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

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

見許攸和逢紀爭執不休,袁紹頓覺一個頭兩個大。

袁紹的謀士們,心底兒都門清。

什麼時候可以構陷,什麼時候不能構陷,都有分寸。

譬如袁紹勢弱或者遇上危機的時候,是不能構陷太狠的,那隻會讓敵人得逞。

可袁紹勢強的時候,就無所顧忌了。

構陷除掉一個謀士,對袁紹而言其實沒有多大的損失。

不會因此而缺兵少將,也不會因此而缺錢少糧。

因此,逢紀纔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構陷許攸。

對於逢紀而言,逢紀自覺是挺委屈的。

因爲逢紀認爲,這是爲了讓袁紹的勢力更有凝聚力!

袁紹家大業大,多一個許攸不多,少一個許攸不少。

反而,在除掉許攸後,逢紀就能執掌大權,成爲袁紹最信任的謀主。

如此一來,袁紹就不用遲疑不決了。

跟着袁紹多年,逢紀對袁紹的脾性是很瞭解的。

好謀而無斷,謀士越多越難成事,相反,若剩餘的謀士都是以逢紀馬首是瞻,就憑袁紹的勢力,平推天下都不是難事。

逢紀雖然自認爲有良苦用心,但被構陷的許攸卻不這般認爲。

憑什麼謀主就得是你逢紀啊,爲何不能是我許攸?

聽你逢紀的,能贏,聽我許攸的,照樣能贏!

劍拔弩張之際,一直沉默的荀諶也開口了:“明公,可還記得諶被逢元圖構陷往事?”

一聲反問,頓時讓許攸和逢紀停止了爭吵。

不同的是,許攸面有喜色,而逢紀卻是雙目含怒。

審配及時出聲:“荀友若,你莫非對明公罰你入獄一事,依舊耿耿於懷?這本是敵人奸計,你爲何一直要讓明公記得這段往事?”

“難道你還想明公在你面前,俯首認錯你才甘心?”

袁紹的臉,頓時黑了。

而荀諶也被審配這聲質問給問懵了。

“明公,諶並非——”

“行了,都住口吧!”

袁紹打斷了荀諶的解釋,語氣頗爲不爽:“整天吵來吵去的,有這閒工夫就不能好好的想想如何擊敗劉備和曹操嗎?”

“郭公則就比你們強,公則直接跟着譚兒去打遼東了,你們就不能多多反省?”

衆人不由暗暗鄙視。

郭圖比我們強?

他要在這裡,吵得更兇!

但袁紹都這般說了,衆謀士也安靜了不少。

袁紹黑着臉,喝問道:“劉備和曹操兩路北進,魏郡和清河國都遭遇強兵,子遠友若,魏郡之兵由你二人思考對策;清河國的劉備,則由元圖審配負責。”

這一分配,四人的爭執之心頓時散去。

袁紹也聰明瞭一回,許攸和荀諶都被逢紀構陷過,那就一起負責魏郡的呂布,逢紀審配歷來關係友善,那就一起對付劉備。

許攸荀諶一組,逢紀審配一組,這效率瞬間提高了幾倍。

良久。

許攸荀諶先琢磨出了應對之策。

“明公,呂布此人,驍勇善戰,非文丑不能敵!”

“文丑曾在負傷之時,同時對着關羽、張飛、趙雲、孫堅,還能脫身而去,足見其驍勇。”

“可令文丑統兵五萬入鄴城,抵擋呂布。”

“與此同時,可令馬騰韓遂攻打洛陽,伺機進攻潁川。”

許攸搶了個先。

逢紀冷哼一聲,沒有打斷許攸的話。

文丑曾跟郭圖一起構陷逢紀,逢紀壓根不想用文丑。

袁紹則是疑惑:“子遠,我記得你曾說過,劉備如今聲望正盛,倘若本將遣馬騰韓遂殺了劉協奪了玉璽,那麼劉備爲了匡扶漢室大業,即便心中不願,鄭顯謀等人也會擁立劉備爲帝。”

許攸笑道:“明公,此一時,彼一時。之前是攸判斷,劉備曹操不會真的結盟北伐,故而不願讓劉備得了好處。”

“但如今曹操遣呂布入魏郡,其大軍必然也駐紮在兗州,以便於隨時跟進。”

“遣馬騰韓遂入洛陽,是圍魏救趙之計!”

“曹操若見許都有危險,就不敢輕易渡過黃河,而呂布孤軍深入,必將被文丑擊敗!”

袁紹撫掌稱讚:“子遠妙計,友若可有補充?”

荀諶搖頭:“諶亦贊同子遠之計,但此次諶需要跟文將軍同往鄴城,希望能領監軍之職。”

許攸獻策在其後,荀諶監軍在其前,兩人默契的分配了戰功。

袁紹同意了許攸和荀諶的對策,又看向逢紀和審配兩人。

逢紀道:“善謀者,需先發制人,若丟了先機,則攻其必救。劉備圖謀清河國,搶了先機,明公即便增兵也會被劉備以逸待勞。”

“以紀之見,可給顏良將軍增兵,讓其強攻南皮城。”

“劉備若不救南皮城,則可趁勢兵指樂陵,一路南下臨淄城。”

“劉備若救南皮城,則清河國之危,不戰自解!”

逢紀的思路很清晰。

自南皮到臨淄,平地較多,而顏良又多騎兵。

只要破了南皮城,就可以快速的驅兵臨淄城,跟許攸應對魏郡呂布一樣,同樣是圍魏救趙攻其必救之計。

劉備若爲了個清河國不管臨淄城,就得不償失。

審配亦道:“南皮一戰,至關重要,明公不可疏忽,增調兵馬,讓顏良將軍以十萬強兵南下,則可勢如破竹!”

袁紹兵多將廣,讓顏良統十萬強兵,不是難事。

不過許攸卻是嘲諷道:“打個劉備還需要十萬強兵,爾等也不怕吃多了噎着。”

逢紀不屑道:“許子遠,你若覺得多,不如將文丑將軍的五萬兵馬改成一萬,剩下四萬也增兵南皮城如何?”

眼見許攸逢紀又要吵起來,袁紹連忙喝斷:“子遠、元圖,不可再爭吵。就依你二人之計,以文丑爲將、荀諶爲監軍統兵五萬救鄴城,再調撥七萬兵馬由逢紀統率去成平,助顏良強攻南皮城。”

軍令傳到成平,顏良對逢紀的計策十分不屑。

“打個南皮城還需要增兵?”

“這是在小覷本將嗎?”

“何須十萬兵,本將麾下三萬虎狼之士,就足以拿下南皮,直下臨淄。”

“明公怎能輕信逢紀?”

顏良對逢紀沒什麼好感。

畢竟文丑曾在顏良面前訴苦,構陷逢紀私通劉備。

如今逢紀又要統兵來成平,還要任監軍之職,這讓顏良很彆扭。

“傳本將令,三日內置辦糧草軍需,出兵南皮!”

顏良果斷下令,要在逢紀到來之前,搶先拿下南皮城。

平原國,平原城。

在關羽張飛連下清河國十餘城後,鄭平和劉備就率先登營、白毦營、大戟營、白袍營、射聲營秘密來到了平原城,只留下張飛的銳士營還在圍攻清河國的治所臨清城。

自曹操遣呂布進攻魏郡,鄭平就臨時更改了作戰計劃。

曹操若是按兵不動,鄭平就會一直在清河國兵圍臨清城,靜待袁紹的反應。

而曹操遣呂布進攻魏郡,袁紹就必然會認定曹操和劉備已經準備聯手北伐了。

那麼爲了應對曹操和劉備兩路兵馬,袁紹必然會搶南皮城。

逢紀能想到的,鄭平同樣能想到。

畢竟清河國對劉備而言,本身就不是很重要。

之所以選擇進攻清河國,是因爲鄭平一開始就有算計曹操的用意。

曹操不出兵,鄭平就不會繼續北伐,而會將清河國跟平原國連成一片,以步步爲營之計,蠶食掉清河國。

袁紹若要出兵,則放棄清河國,同時斥責曹操按兵不動,營造出一種劉備要興兵問罪、以及奪權的假象,逼曹操自亂陣腳。

而曹操出兵,鄭平就會順勢兵入平原,配合南皮城的孫堅除掉成平的顏良。

不論曹操出兵或者不出兵,獲利的都會是劉備。

作爲整個棋盤的執棋者,鄭平清晰的計算了各方勢力的反應。

先滅曹操還是先滅袁紹,這不止一個答案。

鄭平深諳風險,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同樣,用兵布計亦是如此。

倘若只能部署一個目標,會因爲對方謀士的拆計而陷入被動。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想要料敵決勝、出人意料,就不能讓對方謀士猜到真正意圖。

“報!”

“顏良親率三萬大軍,正往南皮城而去。”

鄭平在河北部署了大量的探子。

青州這些年培訓的探子,大部分都用於河北,少部分用於兗州和豫州,至於其餘州郡,幾乎就沒委派過探子。

這也是爲何,曹昂奪荊州,劉備是從伊籍才得知,而鄭平則是劉備傳信才得知。

在鄭平眼中,荊州就沒有派遣探子的必要。

黃忠、文聘、李通、魏延、龐統都到了青州,甚至連司馬徽都因爲張飛虛構的稷下學宮而要來青州。

打一開始,荊州就不是鄭平關注的重點。

誰掌握荊州,鄭平都不意外。

而河北三州的情報,纔是鄭平要重點關注的。

不論是布計讓劉曄去審配麾下當暗子,還是將青州大部分的探子分佈河北三州,其原因都很明確。

袁紹,是劉備如今最大的敵人,也是如今最棘手的敵人。

稍有不慎,就可能兵敗。

因此,只有儘可能的掌握袁紹兵馬的動靜,才能最大限度的去算計袁紹。

輕重緩急,鄭平一向拎得很清楚!

得到顏良進攻南皮城的情報,劉備不由撫掌大笑:“果然不出軍師所料,袁紹遣顏良進攻南皮城了。”

“這是想要用圍魏救趙之計來救清河國啊。”

“只可惜,袁紹還是漏算了,軍師的意圖,一開始就不是清河國。”

在這平原城內。

聚集了先登營、白袍營、白毦營、大戟營、射聲營五營兵馬。

其中白毦營和大戟營是劉備的親衛營,分別由陳到和張郃統帥,一軍主防禦,一軍主進攻,皆是五千人編制。

而先登營、白袍營和射聲營,分別由關羽、趙雲和黃忠統帥,負責攻城拔寨。

先登營:主將關羽,軍師陳登魯肅,副將曲義、田豫,軍正夏侯博,悍將蔣欽周泰徐盛。

白袍營:主將趙雲,軍師周瑜,副將牽招孫策,軍正夏侯蘭。

射聲營:主將黃忠,副將文聘。

白毦營:主將陳到,副將管亥,悍將魏延。

大戟營:主將張郃。

而在清河國的張飛,在經過荊州一行後,銳士營也多了幾分厚重。

銳士營:主將張飛,副將典韋、于禁、李通,軍師張紘、龐統,軍正滿寵。

再加上飛軍營主將太史慈,副將凌操、陳武、甘寧,軍師沮授,軍正虞翻,以及破軍營主將孫堅,副將程普、韓當、黃蓋,軍正朱治。

而在鄭平身邊,又有華緝、諸葛瑾和禰衡跟隨。

這些都是有名號的人物,至於那些沒名號的悍將和謀士,在青州八營之中亦是比比皆是。

“袁紹要行圍魏救趙之計,就不會只是顏良這三萬人,必然還有後軍。”陳登分析道:“而顏良在成平也只有三萬人,如今傾城而出,也必然是有倚仗。”

周瑜笑道:“如此自傲,就不怕我等奇襲成平,斷其歸路嗎?”

魯肅亦道:“顏良囂狂,斷定我軍還在清河國,而袁紹又委派了援軍,故而在成平不作防備。不如遣一支奇兵去成平,若有機會就搶城,無機會就襲擾顏良糧道。”

一聽魯肅這般說,黃忠就搶先道:“忠自入使君麾下,未有建功,不如由忠率射聲營前往成平。”

黃忠一開口,曲義就不樂意了:“黃將軍,這計劃是先登營魯軍師提出來的,自然也得由先登營來執行。”

“射聲營皆是弓箭手,又是剛剛組建成軍,更合適配合主力大軍。”

“似這等深入敵後,需要攻城略池的任務,唯有先登營最適合。”

“更何況,本將的先登營步卒,在青州八營中,最善攻堅!”

還未等黃忠反駁,孫策也跳了出來:“曲將軍,你要說先登營最適合,策就不服氣了。”

“深入敵後,豈能以步卒前往?”

“先登營步卒本就負重多,這長途跋涉到成平城,還能有一戰之力嗎?”

“白袍營就不一樣了,白袍營多有善騎之卒,昔日自涿城到臨淄,奔襲千里尚且能返回。”

“這等深入敵後的任務,白袍營是最適合的!”

“使君,末將孫策,請戰!”

還差一百票,能滿足小弟嗎

(本章完)

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請假一天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請假一天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端午祭祖,請假一天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
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請假一天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請假一天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端午祭祖,請假一天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