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

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

陸康老了,雄心不似以前。

守住皖城,可以保住陸康的名節。

將來史書之上,也能給陸康評一個忠烈之名。

因此,陸康對華緝說的三郡結盟不怎麼感興趣。

哪怕是得知袁術被生擒,也不能讓陸康下定決心。

但陸議跟諸葛亮皆爲昆仲,成了劉備和鄭平共同培養的門生,這性質就不一樣了。

世家最重的就是傳承。

誰也不想故去之後,家道中落。

而如今,吳郡陸氏的利益跟劉備和鄭平綁到了一起。

幫劉備,就是在幫吳郡陸氏!

這不得不讓陸康考慮,三郡結盟共抗孫堅對吳郡陸氏的未來影響。

想到孫堅若是再回江東,必然還會再攻皖城,陸康再次遲疑了。

良久。

陸康徐聲道:“康成公之子,果然是人中龍鳳。如此佈局,老夫連拒絕的理由都尋不到了。”

“阿議能成爲鄭氏門生,是他的福澤。”

“老夫,又豈能不助阿議一臂之力。”

華緝拱手一禮:“如此,在下便先行前往豫章,說服兄長結盟三郡。”

待得華緝離開,陸康不由再次感慨:“天下俊傑何其多也。阿議雖然遇到了貴人,但今後的成就如何,也難以定論。”

“老夫年近七旬,也沒多少年頭可活,大概是看不到阿議的成長了。”

“阿議個性跳脫,雖然聰慧但沉澱不足,難以跟天下俊傑爭鋒。”

“當有謙遜之心,厚積薄發,方可成大事。”

想到這裡,陸康回了一封書信,交由長子陸俊:“阿俊,你替老夫去趟臨淄城,將此信親手交給阿議。”

“再以長輩之名,給阿議改個名字吧。”

陸俊道:“父親想給阿議改爲何名?”

陸康道:“《尚書.大禹謨》有言: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可改名爲遜,一日三省吾身,方可成大器。”

豫章郡。

華緝見到了闊別數年的兄長華歆。

在南陽時,華緝聽聞華歆被袁術扣押,孤身前往,但未能見到華歆。

如今再見,卻是奉命來遊說華歆。

世事無常,令華緝不由有些感慨。

忽聞華緝到來,華歆亦是欣喜不已:“子誠在顯謀麾下做事,今日怎有空來豫章?”

華緝難掩闊別重逢的喜悅,笑道:“爲私事而來,亦是爲公事爲來。”

寒暄一陣。

華歆邀華緝來到內院小酌。

看着華歆準備的濁酒,華緝卻是拿出了自帶的青州美酒,酒罈上還貼着仙人釀三個字。

“兄長勿怪,這濁酒愚弟喝不慣了。”

“正好來的時候,帶了幾壇仙人釀,與兄長共飲。”

華歆本來還想說這濁酒味美,還未開口就聞到了仙人釀那獨特的香醇,看到了那如山泉水般清澈的酒水時,頓時將對濁酒的讚美咽回了肚子。

“子誠,你這是哪來的美酒?如泉清澈、香醇入脾,這一罈至少得千金啊!”華歆不是嗜酒之人,偶爾也會小酌兩樽。

華歆平日裡要邀請或者赴宴,對各種酒見識也不少。

華緝笑道:“除了顯謀兄,還能有誰能釀出如此這般的神仙佳釀?”

美酒入喉,這冬日裡的寒氣也減了不少。

華歆詢問正事:“子誠,你這次來豫章郡,是爲了何事?”

華緝道:“顯謀兄有意,促使廬江郡、豫章郡和會稽郡,三郡結盟共抗孫堅。”

“愚弟已經去了皖城,廬江太守季寧公已經同意結盟,若兄長有意,愚弟將持兩家書文前往會稽郡尋王朗。”

華歆沒有立即回答,斟酌片刻道:“揚州自有朝堂的刺史,要對抗孫堅,只需聽揚州刺史的命令即可,何必要三郡結盟?”

華緝輕笑:“兄長又豈會看不清局勢?劉繇若真有平定揚州的能力,又豈會被孫堅自吳郡驅逐?”

“劉繇不識大局,因私廢公,更是擅自扣押青州在吳郡購買的戰船,迫使孔北海的結義兄弟、前吳郡太守盛孝章棄官而逃。”

“劉繇本事不足,又惹得士民怨恨,早已是衆叛親離。”

“這揚州,需要一個有名望、得人心的名仕來安撫各郡。”

“若兄長有意,可出任揚州刺史。”

華歆搖頭:“劉使君尚在,我又不得皇命,豈能出任揚州刺史?此事不可再談。”

華緝笑道:“顯謀兄知曉兄長秉性清正,也未讓愚弟帶來任命。”

“兄長雖然未得皇命不能出任揚州刺史,但這豫章太守卻是天子任命。”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兄長定然不忍見逆賊孫堅在揚州恣意掀起兵禍,讓揚州士民身陷兵禍恐懼之中。”

“所以這三郡結盟之事,想必兄長已經準備答應了。”

華歆再次打量華緝,彷彿要重新認識華緝一般,內心不由多了幾分欣慰:“子誠辯才,遠勝昔日了啊。”

“愚兄已經辯不過你了。”

華緝拱手一禮:“愚弟不過是奉令而爲,是兄長在謙讓愚弟。”

華歆大笑:“子誠過謙了,以你今日表現,不枉多年苦讀了。”

“只是愚兄長於政務,對軍略不擅長,即便結盟三郡,也未必能抵擋得住孫堅的百戰之兵啊。”

華緝輕輕搖頭:“兄長勿憂。算算時間,青州的飛軍營已經跟着鹽商的船隻抵達會稽郡了。”

“飛軍營的主將兄長也認識,正是顯謀兄的結義兄弟,東萊太史慈!”

“飛軍營的軍師,則是河北名仕沮授沮公與。”

“同時,管承的戰船也會留在會稽郡。”

華歆驚道:“顯謀這是要圖謀揚州?即便沒有愚兄的響應,也不會影響顯謀圖謀揚州的佈局吧。”

華緝點頭:“顯謀兄行事周全,不論三郡是否結盟,都不會影響核心的佈局。三郡結盟共抗孫堅,不過是讓顯謀兄的佈局更加的縝密完美。”

“亂揚州者,以袁術孫堅爲首。”

“這一次,顯謀兄要讓袁術和孫堅,在揚州無立錐之地。”

華歆起身。

華緝帶來的消息,太過於震撼了。

華歆在豫章郡消息閉塞,很難縱觀這揚州局勢的變化。

如果不是華緝到來,華歆壓根就猜不到,鄭平會圖謀揚州!

華歆琢磨:“孫堅驍勇,即便太史慈有管承相助,也未必會是孫堅對手。”

“子誠不知,除了陸太守的兵馬,愚兄的兵馬和王太守的兵馬,都難堪大用。”

“而且這江東局勢複雜,有太多的勢力盤根錯節,又有山越人時常侵擾地方。”

“想抗衡孫堅,還是太難!”

“若是惹惱了孫堅,這豫章郡,愚兄就護不住了。”

華歆謹慎,但也缺少魄力。

畢竟華歆主修的是文事政務,擅長的是文治而不是武治。

若是在盛世,華歆是個十分合格的豫章太守,但在亂世,華歆文治有餘武治不足。

華緝飲酒一樽,笑道:“兄長過於膽怯了。”

華歆皺眉:“子誠,愚兄是豫章太守,要護一郡安危。”

“武備不足,妄動刀兵,那就是在給豫章郡招來禍事。”

“若能護一郡士民,即便膽怯些又有何妨?”

華緝跟着鄭平的時間久,對華歆的這種想法並不認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兄長想護一郡士民,奈何這揚州還有虎狼未除。”

“不除虎狼,即便委曲求全的託庇於虎狼,也只是讓禍事延了時日。”

“要護這一郡士民,只有除掉虎狼,方可保一方平安。”

華緝侃侃而談,一陣陣的辯詞,讓華歆難以招架。

看着意氣風發的華緝,華歆不由長嘆:“若愚兄不願結盟三郡,顯謀還有什麼後招?”

華緝盯着華歆,不假思索地道:“大概,會換個豫章太守。”

華歆的雙眼猛地睜大,眼神也漸漸變得嚴肅:“換個豫章太守?憑什麼?”

華緝凝聲道:“就憑青州劉使君,有假節之權;不從命者,皆視爲袁術一黨。”

“袁術一黨擁護的是涿城的天子,那麼對於長安的天子而言,就是叛逆。”

“討伐叛逆,是長安的天子,賦予劉使君的權力!”

頓了頓。

華緝輕嘆:“兄長,原本這次的差事,是禰正平來辦的。但愚弟擔心禰正平會跟兄長言語起了衝突,故而才請命來此。”

“兄長,顯謀兄全力輔佐劉使君,爲的就是匡扶漢室。”

“在匡扶漢室的這條路,顯謀兄是不會容忍有人攔路的。”

“即便兄長跟顯謀兄有舊,若是擋了顯謀兄的道,兄長的前途也就難以預料了。”

這略有威脅的話,讓華歆聽得有些蹙眉。

若是禰衡來,華歆說不準就將禰衡亂棍打出了。

但來的是華緝,華歆卻不得不去多考慮。

良久。

華歆面色複雜的看向華緝:“三郡結盟共抗孫堅,是要三郡都聽太史慈的號令吧。”

華緝沒有隱瞞,點頭道:“子義兄是顯謀兄可以絕對信賴的人,也是平定揚州的關鍵人物。”

“雖然子義兄現如今的能力不足以獨當一面,但有公與先生相助,足以助子義拉攏揚州的名仕豪傑。”

“換而言之,子義兄最終會以平定揚州的功勞,出任揚州牧。”

讓太史慈負責揚州,而不是讓張飛負責揚州。

這本質上是劉備跟鄭平在共同利益上的一個均衡分配。

太史慈雖然投劉備的時間早、又是鄭平的義兄弟,但在青州的地位一直都不高。

哪怕是牽招,都當了兵曹從事。

而太史慈一直都沒有一個明顯的定位。

以前大家都在青州,致力於發展青州,能分的利益不多,倒也不會有什麼矛盾。

而如今,青州開始了制霸黃河以南的戰略佈局,這利益就得相對公平的分配了。

關羽是劉備的義弟,讓其立功出任徐州牧,這是無可厚非的。

若劉備沒有依靠鄭平就立足青州,那麼揚州牧就得由張飛來出任。

然而,劉備自立足青州到現在開始跟黃河以南的豪傑爭鋒,鄭平是最大的功臣。

可鄭平又不能直接統兵立功、牧守一方,那麼鄭平的義兄弟、飛軍營的主將太史慈,就成了在揚州立功的不二人選了。

太史慈代表的,就是以鄭平爲首的青州士族利益!

所以,即便太史慈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來揚州的依舊是太史慈而不是張飛也不是牽招。

能力是可以磨鍊的。

在鄭平將佈局揚州的計劃傳訊給劉備後,劉備就下令讓沮授協助太史慈一同南下。

最終。

華歆在華緝的勸說下,同意了三郡結盟。

不過,華歆隱瞞了劉繇如今在豫章郡的情報。

倒不是華歆有什麼異心,而是華歆擔心華緝得知劉繇在豫章郡的情報後,會讓劉繇出現什麼意外。

畢竟,只有劉繇死了,太史慈才能順理成章的暫領三郡。

會稽郡。

太史慈和沮授的到來,以及停靠在會稽郡近海的大量戰船,讓王朗不由心有忌憚。

不知太史慈和沮授來意的王朗,硬着頭皮跟虞翻出城來見。

“王太守,有元達先生書信在此。”

太史慈一見王朗,就奉上了趙昱的書信。

王朗跟趙昱是好友,見太史慈沒什麼惡意,又奉上趙昱的書信,王朗心中的忌憚少了許多。

快速的掃了一眼趙昱的書信,王朗的表情也逐漸嚴肅:“太史將軍,劉刺史雖然兵敗,但並未死亡。”

“我等若是推舉你來暫領揚州,恐怕會惹怒了劉刺史。”

太史慈笑而不答。

沮授卻是辯駁道:“劉繇奉命平定揚州,卻接連損兵折將,以至於吳郡和丹陽郡都落入袁術之手。”

“青州劉使君有天子親賜的節杖,可代天巡狩,平定諸郡亂黨。”

“劉繇如今不知所蹤,揚州卻不能一日無主。”

“以太史將軍暫領揚州、整肅揚州兵馬,將袁術在揚州盤踞的亂黨逐一掃滅,纔是當前緊要之事。”

“王太守不願聽命劉使君的節杖號令,這是何意?”

沮授曉以大義,以節杖來說王朗,頓時讓王朗如芒在背。

王朗連忙解釋道:“誤會!我身爲漢臣,又豈會不聽皇命?劉使君有天子節杖,我自當聽其號令。”

“只是會稽郡兵馬匱乏,恐怕難以跟吳郡和丹陽郡抗衡。”

沮授凜然而道:“無妨!廬江太守跟豫章太守皆跟劉使君有舊,王太守只需要聽命行事即可。”

王朗頓時肅容:“廬江和豫章也得了號令嗎?”

(本章完)

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咳咳,新書發了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請假一天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更新說明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
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咳咳,新書發了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請假一天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更新說明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