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

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

衆人回至城中。

孔融本想設酒宴招待,但劉備以釀酒傷糧爲由,推辭了酒宴,只求了白水解渴,這讓孔融對劉備的德行又多了三分敬意。

宴席上,鄭平道出了具體的借糧方案。

由孔融負責向各縣下達政令,劉備負責安撫城外的十餘萬流民,鄭平則是跟太史慈返回高密縣見鄭玄、負責說服各縣的豪強士族出借錢糧。

既然要作保,自然得讓鄭玄隨同。

而如《汜勝之書》《四民月令》的刊印本、以及曲轅犁等工具,也得一併準備。

北海國的豪強士族都不是傻子,見不到真物是不會輕易下決心的。

這跟劉備在平原郡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劉備是平原相,這平原郡的豪強士族多多少少得給些面子。

畢竟這不怕官,也怕管。

然而北海國卻不一樣,劉備只是個平原相,手還伸不到這麼長。

在述說完具體的借糧方案後,鄭平微微清了清嗓子,道:“除上述措施外,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措施,必須立即執行。”

“可由劉府君傳檄毗鄰的各州郡,呼籲各州郡州牧、刺史、太守、國相、縣令、縣長,全力配合北海國對糧食的採購。”

“倘若擔心採購糧食可能會造成本土糧荒,可呼籲他們就近向別處郡縣採購糧食。”

“言辭一定要真切、要立足大義,要讓這各州郡上至州牧刺史、下至縣令縣長,見了檄文之後,有一種不配合都覺得自己德行有虧的負罪感。”

以大義向毗鄰郡縣施壓,這是陽謀。

哪怕毗鄰郡縣的官心中恨不得將劉備揍罵一頓,但爲了名聲也得配合。

畢竟劉備不是讓毗鄰的郡縣免費提供糧食,而是讓毗鄰郡縣放開採購!

然而一旦放開採購,毗鄰郡縣的富戶見有利可圖,就會不顧一切的將糧食運往北海國。

這會讓毗鄰郡縣糧食儲備減少,而糧食儲備減少又容易引起糧荒。

爲了避免本縣出現糧荒,這毗鄰郡縣的官,就得就近跟毗鄰的郡縣商議,放開糧食的採購,讓富裕的郡縣將糧食大量販運到不富裕的郡縣。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這糧荒會不會出現在自己的治下。

一旦出現糧荒,就會滋生流民。

這便是鄭平之前詢問劉備,是否願意爲了救青州士民,而去得罪毗鄰州郡的太守、刺史,甚至於豪強、士族的原因。

劉備救青州士民,得到了美名,得到了青州士民的擁戴,甚至能名揚天下。

但毗鄰的州郡縣,卻會因此受到影響。

官員擔心本地糧荒,不得不去跟其他郡縣談判。

而豪強士族,因爲有利可圖,又會趨之若鶩。

尤其是中間層次的,比不過大的豪強士族在本地的勢力,那就去北海國謀求利益。

這勢必會動搖原有的平衡。

而吃了暗虧的郡縣官員和豪強士族,又怎麼可能對劉備有好感?

但這些人對劉備有沒有好感,鄭平是不在意的。

待得劉備立足青州,受到青州士民的誠心擁戴,這損失的一時名聲,會用更大的美名來彌補。

當劉備聚青州士民之心,恢復青州的繁華。

些許外郡污名對劉備而言,根本不足慮!

而一些有長遠眼光的豪強士族,反而還可能會考慮支持劉備。

鄭平這措施一出,在場的孔融、孫邵、應珣等人,紛紛吃了一驚。

尤其是應珣,感到一陣坐立不安。

這泰山郡毗鄰北海國,這不得第一個表態支持啊?

“鄭郡丞,泰山兵每日的消耗也是不少的。”應珣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只是訴苦試探。

劉備看向鄭平的眼神,也有些不忍。

畢竟這泰山太守應劭都借兵了,卻還要被算計,多少是有些令人羞愧。

鄭平洞悉人心,早已看穿應珣的想法,笑道:“應都尉,讓各郡縣放開糧食採購,對泰山郡而言並非是有害無利。”

“《孟子》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天道無情,這天災是不能規避的;人道有情,人禍卻是能妥善應對的。”

“今年青州乾旱,糧食減產,百姓活不下去而變成了流民,這才助長了黃巾的聲勢。”

“又怎知來年、後年,兗州不會遇到乾旱?”

“倘若兗州乾旱,出現糧荒,這青州同樣不願意開放糧食採購,兗州的幾百萬士民,能否活命?”

“劉府君傳檄各州郡縣,不僅僅爲的是青州的災民,同樣也是在讓各州郡縣有憂患意識,遇到糧荒之後、能有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劉備跟鄭平已經有了相當的默契。

這話一出,劉備當即起身嚮應珣一拜:“應都尉,我深知你跟令兄都是心懷百姓的仁德君子,必然不肯坐視百姓受苦。”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若能助我解決青州的糧荒,今後應府君之事,便是我劉備之事。身雖千里,必當仗義前往!”

應珣心中觸動。

如鄭平所言,今年是青州乾旱,又怎知來年、後年,兗州不會幹旱?

今日不助青州解決糧荒,來年、後年,誰肯助兗州解決糧荒?

又見劉備許諾,應珣心中的那絲遲疑也消失了。

“劉府君弘毅寬厚,志在救民,真乃當世英雄!”應珣起身回禮道:“應珣不才,願替劉府君勸說兄長。”

劉備大喜而笑:“能得應都尉承諾,我劉備,何其有幸!”

應珣沒有在劇城逗留。

懷揣檄文,率兵返回奉高城。

這次救北海國,應珣感慨頗多。

不論是劉備、關羽,還是鄭平、太史慈,亦或者孔融、孫邵等人,都讓應珣感到這世間有豪邁英雄氣的人不少。

尤其是劉備,明知道這十餘萬流民是個燙手的,但依然選擇了用最艱難的方式去安置這十餘萬流民。

單是這份豪情,就足以令應珣欽佩了。

“沒想到這世間,竟還有劉備這般人物!”

“兄長有知音了!”

很快。

鄭平制定的方案有條不紊的開始執行。

城外。

劉備在關羽的護衛下,挨個兒的走訪流民,噓寒問暖,在流民中挑選出德高望重的,宣傳安置流民的方案。

又徵募了自願者,負責替流民發放錢糧。

雖然劉備如今是平原相,位高權重,但劉備對待百姓,一向和顏悅色,不論是談吐還是舉止,都讓這些流民感到很舒坦。

這種尋常人難有的人格魅力,在劉備身上達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劉府君,老朽也不是愚昧無知的,這可是十餘萬鄉親需要的糧食,真的能湊齊嗎?”一個步履蹣跚的老者,顫顫巍巍的起身詢問。

他已經兩日沒吃過飯了,一直都靠啃樹皮草根續命。

如今聽到劉備說,要管這十餘萬鄉民的口糧,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

老者第一反應是劉備在這裡胡吹大氣。

十餘萬鄉民的口糧,豈能輕易籌措?

因此,懷着一顆憤懣的心,老者向劉備提出了質問。

而周圍的流民,似乎對這老者也頗爲信任,紛紛聚在老者身邊,狐疑的看向劉備。

“老丈!”劉備近前,扶着老者,讓其坐下:“我知道你有懷疑,畢竟將這劇城搬空了,也最多讓你們吃上一個月。”

“一個月之後,伱們又會繼續挨凍受餓。”

“但我劉備,向來不輕易許諾。”

“劇城雖然糧食不夠,但北海國有糧,北海國毗鄰的郡縣也有糧。”

“我已經跟孔相商議好了了,近日會遊說整個北海國的富戶,向他們借錢糧。”

“而高密縣的康成先生,也會替我作保。”

“除此之外,我已經向毗鄰郡縣傳送檄文,呼籲他們能將糧食販賣至北海國。”

“我劉備能擊破裹挾你們的黃巾賊,也篤信能助你們恢復家園。”

“雖然前途艱險,但我劉備願跟諸位鄉親一起渡過眼前的難關!”

劉備眼神堅定,言辭懇切。

即便是心中有憤懣的老者,此時看向劉備的眼神,也少了質疑,多了驚訝。

“劉府君,這事對你有什麼好處?”老者死死的盯着劉備。

劉備眼神一凜:“既然當了官,就要替鄉民解決苦難,這是本職;若是隻顧尋求好處,又何必當這官?”

“老丈,這天下間有兇惡貪婪之官,也有仁德清廉之官。”

“劉備不願當那兇惡貪婪之官,只願盡一份綿薄之力。”

“老丈的疑慮,我能理解,但君子論跡不論心。我劉備是什麼樣的人,請老丈和諸位鄉親靜看!”

說完,劉備向老者深深一禮,退出了人羣。

劉備一走,人羣開始議論紛紛。

“高老,這劉備真的可信嗎?我們可是有十餘萬人啊。”

“對啊,會不會又只是給我們幾天口糧,然後讓我們自生自滅?”

“哼!這羣當官的有什麼可信的?給幾天口糧,就到處宣揚仁德,根本不管我們死活。”

“都是豺狼罷了。若真的關心我們,就應該讓那些強徵糧食的惡霸們將糧食還給我們。”

“那些富戶恨不得將我們的糧食收刮殆盡,又怎麼可能借糧?”

“這劉備,肯定也在騙我們,不如去尋徐和渠帥吧。”

“.”

老者沒有回答周圍人的詢問,只是靜靜的回想劉備剛纔的話。

“論跡不論心。”

“老朽倒要看看,你會如何做!”

老者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強撐着不讓自己昏睡過去。

就在此時。

一個少年小跑過來:“爺爺,有粥了,有粥了!”

“什麼粥?”老者頓時一愣。

少年卻是興奮的指着城門口:“城裡出來了好多人,正在熬粥,我們有吃的了!”

聽到有人熬粥,剛纔還質疑劉備的鄉民,紛紛衝向了城門口。

雖然心有疑慮,但在這之前,填飽肚子纔是最重要的。

“老朽要看看,你能堅持幾天!”老者沒有因爲城內來人熬粥就對劉備感恩戴德。

這種事,老者在逃荒的途中見了很多次了。

大抵都是城內官員,生怕流民竄入城中,然後象徵性的熬些粥,然後打發流民離開。

這種打發叫花子的方式,又怎麼可能讓老者去感恩?

但接下來的幾天。

老者心中的驚訝卻是越來越多了。

連續三日的粥飯,老者的精神頭也越來越足,不再是面黃肌瘦整日裡昏昏欲睡了。

“竟然沒趕我們走?”老者很疑惑。

但接下來劉備的舉動,讓老者更迷惑了。

“奉劉府君之命,徵召伐木工五百人,漁民五百人,獵戶五百人,紡女五百人,廚女五百人,.”

“每日提供兩餐,工錢另算!”

一聽提供吃食,又提供工錢,流民的心思頓時活絡了。

粥飯雖然能吊命,但卻不能管飽。

若能有工錢,就能自行購買米糧加餐了。

這又過了半月。

老者已經完全不理解了!

“真的沒有驅趕我們離開?”

“不僅管飯,還發放工錢讓我們幹活?”

“這,這,這劉府君哪來這麼多的錢糧?”

“難道,真的是向那羣富戶借的?”

沒人回答老者的問題。

劉備雖然每日裡都在流民中走訪,但十餘萬流民,幾乎都只能見到劉備一面。

其餘時候,都是聽說劉備在流民中噓寒問暖、詢問疾苦。

城頭。

孔融看着城下漸漸有了秩序的流民,百感交集。

“長緒啊,老夫萬萬沒想到,顯謀真的說服了北海國的豪強士族,讓這些人肯出借錢糧給玄德。”

孔融身邊,功曹孫邵也是眼神複雜。

鄭平自回高密縣後,就帶上了鄭玄和太史慈,開始在北海國的十八個縣遊說。

半個月的時間,就說服了十八縣大部分的豪強士族出借錢糧安置流民。

“孔相,人都是逐利的,豪強士族亦不例外。”

“顯謀誘之以利,才讓他們甘心出借錢糧。”

“但此舉卻會助長北海國豪強士族的囂張跋扈之心,恐怕會尾大不掉啊。”

孫邵有些憂心。

鄭平並非是“振臂一呼,豪強士族就紛紛出借錢糧”,這是出讓了巨大的利益,才換來了豪強士族的支持。

孫邵的擔心,孔融自然也是清楚的。

看向城外的流民,孔融長嘆一聲:“若非老夫治下不力,顯謀又何至於行這險策。未來之事如何,老夫只能堅信顯謀有應對之策了。”

(本章完)

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請假一天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更新說明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
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請假一天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更新說明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