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

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

若說這韓馥麾下,誰最是桀驁不馴,首推先登營曲義了。

曲義出身涼州,精通羌人戰法,麾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打起來不要命的私兵部曲。

這支部曲只聽曲義一個人的命令,即便是韓馥也不能指揮分毫。

也正因爲如此,韓馥對曲義心存戒備,曲義也不滿韓馥的態度。

按韓馥的想法是,這人太猖狂,剛來冀州就擁兵自重,以後還得了?

按曲義的想法是,我自涼州不遠千里來幫你,你居然猜忌我?

但這也不能全怪韓馥,曲義的桀驁連袁紹都容忍不了。

尤其是在屢敗公孫瓚屢立大功之後,曲義更是自恃有功、驕縱不軌。

想要讓曲義這樣有能力有桀驁的勇將替劉備效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桀驁之人,大多傲氣,但要論傲,這世間怕是無人能比雲長更傲了!”

“倘若雲長能壓得住曲義,等於是替使君招募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先登勇士啊。”

鄭平默默權衡利弊。

曲義就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鋒利無比,用得差會噬主反叛。

要用曲義,需要恩威並用。

對曲義以恩,令其能對劉備征戰效死。

對曲義以威,讓其不敢居功自傲、滋生反叛之心。

“招攬猛將有使君一人足夠了。只要雲長能在西征董卓時殺出威名,再桀驁不遜的猛將,也不敢滋生叛逆之心。”鄭平笑着給了關羽一個答案。

這招攬猛將的事,不需要關羽去。

論倒履相迎、把臂同遊、促膝長談、抵足而眠、織蓆編鞋、噓寒問暖、如魚得水等層出不窮的禮賢拳,這天下間誰又能比得上劉備?

恩,有劉備足夠了。

威,則需要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等一流猛將的赫赫戰功來震懾。

再有如鄭平一般,能將人算計到骨子裡的謀士威懾,足以驅使虎豹前行。

關羽見鄭平胸有成竹,遂不再多問。

但對鄭平那句“西征董卓時殺出威名”,關羽卻是默默的牢記在心。

“武威九州,義絕天下。”

“吾之所向,何人能當!”

狂傲之氣,在丹鳳眼中若隱若現。

另一邊。

劉備熱切的跟沮授攀談。

本是沮授邀請劉備一會,但談着談着劉備就佔了主導地位,如同變成了劉備在盛情邀請沮授一般。

“別駕爲了冀州,可謂是付出全部心血,韓馥今後必定會對別駕言聽計從。”劉備衷心盛讚。

但聽到這話,沮授卻是暗暗嘆氣。

韓馥若真能言聽計從,又何至於淪落到今日地步?

雖然這次沮授替韓馥謀劃立了大功勞,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韓馥又怎麼可能因此而對沮授言聽計從?

甚至於,韓馥可能會擔心沮授挾功自傲,選擇故意疏遠沮授。

但沮授並未將這心裡話說出來,詢問正事:“劉使君,今日宴會,可有把握讓袁紹退兵?韓使君心中沒底,因此讓我私下來問。”

劉備笑道:“別駕勿憂!我既然是來勸和的,自然有把握讓袁太守退兵。只是這冤家宜解不宜結,韓使君也得給袁太守留個臺階下。”

“否則相逼太緊,袁太守惱羞成怒下,孤注一擲也未可知。”

沮授點頭:“劉使君言之有理,我會回去勸誡韓使君的。只是這臺階怎麼給,劉使君可有提議?”

劉備不假思索道:“袁太守舉兵鄴城,雖然理由很多,但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冀州!”

“然而這冀州,韓使君肯定是不能給的,我也不會坐視袁太守以下犯上、隨意罷黜朝廷州牧。”

“可讓韓使君將渤海郡、河間國、安平國和清河國包括官吏任免在內的軍政諸事,都委任給袁太守,令其兼管四國。”

“而袁太守則不能再插手中山國、常山國、鉅鹿郡、趙國的軍政事務,同時公開承認韓使君冀州牧的身份。”

“由韓使君和袁太守分治冀州!”

如何協調韓馥和袁紹的矛盾,在來的時候劉備就跟鄭平有過多次的商討。

最終定下了讓韓馥和袁紹分治冀州的策略。

一來這河間國、安平國和清河國毗鄰渤海郡,基本都被袁紹滲透了。

不論韓馥給不給權限,這些地方也會對韓馥陽奉陰違,倒不如直接送給袁紹作爲利益的置換。

而相應的,袁紹不再插手中山國、常山國、鉅鹿郡、趙國的軍政事務,就意味着袁紹放棄了中山國、常山國、鉅鹿郡、趙國原本支持袁紹的官吏士民。

放棄,就意味着背叛。

哪怕將來袁紹得了冀州全部,這四個郡國的官吏士民,也會對袁紹有忌憚、防備之意。

給袁紹眼裡摻沙子這種事,鄭平是十分樂意的。

“分治冀州嗎?”沮授仔細的斟酌劉備的提議。

良久。

沮授點頭道:“如劉使君之策,分治冀州的確能讓韓使君和袁太守都有臺階下。我會說服韓使君同意此策的,只是這袁太守方面得劉使君多費心了。”

跟沮授商議了細節,劉備折返回來,跟鄭平和關羽前往宴席。

“使君,沮別駕同意了?”鄭平邊走邊問。

劉備點頭:“同意了,沮別駕負責說服韓使君,而我們則負責說服袁太守。有了河間國、安平國和清河國,袁太守也不會太丟顏面。”

而在州牧府的宴廳。

除了劉備和韓馥外,袁紹、曹操、張邈、袁遺、袁敘以及跟着袁紹來的郡國太守、國相,都已經入席。

“諸位,請恕我來遲之罪。”

劉備一進宴廳,就向袁紹、曹操等人拱手賠罪,但沒人真的會在這個時候問罪劉備,這只是些客套的禮儀。

又一會兒,韓馥跟沮授也到達宴廳,來到主位坐下。

韓馥的眼神有些輕鬆,顯然剛纔跟沮授已經有過仔細的商談了。

一陣寒暄問禮。

沮授在韓馥的示意下,將閒聊切入正題:“今日諸位前來,皆是因爲韓使君勸大司馬稱帝一事。”

“大司馬日前已經來信,信中強調了韓使君勸大司馬稱帝一事,都是爲了國家大義,並非韓使君有篡逆之意。”

“如今天子在長安受難,我等本應齊心協力,不應該互相埋怨爭執。”

沮授將劉虞的書信攤開,逐一向袁紹、曹操等人亮出書信的內容和印跡,以證明書信的真實性。

袁紹陰沉着臉沒有說話。

逢紀則是會意的出言喝問:“沮別駕,大司馬不想問罪,但袁太守身爲討伐董賊的盟主,理當約束會盟成員的言行。”

“韓使君德行有虧,不僅辱罵大司馬,更是對青州饑民見危不救,不顧家國大義之人,如何有資格當這冀州牧?”

這袁紹不方便說的話,逢紀當仁不讓的開口。

一陣質問,讓韓馥又是畏懼又是憤怒。

有心想怒懟回去,但又怕因此將袁紹徹底惹怒。

“此言差矣!”一聲輕笑,鄭平搖扇而道:“韓使君從未對青州饑民見危不救,只因當時黑山賊進犯,韓使君擔心將錢糧運往青州會而讓魏郡的饑民沒了飯吃,因此纔回信婉拒。”

“這怎麼能叫見危不救呢?”

逢紀一愣:“鄭別駕,你怎麼還替韓使君說話?”

這不對啊!

劇本不是這樣的啊。

昨天不是說好了,不會幫韓馥的嗎?

袁紹也是詫異的看向劉備,眼中有疑惑也有憤怒。

劉備卻是面不改色,還給了袁紹一個“稍安勿躁”的示意。

袁紹冷哼一聲,沒有開口。

而如曹操、許攸等人,則是靜靜的坐着不說話。

“這不是替韓使君說話,而是事實本就如此,青州沒必要惡意抹黑韓使君。”鄭平搖着羽扇、從容不迫的道:“如今韓使君給了青州十萬石糧草,足以證明韓使君沒有見危不救的意思。”

主位的韓馥連忙道:“對,就是這樣!當時的確是黑山賊有進犯之意,所以我才婉拒了劉使君的求助。”

“如今確認黑山賊來犯只是謠傳,因此我又專程準備了十萬石糧草,以示歉意。”

“此心昭昭,天地可鑑啊!”

還此心昭昭,天地可鑑?

我們信伱個鬼啊!

韓馥的發言引起了宴廳衆人一陣陣的暗自鄙夷。

逢紀更是惱怒不已。

本還想着今天可以讓韓馥主動讓位,袁紹順理成章的當上冀州牧,而他逢紀也能因此高升。

以他逢紀之才,當個冀州別駕豈不是綽綽有餘?

結果。

這現實打臉的速度如此快,就過了一個晚上,風向直接變了?

回頭看了一眼臉色逐漸陰沉的袁紹,逢紀有了膽氣:“劉使君,明人不說暗話,青州到底是什麼意思?”

劉備笑而不答。

鄭平搖扇輕笑,回答逢紀的質問:“既然將話挑明瞭說,那便由我替劉使君回答你的問題吧。”

“青州的態度很簡單,勸和不勸戰!”

“劉使君有個提議,還請諸位細聽。”

鄭平掃了一眼衆人,徐徐開口道:“既然冀州諸郡國認爲,韓使君是庸碌之纔不配當這冀州牧,袁太守名門之後、理當執掌冀州。”

“那不如雙方來比一比,誰更適合當冀州牧如何?”

逢紀一愣:“怎麼比?”

鄭平笑道:“很簡單!渤海郡、河間國、安平國和清河國由袁太守全權負責,中山國、常山國、鉅鹿郡、趙國和魏郡則由韓使君來治理。”

“以一年爲期,倘若一年之後,袁太守負責的一郡三國比韓使君治理的兩郡三國,士民百姓過得更好,那青州就支持袁太守當這冀州牧如何?”

“反之,若袁太守治理不好這一郡三國,就安心當個渤海郡太守如何?”

逢紀怒道:“這不可能!這是個不公平的比試,憑什麼韓使君要多一郡?”

鄭平眼神一冷:“首先,常山國毗鄰黑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抵擋黑山賊,而渤海郡、河間國、安平國和清河國卻無黃巾之累。怎麼算都是袁太守佔了便宜。”

“其次,這是青州的態度!是否公平是由韓使君和袁太守來決定的,還輪不到你一個小小的帳前吏在這裡指手畫腳。”

“你是視我等大臣如無物嗎?”

“還是說,你心存歹意,想爲了一己之私而讓整個冀州陷入戰亂嗎?”

“再敢亂言,便是在這裡斬了你,誰敢道個不是?”

這驟然的呵斥,瞬間讓逢紀呆立當場。

鄭平那如實質一般的殺意,更是令逢紀冷汗直流。

那眼神,是真的會殺人的!

許攸在一旁暗暗冷笑。

逢紀爲了能立大功、一步昇天,只以帳前吏身份在袁紹身邊出謀畫策。

這本來是沒什麼問題的,畢竟帳前吏也是袁紹的親信,自然不會虧待了逢紀。

但偏偏,今日的場合,有資格列席而坐的不是州牧刺史,就是太守國相別駕,以及如曹操一般的奮武將軍。

一個帳前吏,還真沒資格多言!

逢紀那個氣啊。

想發怒卻又不敢!

雖然是袁紹的親信,但鄭平扯官職,他這個小小的帳前吏,有什麼資格跟鄭平一個別駕對話?

鄭平肯解釋已經是對逢紀的禮貌了,逢紀不識趣還發怒,那不就是在無視鄭平的別駕身份嗎?

辯論?

鄭平壓根沒心思跟逢紀辯論。

能以權勢壓人,何必逞口舌之利呢。

逢紀正準備再開口,但被袁紹輕聲斥退。

看向依舊面帶笑容的劉備,袁紹強忍怒意:“劉使君,這就是青州的意思?”

劉備微笑迴應:“袁太守,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如今大司馬尚未到來,袁太守跟韓使君還有罷手言和的機會。”

“若是大司馬來了,可未必會同意分治冀州。”

“難道,袁太守是沒有信心能贏過韓使君嗎?”

請將不如激將。

劉備這最後一句反問,讓袁紹心中的怒意更甚:“我豈會不如韓馥?但我敢同意比,韓馥敢比嗎?”

袁紹直呼其名,一雙冷眼盯着韓馥,如毒蛇一般。

韓馥畏懼的看着袁紹,語氣變得吞吐:“比就比,只要你不插手中山國、常山國、鉅鹿郡、趙國和魏郡的事務。”

袁紹大笑凜聲:“我需要插手嗎?韓馥,不要將你的無能怪罪在我的身上!”

(本章完)

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更新說明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請假一天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請假一天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請假一天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
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更新說明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請假一天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請假一天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請假一天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