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

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

其實拉攏糜氏最好的方式是聯姻。

但現在糜竺的小妹都還未到待嫁的年齡,鄭平自然也不能建議劉備用聯姻的方式去拉攏。

“以糜子仲的德行才幹,的確可以舉爲茂才,就依顯謀之言。”劉備點頭,同意了鄭平提供的方案。

茂才科本來就是選拔奇才異能之士,沒有相當的才識與經驗是很難入選的。

畢竟大漢的茂才名額,一年不會超過二十個。

糜氏世代墾殖。

雖然糜竺趁着黃巾之亂一舉成了東海巨賈,但畢竟這底蘊太差,祖上也沒出仕的。

也正因如此,糜竺纔會以給陶謙提供錢糧爲條件當上了這徐州別駕。

但徐州別駕畢竟只是陶謙徵辟的,以後陶謙不當徐州刺史了,糜竺這徐州別駕也未必還能繼續。

然而,茂才卻是由朝廷選拔出來的!

即便以後因故未能出仕,這介紹的時候也能帶上“東海人糜竺,三十舉茂才”等等。

這是一個官方認證的身份象徵。

劉備將去年的茂才名額給了中山甄氏的甄堯,換來了甄氏大量的錢糧支持。

如今糜竺給予劉備的錢糧支持遠勝於甄堯,給糜竺一個茂才名額並不爲過。

“青州今年雨水充足,收穫的糧食足以應付青州的饑荒了,但光有糧飽腹也不行,青州還需要大量的金錢用於開支。”

“子惠曾私下提議說,希望能在秋收之後恢復漢初桑弘羊的鹽鐵官營:鹽允許民制,但鹽煮出來之後,由官府全部收購售賣。”

“鐵由官府直接負責鐵礦的開採、冶煉和鐵器的鑄造,由官府指定犯罪之人服役,可徵調一部分士民百姓從事生產和運輸。但冶煉出來的鐵器歸官府所有,由官府運銷,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制鐵。”

“顯謀以爲,此策是否可以施行?”

劉備一邊落子,一邊詢問。

因爲是治中劉惠私下提議的,劉備也未聚衆商議。

自光武帝劉秀以“柔術治天下”,就廢除了鹽鐵專賣,官府只負責徵收鹽鐵稅。

這之後,鹽鐵政令一直都在反覆的變動,大體維持了官辦和私營同時存在的狀態。

劉惠提出恢復鹽鐵官營,是基於青州目前鹽鐵資源大部分都掌握在當地的豪強士族手中、而官辦的鹽鐵場稀少的現狀。

但鹽鐵向來就爭議不斷,官府頒佈的政令若是不能合理的分配利益,就會引得“民怨沸騰”。

鄭平輕笑:“劉治中替青州考慮,想以鹽鐵官營來增加青州的錢糧賦稅,打擊豪強富商勢力,也抑制鹽鐵商人大量的兼併土地,這本意是好的。”

“昔日的鹽鐵論,已經將鹽鐵官營的利弊分析透徹,利弊權衡只在取捨之間。”

“但鹽鐵利益太大,不論是官營還是私營,都會滋生壟斷。”

“以青州目前的情況,還不太適合動這一塊的利益分配。”

“使君可暫時發佈一條政令:鹽就場徵稅,任士民百姓自由買賣,無論何人,都不得壟斷。”

“但對於壟斷的懲罰,暫時不制定細則,遇到可以視爲典型案例的時候,再製定壟斷懲罰的細則。”

劉惠想的是如何利用鹽鐵官營來開源,但鄭平想的是如何維持青州的穩定。

爲了一部分鹽鐵之利,引起青州士民的利益爭奪,這對目前剛剛趨於穩定的青州是十分不利的。

見劉備有些犯難,鄭平搖扇笑道:“劉治中想開源,其實不用這麼麻煩。”

“使君莫非忘記了,我們當初爲什麼要將《汜勝之書》《四民月令》還有曲轅犁都贈給青州的豪強士族?”

劉備不假思索:“自然是想讓豪強士族能捐贈出借錢糧來安置饑民。”

頓了頓,劉備反應過來:“難道顯謀想教他們用更高效的方式來製造鹽鐵?”

鄭平笑道:“其實也算不得太高效的方式,這些鹽鐵工藝原本在青州就有。只是因爲戰亂還有饑荒的原因,很多地方都失傳了。”

“如今在青州掌握了這些工藝的鹽鐵豪商並不多。”

“使君可遣人在東萊郡建一鹽坊,打造專業的製鹽器皿,製造出優質的海鹽來。”

“然後將這些海鹽贈送給青州沿海有錢糧的豪強士族,允許其在鹽坊參觀。”

“並放出風聲,州牧府有意在青州沿海修建大量的鹽坊用於海鹽生產,但又擔心會與民爭利,因此一直遲疑不決。”

“待探聽消息的人多了,再讓人放出風聲,州牧府有意修建鹽坊,然後將鹽坊售賣給民間想要從事海鹽生產販賣的士民百姓。”

“這修建鹽坊可以給秋收後無所事事的鄉民提供可以賺取酬勞的崗位,鹽坊的售賣也能給州牧府換來大量的錢糧。”

“如《汜勝之書》《四民月令》一樣,這完整的海鹽製作工藝,想必也有人很樂意花錢購買的。”

劉備聽得目瞪口呆:“可那些人真的會買嗎?”

鄭平搖扇笑道:“不買沒關係。州牧府投了這麼多的錢糧修建鹽坊,總不能不用來製作海鹽吧?”

“反正我們的鹽成本更低,售價也更低,不愁沒市場。”

“不是使君與民爭利,而是民要讓利,使君無奈爲之啊!”

相對於用強制手段,鄭平更喜歡用利益驅使的方式。

與民爭利?

誰讓你們這些鹽鐵豪商的工藝水平太低呢?

想要高工藝?

那就來買州牧府修建的鹽坊吧。

不買?

那就對不住了,一切交給市場來決定吧。

雖然鄭平並不懂後世的鹽鐵工藝,但這並不影響鄭平將存於這個時代的工藝進行收集整理。

至於會不會有藏私的情況?

當然有!

當初鄭平找左伯購買左伯紙工藝的時候,左伯同樣有藏私的想法。

但鄭平是誰啊?

大儒鄭玄的次子,拿鄭玄的名頭來互換利益的事,自幼不知道幹了多少回了。

一句“有沒有興趣,拜入家父門下”,足以令這些青州掌握了工藝的士民百姓恭恭敬敬的將鄭平請到上位。

青州本就傳承有大量的工藝,鄭平能得到左伯紙的造紙工藝,自然也能得到鹽鐵的製作工藝。

這工藝多了,自然就能相互印證改良,集衆家之長。

即便沒有系統造,鄭平也能拿出讓青州的豪強士族們萬金難求的工藝。

這便是北海鄭氏的底蘊!

劉備感慨道:“顯謀,這次又要拿出你家中的藏書來替州牧府謀利了。我實在是慚愧啊!”

若是劉備不提鹽鐵,鄭平完全可以不用拿出這家中的私藏來。

對於一個豪族世家而言,能以文字傳承記載的知識可是比金子還要珍貴。

鄭平不以爲意:“在青州修建鹽鐵坊,本就在我的青州發展計劃之中,早晚都會拿出來的。既然使君問到了,我就順口提一下。”

“待得秋收之後,就可以開始推進了。”

“如此,劉治中處使君也好回覆了。”

又聊了些軍政事,鄭平起身離開,來到學堂尋諸葛亮。

“兄長來尋我,莫非又要出去遊說了?”

“這次遊說誰?冀州牧還是兗州刺史?亦或者荊州刺史?”

諸葛亮興致勃勃。

上回去幽州跟着鄭平遊說公孫瓚和劉虞等人,讓諸葛亮受益頗多,眼界大開。

回到臨淄城後,諸葛亮對應《左傳》和《戰國策》的研究更有興趣了。

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策士們那縱橫捭闔、口若懸河的風采,更是令諸葛亮着迷。

要成爲一個策士,這最首要的就是見多識廣。

一部分閱歷可以從書本上獲得,但一部分閱歷就得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才能獲得。

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缺一不可。

鄭平羽扇輕點諸葛亮,笑道:“就想着往外跑,這求學要腳踏實地,切忌三心二意。”

諸葛亮摸着頭:“兄長,我怎麼就不腳踏實地了?學堂裡的課太簡單了,不如讓阿亮跟着兄長如何?”

“阿亮可以給兄長當書佐。”

鄭平輕笑:“《孟子.公孫丑上》可曾讀過?”

諸葛亮不假思索:“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爲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兄長,阿亮只是去當個書佐增長見聞,又不是要荒廢學業。”

鄭平眼神中微有讚賞:“記得倒是挺清楚的。但最近並沒有要離開青州的計劃,所以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諸葛亮頓時有些怏怏:“那兄長來學校尋阿亮作甚?”

見諸葛亮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樣兒,鄭平輕搖羽扇,笑問道:“《司馬法》最近可有誦讀?”

諸葛亮的聲音有氣無力:“未曾。”

鄭平搖頭轉身:“哎,本想帶伱去青州銳士的軍營走走,所以讓你研讀《司馬法》。看來是我錯付了啊。”

諸葛亮雙眸頓時變得明亮,快步追上鄭平:“兄長,剛纔是戲言!《司馬法》阿亮每日都在誦讀。”

“當真?”鄭平眸有不信。

“當真!”諸葛亮肯定道:“不信兄長你考考。”

鄭平輕搖羽扇,一邊走一邊考校:“那你且說說,何爲嚴位?”

諸葛亮不假思索:“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慄,力欲窕,氣欲閒,心欲一”

洋洋灑灑,諸葛亮將《司馬法》中的嚴位篇流暢的背誦。

鄭平略有讚賞:“光背誦可不行,你還得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諸葛亮語氣有不服:“兄長,你可以逐字逐句的考校,看阿亮是否理解有誤。”

鄭平哈哈大笑,一路考校諸葛亮對《司馬法》的理解,一直來到了青州銳士的軍營。

剛到軍營門口,一股兇戾之氣就迎面而來。

諸葛亮下意識的感到一陣寒意,原本激情昂揚的聲音也隨之一滯。

“好凶狠的眼神!”

諸葛亮有些畏懼的看着營寨門口的兩員悍卒。

這兩員悍卒的目光,充斥着兇戾之意。

“阿亮,這可是軍營,若是連這點兒兇戾之氣都受不了,以後如何能成大事?”鄭平移步擋住了兩員悍卒的目光,輕聲訓斥。

悍卒眼中的兇戾之氣沒有因爲鄭平的到來而消失,反而握緊了手中的武器:“軍營重地,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鄭平眼神有讚許,將令牌亮給悍卒細看。

悍卒仔細查驗了鄭平手中的令牌,然後將令牌歸還給鄭平,恭敬的讓開了道路。

“走吧,阿亮,今日帶你見識下青州銳士的軍威!”鄭平輕搖羽扇,大步在前。

諸葛亮再次看向悍卒,但悍卒的目光依舊兇戾無比。

“我怕什麼!”

“又不是敵人!”

“就算是敵人我也不怕!”

諸葛亮給自己打氣,第一次踏入了軍營重地。

但向來能言巧辯、機敏異於常人的諸葛亮,在踏足軍營後,神情卻變得謹慎小心了。

“阿亮,這可不像你啊。”鄭平打趣道:“莫非你在害怕?看來你以後只能當個文吏啊。”

諸葛亮頓時不服道:“兄長,別小覷我!我這是第一次進入軍營,難免有些拘謹,很快就適應了。”

“這第一次都這樣,難道兄長以前不是?”

鄭平徐徐開口:“我十四歲就殺了宦官,豈會因爲進軍營而拘謹?”

諸葛亮頓時瞪大了眼睛。

這纔想起,眼前的鄭平,那可是十四歲獄中探親時就敢拔劍斬殺宦官蘇禮的狠人。

正行間。

軍司馬于禁披甲戴胄,向鄭平走來,抱拳拱手問禮:“末將於禁,見過別駕!”

鄭平回了一禮,指了指諸葛亮,道:“今日除了例行的視察青州銳士外,帶了個小傢伙來練練膽。”

于禁看向諸葛亮。

對於這個頗受青州牧劉備和青州別駕鄭平器重的少年,于禁也不敢有輕視之心。

要知道這青州銳士的軍營,除了劉備和鄭平外,連治中劉惠都沒資格進入的!

而今天,鄭平卻將諸葛亮帶來了。

“青州銳士的訓練,有些兇戾,要不要——”于禁有些擔心。

鄭平搖扇輕笑:“不用,按你的計劃來。若是阿亮連這點兇戾之氣都受不了,以後就考慮讓他走文職了。”

(本章完)

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更新說明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
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更新說明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