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

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

興平元年,冬十一月。

劉協正式遷都潁川,立都許縣。

依舊以呂布爲建威大將軍、張邈爲司徒、陳宮爲尚書、馬日磾爲太傅、楊彪爲太尉、董承爲車騎將軍。

而迎劉協入許縣的曹操,則是被封爲前將軍、領司隸校尉。

шшш ¸тTkan ¸C○

司隸校尉是個很特殊的官職,有“無所不糾”的權力。

雖然司隸校尉俸祿不高,卻能無視皇帝以下的尊卑,不論是官吏還是權貴都可以“無所不糾”。

在廷議的時候,爲了顯示司隸校尉“無所不糾”的權力,司隸校尉位在九卿之上,而且還是專門列席。

依漢制禮儀,朝中公卿在任命後都需要拜見大將軍和三公、且行跪拜禮,但對於司隸校尉而言,只需要拿着笏板拱拱手就行了。

曹操深知,暫時是不能跟呂布、張邈、楊彪等公卿舊臣搶官位的,但曹操又不想屈尊公卿之下,於是自告奮勇的出任司隸校尉。

在遷都之前,司隸校尉也只是張邈的一個親信,“無所不糾”的權力也只是個虛權。

但到了曹操手中,司隸校尉“無所不糾”的權力直接成了實權。

曹操先是奏明瞭侍中臺崇、尚書僕射馮碩、議郎侯祈的貪污之罪,以律法將三人下獄,隨後又舉薦荀彧出任尚書僕射、毛階出任議郎、王俊出任侍中,頂替了被下獄三人的位置。

面對曹操正大光明的安插親信的行爲,不論是呂布,還是張邈、陳宮、馬日磾等公卿,都感受到了威脅。

以往不怎麼當回事的司隸校尉糾察之權,被曹操運用得爐火純青。

連劉協都挑不出毛病!

畢竟,臺崇、馮碩、侯祈三人,的確貪污了!

曹操在認真履行司隸校尉的糾察之權,劉協總不能偏袒朝中蛀蟲吧?

而這其中,最難受的就是陳宮了。

陳宮是尚書令,是正職。

荀彧是尚書僕射,是副職。

在內政綜合能力上,荀彧的內政值比陳宮要高上許多,也因此在處理政務時,陳宮時常被荀彧喧賓奪主。

張邈和陳宮以往安插的親信,又大多手腳不乾淨,被曹操和荀彧一聯合,被罷官的罷官,被下獄的下獄。

然後又被曹操和荀彧舉薦德行賢良的賢士頂替。

而在這一方面,曹操和荀彧顯然比張邈陳宮更高明!

被舉薦的賢士,都是有名氣的名仕,還都不是曹操的親信,張邈和陳宮想彈劾曹操黨同伐異都沒機會!

曹操和荀彧的目的很純粹。

先將朝中的庸官懶官清除掉,除掉呂布、張邈、馬日磾等人的勢力,再去拉攏那些新出仕的公卿。

如此一來,曹操就一直會有忠臣的標籤。

只要不營私,就沒人能挑出毛病來!

由於曹操整頓吏治有功,劉協擢升曹操爲司空,協助處理政務,且有監察百官之權。

比起司隸校尉,曹操的監察之權更高了。

隨着曹操升任司空,呂布、張邈、馬日磾等人的危機感更深了。

曹操借整頓吏治爲由,已經將朝中大半的公卿進行了換血。

雖然被更換的公卿,並非曹操的親信,但削弱了敵人、也等於增強了自己。

曹操即便一個親信不安插,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不能再讓曹操繼續猖狂了。”

“這司空府的監察小吏,都監察到本侯身上來了。”

呂布一巴掌握扁了手中的銅製酒樽,對曹操的忠臣拳又怒又無奈。

猛然間。

呂布想起了劉備的話“按舊儀,三公領兵朝見,需令虎賁執刃挾之。”

於是乎,呂布來尋劉協。

“陛下,曹司空借整頓吏治之名,大肆的搜查公卿的罪名,即便只是犯了一些小錯,也會被彈劾下獄。”

“倘若任由曹司空查下去,臣恐怕朝堂不穩啊。”

劉協看着呂布,不由有些皺眉:“大將軍,難道整頓吏治不好嗎?那些被問罪的公卿,不思體恤朝廷君恩,卻一個個貪污受賄,壞國家法度。”

“曹司空公正嚴明,事事都依律法行事,並無不妥之處啊。”

劉協對曹操整頓吏治是很滿意的。

因爲曹操的表現沒有半點兒奸臣模樣,劉協也逐漸忘記了劉備臨行前的囑託。

呂布看着眼前還沉醉於整頓吏治的小皇帝,咬牙道:“陛下,真要按律法,這朝中公卿,誰沒犯過事?”

“倘若陛下認爲曹司空行事妥當,請陛下罷免臣的大將軍之職,允許臣告老還鄉。”

呂布的請辭,漸漸讓劉協的笑容消失。

劉協這才意識到,整頓吏治似乎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正如呂布說的一樣,這朝中公卿誰沒犯過事?

若犯事就要被依律查處,包括呂布在內的都得問罪下獄!

“大將軍切勿如此,這其中恐怕有些誤會,不如請曹司空私下一議?”劉協斟酌詢問道。

呂布趁勢道:“陛下,臣以爲,曹司空只是在借整頓吏治之名,黨同伐異!”

“曹司空狠辣之徒,曾經擅自攻殺徐州牧陶謙。”

“他自個兒就是個目無法紀的,如今怎麼可能變得遵紀守法,事事都要維護律法的權威?”

“一旦朝中沒了曹司空的對手,陛下的詔令,曹司空還會再聽嗎?”

“陛下,謹防曹司空變成第二個獨斷專行的董逆啊!”

這要是以往,呂布是絕不會玩這種背後讒言的事的。

對於呂布而言,壓根就不屑於讒言。

不過現在,呂布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再讓曹操這麼玩下去,他這個建威大將軍都得被羅列出上百條罪名來。

呂布從不會虛假的認爲自己是個好人,這犯了多少事呂布心知肚明。

劉協果然遲疑了。

若真如呂布說的一樣,朝中公卿都得被更換掉。

不僅是呂布,張邈、陳宮、馬日磾、楊彪等人一個都跑不掉。

這羣公卿,誰沒點破事在身上?

真要查,就一個貪污受賄能將這羣公卿全都彈劾掉。

“大將軍勿需擔憂,朕會斟酌的。”劉協小手託着下巴,靜靜思考。

呂布見狀,湊近道:“陛下,臣以爲,當務之急是要試探曹司空是否有董逆之心。只要曹司空真心爲了陛下,臣即便讓出這大將軍之位,也是心服的。”

劉協動容:“大將軍以爲,應當如何試探?”

呂布見劉協問策,咬牙道:“按舊儀,三公領兵朝見,需令虎賁執刃挾之。”

劉協吃了一驚:“如此一來,豈不是寒了曹司空之心?”

呂布搖頭:“陛下,倘若曹司空真的是忠心之臣,又豈會心寒?既然曹司空一直堅持漢律舊儀整頓吏治,那按漢律舊儀,陛下令虎賁執刃挾之,曹司空理當從容而來。”

“難道曹司空還會懷疑陛下有加害之心嗎?”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呂布在這個時候進言,時機拿捏得十分合適。

既然曹操堅持漢律舊儀,一切都是有律法禮儀可以遵循,那麼呂布也如此效仿,曹操哪怕再不情願也得忍。

然而,這人性往往是經不住試探的。

曹操若真的是忠節之臣,自然不會懷疑劉協有加害之意。

可以曹操多疑的個性,這利刃加身,真的不會懷疑劉協的用意嗎?

劉協沉思,斟酌呂布的試探之法。

良久。

劉協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都說帝王無情,自幼在深宮長大又歷經磨難羞辱的劉協,更難有情。

“便如大將軍之言,今夜便試探曹司空是否真心待朕吧!”

劉協最終同意了呂布的方案,宣曹操入宮。

曹操一聽劉協詔令,當即就帶着兵馬前往劉協的寢宮。

如今位高權重,曹操身邊不可能不帶兵馬。

然而,曹操一到宮門口,就覺察到了不對勁。

“你是何人?”曹操看着宮門口陌生的軍將,不由起疑。

軍將拱手而道:“新任虎賁軍校尉張遼,見過司空!末將奉詔令,今日執勤,後宮重地不可跑馬,請司空下馬覲見。”

曹操暗暗皺眉,但還是下馬上前。

然而剛到宮門口,幾個虎賁士就抽出了利刃。

一旁的許褚嚇得連忙拔刀護在曹操身邊,怒喝道:“爾等爲何拔劍,意欲行刺嗎?”

曹操也被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後退一步,看向張遼的眼神也多了殺意:“張校尉,你這是何故?”

張遼無視了曹操的殺意,斂容正色道:“按舊儀,三公領兵朝見,需令虎賁執刃挾之。後宮重地,末將不敢疏忽。”

曹操怒極反笑:“你是何人舉薦?竟敢讓虎賁執刃挾本司空?”

張遼依舊不卑不亢:“曹司空,末將職責在身,不敢疏忽法度,倘若曹司空不願,這宮門末將萬萬不敢放曹司空進去。”

曹操心底已經怒開了花。

這段時間,曹操動輒漢律舊儀,罷免下獄了不少朝中公卿,玩得不亦樂乎。

結果今天,曹操反被一個虎賁軍校尉用舊儀攔路,終日獵雁,反被雁給啄瞎了眼。

“明公,不可入內。”許褚低聲勸諫。

這宮門校尉是新人,萬一是曹操敵人的陰謀,這進去豈不是人頭落地?

大將軍何進的前車之鑑,曹操可是記得很清楚。

然而,若是不進去,那曹操就成了抗旨不尊了。

一時之間,曹操有些騎虎難下了。

“張校尉,真是陛下詔令本司空?”曹操死死的盯着張遼,眼中的殺意更甚。

張遼本就是戰場舔血的悍將,又豈會懼怕曹操這點兒殺意,依舊是一副死板不近人情的模樣:“曹司空,後宮重地,末將職責在身,不敢疏忽大意。”

“好!好!好!”曹操撫掌大笑:“張遼,本司空記住你了!”

許褚見曹操就要入內,更是心驚:“明公,真要進去?”

曹操語氣低沉,低聲囑咐:“陛下相召,本司空不得不去。仲康,你守在這裡,若有變故,立即驅兵入內。”

“有敢阻攔者,格殺勿論。”

隨即,曹操任由虎賁士利刃加身。

看着脖子間的利刃,曹操又懼又怒。

這種生死被人掌控的感覺,曹操已經很久沒體驗過了。

“可惡,若讓本司空知道是誰在背後算計,定要滅其三族,方泄心頭之恨!”

曹操不傻。

這宮門劇變,必然是跟呂布、張邈、馬日磾等公卿有關。

畢竟曹操最近整頓吏治,罷免下獄的公卿中,幾乎都是這些人的舊部故吏。

只是曹操沒想到,對手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反制。

見到劉協後,曹操強忍怒氣,問道:“陛下,臣莫非近日有失禮之處?”

一聽到曹操這回答,劉協的心頓時涼了。

不過是依照舊儀,就讓曹操心有憤怒,難道朕還會無故加害臣子嗎?

想到這裡,劉協的語氣也不善了:“曹司空,你若能盡心輔佐朕,朕必然厚待你;若你覺得委屈,也可以不當這司空。”

曹操一聽,頓時人都麻了。

這是要攆人了?

曹操籌謀了這麼久,又豈會放棄當這司空?

“陛下,是臣失言了。”曹操連忙跪地俯首,以頭叩地請罪。

劉協卻是有些意興闌珊,揮了揮手道:“朕乏了,曹卿退下吧。”

曹操也不敢多留,連忙起身退出。

而呂布則是從幃簾後繞出:“僅僅一個試探就讓曹司空心生怨恨,陛下,曹司空不可信啊!”

“不可再任由曹司空罷黜下獄朝中公卿了!”

劉協再也忍不住憤怒,一拳砸在桌子上,忿忿道:“皇叔臨走時,就囑託過朕,要當心曹操的狼子野心。”

“朕見曹操一心整頓吏治,便忘記了皇叔的囑託,以爲曹操是忠節之臣。”

“沒想到曹操竟然會因爲朕依舊儀行事而質問朕,可惡!”

“大將軍,若曹操在廷議上再有彈劾之舉,朕許你出言反駁。”

呂布大喜:“臣,唯陛下之命是從!”

回到司空府的曹操,越想越不對勁。

猛然間,曹操反應過來,怒氣更甚:“中奸賊之計了!兩月之功,毀於一旦了。”

“來人,速召文若、奉孝和志才,來司空府議事。”

曹操心中那個怒啊。

好不容易裝了兩個月忠臣,眼看就要讓劉協深信不疑,結果因爲今晚一事,直接讓劉協起了疑心。

君若疑臣,則臣必死!

求月票(說的16號三更,我15號就三更了,態度正吧)

(本章完)

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
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