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

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

荀諶沒有再辯駁。

逢紀步步緊逼,根本不給荀諶辯駁的可能。

許攸此時也低頭裝聾作啞。

這個時候若是替荀諶說話,逢紀肯定會逮着許攸一起咬。

更何況,許攸跟荀諶的交情,也沒好到可以託付生死的程度。

只要自己不死,哪管他人落井。

見荀諶被押了下去,逢紀面色頗爲得意。

對於逢紀而言,劉備、曹操、呂布、張邈等人,都是小患;如許攸、郭圖、荀諶等人,纔是大患。

攘外必先安內。

內不穩,外不安。

“諸位,公孫瓚尚未誅滅,劉備又舉兵進攻南皮城,可有應對之策?”袁紹此刻憤怒未消,也不想去思考太多。

逢紀掃了一眼,見許攸也低垂着頭,不由心中傲氣更盛。

“如今郭圖在南皮自身難保,荀諶被下獄,許攸明哲保身,正南跟我相善,其餘人不過爾爾。”

“除了我逢紀,還有誰能給大將軍出謀畫策?”

“嗯,若能趁機除掉郭圖,我便是大將軍麾下第一人!”

逢紀快速的構思能退劉備的兵馬又能除掉郭圖的計策。

片刻,逢紀眼前一亮,獻策道:“大將軍,張郃跟劉備結善,雖然南皮有郭公則當監軍,但劉備奸詐,若用離間計離間郭圖跟張郃,南皮城就難以固守了。”

許攸眼皮一擡,看向逢紀的眼神多了幾分嘲諷。

這瘋狗,咬了荀諶又開始咬郭圖了嗎?

但許攸沒有開口,只是靜靜的聽逢紀的下文。

逢紀頓了頓,又道:“大將軍可遣一上將統兵去救南皮城,不過要將張郃的家眷也一併帶上。”

袁紹頓時疑道:“留下張郃的家眷在涿城,還可以避免張郃投敵,爲何反倒要將張郃的家眷送去南皮城?”

逢紀笑道:“張郃尚未到而立之年,即便妻兒都死了,張郃也還能再娶。”

“劉備若要用離間計,必然會讓郭公則構陷張郃,張郃若是爲了保命而投劉備,大將軍殺張郃家眷只會讓張郃憎恨大將軍,而劉備卻可以給張郃續絃拉攏。”

“反之,若讓張郃的家眷隨軍去南皮,尋機將張郃的家眷送入南皮城,張郃必然會感激大將軍的信任,而不會中劉備的詭計。”

“若是送晚了,這張郃真的中計投了劉備,大將軍也可送還張郃家眷以示不疑。”

“如此一來,劉備就無法讓張郃誠心依附。劉備用張郃,心中必定存疑;劉備不用張郃,張郃心中必定存疑。”

“此乃疑人之計,專破離間計。”

袁紹撫着短髯,細思道:“元圖言之有理,本將以誠心待張郃,張郃又豈會投敵?”

逢紀在這偷換概念。

一開始就認定郭圖會中離間計構陷張郃。

袁紹顯然沒有覺察到逢紀的意圖,只是看向衆將,詢問誰願引兵去南皮退劉備。

文丑上次被荀諶給駁回,這次終於又等待了機會,出列請命道:“末將文丑,願替大將軍破青州三營,擒殺孫堅關羽張飛。”

袁紹見文丑出列請戰,壯言道:“有文將軍統兵,區區青州三營,又有何可懼怕?”

“若不是公孫瓚還需要顏將軍對付,本將一定要讓那劉備知道,什麼孫堅關羽張飛,在本將的兩位上將軍面前,都是插標賣首之輩!”

文丑身邊,顏良昂首傲視,顯然對袁紹的評價很受用。

“賢弟,你且去南皮,待爲兄滅了公孫瓚後,再去南皮與你匯合。”顏良傲然開口,彷彿公孫瓚已經成了甕中之鱉一般。

文丑大笑:“兄長,你沒機會的!待我退了劉備的兵馬,再回來助你擒殺公孫瓚。”

袁紹見顏良文丑信心勃勃,這心中也是暢快無比:“本將有顏良文丑,何愁天下不定,哈哈!”

待袁紹調兵遣將後,一直沒有開口的許攸出言道:“大將軍,的得到情報,劉協欲遷都青州。”

袁紹吃了一驚:“劉協小兒要遷都青州?此話當真?”

許攸點頭道:“關中大旱,曹操劉備相繼勸劉協遷都,我料那呂布、張邈、陳宮,定然會勸劉協遷都陳留。”

“可這大旱之後必有蝗災,東郡、陳留首當其衝,必然會受到蝗災影響。”

“我一直很疑惑,爲何劉備會忽然進攻南皮城,但若聯想到劉備想讓劉協遷都青州,這就變得合理了。”

“劉備是在向劉協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青州有資格跟大將軍動兵。”

“倘若南皮城失守,劉協一定會去青州,若讓劉備有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權,這對大將軍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袁紹頓時有些惱意:“子遠,你爲何不早說?”

許攸掃了一眼逢紀,徐徐道:“我本以爲,逢元圖運籌帷幄,肯定會考慮到這種可能的。”

“哪知道大將軍都準備離開了,逢元圖都未開口。”

逢紀氣得牙齒都快咬碎了。

這許攸,故意挑事的吧!

逢紀冷哼道:“大旱之後有蝗災,這只是一些俗語,並不能說一定就有蝗災!”

“許子遠,你莫要在這裡杞人憂天,徒讓大將軍擔憂。”

袁紹頓覺有道理,再次看向許攸。

許攸卻是不疾不徐:“大將軍,國之大事,不可不察。運籌帷幄者,必然是先算敗,後算勝,料算一切可能並採取對應措施,方可百戰百勝。”

“倘若只算勝,不算敗,那就等於是在紙上談兵,視敵國智者如無物。”

“逢元圖,難道你真的狂妄到以爲鄭平、荀攸、田豐、沮授等人,都是無能之輩嗎?”

“似你這般獻策,南皮城必丟!”

“南皮城一丟,劉協就會去青州,劉備就有資格調六州兵馬北上。”

“劉備本來就很難對付了,再讓他掌六州兵馬,豈不是讓劉備如虎添翼?”

“不用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之類的話來駁斥,我等身爲大將軍的幕僚,參議的都是軍國大事,不可不謹慎。”

“倘若因你之故讓大將軍輸了,你還能投劉備將功贖罪,大將軍就只能當階下囚了。”

逢紀那個恨啊。

許攸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逢紀的部署結束、袁紹已經調兵遣將後再開口。

這用心太險惡了!

倘若袁紹在正式下令前許攸如此質疑,逢紀還能完善方案。

可如今袁紹都正式下令了,許攸就等於對着一個封裝的產品評頭論足,然後說這產品不能用,用了要出事。

這不是純心噁心逢紀麼。

袁紹的眼神更陰沉了,呵斥道:“元圖,爲何你不仔細想清楚了再獻策?”

“如今兵馬都已經調遣了,你連劉備的目的都沒搞清楚。”

“劉備一心要打南皮城,南皮城就不可能只有青州三營,只有文將軍去,如何能勝?”

被袁紹一呵斥,逢紀忽然有些共情方纔同樣遭遇的荀諶了。

雖然,荀諶是被逢紀構陷入獄,但這不妨礙逢紀對荀諶共情。

見逢紀不敢言語,袁紹又回頭看向許攸:“子遠,你最近忙於涿郡的政務,很少給本將獻策了,今日既然來了,就不要藏拙了。”

袁紹面有笑容,跟呵斥逢紀時的陰沉截然不同。

許攸攆着短髯,看向逢紀的眼神又多了幾分嘲諷。

跟我許攸鬥,也不自己掂量掂量。

“大將軍,此事並不難。”許攸微微清了清嗓子,道:“荀友若雖然目的不純,但他的計劃部署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速滅公孫瓚,大將軍就可派遣重兵南下。”

“攸有一法,可令大將軍不用身處危險之中,也能讓公孫瓚中計。”

袁紹大喜:“子遠快說,如何行計?”

許攸笑道:“可在三位公子中,任選一人替代大將軍。也可趁機考校三位公子的膽魄和能耐。”

袁紹微微一眯眼,細思許攸的應對。

良久。

袁紹頷首而道:“本將有三子,尚兒最是像我,就讓尚兒替本將去誘那公孫瓚吧!”

袁紹拒絕了考校三子的提議,而是直接點名讓袁尚替代,這寵溺之心,盡顯於表。

“許子遠,早晚讓你如荀諶一般下場。”逢紀暗恨許攸。

這許攸一插手,逢紀辛辛苦苦構陷荀諶的目的,直接被許攸截胡了。

原本逢紀是要穩紮穩打,慢慢的將公孫瓚生擒。

結果許攸說劉備的目的是拿下南皮城迎劉協入青州,這公孫瓚就得速滅了。

而速滅公孫瓚,就得用荀諶之前的計劃。

許攸還專門提出讓袁紹的兒子當替身,逢紀折騰了半天,許攸就寥寥幾句話就解決了問題,這等於是在當着袁紹的面打逢紀的臉!

在許攸的最終部署下,袁紹以袁尚爲替身,前往易京城誘公孫瓚入局。

而在長安。

劉協妥協了。

不再堅持遷都青州,而是在跟羣臣商議後,決定先遷回洛陽,然後考察陳留和許縣,哪個更適合定都。

而這一個決定,也加劇了張邈和曹操之間的矛盾。

“曹阿瞞,枉我還念及跟他的舊情,他竟然跟我搶天子!可惡!”張邈氣得想砍人。

本來已經勸服了劉協遷都陳留,結果曹操臨時插手,要讓劉協去潁川。

這潁川的士族幾乎都是以曹操爲尊的,去了潁川還有他張邈什麼事?

然而,即便張邈據理力爭,也沒能如願以償。

雖說劉協的意思是先遷都洛陽,再考察陳留和潁川,但這也意味着,劉協可以考察青州城。

到了洛陽後,就成了陳留、潁川和青州三方爭搶帝都了。

相對於張邈的憤怒,曹操卻是開心不已。

到了洛陽後,張邈拿什麼跟自己爭?

就陳留那個地理位置,袁紹一渡河就能威脅陳留,根本不適合當帝都!

至於青州?

青州偏遠,同樣容易被威脅。

最適合當帝都的只有許縣!

“明公,劉備跟袁紹打起來了。”

回到許縣,荀彧就送來了最新的情報。

曹操頓感好奇:“爲何而打?”

шшш▲тt kдn▲C〇 荀彧的語氣有些凝重:“劉備要保公孫瓚的家眷回青州,結果中途被袁紹的兵馬追殺,劉備一怒之下,就遣孫堅關羽張飛去打南皮城了。”

“不過這張飛應該是假冒的,真的張飛去襄陽了。”

曹操皺眉:“劉備這個時候打南皮城,有些不合常理啊。居然還派了個假張飛去,這劉備又在打什麼主意?”

荀彧分析道:“依我之見,不外乎有兩種。”

“一種是劉備想要藉機試探袁紹的虛實,若袁紹有忌憚之意,就可以順勢拿下南皮城;若袁紹迅速調兵增援南皮,劉備就會退守平原跟袁紹對峙。”

“一種是劉備想向天子證明,青州有抵擋袁紹的實力,所以纔會忽然去打南皮城。”

曹操冷哼:“劉備遠在青州,也還在惦記天子嗎?決不能讓天子落入劉備之手,否則我等皆要受劉備號令了。”

劉備沒天子的時候,曹操都要受劉備的假節號令。

劉備若真有天子在手,曹操除非去投袁紹,否則只能一直屈居在劉備之下,甚至還可能被罷官。

荀彧搖頭:“明公勿憂,天子去不了青州的。雖然天子尚未同意遷都潁川,但已經同意遷都洛陽。”

“待到了洛陽後,遷都陳留還是潁川,就由不得天子做主了。”

青州,鄭平乘船順流而下,不幾日就返回了臨淄城。

劉備聽聞鄭平返回,立即策馬出城迎接:“軍師一路舟船勞頓,這次回來可得好好休息。”

鄭平策馬向前,跟劉備並駕而行,搖扇輕笑:“是得好好休息,不然家父又得催促我生個子嗣繼承家業了。”

劉備大笑:“家母亦是時常催促,可這子嗣不是說生就能生的,也得看命中是否有啊。”

談笑間。

劉備提及道:“劉宗正已經在臨淄城待了好些天了,說是天子要遷都青州,讓我派兵去迎接。”

“可如今,翼德去了襄陽,雲長又去了南皮城。袁紹又派遣文丑統兵南下,這一時之間我也抽不出合適的兵馬去迎奉天子。”

“我又不想回絕劉宗正,只能讓劉宗正暫時留在臨淄城。”

“可這拖着也不是辦法,我有意親自去迎奉天子,顯謀覺得如何?”

(本章完)

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69章 上架感言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
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03章 周郎年少,劉繇結仇劉備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69章 上架感言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