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

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

小小的衙署公房內。

一邊立着荀諶、郭圖、辛評、辛毗、高幹;一邊立着沮授、閔純、耿武。

見沮授前來壞事,荀諶五人紛紛皺起了眉頭。

沮授亦是心中一涼。

除荀諶四人外,連袁紹外甥、陳留名仕高幹都來了!

韓馥見沮授到來,本能的有些羞愧,眼睛不敢直視沮授,不知在說給沮授聽還是在試圖說服自己:“老夫過去本是袁氏故吏,而今才能又不及本初。度德而讓,這也是古人先賢看重的品德,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沮授冷笑:“度德而讓,讓的是有德行的人!”

“方今天下,國賊董卓專政篡權,袁本初身爲討董盟軍的盟主,卻不思舉兵西進、勤王救駕,是不忠!”

“董卓誅殺太傅及宗族老小,袁本初不思報仇雪恨,卻只想爭權奪利,是不孝!”

“春耕乃國家大事、萬民之始,袁本初不體恤士民百姓耕種之苦,卻於此時挑起兵禍,是不仁!”

“身爲渤海太守卻放任公孫瓚南下,貪圖一己私利而坐視不理,是不義!”

“違背跟青州牧的盟約,暗中安插荀諶、郭圖、辛評、辛毗等小人干涉魏郡政務,是不信!”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信之人,有何德行可言?”

沮授罵得痛快,荀諶、郭圖、辛評、辛毗和高幹五人卻是一個個臉色鐵青。

合着這冀州就你沮授一個人是忠臣,我等都是小人了?

荀諶厲聲道:“沮公與,冀州身處亂世,當擇一賢明威嚴之主才能拯救這冀州萬民。”

“韓使君雖有才能,既比不上袁太守四世三公的袁氏名望,亦比不上袁太守聚賢用能的器量。”

“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身逢亂世,當擇明主,你如何敢貶斥我等爲小人?”

郭圖亦道:“昔日袁太守有心討賊,但會盟羣雄卻各顧私利,袁太守不能西進討董,非戰之罪,何來不忠?”

“袁太守明知太傅及宗族家小皆在洛陽,卻依舊當了這討董盟主,舍小家而顧大義,當得起一聲英雄豪傑,怎在你眼中就成了不孝之人?”

“挑起兵禍者,是公孫瓚,而非袁太守,要說不仁也是公孫瓚不仁,跟袁太守何干?”

“公孫瓚南下謊稱討董勤王,袁太守又如何能阻攔?如今見公孫瓚威逼韓使君,又派遣了高元纔來相助,怎麼能稱其不義?”

“我等本是韓使君同郡鄉人,韓使君量材錄用,我等又勤於政務,跟袁太守何干?何來的違背盟約?”

“沮公與,伱妄自尊大,誣衊袁太守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信,可還有一點名仕風範?”

“莫非是你因爲沒能繼續當別駕,心中有怨恨,所以在這裡妄言大義,嫉賢妒能嗎?”

辛評也道:“聽聞冀州前治中劉惠、典學從事田豐,都是沮公與推薦去的青州。兩人皆是冀州大才,卻跑去青州任職。”

“莫非沮公與私通劉備,有意將冀州獻給劉備嗎?”

辛毗配合大笑:“真是可笑,我等兢兢業業的替韓使君着想,這位前別駕卻一心顧念青州。到底是誰不忠不義啊?”

高幹冷笑:“公孫瓚跟劉備都是同門,劉備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撓袁太守入主冀州,想必是想讓公孫瓚來當這冀州牧。”

“如今劉備名聲拿走了,錢糧也拿走了,再讓公孫瓚南下搶奪冀州,好算計啊!”

“真是可笑啊,韓使君還以爲劉備是什麼好人,卻不知早中了劉備的算計。”

“難道韓使君還會相信,劉備會如上次一般來冀州勸和嗎?”

“能信任的,始終還得是自己的同門啊。”

“韓使君,莫忘了,你過去是袁氏故吏!”

“冀州給了袁太守,你能活,給了公孫瓚,你還有命嗎?”

荀諶、郭圖、辛評、辛毗和高幹,紛紛出言反懟。

沮授雖然有辯才,但又哪裡是荀諶五人齊上的對手?

耿武和閔純又不擅長辯才,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反懟。

沮授下意識的握緊了拳頭。

“大意了!荀諶五人並非無能之輩,以前不表現出才能,是瞧不上韓使君,如今爲了在袁紹麾下有表現,一個個都在賣力的展現才能。”

“倘若元皓兄在,還能齊聲反駁,只我一人,難啊!”

本以爲能用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信的問罪之言,來鎮住荀諶這羣人,結果反而被抓住了言論中的漏洞,反過來讓沮授難以辯駁了。

韓馥見沮授不能反駁,耿武和閔純也是不能辯駁,心中也偏向了荀諶等人的提議。

“高元才,若老夫獻出了冀州,袁太守準備如何對待?”韓馥看向高幹。

高幹鄙夷的掃了一眼沮授:“袁太守不是嫉賢妒能之人,待韓使君讓出冀州後,可遷任奮武將軍。”

韓馥頓時一喜。

奮武將軍雖然是雜號將軍,但擔任此官職者,相當於各路軍隊中的總監軍。

曹操在討董盟軍中就擔任過奮武將軍一職。

袁紹這般許諾,就等於告訴韓馥,以後他韓馥是冀州各軍的總監軍,依舊位高權重!

“袁太守真的這般說?”韓馥語氣有些急促。

高幹笑道:“韓使君,你都讓出了冀州,袁太守又豈會吝嗇高官厚祿?總不能讓人說袁太守見利忘義吧?”

韓馥大喜:“若如此,老夫願意讓出冀州!”

沮授大急:“韓使君,切勿相信高幹的胡言!袁紹怎麼可能讓韓使君你擔任奮武將軍一職,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韓馥此刻已經不想聽沮授的諫言了。

讓出冀州能得美名,不用面對公孫瓚,還能得到一個奮武將軍的高職。

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沮公與,你只是鄴城的騎都尉,按理說是沒資格來這裡的。”韓馥語氣一變:“剛纔你咒罵袁太守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信,老夫看往日薄面,不會跟袁太守提及的。”

“還不速速退下!”

沮授那個氣啊。

眼見韓馥已經背過臉去,沮授忿忿不平:“韓使君既然執意不肯聽良言,不如罷免我的騎都尉,也省得我再煩心。”

韓馥冷哼:“你大可掛印離去,何必請示?老夫已經不是冀州牧了。”

“豎子不足與謀!”沮授怒火到了極點,不顧耿武和閔純苦勸,甩袖離去。

見唯一的阻礙已經離開了,高幹星夜出了鄴城來見袁紹。

此時的袁紹,早已藏兵東武陽,跟曹操和鮑信在一起。

得知韓馥準備讓冀州,袁紹不由興奮大笑:“孟德,允誠,隨我共赴鄴城如何?”

曹操和鮑信紛紛臉色一變。

“韓文節真的讓出了冀州?沒有遇到阻難嗎?”曹操有些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假:“本初,此事得謹慎小心,切勿大意啊。”

鮑信亦道:“這不合理啊,韓馥竟然沒向青州求援?”

高幹笑道:“有荀友若、郭公則等潁川士人勸說,韓馥又豈會想到青州去?沮授倒是來阻撓了,但最終被韓馥給罵退了。”

言簡意賅的陳述了當時的情景,包括沮授罵袁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信的話,高幹也沒遺漏。

但袁紹心情高興,不僅沒有氣惱,反而對沮授的才學頗爲驚歎:“沮公與竟能識破子遠和元圖的謀劃,如此智士韓馥卻不用,真是個庸才啊!”

“待去了鄴城,我必定親自去延請沮公!”

只要心情高興,袁紹同樣也是個能聚才能禮賢下士的。

曹操此刻卻暗暗嘆息:“本初親自去延請沮授,我就沒什麼機會了,可惜啊,沮授並不適合在本初麾下。”

對於袁紹這個舊識好友,曹操可是很清楚。

別看袁紹現在似乎很欣賞沮授,但本質而言,袁紹跟韓馥其實是一類人。

能聚人,但不能用人。

一旦掌權就會變得驕矜,容不下逆耳忠言。

這時間一久,韓馥怎麼疏遠沮授的,袁紹就會怎麼疏遠沮授。

想到這裡,曹操也沒了去鄴城的心思。

“本初,我和允誠暫時留在東武陽,一旦有意外也能策應。”曹操尋了個理由道:“畢竟青州方面一直都沒有動靜,我有些擔心。”

袁紹哈哈大笑:“劉備自顧不暇,如何還能顧得了冀州?既然孟德如此謹慎,那就跟允誠暫時留在東武陽吧。”

“待我穩定了冀州局勢,將公孫瓚驅逐出冀州,再遣人來請孟德和允誠赴宴。”

袁紹心情舒坦,沒有在東武陽逗留,親率將士星夜前往鄴城。

“孟德,你爲何不跟着本初去鄴城?”鮑信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曹操細眼深邃:“若去了鄴城,你我以什麼身份待在鄴城?是跟其他人一樣,高呼本初一聲‘明公’嗎?”

“可若不喊,本初在鄴城文武前丟了面子,定然會怪罪你我。”

“留在東武陽,本初反而還會想着照顧你我。”

鮑信輕嘆:“可惜了,倘若孟卓有孟德你一半的機敏,也不至於跟本初鬧得不愉快了。”

提到張邈,曹操亦是輕嘆:“孟卓直言慣了,又哪裡懂得委婉。”

“但本初誆騙公孫瓚詐取了冀州,勢必會惹怒公孫瓚。”

“公孫瓚在幽州勢力龐大,有精銳步騎兩萬,這一旦打起來,不是輕易能結束的了。”

“本初雖然說青州的劉備自顧不暇管不了冀州,但我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哎,苦於身邊無智謀之士商議大事啊!”

鮑信寬慰道:“孟德勿需急躁,待本初定了冀州後,肯定會有很多賢士來投本初。”

“然而這些賢士,未必都會看好本初,本初也未必都會善待這些賢士。”

“近日我觀本初麾下的許子遠和逢元圖,兩人雖然都有大才,但卻貌合神離,似有私怨。”

“元從有嫉才之心,是會讓真正的賢才忌憚的!”

曹操頓時喜道:“允誠提醒我了,哪怕有一個賢才不願跟着本初,那也是我的榮幸啊。”

“論禮賢下士,我自認爲不會比本初差勁!”

由於韓馥主動獻城,袁紹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鄴城,接收了韓馥的文武兵馬。

袁紹也沒“食言”,當即就封韓馥當奮武將軍。

鄴城的文武從事,袁紹也是極盡安撫,封官的封官,賞賜的賞賜,很快就穩定了鄴城文武不安的心。

袁紹也沒忘記被韓馥斥退的沮授,親自登門來拜訪沮授。

但沮授此時心中有氣,根本不願搭理袁紹。

袁紹也不惱怒,只讓人守住沮授的府邸,不許外人輕易打擾。

只要人還在鄴城,袁紹就不擔心沮授會跑。

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將誆騙來的公孫瓚再給哄回幽州去。

荀諶、郭圖、辛評和辛毗剛來不久,彼此之間還是挺和諧的。

見袁紹問策,郭圖獻策道:“公孫瓚詐稱討董南下,定然沒有帶多少糧草。不如先拖上幾天,待公孫瓚缺糧的時候,再遣人遊說公孫瓚返回幽州。”

“倘若公孫瓚識趣便罷,公孫瓚若是不識趣,那就別回幽州了。”

“想必大司馬也很樂意明公替他除掉公孫瓚這個不聽話的右北平太守。”

郭圖的計策不可謂不毒。

反正你公孫瓚孤軍深入,沒了糧草再兇猛也只是一隻隨時都可能捱打的病貓。

許攸和逢紀沒有反駁。

倒不是兩人不想立功,而是郭圖等人初來乍到,不論是許攸還是逢紀都想拉過來當盟友。

尤其是許攸,郭圖等人還是許攸舉薦的,這個時候肯定不能阻撓郭圖在袁紹面前表現。

袁紹見無人反對,喜道:“公則之計甚妙啊!公孫瓚在幽州還能張牙舞爪,來了冀州也只能給我蹲着。”

“訓練虎豹,總得先讓虎豹餓餓肚子才行。”

頓了頓,袁紹又問道:“公則,我久聞潁川多俊傑賢才,不知可否再舉薦些賢才出仕?”

郭圖下意識的想到了同宗郭嘉,欲言又止,謊稱道:“的確有些潁川的朋友,但如今都不在鄴城,待我遣人去潁川送幾封書信,盛讚明公求賢之心,邀請他們來鄴城。”

荀諶有些意外的看向郭圖,有些不明白爲何郭圖不舉薦郭嘉。

但很快,荀諶又恢復了平靜,向袁紹拱手道:“明公,我兄長近日會抵達鄴城。”

(本章完)

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請假一天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請假一天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更新時間調整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
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請假一天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248章 孫堅赴宴,驚呆了的周瑜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請假一天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更新時間調整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