緊閉,兩盞大燈籠死氣沉沉,兩邊是高大的院牆,黑黝黝的,充滿了壓抑,想到從今以後,自己將在這裡面生活一輩子了,裴婉兒鼻子一酸,眼淚水險些流出。

轎子到了側門,側門開着,點亮了五六盞燈籠,門口站着幾名健婦,趙王府的大管家潘小良也站在門前,他們是來接轎,轎子放下了,送親的裴芸低聲對裴婉兒道:“婉兒,爲兄走了,希望三天後,你能歡歡喜喜回門。”

裴婉兒的淚水終於流了下來,她哽咽着答應了一聲,眼巴巴地望着堂兄和裴家人走遠。

這時,潘小良走上前,柔聲道:“婉兒姑娘,我們要進門了。”

裴婉兒拭去淚水,她旁邊的珠兒連忙問道:“我家姑娘需要下來嗎?”

“不!不用,等會兒才需要姑娘下轎。”

潘小良一揮手,六名健婦擡起了轎子,吱吱嘎嘎走進了王府,兩個丫鬟挑着大紅色的喜燈籠在前方引路,裴婉兒心中的悲慼漸漸消退,她心中開始緊張起來,怦怦直跳,儘管她不止一次來過趙王府,但今晚趙王府卻讓她感到十分陌生,巍峨的殿堂,龐大的建築羣,精美的亭臺樓閣,鬱鬱蔥蔥的樹木,各種奇花異草種滿在一條小河旁,就是這條寬約兩丈的小河將趙王府一分爲二,裡面就是內府了。

六名健婦快步如飛,快步走到河邊停了下來,潘小良又道:“婉兒姑娘,你要下轎乘船了。”

裴婉兒忽然明白過來了,她今晚的成親之地,是在蓬萊閣,那裡也是趙王府內風景最美之處,她心中開始有了一點點期盼。

侍女珠兒扶住她走出了小轎,一條畫舫已經停靠在岸邊,畫舫上燈光明亮,光芒四射,只見如畫笑吟吟地站在畫舫前等她,見到了如畫,裴婉兒就彷彿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親人一般。

“如畫!”她快步走上幾步,激動聲音都有點發顫了。

如畫扶住她,仔細看了看她的臉,打趣地笑道:“新婦委屈得哭了嗎?”

“沒有,剛纔堂兄離去,心中有點傷感

。”

“放心吧!大家都等你很久了,不會讓你委屈,來,跟我上船。”

如畫扶她上船,進了艙內坐下,兩名船孃開始搖船離開岸邊,畫舫搖搖晃晃向河深處駛去。

船艙內光線柔和,鋪陳了綾羅綢緞,點着一對大紅喜燭,裴婉兒靠着窗坐下,這時,空中隱隱有絲竹聲傳來,如畫對她笑道:“其實我們三天前就在準備了,讓你在蓬萊閣成婚還是我想出來的,舞衣請了一班樂女,船孃、宮女都是從宮內請來,賓客沒有外人,都是自己姐妹,大家一起熱鬧一下。”

說到這裡,如畫見玉珠在看船外景色,她便附耳對婉兒笑道:“那個事情,你娘教了你嗎?等會兒如詩會教你。”

婉兒臉上驀地通紅,她知道是什麼事,昨晚她母親細細告訴了她,那件事其實也是她最害怕最緊張之事,昨天一夜,今曰一天,那件事像幽靈一樣在她心中游蕩,一想到,就讓她心中害怕,她的手絞着裙襬,咬着脣,低下頭一言不發。

如畫見她羞澀難掩,不由捂着嘴偷偷地笑了。

李慶安的趙王府是在太平公主府的基礎上翻修,太平公主府可以說是除了大明宮、興慶宮等幾大宮殿外最宏偉、最富麗堂皇的一座府宅,佔地約二百畝,有各種房間大殿約五六百間,鬥樑飛檐,氣勢壯觀,最大的太平殿能容納數千人,尤其府內還一片佔地三十畝的湖水,叫玉鳳池,湖內有一座三畝大小的島嶼,島上仿造大明宮的太液池,也修了一座蓬萊閣,後來太平公主被誅,其中一個罪名就是僭越。

太平公主被誅,但她的府宅卻保留下來,現在成了李慶安的趙王府,李慶安搬來的時間也不長,蓬萊閣便一直沒有啓用過,但今天爲迎娶裴婉兒,蓬萊閣第一次啓用了。

畫舫離開了小河,划起一漿秋水,駛進了玉鳳池,向湖中心的蓬萊閣駛去,這時,絲竹聲更近了,樂聲中充滿了喜氣洋洋,蓬萊閣的燈都點亮了,光華璀璨,儼如天宮寶塔降臨人間。

蓬萊閣的碼頭上,一大羣女人已經等待多時了,笑聲陣陣傳來,爲首之人正是大婦獨孤明月,她也是身着六幅宮裝長裙,滿頭珠翠,氣勢雍容高雅,今晚沒有客人,都是自己家裡人,甚至一個男賓都沒有,島上唯一的男子就是新郎李慶安,另外還有乳孃懷中抱的,還在牙牙學語的李小公子。

在明月身後是她的姐妹們,舞衣、如詩、明珠、高霧、小蓮、裴雨等等,還有幾十名宮女樂姬,除此之外,還有一名特殊的客人,太后沈珍珠,按照禮制,應該是明天,明月將帶婉兒入宮,接受太后的冊封,但沈太后悄悄給明月提出了這個要求,她也想以私人身份參加這次李府的內部婚禮,儘管覺得有些不妥,但明月最終還是答應了。

“來了!來了!”

明珠眼尖,首先看見了畫舫,興奮得喊了起來,“快去通知新郎吧!新娘子來了。”

“一邊去!”

明月瞪了妹妹一眼,“你就別瞎摻合了,今晚是我們姐妹熱鬧,沒他什麼事。”

明珠碰了一個釘子,她嘴一撅,不高興地小聲道:“本來就是嘛!新娘子來了,怎麼會沒新郎之事?”

如詩輕輕摟過她肩膀,低聲給她解釋道:“婉兒不是正娶,不用拜堂,新郎不能出面,要等大婦同意她進門,她才能和新郎見面,熱鬧歸熱鬧,但規矩是規矩,明白了嗎?”

“哦—”明珠點點頭,她這才明白了

這時,畫舫靠上了碼頭,兩名船孃繫好了繩子,兩名琵琶女樂上前,輕攏慢捻,琵琶聲聲如珠玉落盤,這是在邀請新娘上岸。

裴婉兒從船裡出來了,侍女珠兒和如畫一左一右,攙扶着裴婉兒上岸了,衆女見她妝扮得美貌異常,引起大家的一片讚揚聲。

裴婉兒滿臉通紅,給明月盈盈施禮道:“婉兒參見大姐。”

明月笑着點點頭道:“今天真是委屈你了,讓你夜間入門,你可別往心裡去。”

“婉兒不會!”

裴婉兒又對衆人施禮道:“婉兒見過各位姐姐。”

明月又道:“大家平時都很熟了,就不用這麼客氣,不過有一個人你要見一見,你應該是第一次見她。”

明月拉着她手來到高霧面前,笑着介紹道:“這是霧娘,你可以叫她霧姐,是高仙芝將軍之女。”

裴婉兒聽小蓮說起過高霧,是一個女中豪傑,她連忙行禮道:“婉兒參見霧姐。”

高霧臉有點紅,她摸了摸身上,摸出一把鑲有寶石的純金匕首,遞給裴婉兒道:“第一次見面,我沒有什麼送你,這把匕首是我心愛之物,就送給你了。”

旁邊的兩個船孃卻忍不住偷偷笑了,這個女人真不懂人情,哪有新婚之夜送新娘刀子的道理。

明月知道高霧是一片好心,也不說破,便替裴婉兒接過來放進彩禮盒中,對衆人笑道:“時辰不早了,大家進去吧!”

衆女便簇擁裴婉兒走進了蓬萊閣,蓬萊閣佈置得流光溢彩,十八盞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大堂上,正面牆上貼着一個斗大的‘囍‘字,下面長長的桌上擺滿了各種彩禮,正面擺着一張坐榻,坐榻中間放着一張小桌子,桌上放着一隻玉壺和兩隻玉碗,旁邊已經坐了一人,正端着杯子慢慢喝茶,正是太后沈珍珠。

沈珍珠年紀也不到三十歲,便一個人住在空曠寂寥的大明宮內,那種難以言述的寂寞讓她心中變得一天天蒼老,今天她聽說李慶安娶裴婉兒,都是女眷,而且沒有外人,她便動心了,悄悄央求明月準她參加,明月能體會她的孤寂,便答應了。

沈珍珠是以私人的身份參加這次婚禮,她礙於身份,不好出去迎接裴婉兒,便坐在大堂內喝茶等她,沈珍珠坐在‘囍‘字下,燃燒的喜燭映紅了她的臉龐,她彷彿也回到了當年她的洞房花燭之夜。

這時,裴婉兒在衆人的簇擁下,走進了大堂,婉兒一眼便看到了沈珍珠,她心中一愣,有點不知所措了,明月低聲對她道:“太后是以私人身份前來,不用太過拘禮。”

裴婉兒連忙上前施禮道:“婉兒參見太后。”

沈珍珠柔聲道:“婉兒姑娘,不用客氣了,你就當我也是你的姐姐。”

其實說是姐姐,還是有點不對,李慶安冒充的是李珽,是和李亨一輩,而沈珍珠是李豫的妻子,應該就晚了一輩,不過唐朝的婚姻中竄輩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沈珍珠自稱姐姐也並無不妥。

只是此時的‘姐姐’有着另一層含義,明月是大姐,她讓裴婉兒稱高霧爲霧姐,這裡面都有用意,而沈珍珠自稱姐姐,這就有點讓人感覺彆扭

尤其是明月,她心中非常敏感,她知道丈夫曾幾次單獨進宮見過沈珍珠,便不由向她瞥了一眼。

如詩是今晚的司儀,她知道李慶安還在樓上等着新娘,便笑道:“**一夜值千金,樓上新郎還在眼巴巴等着呢,我們就開始吧!”

衆人都笑了起來,紛紛入座,明月也坐到了沈珍珠的另一邊,此時,裴婉兒已戴上鳳冠,兩名喜娘給她披上霞帔,領着她跨過了兩個小盆,盆中放滿了棗子和梨,還有顆粒飽滿的豆莢,這就是希望裴婉兒能早曰爲李家生子的意思。

最後將她領到了明月的面前,如詩則高聲道:“新婦敬茶!”

明月是正妻,她入李家門要敬茶給李慶安的長輩,而裴婉兒是妾,她只能嚮明月敬茶,這就好比普通員工只能找自己的頂頭上司彙報工作,而不能直接去找老闆彙報工作一樣。

明珠則扮演倒茶童子,她拎起桌上玉壺,倒了一碗茶,遞給了裴婉兒,裴婉兒跪下,將茶碗舉起,低聲道:“婉兒給大姐敬茶!”

這就是娶妾中最關鍵的一步,若明月不接這碗,裴婉兒就得回孃家了,什麼時候明月接了敬茶,她什麼時候才能進李家門。

不過也很少有大婦不接茶的,畢竟她也要給丈夫一個面子,俗話說‘妻不如妾’,真惹惱了丈夫,找個理由就將她休了,這就得不償失了。

明月接過茶碗,喝了一口,對她笑道:“起來吧!從現在開始,你就是我的好妹妹了。”

大堂內頓時喜樂聲大作,衆人鼓掌祝賀聲、笑聲不斷,如詩則拉過裴婉兒進了後房,她要教授裴婉兒生兒之術,而明珠和如畫則興致勃勃衝上樓,準備鬧洞房了。

明月對沈珍珠笑道:“天色已晚,太后今晚就留在府上吧!我陪太后聊聊天,明天一早送太后回宮。”

沈珍珠自然是不想回冷清的大明宮,雖然有點不妥,但她還是點了點頭笑道:“那今晚就麻煩王妃了。”

這時,樓上傳來了如畫和明珠的笑聲,她倆跑了下來,對明月笑道:“新郎說他已經累了,要新娘趕緊進洞房,把我們趕下來了。”

明月笑着搖搖頭,便對衆人道:“既然新郎着急了,那咱們就知趣點,別打擾人家的洞房花燭夜了,走吧!”

衆人紛紛吹滅燈籠,離開蓬萊閣,將大門關上了,此時整個蓬萊閣內,甚至整個島上,只有李慶安和裴婉兒兩人了,衆女上了停在岸邊的大畫船,畫船緩緩駛離小島,向內府而去,儘管島上無人,但湖中卻有十幾條小船來回巡邏,這是李慶安的親兵,戒備十分森嚴。

湖面上十分安靜,只有划槳之聲,所有女人都屏住了呼吸,她們的目光都注視在三樓的一間亮着紅燭光的窗上,她們見喜燭忽然滅了,畫舫這才離島不到三十步,她們不由一起彎腰大笑起來。

“這個傢伙,也未免太猴急了一點吧!”

.........

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107章 連夜追殺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98章 貴妃擲壺第34章 血戰險堡(下)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69章 花府大宴(二)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450章 苦澀藥酒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638章 貴妃消息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641章 上黨戰役(三)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87章 各施手段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壽下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293章 利令智昏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99章 武舉考試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381章 噴赤血戰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38章 妖花凋謝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32章 婆水之謎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詩社二第32章 婆水之謎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49章 怛城決戰(下)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81章 燙手差事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381章 噴赤血戰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84章 人質綁架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8章 生死關頭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
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107章 連夜追殺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98章 貴妃擲壺第34章 血戰險堡(下)第554章 河北大遷(下)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69章 花府大宴(二)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450章 苦澀藥酒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638章 貴妃消息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641章 上黨戰役(三)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87章 各施手段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156章 身份難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壽下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293章 利令智昏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99章 武舉考試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381章 噴赤血戰第461章 以彼之道(中)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38章 妖花凋謝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32章 婆水之謎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詩社二第32章 婆水之謎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49章 怛城決戰(下)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81章 燙手差事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381章 噴赤血戰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84章 人質綁架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8章 生死關頭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