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

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

劉備暗暗鬆了口氣。

既然要按軍中的規矩來,那這矛盾就容易解決了。

牽招並非不願意劉備新增主將,而是不希望來個理念不同的主將。

就如同牽招不願意訓練由昔日黃巾賊構成的銳士營一樣。

理念不同,自然就難以視爲袍澤兄弟,這精兵也就練不出來。

待牽招退下,劉備的語氣多有維護之意:“子經跟我是刎頸之交,雖有些傲氣,但也是明事理的。”

鄭平輕搖羽扇,對此並不在意:“以子龍的能力,讓子經和這七百人心服並不難。”

“如今二虎競食的局勢已成,董卓和袁紹公孫瓚之間必然要分出一個勝負來。”

“淮南的袁術驕矜自大,獨鬥豫徐荊揚四州之兵,汝南袁氏的底蘊,很快就會被袁術敗光。”

“天下紛亂,唯有青州最是安穩。”

“使君可遣人在各州散佈消息,青州欲修廣固城,凡來青州之民,每戶皆可獲得三個月的錢糧補助用於安家。”

“凡來青州之民,可自願選擇加入屯田,亦或者冶鐵、漆器、鑄銅、紡織、製鹽等作坊勞作、參與廣固城參與城池修建的方式賺取錢糧。”

“有才識者,可參與青州的官吏選拔。”

“聚流民於青州,養使君之仁望。”

戰火紛迭。

背井離鄉的士民百姓,會主動去尋求一個安穩的地方躲避天災人禍。

譬如淮南袁術,橫徵暴斂,士民百姓苦不堪言。

若得知來青州有這般好處,定然會趨之如若。

劉備會意,思維也隨之打開:“能否再知會兗州臧刺史和徐州陶刺史,讓其對來青州的流民接濟一部分錢糧,青州可如數歸還?”

鄭平搖頭:“使君還是打消這個想法吧,若是沿途接濟,青州的錢糧是不足以支撐的。”

“更何況,若無來青州路途上的艱難,又如何能珍惜青州提供的安穩?”

“雖然很殘酷,但亂世之中,本就秩序混亂,使君難以顧及天下士民。”

劉備輕嘆:“是我多想了,那能否邀約臧刺史和陶刺史,也如青州一般,散佈消息,吸附流民呢?”

“如此一來,這些流民想去兗州的去兗州,想去徐州的去徐州,想來青州的就來青州。”

鄭平細思片刻:“可以推行,但這效果可能不會如使君所想,臧刺史和陶刺史不可能給予錢糧補貼的。”

劉備眼神微凜:“我也知道這有些強人所難了,但即便他們不給,也能給流民提供一個棲息之地。”

“能活下來,就有希望。”

鄭平拱手,語氣中多了欽佩之意:“使君仁德,是天下士民之幸。”

劉備苦笑:“顯謀就別恭維我了,如今我尚且只能勉強治理這青州,如何能稱得上是天下士民之幸啊。”

鄭平笑道:“天下之事,不在於一時之謀,而在於一世之略。”

“要定天下,需先定民心。”

“故有先賢之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使君仁德載世,欲伸大義於天下,而青州無有天災人禍,士民百姓樂於安穩,他州亂而青州穩,猶如黑夜之中得見東方曙光,讓天下士民都能看到希望。”

“這便是天下士民之幸。”

劉備凜然,心中燃起無限豪情:“顯謀之言,可稱萬世之略啊。”

翌日。

牽招和趙雲來尋劉備。

相較於昨夜的不服,今日的牽招對趙雲已經心悅誠服了。

不論是人品器量還是武勇統兵,趙雲都出類拔萃,讓牽招和七百良家子心服口服。

“使君,以子龍爲主將,我情願爲副。”牽招向劉備拱手請道。

趙雲連忙婉拒:“使君,雲初來乍到,又無功績,豈能喧賓奪主?還是以子經兄爲主將,雲情願爲副。”

牽招大笑:“子龍,你若這般推辭,豈不是顯得我牽招嫉賢妒能?聚良家子練兵,爲的是青州大業,而非我牽招個人之私。”

“我跟使君相識多年,雲長和翼德亦是久隨使君。”

“如今雲長有先登營,翼德有銳士營,先登和銳士皆是驍勇精銳。”

“我自信練兵不會輸給雲長和翼德,但論武勇和統兵之能卻遠遠遜色雲長和翼德。”

“若有子龍當主將,定可跟先登和銳士一較高低。”

見趙雲遲疑,劉備開口笑道:“良家子比起普通的悍卒而言,勇武之中亦有文略,若無子龍這般文武雄才爲將,又如何能揚威?”

“子龍就不用再推辭了。”

趙雲見劉備和牽招都如此,不再遲疑,抱拳道:“既如此,雲願意一試。”

牽招大笑:“有子龍加入,我等俱揚名了。還請使君給新軍賜名號!”

劉備捋了捋短髯,笑道:“良家子皆白袍,子龍和子經亦是白袍銀鎧,可號爲白袍營。”

“先登營有軍號:刀山敢前,火海不退;每戰必先,死不旋踵。”

“銳士營有軍號:血不流乾,死不休戰;漢有銳士,如日方升。”

“白袍營定軍號:凍不拆屋,餓不擄掠;千軍萬馬,皆避白袍。”

趙雲和牽招都聽得心潮澎湃,紛紛拱手拜道:“雲(招),必不負白袍之名,願助使君蕩滅羣賊,匡扶漢室!”

劉備開懷大笑,邀趙雲和牽招促膝長談,以表心跡。

自此,青州陸地三營皆成。

先登營以關羽爲首,曲義、田豫爲副,負責青州北部。

銳士營以張飛爲首,典韋、于禁爲副,滿寵爲軍正,負責青州南部。

白袍營以趙雲爲首,牽招爲副,負責巡視青州南北諸縣。

雖然青州暫無戰事,但劉備下令各營厲兵秣馬,加強訓練,不得有半分的鬆懈。

而這三營的待遇,亦是青州各郡國兵馬最好的。

打造好的兵甲,購買的戰馬,優先給三營裝備。

有婚嫁意向的,亦是優先考慮三營將士。

劉備更是採納了鄭平的提議,三營將士的父母妻兒,皆受律法保護。

若有將士陣亡,不得強令陣亡將士遺孀改嫁,州牧府會發放撫卹,讓將士遺孀不會因此而貧困潦倒。

將士若有子嗣,州牧府亦會授其文武藝,不得令其世襲爲兵。

諸如此類。

在優渥的待遇同時,也對三營將士給出了最嚴厲的懲罰。

通敵、怯戰、逃跑等,輕者逐出軍營,重者斬首且剝奪一切權力、遺孀改嫁、兒女改姓、載名於冊遺臭萬年。

但這些恩威只適用於三營將士,其餘州郡官兵,既不享有這優渥的待遇,也不承擔這最嚴厲的懲罰。

除軍事上厲兵秣馬外,農事上劉備同樣沒有疏忽大意。

民以食爲天。

青州已經經歷過一次大饑荒,不論是劉備還是青州文武,都不希望再來一次。

因此這農事一直都是重中之重!

隨着第二次糧食大豐收,青州上下都洋溢着難以掩飾的喜悅。

去年的豐收,只是勉強讓青州之民解決溫飽,劉備亦是在糧食上捉襟見肘,恨不得一粒米分成兩粒米來用。

而今年的大豐收,纔是真正的讓青州有了餘糧!

州牧府有餘糧,士族豪強有餘糧,黎庶亦有餘糧。

在青州大豐收的同時,劉備派遣去各州散佈的消息也逐漸有了迴應。

青州雖穩,但其他州亂。

自六月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新天子後,董卓就親自統兵來到了幷州。

原本跟馬騰韓遂對峙的南匈奴王庭,一見董卓親自領兵到來,立馬從餓狼變成了善犬。

袁紹和公孫瓚見董卓親征,也不敢怠慢,紛紛出兵跟董卓對峙。

幽冀並三州,大量的士民向青州和兗州避禍。

不論是董卓還是袁紹公孫瓚,都在大量的徵用民夫。

這徭役一起,想要活下來就得看天命了。

而在南方。

袁術的橫徵暴斂,讓淮南士民苦不堪言。

因此當劉備散佈的消息傳到淮南時,淮南的士民頓時在心中燃起了希望。

“阿兄,剛纔我聽人說,若是去青州落戶,每戶都可以得到三個月的錢糧補助用於安家。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我也聽說了,去了可以自願選擇當屯田民,雖然苦了些,但據說當了屯田民以後也能分到田地房屋。”

“阿嵐,你也聽說了?感覺不太真啊,青州修建城池還會給我們發放錢糧,這自古以來修建城池都是我們自己帶糧食,會不會是騙我們的啊。”

“騙?青州牧需要騙嗎?別忘了,青州去年安頓了五十萬流民!當時淮南的大戶還賣了好多糧食給青州呢。”

“如此說來,這青州傳來的消息都是真的?”

“聽說家裡還有多餘錢糧的,都已經拖家帶口的去青州了。可惜啊,我走不了。還沒到青州我就得餓死。”

“留在這裡不僅得餓死,還得被袁術徵去當兵。”

“當兵就算了,我妻女都兩個月見不到了,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反正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去青州的路上,袁術橫徵暴斂,完全不將我等當人,留在淮南只有等死。”

淮南成德。

此地世居了一支漢室後裔,乃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

這一代的主家是名爲劉普,劉普有兩個兒子,長子劉渙,次子劉曄。

前兩年,劉普的兒子劉曄幹了一件大事。

當時只有十三歲的劉曄,將劉普最寵信的僕人斬殺了,然後坦然向劉普請罪。

而原因僅僅是劉曄在七歲的時候,其母親在臨終時囑託,希望劉曄和劉渙長大後能除掉這個喜歡誣害人的僕人。

有汝南人許劭善於觀人,聽聞此事後,稱讚劉曄有佐世之才。

劉曄因此在淮南揚名。

最近淮南頻頻出現青州牧劉備招募士民入青州的消息,也讓劉曄心生警惕。

劉曄尋到劉普,說出了心中的猜測:“父親,淮南將有禍事出現,我們得考慮遷徙家族了。”

劉普對劉曄的猜測不以爲然:“阿曄是想說袁術嗎?你放心,袁術雖然橫徵暴斂,但我是最先響應袁術募糧的一批人,在這淮南,我劉氏可以高枕無憂。”

劉曄搖頭:“父親,袁術在淮南一日,我劉氏就不可能高枕無憂。父親可曾聽聞最近在淮南的流言?”

劉普笑道:“自然聽說了,不過是些荒誕之言。青州去年還在向諸州郡借糧,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哪來那麼多的糧食招募流民去青州?”

“伱雖然自幼聰明,但還是缺少歷練,看不清劉備的目的。”

“劉備跟袁術有仇,揚言跟袁術斷交絕盟、不死不休。”

“如今看到袁術在淮南,自然是想要設法再謀袁術。”

“我劉氏若是遷徙家族,豈不是給袁術抄家的理由?”

劉曄凝聲道:“但父親可曾想過,若是劉青州跟袁術開戰,袁術一樣會強徵錢糧,甚至強徵我等從軍。”

劉普頓時蹙眉:“劉備遠在青州,料想不會來淮南。”

劉曄又道:“父親不可存有僥倖之心。秋收之前,曹操就屯兵汝南邊境,如今秋收一過,曹操必定會再戰汝南。”

“劉青州又豈會放過這個機會?”

“袁術若是連戰連敗,定然會對淮南大肆的劫掠,哪裡還會顧及父親昔日贈糧之情?”

劉普沉默。

內心的擔憂,讓劉普不由起身踱步。

良久。

劉普看向眼前雖然年少、但被許劭斷言有佐世之才的劉曄,問道:“阿曄,真的要遷徙家族嗎?我們要遷徙去何處?”

劉曄斬釘截鐵地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家族必須遷徙。”

“青州位置偏僻,如今又有劉青州牧守,少有禍事,是避禍的絕佳之地。”

劉普遲疑:“可青州畢竟太遠了,不如去荊州避難?”

劉曄搖頭:“青州雖遠,但青州跟徐州結善,我等只需要抵達徐州,就可以暢通無阻的去青州。”

“相較而言,去荊州反而更遠,也更危險。”

“青州如今又是用人之際,以父親和兄長的本事,也能謀得一官半職,而荊州刺史未必肯給。”

(本章完)

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請假一天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
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請假一天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