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

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

曹操挺鬱悶的。

採納荀彧和毛階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提議,曹操趁着長安天子要封公孫瓚爲前將軍、易侯、總督青冀幽並四州兵馬的機會,主動遣孝廉入長安進貢。

如願以償的被封爲豫州刺史、鎮東將軍、費亭侯。

就在曹操躊躇滿志、厲兵秣馬的時候,卻得到了公孫瓚斬殺天使士孫瑞、又聯合袁紹擁立河間王劉陔稱帝的消息。

袁紹倒也沒忘記曹操這個故友,還給曹操許諾了一個徵南將軍的位置。

然而。

這個徵南將軍,就讓曹操很難受了。

公孫瓚是大將軍、易侯、掌軍政諸事;袁紹是車騎將軍、鄴侯、冀州牧;袁紹的外甥是徵西將軍、幷州牧。

換而言之,袁紹和公孫瓚已經將擁立新天子的利益都分配得差不多了。

這個徵南將軍看似給曹操爭取的,實際上只是想讓曹操繼續當袁紹的小弟去打袁術而已。

曹操要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依附袁紹。

可如今。

兩個天子,就等於在逼曹操站隊。

要麼擁護長安的天子,要麼擁護涿城的天子。

擁護長安的天子,就等於宣佈跟袁紹爲敵了。

可擁護涿城的天子,曹操又十分不願。

畢竟。

在豫州立足後,曹操還想西進討董呢!

到時候,以誅殺董卓的功臣擁護劉協,奉天子以令不臣,蓄軍資以討四方,曹操才能真正的念頭通達。

荀彧、戲志才和毛階亦是面面相覷。

袁紹和公孫瓚以迅雷之勢擁立劉陔稱帝,是三人都沒有料想到的。

當聽說士孫瑞去宣旨的時候,三人都認爲公孫瓚會同意長安給予的好處。

結果,公孫瓚竟然那般決然的殺天使!

“明公,是我等小覷公孫瓚了。”荀彧面有慚意:“沒想到公孫瓚對擁立新君之事,如此的決然。”

戲志才亦道:“這也不能怪文若,是我等不瞭解公孫瓚爲人,故而疏忽了。”

“如此看來,公孫瓚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董卓詔令馬騰、臧洪和劉備陳兵北上,反而惹怒了公孫瓚。”

“我等亦小覷了袁冀州麾下謀士,能煽動公孫瓚擁立新君,袁冀州定然也是瞭解公孫瓚的脾性。”

毛階沉吟道:“兩帝相爭,猶如二虎競食,這其中會不會有人在推波助瀾?”

曹操微微捋髯,下意識道:“倘若真有人推波助瀾,故意促成兩帝相爭,定然跟青州有關!”

“劉玄德此人,乃當世豪傑,心機頗深。昔日擒劉岱、敗袁術,明明可以舉薦親信出任兗州刺史,但他卻同意張孟卓舉薦臧子源爲兗州刺史,只要了張孟卓麾下一猛將。”

“看似無心兗州,但其實對兗州早已視爲囊中之物了。”

“不僅跟泰山太守應劭相善,允誠也對劉備多有褒讚、他的濟北相還是劉備表奏的。”

“允誠麾下的都伯于禁,孟卓麾下的悍卒典韋,還有孝先想要舉薦的山陽滿伯寧,如今都到了劉備麾下。”

“就連陳留負有盛名的名仕邊文禮,如今也去了青州跟北海康成公以文會友。”

“生擒劉岱,又結好了昔日跟劉岱有仇怨的名仕豪族;敗退袁術,亦讓東郡、陳留的名仕豪族對劉備心生感激。”

“又聽聞劉備麾下的張紘、張昭、趙昱等人都是徐州名仕,而徐州的豪族東海糜氏不惜耗盡家資替劉備在揚州購糧、還賒賣給了劉備。”

“故沛縣之子、徐州的典農校尉陳登,甚至還跑到陳國替劉備的義弟關羽出謀畫策。”

“周喁奉本初之命兵入豫州時,琅琊郡的臧霸等人,也甘願借兵給劉備的義弟張飛。”

“陶謙身爲徐州刺史,但徐州的豪強世家名仕乃至於獨霸一方的臧霸,或依附或結好,都跟劉備相善。”

“一旦陶謙有個意外,徐州人恐怕都會主動請劉備表奏一個徐州刺史了。”

“而豫州的陳王,原本只顧陳國之事,也因爲劉備的原因而願意給劉備在豫州的兵馬提供糧草軍械。”

“還有荊州的劉表,同樣跟劉備結善。”

“劉備看似被困在青州,但他的勢力卻已經波及兗豫徐了。”

曹操對劉備頗爲關注。

將跟劉備有關的情報彙總後,曹操驚訝的發現,劉備看似只是一個在青州爲了糧草發愁的青州牧。

但實際上早已將勢力波及四州了。

而劉備生擒劉岱的事,曹操也在之後想明白了。

劉岱的野心太大,連送往青州的賑濟糧草都敢扣下,這等於是青州臥榻之側鼾睡了一隻豺狼。

於是劉備生擒了劉岱,又故意不過問兗州刺史的事,讓臧洪這個專心於民生的人當了兗州刺史。

豺狼變耕牛,劉備壓根不用擔心兗州會生事。

徐州的陶謙,得不到徐州的士民之心。

兗州的臧洪,又是個沒什麼野心的。

與其說劉備被困在青州,倒不如說劉備給自己找了兩個擋箭牌,然後可以放心的在暗中佈局。

一出手,就是雷霆之威。

荀彧細思琢磨道:“聽吾弟友若說,袁紹本想徵辟冀州名仕沮授爲冀州別駕的,但不知何故,公孫瓚忽然施壓讓袁紹將沮授及家眷都送到了常山國。”

“如今想來,可能也跟青州有關。”

“而冀州的典學從事田豐,也曾在青州待過一段時間,後來田豐又去了大司馬麾下。”

“聽說大司馬被封爲朱虛侯,詔令其去北海朱虛縣養病。”

“這沮授田豐,估計也會跟着大司馬去青州。”

“傳國玉璽本是被劉備得到,但劉備卻故意將其送到大司馬處,又巧合的讓公孫瓚和袁紹得到了傳國玉璽的情報。”

“仔細一想,如今的兩帝相爭局面,還真可能是青州在推波助瀾。”

“但劉備如此算計,他的目的是什麼?”

戲志才卻道:“未必是劉備在算計,更可能是青州別駕鄭顯謀在佈局。”

“劉備素有大志,跟明公一樣都想要匡定天下。”

“然,劉備的身份卻會讓其行事受到桎梏,他是漢室宗親!”

“倘若行事過於明顯,難免讓人懷疑劉備是否有光武帝之心,想平定天下自己當皇帝。”

“所以,劉備纔沒有表奏親信當兗州刺史,結善徐州的名仕豪族理由也頗有分寸,不會令陶謙心生芥蒂。”

“但天下已經亂了,劉備若是一直只守着青州,他是不可能達成匡定天下的夙願的。”

“既然不能親自出手,那就只能讓其餘有野心的人自己鬥起來了。”

“以帝爲虎,行二虎競食之計!”

“此計成功,董卓就不得不兵出關中,跟袁紹公孫瓚一較高低。”

“不論誰勝誰敗,都是替漢室除掉一羣野心之輩。”

荀彧凜然:“如此說來,明公不能介入兩帝相爭的任何一方了。”

“袁紹令明公征討袁術,而董卓一開始也是讓明公征討袁術。”

“不如遣使告訴董卓,袁術有響應袁紹的意圖,準備再入長安,明公願驅兵抵擋袁術。”

“袁紹見明公征討袁術,也會認爲明公是支持新天子的。”

“坐山觀虎鬥,若董卓勝,則結連諸州討伐董卓;若董卓敗,則結連長安忠義之臣清君側。”

“如此,明公匡定漢室的大業就可以成功了!”

毛階贊同道:“不論是董卓,還是袁紹公孫瓚,都是一丘之貉。”

“幫他們任何一方,對明公都是弊大於利的。”

“既知是青州在推波助瀾,那明公若是介入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誤入青州的算計。”

“以靜制動,後發先至,才能縱觀全局!”

而一旁的夏侯淵夏侯惇等人,則是一個個聽得迷糊。

但這羣曹氏武將也沒有多言。

曹操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

想太多,費腦子!

曹操細思片刻,道:“就依衆人之計,先遣人去長安謊稱袁術有響應涿城天子的意圖,然後兵指汝南,僞裝成要進攻汝南的意圖。”

“待秋收之後,軍糧齊備,一舉拿下汝南!”

對於大事上的抉擇,曹操向來都是深思熟慮後纔會決定。

夏侯惇、夏侯淵等人一聽要出兵了,一個個都興奮起來了。

大決策他們不懂,也不想懂。

只要能殺敵立功就可以了!

潁川的兵馬往汝南調動,汝南太守徐璆連忙向壽春的袁術求援。

要說這汝南太守徐璆也是挺倒黴的,守個汝南,誰都能來打!

徐璆不好受,壽春的袁術更不好受。

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河間王劉陔稱帝的檄文,如一柄尖刀一般的插在袁術的心口。

痛!

太痛了!

“這分明是本將的傳國玉璽!”

袁術如輸紅了眼的賭徒一般,赤紅着雙眼,口中喃喃低語。

得到檄文的時候,是昨日傍晚,但如今已經是次日的正午了。

袁術因爲檄文的事,徹夜未眠!

孫堅從洛陽得到傳國玉璽、獻給袁術時,袁術一直都以爲是自己是天命所歸。

袁術認爲,袁姓出自於陳,而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

又認爲讖文中“代漢者,當塗高也”說的就是自己。

塗通途,即道路,高即高臺。

袁術字公路,正應其讖。

但代漢者,當塗高也,是流傳很廣的一句讖語。

漢武帝曾感慨,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

袁術拿幾百年前的讖語的給自己找稱帝的理由,也是夠執着的。

但這讖語本來就千人千面,亦曾有女巫道人對李傕說:塗即途也,當塗高者,闕也。傕同闕,極高之人謂之傕。

只要想稱帝,這讖語就能引經據典的引出許多的含義出來。

“岳丈,壞事了!”沒了兩隻耳朵的黃猗急匆匆的來見袁術。

要說這黃猗也是命好。

袁術封丘城戰敗,兵將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而劉備沒有殺降卒的習慣,於是將袁術的降卒遣散回家了,又用封丘城袁術搶來的錢糧給這些返鄉的降卒發放路費。

黃猗因爲沒了耳朵,被視爲傷殘者,還因此多得了一些錢糧。

而袁術見黃猗狼狽歸來,念及自家女兒若是守寡了也不是個事,也免了黃猗的死罪。

只不過,袁術依舊一有怒氣的時候就會把黃猗喊過來鞭笞一頓。

黃猗也不敢怒。

畢竟被袁術鞭笞一頓只是小事,沒了袁術黃猗連流民都未必比得上。

別看袁術在壽春錢糧不少,但這錢糧不是給所有兵將的。

袁術在城內喝着蜜水、精美的食品應有盡有,但軍中的士兵卻常常處於飢寒交迫的狀態,餓極了的士兵時常去捕捉河蚌充飢。

對於袁術而言,管這些基層士兵會不會餓死,只要袁術自己吃得好,有綾羅綢緞,有後宮妻妾三百,就足夠了。

這也是黃猗寧肯被袁術鞭笞怒罵也要留在袁術身邊的原因。

實在是,現實太殘酷。

離了袁術,狗都不如啊!

“又有什麼壞消息?”

袁術現在聽到壞消息就頭疼。

甚至於,袁術懷疑是不是丟了傳國玉璽後,天命就不在自己了。

所以在揚州,要被周昕、周昂、陶謙、劉繇、劉表、陸康、袁遺等人圍攻。

黃猗下意識的一縮脖子,以爲袁術又要鞭笞自己,唯唯諾諾地道:“汝南傳來消息,曹操有南下的意圖。”

哐啷一聲。

袁術手中的雕刻的“傳國玉璽(僞)”掉落在地。

一股怒火再次燃起。

“曹阿瞞,太監的孫子,又黑又矮的肥人,搶人新娘的賤人,竟敢如此囂狂!”

“真以爲本將怕他嗎?”

袁術一出口,就將曹操的小名、出身、身材、過往黑料給挨着鄙視了一圈。

可見心中的憤怒,已經恨不得將曹操給生吞活剝了。

“立即召孫堅回來,本將要將這黑肥人給宰了。”袁術怒不可遏。

黃猗弱弱地道:“可,可孫堅在跟劉表的部將黃祖用兵,暫時回不來。”

袁術冷哼:“劉表一個荊州刺史跑來淮南,劉繇、周昕等人怎麼可能忍得了?”

“這羣人在旁邊坐山觀虎鬥,若是孫堅不小心折損了,本將還能倚重誰?”

“立即給孫堅傳令,哪怕他快砍了黃祖的腦袋了,也得給本將回來!”

(本章完)

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請假一天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更新時間調整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
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請假一天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更新時間調整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