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

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

“大哥,曲義雖然桀驁,但也是個重情義的。”

“而且他練的兵,皆是悍不畏死的驍勇之士,若能跟着去征討董卓,必能令西涼軍驚懼。”

自曲義軍營離開後,關羽難得的給了曲義一個極高的評價。

關羽善武,在研習鄭平贈送的兵書、接受盧植一對一的授業後,不論是練兵還是統兵都已經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如今更是盛讚曲義的練兵手段,這讓劉備驚訝的同時也多了欣喜。

“有曲都尉加入,盧師的討董之行,就更穩妥了。”

劉備阻止不了盧植討董,也難以跟着盧植照應。

唯有替盧植尋得更多的精兵悍將,才能讓盧植有更多的勝算。

行軍打仗,不是說誰更有帥才誰就一定能贏的。

精兵悍將、錢糧保障、出兵大義、各路援兵,先比的是人力物力,其次纔是謀略。

自涿郡招募的千餘勇騎、公孫瓚處借來的五百精騎、陶謙處借來的三千丹陽兵、曲義的八百先登士、可能引兵前來的常山國趙雲及麾下精銳、以及協同盧植進兵的關羽和田豫。

這樣的陣容,已經是劉備當前能給盧植湊出來的最強陣容了。

雖然,這兵幾乎都不是青州本土兵、這糧也不是青州提供的糧,怎麼看都有空手套白狼的嫌疑,但能湊得幾千精兵悍將、十萬石糧草,那也是劉備的本事。

韓馥沒有拒絕劉備的提議,當即就同意讓曲義去跟着盧植討董。

畢竟又能得名聲、又不用煩惱如何安置曲義,這種一舉兩得的好事韓馥不會不答應。

鄴城外。

劉備和盧植策馬而行。

“西征之行,艱險萬分,還請盧師務必謹慎。”劉備情真意切。

若無盧植,劉備也難以被推舉成青州刺史。

盧植點頭:“玄德,西征之事,有老夫足矣,青州看似步入了正規,但依舊是內患嚴重,你也切勿大意了。”

鄭平則是跟關羽同行,囑咐道:“雲長,我雖然讓華子誠去出使長安表奏使君功勞,但董卓亂政,未必會將使君的表奏當回事。”

“這次你隨盧師去長安,除了要跟從盧師征討董卓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讓使君有正式的詔命!”

關羽凜然:“先生要關某如何做?”

鄭平凝聲道:“打出聲勢,可讓董卓忌憚你而不得不採取柔和之策!”

“若西征順利,董卓必然會遣人來見雲長,許諾好處。”

“而云長要堅持的就兩個:第一、詔命使君爲青州牧!第二、讓宗正卿定宗族世譜、詔告使君漢室宗親之名。”

“唯有此二點,是必須要得到的!”

“其餘許諾,雲長可見機行事。”

關羽微微點頭,詢問道:“先生,若是董卓要求關某退兵,又該如何?”

鄭平冷笑一聲:“不論是詔命使君當青州牧,還是詔告使君漢室宗親之名,那都是天子的聖旨,跟董卓有什麼干係?”

“詔令之前,按兵不動,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詔令到手,謹遵軍令,爲將者當令行禁止、妄言者殺。”

關羽丹鳳眼微微一張,顯然有些吃驚鄭平的布計。

這是要誑董卓啊!

但一想到眼前這個青州別駕平日裡的作風性格,關羽很快就釋然了。

對董卓這樣的篡逆之輩,誑了也是除賊之舉。

交代了細節,盧植跟劉備的道別之語也結束了。

“玄德,就送到這裡吧!”盧植看着前方的三岔路口,心氣豪邁:“他日若能攻破長安,老夫再邀玄德入長安赴宴。”

劉備暗暗嘆氣,向盧植再次拱手一禮,眼神亦是堅定:“盧師此去,必定馬到功成!”

關羽也上前跟劉備作別:“大哥,愚弟不在時,伱在青州多保重!”

曲義、田豫也紛紛抱拳辭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不知何故,劉備腦海中忽然泛起了燕太子丹送荊軻時的畫面。

但很快,劉備將這個不吉利的畫面散去,只在馬上抱拳送盧植等人遠去,直到道口只有劉備和鄭平十餘騎。

“顯謀,盧師此去,我這心中始終不踏實。”劉備憂心忡忡。

鄭平輕笑一聲,看似不在意,但握着羽扇的右手卻微微有些僵硬:“使君勿憂,西涼軍雖然驍勇,但叔父麾下的精兵悍將也不少,即便不能克敵制勝,也能全身而退。”

於內心而言,鄭平並不看好盧植這次西征。

雖然盧植有多年的統兵經驗,麾下有關羽、曲義、田豫效命,又有丹陽兵及可能出現的常山兵相助,但終歸不是依靠青州的力量西征的。

孤軍西征,這其中的變數太大了!

袁紹雖然暫時同意了跟韓馥分治冀州,但鄭平不認爲袁紹真的會認真履行這個賭約。

分治冀州,只是因爲劉備的介入,韓馥和袁紹雙方有了個臺階。

袁紹即便表面答應,私下也不會心服的,冀州的奪權未必能拖延到一年後。

兗州的劉岱,同樣是個不穩定的因素。

複雜的局勢摻和在一起,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盧植的西征。

“希望如此!”

劉備調轉馬頭,不再去想盧植西征的事。

這青州,還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劉備去處理。

正如盧植說的一樣,青州內患嚴重,不可有絲毫大意!

另一邊。

袁紹率衆抵達安平國就不再走了,直接在信都駐紮。

一路上,袁紹的眼神都很陰沉。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便是袁紹此刻的心情。

許攸在一旁氣定神閒,逢紀卻是忐忑不安。

幾次獻策,都未能成就大功,這讓逢紀感到自己在袁紹眼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咬了咬牙,逢紀硬着頭皮道:“這次是我謀劃不利,還請明公責罰。”

袁紹雙眸深邃,死死的盯着逢紀。

平心而論,袁紹對逢紀是很不滿意的。

畢竟大張旗鼓的去鄴城,最後不得不接受劉備的勸和。

雖然分治了冀州,可這不是袁紹想要的。

一年時間,變數太大了!

盧植西征董卓,也讓袁紹感到了一陣陣的危機。

表奏一個豫州刺史去豫州,目的就是爲了破壞袁術的討董計劃,避免袁術得到了勤王成功的名望。

袁紹很清楚!

這個時候,誰能勤王成功,誰就能取代董卓。

董卓的這個位置,是袁紹早就想要取代的,自然不容他人染指。

“元圖,可還有破局之策?”

袁紹注視逢紀許久,給了逢紀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逢紀見袁紹沒有問責,頓時大喜:“我還有一計,可令韓馥主動獻上另一半冀州,而青州的劉備也絕不會插手!”

袁紹眼神一動,揮了揮衣袖:“且細細道來!”

逢紀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瞥了一眼旁邊沒什麼反應的許攸,擡高了聲音:“明公要成大勢,若不能擁有整個冀州,是沒辦法立足的。”

“韓馥才能平庸,麾下有賢才而不能用,即便有一年之約,韓馥也不可能在治理冀州的水平上超過明公。”

“明公得冀州之勢,如那黃河之水、無人能阻,這一點,我相信冀州有見識的士民都很清楚。”

“只是礙於青州刺史劉備勸和,明公不得不妥協。”

“可若能利誘公孫瓚南下,約定同分冀州,韓馥得知後必然會驚懼。”

“同時,再遣能言善辯者向韓馥講述禍福,陳述利害。”

“公孫瓚跟劉備交情匪淺,劉備必然不肯再來勸和;而韓馥無膽鼠輩,若見公孫瓚南下,肯定也會誤以爲是劉備想要這半個冀州!”

“利誘計再配上離間計,數計連環,冀州唾手可得!”

袁紹的表情漸漸舒緩,開始斟酌逢紀的計策:“公孫瓚如何肯南下冀州?”

逢紀笑道:“公孫瓚跟劉虞素來不和,其根本原因依舊是利益衝突。”

“對於公孫瓚這樣的邊勇而言,是難以獲得治理一方的政績的,他只能依靠殺敵來建立功名。”

“然而,劉虞懷柔烏桓,讓公孫瓚不能出兵擊賊,等於是斷了公孫瓚立功升遷的機會。”

“公孫瓚又豈能不恨劉虞?”

“但劉虞聲名太大,即便是公孫瓚心有怨恨,也只能強忍怒氣,陽奉陰違來表示抗議。”

“按明公跟劉備的約定,由韓馥負責中山國、常山國、鉅鹿郡、趙國和魏郡,而這中山國、常山國乃至於魏郡都跟黑山賊毗鄰。”

“若公孫瓚接管了這五個郡國,戰事就不會斷,他殺敵立功的機會就不會少。”

“不用跟劉虞衝突,又能建功立業,公孫瓚豈會不動心?”

袁紹的笑容開始出現:“元圖此計甚妙啊!倘若韓馥死戰公孫瓚,我就可以坐山觀虎鬥,待其兩敗俱傷後,就能順理成章的討伐兩人。”

“若韓馥驚懼,必然會讓出冀州牧,我再以冀州牧身份驅逐公孫瓚,一舉兩得啊!”

逢紀見袁紹終於有了笑容,心中懸着的石頭也落下來了,語氣也多了三分自傲:“劉備自以爲得計,但卻不知,這公孫瓚同樣是個有野心的。”

“劉備能介入冀州事,我們也能引公孫瓚介入冀州事。”

但逢紀開心了,許攸卻是不開心了:“逢元圖竟然能想到這樣的妙計?”

引公孫瓚南下,許攸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但許攸有心看逢紀出醜,因此一直藏着掖着不說。

本想着袁紹會懲處逢紀,然後向自己問策,結果沒想到袁紹給了逢紀將功贖罪的機會,而偏偏,逢紀還真想到了良策!

以一半冀州利誘公孫瓚,對於在幽州過得煎熬的公孫瓚而言,簡直如同天上掉功勞一般,想什麼來什麼!

黑山賊,那可是堪比烏桓的戰功啊!

“逢紀已經提出這計策,我若再說,未免有拾人牙慧的嫌疑。”

“可若不阻止,逢紀助本初得了冀州,以後地位就得在我之上了!”

“早該獻計的!”

許攸有些後悔了。

因爲一時的自大,讓逢紀搶了先,導致自己苦心準備的良策被搶先一步!

袁紹沒注意許攸的眼神變化,有些興奮地道:“元圖,這韓馥雖然無能,但韓馥麾下的賢才不少,若是一般人去陳述利害,未必能成功。”

“公孫瓚處也得去個人。”

“你可有舉薦的賢才?”

逢紀不假思索:“公孫瓚處,我親自去遊說,必然能成功;鄴城的從事審正南不受韓馥重用,我曾與之結交。待我去信一封,讓審正南在韓馥面前陳述利害,必然成功。”

袁紹大喜:“素聞審正南之名,恨不能與之一見。若審正南能助我成事,今後必會重用。”

見逢紀都將前後事安排妥當,許攸終於忍不住了:“本初,審正南不可用,若用必定壞事!”

逢紀眼神有些不愉:“子遠兄,你莫非是瞧不起審正南之能?”

許攸輕笑道:“元圖誤會了,我並非瞧不起審正南之能。只是我聽說審正南向來正直,多次忤逆韓馥,他的話韓馥怎麼可能聽?”

袁紹頓時遲疑:“元圖,子遠說得有道理,這事得謹慎。可還有其他賢才舉薦?”

逢紀頓時犯難。

除了審配,他還真不知道誰可以去遊說韓馥。

許攸暗暗鬆了一口氣,搶言道:“本初,我倒是能舉薦三位賢才俊傑,可以去遊說韓馥。”

袁紹頓時喜道:“子遠既然知道賢才,爲何不早早舉薦?”

許攸笑道:“但凡大才,都想來見本初的時候就立下功勞,若不給機會,他們也不願意來啊。”

袁紹點頭:“子遠你就別藏着掖着了,到底是何方俊傑?”

許攸指着潁川方向,微微斂容:“潁川富庶之地,董卓時常遣兵進犯。因此潁川的俊傑大部分都選擇了外出避難。”

“本初可聽聞故濟南相荀公之子荀諶荀友若、昔日潁川太守陰修部下計吏郭圖郭公則、以及潁川名仕辛評辛仲治?”

袁紹凜然:“此三人名聲,我自然是聽聞過的。莫非他們也來到了冀州?”

許攸笑道:“荀諶、郭圖和辛評,都是韓馥同鄉人,韓馥出任冀州牧後,就召郭圖和辛評去冀州共謀大事,荀諶則是跟郭圖和辛評同往。”

“不過三人並不看好韓馥,因此在韓馥麾下一直都很低調。”

“比起魏郡人審配,跟韓馥同鄉的荀諶三人去勸韓馥讓位,韓馥纔不會有戒心。”

(本章完)

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請假一天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請假一天請假一天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
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請假一天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請假一天請假一天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