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

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

興平元年,八月底。

劉協率衆公卿抵達洛陽。

看着蕭條衰敗的洛陽城,劉協心中不由升起一陣陣悲哀。

“繁華故都,竟成了殘垣斷壁。”

“漢室之恥啊!”

劉協一面派人在殘破的洛陽中清理出能暫住的府邸,一面召來宗正劉艾。

“宗正,徵北將軍是何想法?”劉協的語氣有些急促。

因爲曹操和張邈及朝中文武的分歧,劉協只能暫時遷都洛陽。

可到了洛陽後,劉協的心思又變了。

就洛陽這殘垣斷壁的地方,根本不適合再當帝都。

如今朝中文武分爲四派。

一派以呂布、張邈、陳宮爲首,希望遷都陳留。

一派以鍾繇爲首,希望遷都潁川。

一派以楊彪、馬日磾爲首,希望留在洛陽或者遷都弘農。

一派則以劉艾爲首,希望遷都青州。

而以劉艾爲首遷都青州的想法,實則也是劉協的想法。

劉艾道:“臣去青州的時候,徵北將軍正跟袁紹有戰事衝突。”

“但徵北將軍已經承諾,會盡快結束跟袁紹的戰事衝突,來洛陽覲見陛下。”

劉協微微有些驚訝:“徵北將軍跟袁紹打起來了?可知道是什麼原因?”

劉艾如實道:“劉青州派兵去護送公孫瓚的家眷返回青州,但遭到了袁紹的截殺,徵北將軍一怒之下,就下令攻打南皮城。”

劉協有些皺眉:“公孫瓚叛逆之輩,徵北將軍爲何還要遣兵去救?”

劉艾連忙解釋道:“陛下,徵北將軍素以信義爲立身之本,這公孫瓚雖然是叛逆之輩,但跟徵北將軍私交很好,二人又同爲盧尚書門下。”

“公孫瓚雖有叛逆之舉,但徵北將軍不願故友斷後,故而遣兵護送公孫瓚的家眷回青州。重情重義之人,陛下應該高興纔對。”

劉協眉頭舒展:“宗正言之有理。徵北將軍對昔日故友都這般重情義,必然也不會忘記朕的恩義。”

“朕雖然暫時答應了朝中文武,先遷都洛陽,再決定是去陳留還是去潁川,但現在朕只想去青州。”

“不論是陳留還是潁川,都是一羣野心之輩妄想掌控朕,唯有徵北將軍纔是真心待朕。”

言談間。

董承到來。

最近董承是意氣風發,父憑女貴,這女兒當了貴人,董承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董承本來是董卓部將牛輔的部曲,按理說是成不了劉協的國丈的。

然而,這董承又是漢靈帝母親董太后的侄兒,劉協又自幼受董太后照料,這關係一論,董承的女兒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劉協的貴人。

“陛下,大喜事啊!”

“蝗災席捲東郡和陳留郡,陛下不用遷都去陳留了。”

董承沒注意到劉協越來越鐵青的臉。

這叫什麼好消息!

“國丈,百姓受災,朕心憂不已,何來大喜?”劉協的語氣也變得不渝。

董承馬屁拍到馬腿上,頓時有些尷尬,訕訕道:“陛下仁慈,是百姓之福。”

劉協的眼神變得複雜:“潁川可有受到蝗災影響?”

董承搖了搖頭:“潁川並無蝗災。”

劉協的眼神變得更憂慮。

原本遷都陳留和遷都潁川兩派就吵得不可開交,如今陳留遇到蝗災而潁川沒遇到蝗災,那麼支持遷都潁川的人就會變多。

如劉協猜測的一樣,當陳留和東郡受到蝗災的消息在公卿百官中傳開,鍾繇就第一個來尋劉協,再勸劉協遷都潁川。

隨後,又有十餘位公卿來尋劉協,紛紛勸諫劉協遷都潁川。

而另一邊的呂布、張邈和陳宮就頗爲難受了。

“陳留怎麼會有蝗災?”

“臧子源是怎麼預防的!”

張邈感受到了濃濃的惡意。

執政關中,關中旱災。

剛到洛陽,陳留蝗災。

彷彿這天道都不想讓劉協去陳留、不希望張邈能執政一般。

呂布面色也不好看。

這建威大將軍當久了,呂布已經不想再屈居人下了。

若遷都去了潁川,曹操的勢力猛增,呂布想要當一個執掌軍權的大將軍就很難了。

曹操會將豫州的兵馬給呂布指揮嗎?

呂布可不會自信到曹操會交出指揮權!

可曹操不交出指揮權,呂布又如何稱得上執掌軍權的建威大將軍?

陳宮琢磨了半晌,道:“爲今之計,只有儘可能的讓陛下待在洛陽,然後拖到明年。”

陳宮的想法很簡單。

陳留的蝗災也就今年有,等到了明年,陳留照樣是個最適合遷都的地方。

張邈愁眉道:“公臺之策雖然可行,可鍾繇曹操等人卻不會讓陛下拖到明年。甚至於,他們還會拿蝗災說事,譬如遷都陳留不吉之類的。”

涉及到利益的時候,什麼大吉大凶,都不過是用來打擊敵人的手段。

倘若潁川有蝗災而陳留無蝗災,張邈也會以這藉口來打擊鐘繇曹操等人。

陳宮細思道:“不如請劉備來洛陽?若劉備想讓陛下遷都去青州,鍾繇曹操等人必然不肯。”

“如此一來,我等就可以勸諫陛下暫留洛陽,靜待曹操和劉備爭出個結果。”

“只要拖到明年,就可以再請陛下遷都陳留。”

呂布想法更直接:“不管陛下遷都何處,本將的建威大將軍誰都不能動!誰動本將就殺誰!”

相對於劉協和張邈等人的憂慮,曹操卻是十分的開心。

早在劉協抵達洛陽之前,曹操就親率兵馬護送。

得知東郡和陳留受到蝗災侵擾,曹操的心都快樂上天了。

“臧子源是個人才,即便面對蝗災也有應對之策。”

“只可惜,陳留和東郡的蝗災,不在於會對兩郡造成多大的禍害,而在於陳留出現了蝗災,天子遷都就是不吉!”

“張孟卓怎麼也沒想到,這上天都不想讓陛下遷都陳留啊!”

“如此一來,陛下只能遷都許縣了!”

曹操心情舒坦不已。

只要劉協遷都許縣,那這朝中諸事,還不是由他曹操說了算?

至於呂布、張邈、陳宮,在潁川地界,是龍也得趴着,更何況幾隻病虎!

一旁的郭嘉見曹操有些得意忘形,適時提醒道:“明公不可大意,當心張孟卓再用詭計。”

曹操頗有些不屑:“陳留都鬧蝗災了,張孟卓都束手無策了,難道陛下還能遷往他處?”

郭嘉目光灼灼,右手微微一指青州的方向:“明公可別忘了,在陛下遷都之前,宗正劉艾去了青州。”

“陛下,可是一直都想去青州的!”

“張孟卓只需要拖到臧洪解決了陳留和東郡的蝗災,就可以再次勸陛下去陳留。”

想到跟劉備之間的矛盾,曹操不由皺眉:“依奉孝之言,應當如何應對?”

郭嘉斷定道:“我以爲,張邈一定會遣人去青州陳述利害,而劉備若不想讓陛下遷都潁川,就會跟張邈暫時結盟。”

“當務之急,明公應遣人去青州,試探劉備對陛下遷都的態度,早做打算!”

曹操踱步細思,這細眼中閃過一陣不愉:“怎麼到哪都有劉備!”

臨淄城。

袁紹令顏良退守成平後,劉備令孫堅率破軍營駐守南皮城,典韋率銳士營駐守樂陵城後,其餘兵馬則是返回各自駐地。

袁紹忙於回涿城穩定大局,也顧不上搶回南皮城了。

劉備和袁紹之間的兵事衝突,也暫時告一段落。

九月初。

劉備返回臨淄城。

荀攸帶了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來見劉備。

“使君,此人是幽州右北平郡無終縣人,姓田名疇字子泰,本是大司馬曾經的屬吏,後因袁紹公孫瓚擁立僞帝,子泰就在徐無山隱世不出。”

“這次來青州,是受公孫瓚所託。”

劉備聞言大驚,連忙向前行禮:“子泰先生,可知伯圭兄如今去了何處?”

田疇輕嘆:“公孫伯圭驅逐大司馬、搶奪傳國玉璽,又擁立僞帝,我本來是不想再跟公孫伯圭再有任何的牽連。”

“只是半個多月前,公孫瓚忽然來徐無山尋我,希望我能將傳國玉璽送到青州。”

“至於公孫伯圭,他擔心行蹤暴露會牽連我,故而孤身去了塞外去尋烏桓王踏頓。”

“說:只要他死在烏桓人手中,袁紹就會誤以爲傳國玉璽落入了烏桓人之手。”

說完。

田疇取出一個包裹,將其雙手遞給劉備。

劉備顫抖的將包裹接過,眼神多了幾分悲慼。

雖然早已猜到公孫瓚難逃一死,但聽到公孫瓚孤身去塞外,劉備還是忍不住悲傷。

“伯圭兄心中有傲氣,寧可戰死塞外,也不願來青州苟活。”

“悲呼!”

良久。

劉備鄭重的向田疇行了一禮:“備,替伯圭兄感謝子泰先生大義。”

田疇亦是回了一禮,道:“聽聞大司馬人在朱虛縣,我欲前往朱虛縣造訪大司馬,還請劉使君能派個識路的隨我前往。”

劉備此時心情複雜,沒有挽留田疇,只是讓荀攸替田疇安排去朱虛縣的嚮導。

“區區一個傳國玉璽,讓無數人爲之癡迷。”

“袁術因此而敗,伯圭兄也因此而亡。”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若得到傳國玉璽就是天命之人,袁術和伯圭兄又豈會因此而遭遇禍事。”

“這不是受命於天,而是難承其重啊。”

感慨之際。

劉備遣人請來鄭平。

這次傳國玉璽能返回青州,鄭平的謀劃是功不可沒的。

不過這一次,劉備沒有成功的喜悅,心情也因爲公孫瓚的死亡而變得沉重。

“顯謀,伯圭兄委託徐無山的隱士田疇,送回了傳國玉璽。”

“至於伯圭兄,他孤身去塞外尋烏桓王踏頓了。”

劉備的語氣有些低沉。

鄭平仔細的端詳了傳國玉璽,遂寬慰道:“使君,公孫將軍此舉,不僅全了跟使君的兄弟之情,也讓使君有足夠的理由保全公孫將軍的家眷。”

“白馬將軍因烏桓而揚名,如今戰亡於塞外,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劉備內心也很清楚,公孫瓚這般選擇,是目前最好的結局。

不會因爲叛逆的身份回到青州讓劉備爲難,殺僞帝奪玉璽,又讓玉璽回到劉備手中,也算是向劉備彌補了昔日的過錯。

既保全了家眷,也讓劉備能有奪回傳國玉璽的功勞。

良久。

劉備長嘆一聲,斂容詢問道:“顯謀,這傳國玉璽如今要如何處置?是繼續交給大司馬保管,還是送去洛陽歸還給天子?”

鄭平不假思索地道:“傳國玉璽乃漢家之物,如今天子已經親政,自然要送去洛陽歸還給天子。”

“使君有送還玉璽的功勞,今後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就會更高。”

“不論今後誰主政朝廷,都不敢在天子面前構陷使君。”

“正好,袁紹要回涿城穩定幽冀並三州的局勢,暫時無力南下跟使君爭鋒,使君可趁機前往洛陽,覲見天子!”

劉備想了片刻,同意了鄭平的提議,道:“這次去洛陽,顯謀也一併同去吧。青州已有公達出任別駕,這軍政事務不用你我擔憂。”

“至於兵馬,白毦營是重盾營,行軍太慢,不利於應變。我有意讓白袍營同往,顯謀以爲如何?”

鄭平略思一陣,點頭同意道:“使君這般安排亦可。除白袍營外,讓阿亮和阿遜也一同前往吧。”

“這兩個小傢伙還未去過洛陽,讓他們見識下天下雄關和河洛之地,對今後的成長也有好處。”

劉備撫了撫短髯,笑道:“顯謀對阿亮和阿遜的期望挺高啊。”

鄭平亦笑道:“阿亮和阿遜能早一日獨當一面,我亦能早一日偷閒。”

兩人相視大笑。

劉備跟鄭平已經共事四年有餘了,對於鄭平的人生理想,劉備亦是很清楚。

對於鄭平而言,漢室必須要匡扶,天下必須要一統。

可這匡扶漢室一統天下後,鄭平就想撂攤子去雲遊天下了。

劉備很清楚,鄭平不是擔心兔死狗烹纔想撂攤子,以北海鄭氏的家世,鄭玄鄭平父子的名望,誰敢玩兔死狗烹的把戲?

可以說,這匡扶漢室大仁人志士,大半都跟鄭平有關。

兔死狗烹,那不是自找沒趣嗎?

培養諸葛亮和陸遜,也是鄭平想撂攤子後輕鬆一些。

否則這人剛一走,天下又亂了,鄭平也是會很心煩的。

(本章完)

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
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