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

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

陳羣還是個官場小萌新,但陳紀卻是個官場老人精了。

早在鄭平去給劉備當縣丞的時候,陳紀就有懷疑。

畢竟以鄭平之才,不去走正常的途徑舉孝廉、舉茂才、然後出仕一方,反而委身在一個小小的高唐令麾下,甘心當一個小縣丞。

這不可能不令人疑惑。

而鄭平出仕高唐縣縣丞後,一系列的政令,也讓陳紀的心中平添了三分猜疑。

這是要做大事的跡象啊!

而今日,鄭平更是在述職會上,借古諷今,暗諷陳紀尸位素餐,隨即又提出讓陳紀裝病、劉備暫代平原相的提議。

還有那頗爲強勢的十二策論,無一不在暗示着鄭平暗中在謀劃大勢。

鄭玄曾誤判說,鄭平出遊四年,銳氣內斂,虛懷若谷有古之賢士的風範。

孔融亦在第一眼見到鄭平時,誤以爲鄭平藏鋒內斂、不似年少時的輕狂。

但實際上,這都是表面的假象。

鄭平自始至終,都未內斂銳氣。

只不過將銳氣改變了表現的形勢。

以往那叫士人之間的才學爭辯,是口舌之爭。

而現在卻是知行合一,將口舌之爭變成了大勢之爭。

從一個鋒芒畢露的觀棋人,變成了一個鋒芒畢露的弈棋人。

藏鋒內斂?

不存在的!

如今是亂世,這是一個要將鋒芒展現出來的時代。

只有夠強勢,才能鎮壓一切不服!

唯唯諾諾之輩,雖然能明哲保身、趨利避害,但卻不能去爭大勢洪流。

陳紀的判斷,讓陳羣有些心驚。

終究是缺少歷練,未經歷多少險惡,如今的陳羣更顯謙謙君子風範,缺少對時務的準確認知。

“父親,那我們就這樣將平原郡讓給劉備,然後什麼都不管了嗎?”陳羣有些不甘心。

畢竟陳羣如今也是個熱血之齡。

這郡丞一職雖然是兼任的,但陳羣也是想在這個職位上繼續沉澱。

雖然讀書破萬卷,但若不能實踐,也是出不了真知的。

“管?”陳紀搖頭一笑:“長文啊,你有對付黃巾的良策嗎?是能以你的智慧勸降黃巾,還是能以你的勇武去擊敗黃巾?”

“伱學的是公卿之術,若論朝廷法度的制定、賢能官吏的選拔、帝王將相的平衡,天下間無人能與你相比。”

“但要論對付黃巾、治理地方,你現在的閱歷還是太淺薄了。”

“公卿之術,在於朝堂,着眼的是整個國家層面的利益權衡,而非去解決如平原郡的一地之患。”

“想要對付黃巾、治理地方,還是得用劉備和鄭平這樣的地方豪傑。”

“爲官者,要善於認清自身的能力,切忌捨本逐末!”

“強求虛名,只會毀了自身的德行,而令名節不保,得不償失啊!”

陳紀的一番教誨,讓陳羣的疑惑如撥雲見霧一般,茅塞頓開。

“父親教誨的是,是孩兒愚鈍了。”陳羣的雙眸漸漸清明。

陳紀略思一陣,道:“豫州刺史孔伷,跟老夫有舊,此番裝病去譙縣,也順道拜訪一番孔伷吧。”

“孔伷是兗州名仕,亦可助劉備揚名。”

陳羣有些訝異:“父親,平原郡讓給了劉備,爲何還要替劉備揚名?”

陳紀哈哈一笑:“長文啊!既然老夫都讓了平原郡了,自然是希望劉備能成事。拜訪孔伷只是順道,替劉備揚名也是順道。”

“倘若劉備失敗了,老夫也不會有多少損失,最多感慨世事如棋,乾坤難測,英雄豪傑在這亂世洪流之中,也只能折戟沉沙。”

“可若劉備成功了,必然會記得老夫的揚名之情,今後若有難處,亦可以再往青州尋求庇護。”

“與人結怨,不如施恩,這是爲人的處世之道,長文要切記啊!”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陳紀如今六十多歲了,又是當世名仕,宦海常客,這世間的人情世故又有什麼沒見過的?

這一番對爲人處世的理解,足顯其胸襟器量,不墜君子德行。

若是個心胸狹隘的,估計早就在想如何將劉備和鄭平給除掉了。

鄭平敢借古諷今,又提出如此膽大的要求,其實也是跟陳紀賴以知名的德行分不開的。

善謀者,往往都善於洞察人心。

如果今天的平原相不是陳紀而是陶謙,鄭平是絕對不會採用這樣的方式的。

畢竟連最擅長識人的許劭,在徐州待着的時候,都感到不安,更是對自己徒弟說: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勢必薄。不如去之。

雖然治理能力差了些,但陳紀有器量卻是真的,所以陳紀不會因爲鄭平的借古諷今而生氣,也不會因爲鄭平提出讓平原郡而動怒。

與人結善,心少怨氣,這同樣是陳紀祖孫的養生之道。

要知道,陳寔活了八十三歲,陳紀活了七十歲,而陳羣亦活了七十餘歲。

陳羣對陳紀更是欽佩。

而在衙署外。

劉子平滿目的讚賞之色:“康成先生之子,還是如當年一般鋒芒畢露啊。你當真不怕惹惱了陳相,而被訓斥驅逐?”

鄭平輕笑一聲,扇抵肩頭:“陳相是君子,又豈會因此而動怒?識人斷事,因人而異。我雖然有鋒芒,但也不會隨意示人。”

劉子平哈哈大笑:“玄德有顯謀相助,今後必成大事啊。”

劉備連忙道:“郡中事務,還得長史大人幫襯。”

劉子平女婿鄧旭是都尉,劉子平又是長史。

郡長史亦是掌兵的,只不過平日裡不直接負責統帥兵馬,主要負責兵馬的調度。

換句話說,只要劉子平支持劉備,這平原郡的郡兵就會支持劉備。

那可是三千甲冑齊備的正規軍!

劉子平攆着短髯,面有笑意:“玄德啊,你我之間,不必這般生分,叫我一聲叔父即可。”

“上回見令堂時,令堂委託我替你說媒,不知玄德是否還有意向?”

見劉子平提到說媒的事,劉備頓時有些犯難。

劉備這些年時運不濟,東奔西走,髮妻折在路上,親眷只有老母尚在。

雖然劉備不願在立業之前再娶妻子,但劉備的老母卻不這樣想。

畢竟劉備如今都三十了,還未有一子。

劉備的爺爺和父親都英年早逝,這讓劉備的老母如何不擔心?

這萬一劉備有個意外,這子嗣就斷了。

就在劉備準備開口拒絕時,鄭平卻是大笑一聲,拱手賀喜:“今日雙喜臨門,下官恭賀縣尊,再得良緣啊!”

求問:將書名改成【三國:劉備謀主,謀盡天下】,會不會好一些?尷尬

(本章完)

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咳咳,新書發了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
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咳咳,新書發了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82章 調虎離山,關羽計算袁術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