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

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

洛陽。

看着殘破的洛陽城,再想到洛陽境內數百里都沒有煙火的慘狀。

孫堅、盧植、關羽等人無不惆悵,潸然淚下。

“先遣人打掃宗廟,再以太牢之禮祭祀吧。”孫堅提議。

盧植點頭。

漢室宗廟雖然因爲洛陽城破而荒廢,但既然是來勤王的,遇見宗廟自然也得祭祀一番。

祭祀結束。

孫堅和盧植分別將兵馬駐紮在洛陽城南和城東,整飭兵馬,然後再向新安、澠池進兵。

翌日清晨。

一羣在洛陽廢墟中尋覓錢財的孫堅軍士,在一井中打撈出一個錦帛包裹的木盒,見木盒中竟然藏着一枚玉璽!

孫堅軍士連忙將錦盒上交給孫堅。

見這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四角缺了一角,雕刻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這是,傳國玉璽?!”孫堅的語氣不由有些急促。

傳國玉璽啊!

雖然以前沒有親眼見過,但對於傳國玉璽的描繪,孫堅卻是早有耳聞。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將,亦是簇擁在孫堅身邊。

“相傳傳國玉璽是秦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藍田玉鑄造爲璽。”

“秦以後,歷代帝王皆以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被譽爲國之重器。”

“得之則意味着‘受命於天’,失之則意味着‘氣數已盡’。”

“但凡登大位而無此玉璽的,都會受世人輕蔑。”

“沒想到傳國玉璽會出現在這裡!”

“董賊擁立的天子沒有傳國玉璽,那豈不是意味着”

程普的語氣一滯,連忙驅散了周圍的軍士,讓軍士在百米外戒嚴。

“德謀,你想說什麼?”孫堅眼神微微一凜。

程普掃了一眼周圍,壓低了聲音:“主公,傳國玉璽,受命於天。不論主公今後擁立誰稱帝,誰就是帝王正統!”

“哪怕主公有自立之心,有這傳國玉璽在”

孫堅冷喝一聲:“德謀,住口!不可再說這篡逆之言!既然上天讓本將得到了傳國玉璽,那就意味着本將受命於天,註定要匡扶這天下!”

“立即封鎖此消息,將對傳國玉璽知情的軍士單獨列爲親兵,由德謀你親自約束。”

“誰也不許將傳國玉璽之事泄露。”

祖茂忽然問道:“盧尚書他們,也不能知道嗎?”

孫堅眼神一凜:“這傳國玉璽既然是本將得到的,本將就有權決定他歸於何處。”

“孫氏,當興!”

雖然孫堅此刻沒有自立之心,但孫堅卻想要用這傳國玉璽來追逐更大的功名。

以孫氏如今的名望,如果真拿着傳國玉璽自立,立馬就會被標上反賊的標籤,如昔日太平道張角一般。

頓了頓,孫堅又道:“義公,你立即返回魯陽見後將軍,就言本將有厚禮相送。”

此話一出,程普、韓當、黃蓋和祖茂都吃了一驚。

祖茂更是心直口快:“主公,即便伱不自立,這傳國玉璽在手中,將來也是封侯拜將的大功勞,豈能讓給他人?”

韓當亦道:“主公,後將軍亦是野心之輩,倘若得了傳國玉璽,難保不會是另一個董卓。”

黃蓋則是跟祖茂意見差不多:“主公,既得傳國玉璽,豈能輕易讓人。”

程普卻是琢磨出了孫堅的用意:“除非將今日見過傳國玉璽的軍士都殺了,否則主公得到傳國玉璽的隱秘事就瞞不住。”

“然而即便如此,也難保有人暗中窺視到這個隱秘。”

“與其擔驚受怕,不如將傳國玉璽獻給後將軍,一來可以表達主公對後將軍的忠心,二來後將軍也能給予主公好處。”

“即便主公得到傳國玉璽的事被人察覺,對主公而言也並不會有名聲上的損害。”

“畢竟主公是後將軍麾下,得到傳國玉璽獻給後將軍,這是理所當然的。”

孫堅點頭:“還是德謀深知本將心意!傳國玉璽燙手,不如拿來向後將軍換實在的好處。”

當即。

韓當連夜出了太谷關,往魯陽見袁術。

得知孫堅得到了傳國玉璽,袁術整個人的呼吸都不暢了。

“真是傳國玉璽?孫將軍可有看錯?”袁術豁然而起,死死的盯着韓當。

討董是爲了什麼?

是爲了成爲下一個董卓!

但有了傳國玉璽,袁術可以擁立一個新的漢家天子!

有傳國玉璽在,那新的漢家天子就是受命於天,就是漢家正統,還討伐什麼董卓啊!

“韓將軍,速傳本將軍令,令破虜將軍立即自洛陽撤兵!”袁術斬釘截鐵的道。

韓當吃了一驚:“後將軍,我們剛在洛陽擊敗董卓,正好可以乘勝追擊,將董卓徹底擊敗。爲何要撤兵?”

袁術語氣多了幾分憤怒:“韓將軍啊,本將也不想退兵,奈何豫州有變啊!先有袁紹這個小妾子表奏的豫州刺史來搶豫州,如今又有陳王劉寵結連青州劉備也想搶佔豫州。”

“即便沒有傳國玉璽一事,本將也會讓破虜將軍回來的。”

韓當驚駭道:“可劉備不是跟後將軍結盟了嗎?怎麼會奪豫州?會不會是袁紹的離間計?”

袁術對韓當的質問有些不愉,但還是嘆氣佯道:“本將一開始也認爲是袁紹那個小妾子的離間計,因此遣韓胤去向陳王借糧,以此試探陳王的用意。”

“但韓胤卻被陳王亂棒打回來了!”

“可惡的陳王!”

韓胤的確是被陳王亂棒打回來的,但這捱打的原因是韓胤借糧的時候獅子大開口,開口就要讓陳王借糧十萬石。

陳王可不是個能忍氣吞聲的,陳國兵精糧足也不懼袁術。

被韓胤逼逼叨叨得不耐煩的陳王,直接讓武士將韓胤亂棍打出了陳國。

韓胤任務失敗,擔心受到袁術責罰,於是添油加醋的跟袁術說陳王劉寵如何如何的囂張,諸如“袁術不過是我漢室的狗奴,也敢在本王面前囂張”“別人怕他袁公路,本王可不怕。”“有膽子就來打陳國,沒膽子就滾。”之類。

袁術哪裡受得了這個氣,如果不是楊弘等人勸諫,當即就要提兵攻打陳國了。

如今正好用這藉口,將孫堅調回魯陽。

韓當並不明白這其中的權謀算計,只當豫州真的要易主了,這心中也是慌亂。

孫堅是豫州刺史,若這豫州被人奪了,還能再當豫州刺史嗎?

於是韓當又快馬加鞭的趕回洛陽,傳達袁術的軍令。

“撤兵?”

孫堅也被袁術的命令給驚呆了。

“董卓新敗,正是一鼓作氣進攻長安的好機會,豈能說退兵就退兵?”

“若是退兵了,那本將這一路的征戰豈不是功虧一簣?”

孫堅不想退兵。

將傳國玉璽給袁術,是想用這燙手的玉璽換好處,但並不意味着孫堅想退兵!

擊敗董卓,孫堅必將天下揚名。

連上天都給他孫堅送傳國玉璽以示嘉獎了,豈能在這個時候退兵?

到時候袁術主政,他孫堅統兵在外,替漢室征戰四方。

待得四方平定,孫氏將一躍而成僅次於袁氏的豪門士族!

如此磅礴的未來,即將變成泡影?

“主公,不退不行啊!”韓當苦笑:“若不退兵,豫州不保!倘若豫州有失,後將軍連糧草都籌措不到,還如何攻打長安啊!”

韓當將袁術半真半假的話陳述給孫堅,聽得孫堅一陣火大:“我等會盟舉義兵,目的是爲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賊將被掃滅,這盟軍內部卻開始爭權奪利!我還能跟誰戮力同心,迴天轉日啊!”

就在此時。

人報關羽求見。

但孫堅現在火大,當即就遣祖茂去喝退關羽:“劉備背信棄義之徒,關羽還有何臉面來見本將?”

在跟關羽合力擊敗呂布後,孫堅本來跟關羽惺惺相惜,聽關羽說起劉備如何如何的仁義,孫堅有欽佩之心。

結果現在,袁術卻傳來消息說劉備結連劉寵欲奪豫州,這讓孫堅如何能有好脾氣?

關羽之前說劉備有多仁義,孫堅如今就覺得劉備有多噁心。

但祖茂出去不久,孫堅就聽到了關羽那如虎豹的怒喝:“孫堅匹夫,給關某出來!”

孫堅怒,關羽同樣怒。

這世間沒人能在關羽面前詆譭劉備!

祖茂見關羽辱罵孫堅,這怒氣也起來了:“關羽,你敢——”

但下一刻,祖茂就被關羽一個猛摔摔了個七葷八素:“沒你的事,滾開!”

孫堅聽到關羽的怒喝,連忙出營,正好看到被摔得站立不穩的祖茂,大怒道:“關羽,虧本將視你爲友,你不知羞而去,還敢在本將營門前鬧事,真當本將怕你嗎?”

關羽眯着丹鳳眼,這怒氣不減:“若非關某念及舊情,方纔定將祖茂斬殺!你緣何讓祖茂罵關某兄長背信棄義?”

孫堅見關羽竟然還想殺祖茂,更是惱怒,連解釋的心情都沒有了:“那你得回去問問你兄長,在豫州幹了什麼好事!”

“正好你來了,那就回去告訴盧尚書,這董卓你們誰愛討誰討,本將要撤兵回豫州了!”

關羽大驚:“你們要撤兵?”

孫堅冷哼一聲:“還不是你口中那仁義的兄長乾的好事!”

說完,孫堅讓軍士守好營門,氣呼呼的返回帥帳,只留下一臉疑惑的關羽。

“這什麼情況?”

覺察到不對勁的關羽,也收起了怒意,連忙返回本營見盧植。

盧植亦是吃驚不小:“董卓新敗,正是進攻長安的好機會!孫破虜竟然要撤兵?”

關羽凝聲道:“孫堅怒氣不小,甚至還罵兄長是個背信棄義之徒。關某估計,孫堅可能中了離間之計了。”

“但孫堅氣頭正盛,也不說清緣由。”

田豫道:“盧師,孫堅這個時候撤兵,董卓定然會捲土重來。以我軍目前的兵力,很難擋住啊!”

在洛陽征戰許久,盧植的五千兵馬也折損過半了。

若是孫堅撤軍,別說進攻長安了,能不能守住洛陽都是問題。

“雲長,你且留在營中。”盧植臉色嚴肅:“國讓,你隨老夫去見孫破虜!這事必須要問個清楚!”

另一邊。

孫堅的怒氣也漸漸消失,越想越是不對勁。

“雲長坦蕩之人,倘若劉備真的是個背信棄義的,又豈會讓雲長如此維護?”

“難道,是有小人在作祟?”

“可豫州若無恙,後將軍又豈會錯過這擊敗董卓的良機?”

孫堅想不明白。

剛跟關羽大吵一架,孫堅這個時候也不想拉下臉去找關羽再商談。

孫堅爲人豪邁,好結交,但也極重臉面。

程普四人面面相覷,也不知道該如何勸。

就在此時,人報盧植在營門外求見。

見是盧植到來,孫堅也不好如剛纔一般的發脾氣,忙令人邀請盧植進帥帳。

“驟聞孫破虜要撤兵,老夫甚是不解,還望孫破虜給老夫一個撤兵的理由。”盧植開門見山。

孫堅不知道該如何回覆,只得給韓當打了個眼神。

韓當會意道:“盧尚書,並非是我家主公想要撤兵,而是後將軍有軍令。”

盧植皺眉:“後將軍怎會忽然下令撤兵?難道後將軍想要縱虎歸山嗎?”

韓當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後將軍說,青州牧劉使君結連陳王劉寵欲奪豫州!”

“荒謬!”盧植大喝一聲:“玄德豈會行這種背信棄義的事?定然是有小人讒言,後將軍豈能輕信?”

韓當無奈:“盧尚書,我亦是問過後將軍。但後將軍說,出使陳國的韓胤被陳王亂棍攆出了陳國,後將軍不得不信啊!”

“如今丹陽太守周昕和九江太守周昂也在謀奪豫州,即便青州牧未有參與,倘若周氏兄弟聯合陳王,這豫州也難保啊。”

孫堅見盧植臉色不對,向盧植一禮:“盧尚書,本將也想擊敗董卓,揚名天下!但可惜,這關東的豪傑,沒有能跟我等勠力同心的啊。”

“盧尚書,本將若是撤兵,董卓必定捲土重來,你也早些撤兵吧!”

盧植死死的握緊了佩劍,沉默的回了一禮,然後跟田豫離開了孫堅的帥帳。

“主公,看盧尚書的樣子,是不準備撤兵了。”程普低聲道。

孫堅輕嘆:“盧尚書一心爲公,又豈會輕易撤兵。明日給盧尚書留下一些輜重,本將也只能幫到這裡了。”

(本章完)

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咳咳,新書發了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請假一天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更新說明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
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01章 剛毅大節,關羽拜師盧植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213章 以靜制動,劉備穩坐青州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84章 生擒劉岱,劉備權謀心計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咳咳,新書發了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請假一天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更新說明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