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第207章 子債父償

第207章 子債父償

“甘越!”

城門處,甘越用不熟練的漢話說着自己的名字,朱棣也黑着臉頷首:“俺知道了!”

話音落下,他轉身與姚廣孝返回了城內,作勢要去尋朱高煦。

看出他的意圖,姚廣孝拉住了他,儘量冷靜道:“殿下不用去找二殿下,二殿下不一定會見您。”

“他敢!”朱棣怒目圓睜,姚廣孝卻嘆氣道:“除非您想鬧得人盡皆知。”

他這話一出,朱棣愣住了,他沒想到朱高煦這小子居然會拿這種事情來要挾自己。

“二殿下是故意與您說那事的,也是故意讓人不讓您出城的。”

“旁人若是不讓出城,去尋二殿下找來令牌便能出城了,但您恐怕不能。”

“若是旁人知道了您都不能出城,那自然會不可避免的多想。”

“二殿下,就是料到了您不會把事情鬧得人盡皆知,纔敢這麼做的……”

姚廣孝的話,一字一句的扎入朱棣胸膛。

他沒想到,他也有被自家老二算計到的一天。

只是比起心痛,他更擔心一件事,因此他轉頭示意後邊的護衛先不要跟上來,自己拉着姚廣孝往前走了幾步。

黃昏下,他陰沉着臉詢問姚廣孝:“老和尚,你告訴我,老二會不會逼着俺造反。”

“不會……”姚廣孝很篤定的開口:“二殿下雖有武略,可聲望不如殿下,倘若殿下不願,三都司兵馬難以受二殿下節制,則事情難成。”

“那他不讓俺出去是甚意思!”朱棣正在氣頭上,自己懶得分析,乾脆詢問姚廣孝。

關於這點,姚廣孝也仔細想過了,所以他遲疑道:“興許,是在等南邊的消息,想看看殿下若是知道了南邊的消息,還是否會如此強硬。”

“等南邊的消息……”朱棣臉色難看了起來,畢竟朱高煦說過,自家父親的身體已經不行了,朱允炆恐怕很快就會繼位。

只是朱棣不相信,他很清楚自家父親的身體情況。

“殿下,難不成忘了陛下的家書?”

姚廣孝一言驚醒夢中人,朱棣回想起了朱元璋的家書。

從某些角度來看,那封家書確實很像朱元璋的臨終囑託。

“這……應該不會的……”

朱棣不肯相信朱高煦和姚廣孝的話,因此不等姚廣孝再開口,他乾脆擺手:“早些休息去吧。”

他不再去找朱高煦,因爲他心裡也很忐忑。

看出這一點,姚廣孝任由他離去,只是在他走遠後,姚廣孝又走回了城門處。

“大師,請取……”

“請將軍帶貧僧去見見渤海王殿下。”

城門口,甘越見姚廣孝帶着兩個護衛走來,他立馬如剛纔一樣試圖攔住姚廣孝。

只是他還沒開口,姚廣孝就說出了他的目的。

他的目的出乎了甘越的預料,畢竟自家殿下也沒交代過,因此他只能小心詢問:“大師與我家殿下……”

“算是朋友吧。”姚廣孝慈眉善目的形象倒是在這時派上了用場,不過作爲塘騎百戶,甘越卻也不是那麼輕易就會放人去見自家殿下的,因此他開口道:“請大師給出個名號,我差人去問問殿下是否要見您。”

“也好……”姚廣孝頷首,緊接着報出名號:“道衍。”

“道衍大師請稍等。”甘越作揖回禮,隨後派人去詢問朱高煦。

約一字時,朱高煦便見到了甘越派來的人。

“道衍……”聽到姚廣孝的名頭,朱高煦想到了前身的記憶。

在前身的記憶中,姚廣孝這個人只與朱棣走的比較近,與燕府三子都算不得親近。

仔細想來也不奇怪,畢竟姚廣孝這人進入燕府的時候就已經四十七歲,而彼時的朱棣不過二十二。

對於姚廣孝這種年紀比朱棣大,且又沒有子嗣留於世間的和尚來說,他沒有必要去選擇一個王子。

畢竟以他的年紀,很大可能會走在朱棣前頭,他想要的朱棣都能給他,沒必要找三個王子。

“李滁,你去將他請過來吧。”

朱高煦對那兵卒回答,那兵卒也沒想到自家殿下居然記得自己一個小旗官的名字,因此高興的咧嘴:“是!標下這就去將那大師請過來!”

話音落下,他便退出了木屋,去請姚廣孝去了。

見他離開,朱高煦也對木屋內的林粟、楊展等人笑道:“我們明日再敘舊,此刻先把時間留給那位大師。”

“好!”楊展他們也知道朱高煦是有事情要與那叫道衍的和尚聊,因此識趣的起身行禮,而後離開了這木屋。

王義帶着另一名兵卒將木屋打掃了一遍,隨後走到門口看了一眼朱高煦。

“你親自帶人巡查,別讓人靠近這木屋二十步。”

朱高煦交代,王義也頷首走出了木屋。

不多時,先前離去李滁便帶着一身黑袍的和尚走到了木屋門口。

“殿下……”李滁小心翼翼的開口詢問,朱高煦卻輕笑頷首:“多謝了,伱可以退下了,我與大師聊些事情。”

“是!”李滁挺直腰桿,隨後躬身作揖回禮,然後才喜滋滋的離開。

他們之間的對話,讓站在門口的姚廣孝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朱高煦和底層兵卒的關係都那麼好,畢竟就連朱棣也只能做到與百戶官、總旗官這類中下層武官處處關係罷了。

“大師請進。”

朱高煦的聲音傳出,姚廣孝也沒有磨蹭,他們二人都知道他們要聊的事情很大,最好是速戰速決,不要拖延。

走進木屋,姚廣孝便先行了一禮:“二殿下,別來無恙……”

“大師先坐下吧,想來您也知道我時間緊迫。”

朱高煦開門見山,姚廣孝也順勢坐在了朱高煦面前那張被特意擺放的椅子上。

二人的距離不過一步,可以說抵足對談。

姚廣孝長得慈眉善目,如果不是一身黑袍比較醒目,恐怕朱高煦很難將他與歷史上那位被稱爲‘禍國妖僧’的道衍和尚聯想到一起。

“二殿下爲何篤定那位即將離開……”

姚廣孝的開門見山,比朱高煦的更加敞亮,朱高煦則是坦率道:“我清楚那位的情況,太原那位離開後,他便已經心力交瘁了。”

“眼下,他恐怕忙於爲我那大兄準備登臺事宜。”

“殿下又何故以爲那位登臺過後會針對您與殿下?”姚廣孝問出他的疑問,畢竟他不覺得朱允炆會放着好好的答案不寫,跑去另闢蹊徑。

“人壓抑太久,就會想要釋放。”朱高煦坦然道:“如果不能得到釋放,那便會積勞成疾,這點不用我過多贅敘吧?”

朱高煦把朱標的死說成積勞成疾,這雖然不太恰當,但也有一定道理,畢竟朱標確實是氣血體虛而猝死。

“古人云,父死,子三年不改父制……”

姚廣孝先借用古人之言,又對朱高煦勸導:“即便太孫登臨大位,也需要守舊制三年,殿下您何必急於一時?”

“古人也說過一句話,那便是人走茶涼。”朱高煦直勾勾的看着姚廣孝的眼睛:“若是蕭規曹隨是常態,那這個成語就不會那麼出名了。”

“即便如此,殿下也不需要對燕王殿下那般。”姚廣孝眼看說服不了朱高煦,便開始用父子大義來壓他。

只可惜,他的這番言論,對朱高煦起不到作用。

“我如此,是爲了保護父親,而非是圈禁。”

他開誠佈公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儘管這想法在姚廣孝看來十分牽強,但朱高煦有自己的道理。

歷史上朱允炆爲什麼沒有聽從齊泰的建議,第一時間拿下朱棣,而是選擇了河南的周王朱橚?

說到底是因爲當時的朱棣掌控着三都司二十餘萬兵馬,並且北平之中大部分官員也與朱棣、徐達有舊,朱允炆怕逼反朱棣,因此選擇了朱橚。

拿下朱橚後,朱允炆也觀望了朱棣的反應,同時不斷加重對朱橚的處罰。

從一開始的押至南京,再到後來朱棣無動於衷,進一步廢朱橚與朱有燉爲庶人,再往後流放雲南……

這一步步,都是在試探朱棣的底線。

在確定了朱棣不會反後,他纔開始收回朱棣手上的兵權。

在朱棣手中兵權收回後,朱允炆也不裝了,廟堂之上也出現了許許多多公然建議削藩的大臣。

到了這裡,朱允炆也就不再裝了,一口氣宣佈了諸多針對藩王的政策,同時削去對南京有危險的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加大對楚王、蜀王、寧王的監視。

如此一來,如果朱棣還心懷不軌,南京可以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通過運河與山西、遼東、大寧來擠壓燕府的生存範圍。

可以說,朱棣能撐過朱允炆削藩的第一波,是因爲他手上有兵權,而第二波,則是朱允炆爲了針對他這個諸藩之長而走的第二步棋。

正因第二步走完了,朱允炆認爲朱棣沒有什麼造反的可能了,所以他纔會讓張昺、謝貴二人對朱棣動手。

只是他沒想到,二人居然因爲情報泄露而翻車,而朱棣在河北一帶的威望則是讓他輕鬆拿下北平。

這一過程中,朱棣手中的兵權是最好的護身符。

朱高煦控制朱棣,就是擔心出了什麼岔子,導致朱棣提前鬆開兵權。

反正此刻大軍在漠東,只要兵權握好了,等老朱駕崩的消息傳來,時間也差不多五月下旬了。

不出意外,那個時候南京城就會出現許多關於削藩的言論。 屆時朱高煦把兵權還給朱棣,讓他帶着大軍慢慢返回北平,這一段時間朱允炆都不敢動他,只能去動早年與馮勝私下見面的朱橚。

建文削藩,必須得按照朱高煦知道的劇本來,他要做的就是維持這段劇本。

所以在朱高煦看來,他可不是圈禁朱棣,而是保護他。

當然,這些東西只有他知道,所以在姚廣孝看來,朱高煦的話多少有些強詞奪理了。

“燕王還需要保護嗎?”

姚廣孝看着坦然的朱高煦,對朱高煦的印象疾速下降。

“大師以爲,我那大兄會如何削藩?”朱高煦沒有直接回答,倒是反問起來。

只是不等姚廣孝開口,朱高煦便率先開口:“削兵權,集中到京城,隨後給予富貴,圈養起來?”

他所說的這些,都是歷朝歷代削藩的手段,因此姚廣孝沒能反駁,只能點頭頷首。

“呵呵……”朱高煦輕笑:“恐怕他的手段,會讓大師與我父親大開眼界。”

他的篤定,讓姚廣孝舉棋不定,畢竟他實在想不到朱允炆會開創出什麼其它的削藩手段。

“我瞭解他,甚至比他自己還了解他自己……”

朱高煦繼續開口:“他不會按照我的《削藩論》來,也不會按照我爺爺給他定下的那條路去走。”

“他壓抑了太久,一旦釋放,便會急於證明自己。”

“總之,大師按照我所說的來便是,這段時間除了父親不能走出兀良哈禿城,其餘諸將出入城門皆不會有所阻攔。”

天色暗淡下來,朱高煦拿起一根蠟燭點起,放在了他與姚廣孝身旁的桌上。

飄零的火光,讓姚廣孝看不清朱高煦的表情,更猜不透他的想法。

“殿下難道不擔心燕王殿下會脾氣上頭,命人衝開城門嗎?”

姚廣孝還在都朱高煦對朱棣不夠了解,可朱高煦對朱棣的瞭解超過了他。

面對他的詢問,朱高煦靠在椅子上,胸有成竹的露出笑意:“我爺爺對貪官污吏兇狠,可唯獨對自家人兇狠不起來,哪怕家中出了再多的敗類,他也只捨得自己教訓,不捨得讓旁人教訓。”

“在這一點上,我父親比我爺爺過之不及。”

朱高煦會擔心朱棣才奇怪,歷史上老三拉着人密謀毒殺他,都準備矯詔篡位了。

可朱棣倒好,連打都沒打,只是下旨殺了老三的王府屬官,對於老三本人是一點都沒懲罰。

這也就是朱棣了,換做旁人面對這種事情,老三早就被腰斬了。

哪怕是朱元璋這種護犢子的性格,也起碼要把兒子貶爲庶人,關入鳳陽高牆一輩子才能打住。

就朱棣在歷史上對前身和老三的處理方式來看,自己現在做的事情纔到哪?

“如此,貧僧知道怎麼與燕王殿下說了……”

當朱高煦答案說出的時候,姚廣孝就知道自己和朱棣不可能說服朱高煦了,因爲他把朱棣的性格拿捏的太死了。

他起身準備將這裡的事情告訴朱棣,只是他才起身,朱高煦便開口道:“大師且慢。”

“嗯?”姚廣孝疑惑回頭,不知道朱高煦還能與自己聊什麼。

他看向朱高煦,只見朱高煦的半張臉隱沒於黑暗中,另外半張臉也在燭光下顯得模糊不清。

“大師回去後,且與我父親說,最快到月末,我便會放他離開兀良哈禿城,到時候我會返回吉林城。”

“不過在此之前,我想請父親調一批軍糧給我,算是日後我父子二人的退路。”

朱高煦一直想着怎麼解決吉林城財源,即便已經讓亦失哈去說服楊彬,即便老朱已經調了那麼多糧食給他,可他心裡還是止不住的犯嘀咕。

也因此,他很早就把目光打到了朱棣身上,這也是他爲什麼在知道自己能參加這次北巡時那麼高興的原因。

由於老朱剛剛輸送了錢糧給三都司,因此此時北平、大寧、遼東三都司的衛所儲備倉都十分充盈。

二十餘萬大軍民夫北巡,每日要消耗的糧食足有數千石。

只要朱棣稍微操作一下,朱高煦能獲得的糧食、豆料都能以萬計數。

“私動軍糧,那是大罪……”

姚廣孝沒想到朱高煦居然敢把心思打到軍糧上。

“不過是派兵馬外出搜尋,正常撥發行糧罷了,何來私動軍糧一說。”

朱高煦死豬不怕開水燙,並在後續補充道:“若是我那大兄沒有削藩,我再還回去便是。”

“……”看着朱高煦那胸有成竹的模樣,姚廣孝不知道他的底氣來自哪裡,但不知道爲什麼,他覺得朱高煦一定是掌握了什麼消息,纔敢做出這些驚世駭俗的事情。

他沒有離開,而是坐回了椅子上,目光凝重的看着朱高煦:“貧僧想問殿下,若是那登臺者真的削藩,您會如何?”

“我不會如何,或者說我不能如何。”朱高煦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真到了削藩那一日,我會等着我父親動手,而不是我自己動手。”

“大師應該知道,即便我動手,我也只能拿下遼東罷了。”

“爺爺在燕山修了長城,燕山以北又有十七叔,我不論如何都無法危及關內。”

“只有父親動手,我纔有機會入關。”

“這麼看來,殿下是與關內無緣了。”姚廣孝聽到了朱高煦的話,心裡忍不住搖頭。

他很瞭解朱棣,朱棣是絕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只要朱高煦沒說謊,那朱棣就不可能因爲朱高煦而波及到燕府。

至於朱高煦所說的他能拿下遼東,姚廣孝也並不相信。

遼東有楊文、吳高、平安三人坐鎮,傅讓不過是督管遼南屯田的人,根本幫不了朱高煦太多忙。

渤海之兵不過一萬三千戶,如何能與十萬四千戶的遼東爭鬥,更別說遼東是軍鎮,各個城池都修建得十分堅固,朱高煦拿什麼攻破這些城池?

恐怕他還沒打進三萬衛,山東都司與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的兵馬就兵抵瀋陽了。

“如此,貧僧告退……”

姚廣孝起身離去,他不知道朱高煦還留着什麼後手,但不管他留着什麼後手,只要不波及燕府就足夠。

瞧着他離去,朱高煦也能感覺到姚廣孝對自己不抱期待,可他越是這樣,朱高煦就越期待他與姚廣孝在日後見面的場景。

“老和尚,我可沒說胡話……”

他輕聲調侃着,隨後靠在了椅子上,閉眼休息了起來。

也在他休息的同時,姚廣孝離開了他的木屋,回到了朱棣居住的木屋中。

他走進木屋的時候,朱棣正側躺在木牀上,獨自發着悶氣。

聽着姚廣孝那特有的輕盈腳步聲,朱棣也甕聲甕氣的開口:“如何?那小子如何說的?”

姚廣孝沒有着急回答,而是點燃了蠟燭,然後找了一個位置坐下,鬆了一口氣後纔開口道:“二殿下說,月末便將兵權還給您,放您自由出入城內外。”

“這段時間,城中諸將不會遭到針對,可以自由出入。”

“朱能和丘福、張玉他們也是?”朱棣聽到姚廣孝的話,猛的翻身坐起,卻看到了姚廣孝點頭的畫面。

“這麼說,這小子是不怕俺把事情鬧大?”朱棣有了一種面對自家徐妹子的感覺,他之前明明覺得老大更像徐妹子,老二像自己。

可現在看來,老二出鎮地方後,反而是中和了兩人的性子,將自己拿捏的死死的。

一想到自己被老二這樣掌控,朱棣心裡就不舒坦了:“他還說什麼沒?”

“說了……”姚廣孝沒有遮掩,將他與朱高煦的所有對話都說了出來。

聽着從他口中轉述出來的對話,朱棣心裡是愈發冰涼。

他起身喝了一杯熱水,緩解了一下緊張的情緒,然後才坐到了姚廣孝身旁,小心翼翼的詢問道:“你覺得,老二說的話有幾分能當真?”

“您何必還要問貧僧,其實您自己已經有了答案。”姚廣孝對朱允炆不是很瞭解,可朱棣對朱允炆可是十分了解的。

朱棣出鎮北平的時候,朱允炆已經五歲了,所以他自然是見過朱允炆的。

對於朱允炆,朱棣覺得自家老二的評價十分貼切,他確實是在壓抑的環境中長大的。

不過對於自家老二認爲朱允炆會通過其它方式削藩,朱棣是不認可的。

畢竟在他看來,《削藩論》已經通過了全國藩王們的認可,唯一不服的朱棡與朱樉也已經薨逝。

用這套辦法,只需要兩三代人,就能徹底解決藩王的問題,並且還能保障地方上的備敵、平叛,已經是一個萬全之策了。

所以在他看來,朱允炆沒必要去額外選一條路來重新走一遍。

況且自己這羣人,說到底也是朱允炆的叔叔,他總不能殺自己叔叔吧。

“老二的話,俺覺得半真半假。”

朱棣給出自己的答案,姚廣孝聽到後也微微頜首,隨後再詢問:“那殿下是什麼態度?”

“俺……”朱棣遲疑了一下,雖然感覺十分憋屈,但老二畢竟是自己的娃,所以他只能將憋屈繼續下去:“俺就暫時休息半個月吧,至於軍糧的事情……”

他想了想,確定不會有人能想到自己會往吉林城運送軍糧後,他繼續道:“老和尚你去讓朱能和丘福、張玉他們每日率騎兵出城,就說巡邊,然後從楊文那裡調糧食。”

“對了,老二不是有個兄弟在楊文手下幹活嘛,就讓他們自己商量着來,反正俺不管。”

朱棣口口聲聲說自己不管,卻把各種事情都安排好了。

看着他那硬着頭皮也在幫忙的模樣,姚廣孝輕笑着搖頭,緊接着起身離開了這屋子。

只是在他走後,朱棣拿着手中的水杯,看着眼前的燭火發着呆,不知道是不是在想朱高煦的話。

良久之後,他才放下了手裡的水杯,起身躺回了那張木牀上,嘴裡還喃喃道:

“要是沒事情發生,別以爲俺不敢教訓……”

話說到一半,朱棣又想到眼下朱高煦的勇武,聲音漸漸虛了起來:“讓你娘教訓你!”

(本章完)

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55章 道德者死第14章 常鱗凡介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第449章 東洲金銀礦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41章 兄仁侄狠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175.第175章 睚眥必報第391章 大明孝子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460章 好事成雙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468章 漠北事變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67章 大本堂內第61章 校臺比試第386章 波斯之亂第71章 燕府勢大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488章 欣欣向榮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第5章 洪武暮色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14章 南楊北王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第423章 殺雞儆猴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439章 祖傳畫餅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512章 物是人非第9章 營中小院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38章 宋國公府第39章 敲山震虎第428章 其勢可謂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19章 衛所尚足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第15章 武英殿中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488章 欣欣向榮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77章 北地難安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525章 吸血盛宴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450章 浙江新政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476章 大明銀行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第363章 誘敵深入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87章 草臺內閣第445章 解縉案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94章 朝夕禍福第454章 北上之旅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63章 書房論兵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337章 離經叛道第348章 恩逾慈母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86章 施以恩惠第80章 紫金山下
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55章 道德者死第14章 常鱗凡介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第449章 東洲金銀礦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478章 洪熙三年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41章 兄仁侄狠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175.第175章 睚眥必報第391章 大明孝子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460章 好事成雙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287.第287章 大興教育第401章 再議北征第468章 漠北事變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67章 大本堂內第61章 校臺比試第386章 波斯之亂第71章 燕府勢大185.第185章 東征西討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488章 欣欣向榮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306.第306章 定額之爭第5章 洪武暮色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65章 上架感言第514章 南楊北王第365章 生擒阿魯臺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38章 朝貢外交體系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173.第173章 翻手之間第423章 殺雞儆猴218.第218章 歲末亂象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439章 祖傳畫餅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512章 物是人非第9章 營中小院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38章 宋國公府第39章 敲山震虎第428章 其勢可謂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19章 衛所尚足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第15章 武英殿中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148.第148章 悶聲做事第488章 欣欣向榮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第77章 北地難安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525章 吸血盛宴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242.第242章 勢必不還第450章 浙江新政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215.第215章 女真八衛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476章 大明銀行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第363章 誘敵深入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393章 呂宋開荒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87章 草臺內閣第445章 解縉案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94章 朝夕禍福第454章 北上之旅256.第256章 蒙古來投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第63章 書房論兵300.第300章 滿載而歸第337章 離經叛道第348章 恩逾慈母326.第326章 籌備北征第86章 施以恩惠第80章 紫金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