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

第296章 改封諸藩

“噼裡啪啦……”

九月初,在鞭炮齊鳴中,坐落在南京外城觀音山下,佔地一千四百餘畝的大明國防大學成功開辦。

首屆入學的武官子弟多達一萬四千餘人,但他們之中大多都不情願入學,如果不是畢業牽扯着他們是否能承襲官職,恐怕主動報名的人連四千人這個零頭都湊不齊。

“老實說,我不看好你這個所謂的大學。”

由混凝土修建的大學校門門口,站在一處由生鐵混凝土澆築而成石碑下,郭英憂心忡忡的說出了這句話。

在他身旁,一身太子常服的朱高煦揹負雙手,看着那羣苦大仇深的學子走進大學。

他嘴角掛着一抹笑意,讓郭英摸不透他在想什麼。

他只能順着朱高煦的目光去看向那羣學子,隨後嘆氣道:

“武官子弟承襲本來就困難,你現在又弄了這個大學,要他們就讀五年,並且還要考覈。”

“你編的課表我看過了,四年學習,一年軍隊基層實習,這東西很不錯,但不適合這羣武官子弟。”

“他們本來大多都二十幾了,若是再來伱這裡學習五年,那就三十多才能承襲父職。”

“加上你設置的難度太大,我估計這一萬四千人頂多能有兩千人通過你設置的這五年學習。”

“你此舉,無疑得罪了絕大部分的武官……”

郭英苦口婆心的勸諫朱高煦,他這個人就是這樣,決定站隊誰,就儘自己的能力幫忙,只可惜當初的朱允炆不聽,不然靖難也不會結束的那麼快。

對於朱高煦的所作所爲,他十分擔憂:“你下西洋得罪了江南的這羣文人,這些時日江南有不少文人私下非議你,現在又得罪這羣武官,再加上……”

郭英說着說着看向了國防大學那高達三丈的混凝土大門,在那裡站着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也站着朱棣,更站着都留在京城的所有藩王。

藩王們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是因爲想要從朱棣口中得知自己什麼時候可以返回封地。

“他們?”

朱高煦順着郭英的目光看向了諸藩,一直隱晦看向這邊的許多藩王撤回了目光。

“今日一早,諸藩不知道從哪裡得來了消息,說是你準備改封諸藩。”

“你與我說說,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郭英緊張的看着朱高煦,朱高煦卻沒有遮掩,直接頷首:“我確實是這麼想的,但父親不願意。”

“你……”郭英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怎麼說朱高煦了,他不懂朱高煦爲什麼要樹立那麼多的敵人。

“這件事嶽祖父不用擔心,您好好在大學裡當您的院長便是。”

朱高煦安撫了一聲郭英,隨後便笑着擡了擡下巴:“學子都進入學校了,您也該進去了。”

“你……你自己好自爲之吧,武官那邊我能幫你,但其它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嘆了一聲氣,郭英轉身走向了大學的方向。

瞧着他離開的背影,朱高煦的笑容也漸漸隱沒,最後只剩下一張冷臉。

亦失哈出現在了他的身後,聽到腳步聲的他便冷聲開口:“去問問胡綸,事情查清楚沒有,到底是誰傳出的這消息。”

“是!”

亦失哈臉色也不好看,他們也是今早才從胡綸那裡得知的這件事,並且胡綸已經在查案了。

不止是他們,就連朱棣也在查這件事,不過爲了安撫諸藩,朱棣依舊錶現平常,好似事情沒有發生一般。

“陛下,不知臣弟什麼時候可以返回開封……”

看着關閉的大學鐵門,周王朱橚小心翼翼的詢問起了朱棣。

朱棣聞言臉上依舊憨厚笑着:“老五是覺得南京不舒服?”

“不不不……”朱橚連忙否認,並解釋道:“臣弟只是忙着回去照顧花草果樹罷了。”

“那就多待些時日,反正周王府的那些農學儒生在幫你照顧。”朱棣拉起朱橚的手,和善的拍了拍。

朱橚見狀,便也不敢繼續詢問下去。

諸藩見朱橚都得不到答案,紛紛露出失望和擔憂的神色。

見此情況,朱棣只覺得胸中有火焰在燃燒,但自己卻依舊得僞裝表情。

掃視了衆人一眼,他緩緩收起笑臉:“既然兄弟們都在,那今日俺便把事情與你們說開吧。”

諸藩改封這件事已經困擾了朱棣近一年,眼看有人想要利用這件事來作妖,他便準備將計就計,直接把這件事定下來。

不等諸藩反應,朱棣便轉頭看向了王彥:“去召太子、漢王和趙王前往雞鳴寺,俺們一家子在那邊議事。”

“奴婢領諭……”王彥心裡一緊,隨後便前去傳消息了。

不多時,忐忑的諸藩便紛紛乘上象輅,跟隨朱棣的大輅,向着內城踏上返程。

一個時辰過去,他們進入了內城,並抵達了雞鳴寺。

得了朱棣的授意,王彥早就派人將雞鳴寺團團包圍,以此保護天子與諸藩的安全。

在朱棣的召集下,不管成年不成年,所有在京藩王都抵達了雞鳴寺,而雞鳴寺的佛堂也被姚廣孝準備好。

很快,朱棣與朱高煦先後走了進去,朱棣先坐下後,朱高煦站在他的身旁。

不多時,除了在外的秦、晉、楚、慶、蜀、寧等六王沒有到,其餘十七位在京藩王走了進來,其中有的是朱元璋的兒子,也有朱元璋的孫子。

當然,在這其中還有朱文正的孫子,如今的靖江郡王朱贊儀。

整整十七位藩王入座佛堂,除了朱高熾和朱高燧以外,其餘人都小心翼翼。

“老二,當着這麼多叔叔兄弟的面,你老老實實將你的想法說出來,不行的俺們再討論。”

衆人落座後,朱棣便讓朱高煦直接把改封諸王的事情說出。

朱棣敢這麼做,是因爲現在的諸藩完全就是案板上的魚肉。

在寧王站隊朱高煦的情況下,天下只有五王擁有兵權,且加起來兵馬數量只有六萬。

這樣的局面下,朱棣開誠佈公的與諸藩交流,反而彰顯了他的誠意,並且也表示了自己對朱高煦的支持。

有了朱棣的支持,那朱高煦就能對這些叔叔兄弟好好談談了。

他走上前一步,由於身材高大且氣質兇悍,諸藩都心虛的低下了頭,哪怕是朱高熾和朱高燧也目光躲避着,儘量不與朱高煦對視。

“諸位叔叔,王兄王弟,高煦先對你們作揖道個歉……”

朱高煦與衆人作揖道歉,朱橚見狀連忙起身要扶他:“殿下,您這使不得使不得。”

順着朱橚的攙扶而起身,朱高煦便開口道:

“朝廷要削藩,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也是爲了諸位叔叔、兄弟日後做打算。”

“不過朝廷的削藩,肯定是在保障諸位叔叔兄弟富貴的前提下進行的,而不是要對諸位叔叔兄弟不利。”

“封地改封一事,也是爲了朝廷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小子可以承諾,改封之地絕不是什麼貧瘠之地。”

說罷,朱高煦開始改封的事情。

在開始前,他便承諾了“秦晉周楚蜀慶”等六王的封地不會動,其次是蘭州的肅王封地也不會動。

此外,寧王改封南陽,唐王改封襄陽,伊王改封漢中,魯王改封嘉定,韓王改封重慶,遼王改封敘州,岷王改封臨安,谷王改封曲靖,漢王就藩昆明。

除此之外,趙王就藩長沙,靖江王就藩桂林,安王就藩常德,齊王就藩廣州,沈王就藩衡州,代王就藩思恩,郢王就藩郴州。

如此一來,二十三王的封地就被朱高煦給定下了。

其中代王和谷王、岷王三王和漢王朱高熾一起被冊封到了偏遠的雲南和廣西。

代王和谷王是因爲建文的事情,岷王是因爲他毫無背景,而漢王朱高熾則是爲了躲太平。

他們四人心知肚明,正欲哭訴,朱高煦卻不等他們開口便說道:

“日後藩王的俸祿也做出調整,除了布匹綢緞和香料依舊,莊田則是各自由兩千畝到五千畝不等,茶引和鹽引廢除,俸祿設爲親王一萬五千貫,靖江郡王等同親王,其餘郡王、公主則是三千貫,郡主一千五百貫。”

“各王府郡王郡主以下的將軍與中尉、縣主、郡君、鄉君由各王府分發俸祿。”

朱高煦的豪氣令諸藩張大了嘴巴,原本想要反駁的想法也收回了肚子裡。

按照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更定的宗室俸祿來算,親王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以二百石遞減,輔國中尉、奉國中尉以百石遞減。

公主及駙馬二千石,郡主及儀賓八百石,縣主、郡君及儀賓以二百石遞減,縣君、鄉君及儀賓以百石遞減,自後爲永制。

這其中,親王的俸祿和鹽引如果折色,頂多價值五千貫,郡王一千貫,公主駙馬一共一千貫,郡主四百貫。

現在朱高煦一開口,宗室的俸祿基本都翻了三倍。

可以說,這對於諸藩的富貴來說,顯得更爲重要,唯一的問題就是藩王們需要自己承擔自己後世子孫的俸祿。

不過手握一萬五千貫的俸祿,加上郡王還有三千貫,若是生下的郡王足夠多,那再怎麼算也是賺的。

想到這裡,諸藩們也不開口了,朱棣見狀則是氣得差點把鬍子拔下幾根。

他沒想到自家老二出手那麼大方,這一開口起碼讓朝廷不見了四十萬貫。

只是他沒想到,朱高煦的話還沒說完,因爲藩王手裡還有兵權。

“對於諸王府的護衛,親王府只能擁有一個護衛,編制五千六百人,軍餉每年八貫。”

“這筆軍餉由朝廷出,但郡王府的護衛由親王府自己出,靖江郡王府與親王府待遇等同。”

朱高煦給足了富貴,接下來就要削護衛的,二十三位藩王原本的護衛數量應該在二十五萬左右,但現在被朱高煦限制後僅有十三萬不到。

他之所以給他們護衛,主要還是藩王改封后,大部分藩王的封地不太平。

當然,他這一開口,朝廷又得支出一百萬貫,算上前面的四十萬貫,朝廷對日市舶貿易所得基本消耗殆盡。

不過相比較洪武年間針對藩王和護衛所支出來說,宗室的支出並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四十餘萬貫。

其實對於兵權,諸藩現在根本沒有心思,畢竟他們的兵權都被朱允炆收走了,能再獲得五千六百人的護衛,已經算是意外之喜了。

朱高煦雖然將他們改封,但待遇上卻並不差。 何況就單從改封來說,大部分藩王基本都是往好的地方改,只有少數幾個犯過過錯的藩王被冊封在了偏遠之地。

他們很滿意,朱高煦也很滿意,不過他的滿意來自於前瞻性。

就眼下的情況來說,分封諸藩是一定的,既然如此,不如將諸藩往人口少卻潛力大的地方分封。

例如四川和河南,人口不過二百餘萬,冊封當地的諸藩如果能像歷史上一樣繁衍人口,那也變相爲四川、河南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他們驅使護衛開墾的土地越多,對於朝廷來說越得利。

明代冊封的親王多達六七十位,然而成功傳承到明末的只有二十餘位,朱高煦面前的這羣叔叔兄弟,有幾個人能傳下爵位都難說,更別提他們之中並不缺乏殘暴之人。

現在暫時安撫他們,等他們就藩後露出本來面目,自己便能着手削藩了。

“若是諸位叔叔兄弟覺得可行,那朝廷日後便按照此制操辦如何?”

朱高煦掃視衆人詢問,衆人面面相覷之下,最終由周王朱橚起身率領衆人作揖:“我等無異議……”

見衆人如此,朱高煦也轉身對朱棣作揖:“父親,家事已定。”

朱棣沒想到自家老二能開出那麼大的代價,不過現在事情既然已經敲定,那自己也不好更改,因此他擺擺手:“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此舉照辦吧。”

“臣等告退……”見朱棣不想多說,討得了好處的諸藩也紛紛告退。

在他們退出之餘,朱棣本想留下朱高熾和朱高燧,可一想到朱高煦,他便沒有節外生枝。

待衆人離去,朱棣才冷臉看向朱高煦:“你這嘴巴一張一合,便是一百四十多萬貫的支出,對日市舶的利潤就這樣被你揮霍了。”

“父親覺得虧了嗎?”朱高煦笑呵呵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但朱棣現在確實沒什麼好臉色給他:“難不成還賺了?”

“自然是賺了。”朱高煦輕笑,他可太清楚老朱家那人人有俸祿而帶來的財政壓力了。

從明朝中期,皇帝從宗室玉碟中刪除偏遠宗室開始,宗室的財政壓力就已經很大了。

朱高煦記得,明代宗室在正德年間,宗祿支出就突破了六十萬兩,萬曆年間達到一百二十六萬,天啓年間用定額一百五十六萬兩。

單從紙面來看,大明現在的宗室支出已經接近天啓年間的宗室支出,可問題在於現在的宗室大額支出是護衛的俸祿。

何況,二十三位藩王中,還有四位藩王不到就藩年紀,根本沒有護衛,因此實際的支出並沒有那麼多。

至於藩王的護衛,朱高煦則是選擇先給,日後再找藩王犯錯的機會削減。

歷史上朱棣和朱高熾、朱瞻基就是這麼幹的,而自己的壽命肯定比好大哥他們父子長,他們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因此對於朱高煦來說,這一百四十萬貫的帳,不管從長期還是短期來看,朝廷都是賺的一方。

“父親覺得,若是按照爺爺所定的俸祿,但三五代人後,宗祿支出應該有多少?”

朱高煦詢問朱棣,朱棣也不愚蠢,自然想通了其中關鍵處,但在他看來,那畢竟太過遙遠了。

“三五代人來看,自然要支出數百萬宗祿,但那是三五代人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

朱棣說罷,朱高煦卻輕笑:“說句實話,我覺得以我父子身體,恐怕那些叔叔兄弟們,未必能活過我們。”

“何況宗祿支出的大頭在於護衛的軍餉,只要酌情削減護衛,那宗祿就能很快降下來。”

“我這些叔叔的情況,想來您比我清楚,想要他們不犯錯,太難了……”

朱高煦說出了自己的盤算,朱棣聽後也下意識摸了摸大鬍子:“你這廝,倒是沒有繼承俺的善心。”

“……”聽到朱棣的話,朱高煦無語凝噎。

單拿出這一年的經歷來看,朱棣的心與他的外貌一樣厚黑,反倒是自己纔是坦坦蕩蕩,說抄家就抄家,說幹嘛就幹嘛。

“他們這些好對付,但是其它的那幾個可不好對付,你準備怎麼對付他們?”

朱棣彷彿看戲似的看着朱高煦,但朱高煦卻輕笑搖頭:“那幾位,我可無心對付。”

“也是……嗯,你說什麼?”朱棣後知後覺,詫異看向朱高煦,卻見朱高煦一臉看好戲的表情。

“那幾位,還是交給您自己對付吧,畢竟我的位置可是正兒八經由您冊封的,大哥也不與我爭,倒是您……”

朱高煦嘖嘖幾聲,讓朱棣不由窘迫。

他們口中的那幾人,無非就是晉王府的朱濟熺和秦王府的朱尚炳罷了。

這兩個已經襲爵並掌握三護衛兵馬的藩王,單從法理來說,可比朱棣要正統多了。

況且就錦衣衛的消息來看,朱濟熺和朱尚炳對朱棣的即位並不服氣,倒是對朱高煦沒什麼想法。

就這種局面,朱高煦還真不需要出手整治他們,朱棣比他更着急。

“老二,你還是像俺的。”

朱棣眼看說不動朱高煦,便開始打起了感情牌,只是這感情牌似乎打錯了。

一聽到朱棣說自己像他,朱高煦就不由想到了前身瓦罐雞的下場。

“您反正精力充沛,分些精神去對付對付小輩也不算什麼。”

朱高煦站了起來,那意思很明顯,他是不準備吃朱棣的這個大餅了。

他幫朱棣背的黑鍋可夠多了,明明下西洋和營造北京都是他的想法,結果鍋都落到自己身上了。

現在他學聰明瞭,該背的鍋他可以背,畢竟他需要人唱白臉,可不該他背的鍋,他是一個也不會背了。

眼瞅着朱高煦是真的不幫自己,朱棣只能自己想辦法去做這件事了。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得想辦法把正事給敲定。

“前幾日鄭和來了信,說是給日本的國主分了五千貫的稅,給那國主高興的,又要給俺寫國書。”

“信裡,鄭和還提了,說是那金銀島的產出若是折色,那每年不下於五十萬貫。”

“俺算了算,如果真的有五十萬貫,那就能買一百二三十萬石糧食。”

朱棣倚着椅子,嘆着氣道:“遼東和渤海的百姓不容易啊,時刻遭受兀良哈人的侵擾,俺看了看邊報,心裡難受……”

“您想說什麼?”朱高煦看着朱棣演戲,忍不住打斷,卻見朱棣在他開口後擡頭看向他。

“老二,你得成全俺,打兀良哈的事情得提前才行。”

“不是說好了三年開春再打嗎?”朱高煦算是體會到了歷史上好大哥的那份無奈,有時候自家這個便宜爹還真的想一出是一出。

“俺能等,但邊塞的百姓等不了。”朱棣把話題昇華到了邊塞百姓身上,並一副自己也很無奈的表情。

“趁着北邊的胡人內鬥,分不出精力去馳援兀良哈,朝廷得先下手爲強。”

“這多等一年,就多一分危險,況且朝廷北上打兀良哈,也能讓安南放鬆警惕,這是一箭雙鵰。”

“俺這次出塞只帶三萬人去,肇州的糧食絕不會吃完,頂多打三個月俺就帶兵回北平。”

朱棣爲了北征,什麼胡話都能扯出來。

要知道這次北征兀良哈的目標是將他們驅趕出漠東,或者直接受降全部。

想要做到這一點,三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夠。

“三個月?”朱高煦啞然失笑:“您這話是在哄小孩呢?”

“火器和馬步兵怎麼打仗我最清楚,您要是說只打三個月,那還不如我現在就發一份教令給孟章,反正他那裡也募了兩萬女真新卒,渤海的乘馬也足夠,倒不如讓他在明年開春去兀良哈草原走一遭。”

“那怎麼能行?!”聽到這話,朱棣不淡定了。

孟章的本事他也通過戰報瞭解過,打一些大將不一定能行,但打兀良哈絕對是信手拈來。

真讓孟章帶兩萬女真馬步兵去兀良哈草原,那他下次再去就只能打打兔子和黃羊了。

“這樣……”朱棣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豎起五個手指:“明年五月俺從北平帶兵出發,九月就回北平。”

“您就不要爲難我了……”朱高煦無奈的再次回絕,見狀的朱棣也來了脾氣,直接罵道:

“俺之前還說你最像俺,現在看來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也是個摳磚縫的。”

“俺就直接說了,朝廷明年六月要北征,這次北征五萬人,你給俺從北平、山東調糧五十萬石去全寧衛和肇州等着大軍北上!”

“沒糧。”朱高煦雙手一攤,朱棣則瞪大眼睛:“糧呢?!”

“給您營造北京,給遼東百姓撥口糧了。”朱高煦死豬不怕開水燙,他早就知道朱棣肯定會撒潑,因此提早就將北平和山東的糧食規劃好了。

朱棣顯然沒有想到朱高煦如此瞭解自己,因此居然愣了愣。 шωш. Tтka n. C 〇

見朱棣不開口,朱高煦反倒是刺激道:“北征是大事,要不然兒臣先把北京的營造給停了?”

“我算了算,停工四個月,擠出五十萬石是沒什麼問題的。”

“您看看……”

朱高煦還在刺激,朱棣拔腿就走,朱高煦見狀反倒追了上去:“您聽我說,那……”

“你給俺閉嘴!”

“您怎麼好端端生氣了,兒臣在跟您聊北征的事情呢。”

“滾遠點,你個摳磚縫的……”

“爹!您等等我啊,北征的事情還聊不聊了?”

父子一路追趕,直到最後朱棣走進姚廣孝的禪房,朱高煦還犯賤的在門口叫嚷了兩聲。

眼見朱棣不迴應,朱高煦這才輕哼小曲離開了雞鳴寺,只留下了禪房內青筋暴起的朱棣,以及一頭霧水的姚廣孝。

《明太宗實錄》:“九月丁丑,上改封諸藩,欽定諸藩俸祿:親王一萬五千貫,郡王、公主三千貫,郡主一千五百貫,以此爲額定,郡王及郡主以下宗祿皆由諸王各自派發。”

《明太宗實錄》:“丁丑,上與太子論國政,太子答覆皆善,上甚喜。”

《渤海紀事本末》:“丁丑,帝與上論國政,不悅遂走,上逐之。”

(本章完)

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316.第316章 朱教習223.第223章 戰火奮燃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397章 哀毀骨立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81章 孝陵之上第64章 募兵之論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515章 天家無情第468章 漠北事變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101章 錢鈔事起244.第244章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471章 西南事終第493章 癸卯貪腐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415章 戰爭序幕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438章 舊人將去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52章 街頭鬥嘴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32章 採生折割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147.第147章 崽坑爺糧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55章 道德者死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43章 春和不和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71章 西南震怖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505章 直掛長帆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476章 大明銀行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364章第19章 衛所尚足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64章 募兵之論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432章 生擒元裔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9章 營中小院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467章 朝鮮特供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195.第195章 北定南未安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451章 繁花似錦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46章 爲孫補償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487章 草臺內閣第119章 心態轉變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89章 孤家寡人第394章 藥石難醫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6章 閒暇日子第461章 解決民生314.第314章 試點四川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427章 積學有待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78章 何安瑤苗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第96章 孫幫爺背鍋第26章 羽林左衛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6章 以利誘之第360章 再徵漠北
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316.第316章 朱教習223.第223章 戰火奮燃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397章 哀毀骨立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81章 孝陵之上第64章 募兵之論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515章 天家無情第468章 漠北事變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101章 錢鈔事起244.第244章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471章 西南事終第493章 癸卯貪腐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415章 戰爭序幕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第493章 癸卯貪腐第438章 舊人將去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52章 街頭鬥嘴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32章 採生折割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147.第147章 崽坑爺糧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225.第225章 風起雲涌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55章 道德者死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267.第267章 撥亂反正第43章 春和不和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371章 西南震怖289.第289章 鄭和下東洋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505章 直掛長帆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476章 大明銀行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364章第19章 衛所尚足297.第297章 海貿之爭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64章 募兵之論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432章 生擒元裔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9章 營中小院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第467章 朝鮮特供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195.第195章 北定南未安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451章 繁花似錦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46章 爲孫補償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487章 草臺內閣第119章 心態轉變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89章 孤家寡人第394章 藥石難醫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16章 閒暇日子第461章 解決民生314.第314章 試點四川第501章 天子點兵第427章 積學有待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78章 何安瑤苗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第96章 孫幫爺背鍋第26章 羽林左衛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6章 以利誘之第360章 再徵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