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

第168章 茁壯成長

“這次倒是兇險,好在這小子沒有辜負朕對他的期盼。”

春去秋來,五月初六的應天府紫禁城內,朱元璋接到了來自遼東都司送來的奏疏。

這份遲到的奏疏上,清清楚楚寫了朱高煦是如何死守雞西堡,如何等來了朱棣的援軍。

儘管這仗在老朱看來打的憋屈,但當他看到吉林之圍被解開,他還是打心底的高興。

解圍吉林城,重創兀良哈後,朱棣只停留一夜便在次日離開吉林城的做法,倒是甚得他歡心。

當然,更讓他歡心的,還是這次北巡的戰果。

渤海王朱高煦斬首兀良哈胡兵七千級,繳獲牛羊馬匹數千。

燕王朱棣,追擊並斬首兀良哈胡兵八千餘級,繳獲牛羊馬匹近十萬。

儘管明軍付出了陣沒近兩千人的代價,但與之相比,兀良哈付出的代價更大,三部都遭遇重創,部落男丁死了至少兩成,起碼三五年無力南下擾邊了。

朱元璋十分滿意這結果,與此同時武英殿內翹首以盼的朱高熾也小心翼翼的走上前,遞出渤海王府送來的奏疏。

“爺爺,吉林城這次死傷軍民兩千餘,是否要再遷移部分軍戶補足吉林城軍戶缺額……”

朱高熾的話一開口,坐在不遠處的朱允炆便有些不快了。

這次北巡的結果,若說朱元璋是最高興的,那無人敢有二意,但若是說第二高興的,那恐怕就是朱允炆了。

吉林衛經此一役,傷亡甲兵一千六百餘人,其中近九百人陣沒,可以說極大削弱了朱高煦的實力。

儘管這不方便大明統治關外,但對於大明來說,關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統治的地方。

只需要維持現狀,讓諸部女真不亂就足夠了,而吉林城受創後的兵力數額,依舊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因此,維持當下,便是朱允炆所想要的局面。

所以面對朱高熾的主動站出,他心中是很不高興的,不過他也沒有站出來反駁,只是看着自家爺爺,想看看他怎麼做。

“濟熺,你說朕該不該給他補足軍戶?”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朱元璋沒有直接回答朱高熾的話,而是反問起了殿中另一位世子朱濟熺。

朱濟熺也沒想到朱元璋會詢問自己這個問題,不過對此他還是起身作揖迴應道:

“孫兒以爲,今年朝廷才決定了要遷移三萬餘戶軍戶前往開平、雲南,若是再補兩千軍戶給吉林,那動作未免太大了,戶部那邊也不一定吃得消。”

“不過,若是一支兵馬都不調動,那也不太好,畢竟吉林城遭此重創,難免忽喇溫之地的阿臺外蘭會生出禍心,屆時若是因爲兵力短缺而重新丟失安東城,那反而得不償失。”

“因此孫兒想,不若從山東、直隸等處調二千獨身的兵卒前往吉林城。”

“如此一來,不用拖家帶口,行軍速度可以快些,維持兵馬所耗費的錢糧也可以少些,吉林城與安東城也得到了安穩,肇州城也可以興建起來。”

朱濟熺給出了一個比較中肯的回答,對此朱高熾鬆了一口氣,而朱允炆雖然不高興,但也能接受。

兩千兵卒雖然很多,但他們沒有家屬,因此前往吉林城後,他們只能依靠吉林城供養。

如此一來,反而加重了吉林城的糧食需求,增加了吉林城對遼東都司的依賴,很符合朱允炆節制朱高煦的想法。

不過比起這件事情,讓朱允炆更加在意的,是自家爺爺爲什麼要問朱濟熺這個問題。

朱濟熺本就是晉世子,哪怕如今晉藩被削弱,但朱濟熺還有一個最大的身份,那就是諸孫之中最爲年長的長孫。

這個身份讓朱允炆頗爲忌憚,哪怕如今也依舊揮之不去。

自家爺爺重新提問朱濟熺,是不是要委任晉府做些什麼事情,讓他從東勝那地方回到太原?

朱允炆還在猜想,朱元璋卻已經頷首道:“你這話說的不錯,就按照這辦法擬旨吧……”

“另外,催促高煦在肇州築城,賞布三千匹,棉花五千斤,綢緞各百匹給他,以示嘉獎。”

他話說完,一旁的司禮監太監便作揖應下,往角落的書桌走去。

不多時,他便起草了一份聖旨,交給朱元璋確定無誤後,由朱元璋蓋印下發。

待聖旨被帶走,這個小插曲便結束了,殿內的爺孫四人繼續開始處理朝政。

對於他們來說,吉林城的事情,只能算是一件小事,當下大明朝的大事,是今年的秋稅是否要‘以鈔抵稅’,以及西南平叛進行的如何了。

沒錯,時間進入洪武二十九年後,雲南與四川行都司及等處相繼又有土司叛亂。

貴州都指揮使司的中平等寨羣蠻聚衆四千叛亂,洞水等寨蠻賊作亂,並殺其土官王應名。

四川威龍州土官知州普習叛亂,松潘的納卜、薛卜、任昌等寨番寇作亂,並殺害當地官軍百餘人。

雲南金齒芒寬蠻作亂,襲擊大明在金齒的礦場。

這些叛亂,只是諸多叛亂中的一部分事情,大部分的叛亂正在被西南的蜀王朱椿,魏國公徐輝祖、都督顧成、何福、瞿能等人平定。

雖然聽起來似乎是西南大亂的局面,但實際上這些叛亂的規模遠不如之前的三土司叛亂來得嚴重。

不過這樣的局面,也訴說了西南土司對大明的不滿。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金銀礦的開採權分一些給地方土司,但如果朱元璋真的這麼做,那勳貴和文臣們肯定也會下場分食一杯羹。

這麼一來,簡單的局面就被弄得複雜了。

所以面對西南的屢屢叛亂,朱元璋選擇的辦法就是武力平定,哪怕會付出不少死傷,他也絕不會向土司妥協。

南方的局勢十分複雜,可是這對於遠在吉林城的朱高煦來說,卻根本吸引不了他的注意。

眼下的他,正因爲大批糧食陸續運抵而鬆了一口氣。

“兩個半月,先後運抵十四萬四千三百餘石糧食,錢五萬貫,三萬二千餘石豆料。”

“此外,三萬衛還有二十萬石糧食尚未運抵。”

“其中遼東都司尚積欠六萬石,楊善人這邊還有十四萬石。”

七月初九,伴隨着三千軍民押運的最後一筆糧食抵達,輾轉多日的糧食終於送抵吉林城,儘管還有二十萬石還未運抵,但當下的糧食足夠吉林城熬到冬季。

承運殿內,伴隨着亦失哈說完這些話,站在他一旁的楊彬也作揖道:

“不經殿下意見,草民就擅自將鹽引換成了糧食與豆料,請殿下降罪。”

在二人面對的方向,朱高煦坐在主位,手裡拿着那本糧冊,臉上露着笑容,顯然心情不錯。

對於楊彬的話,朱高煦也擡起頭看向。

楊彬比起去年時瘦了許多,自他得知吉林城被包圍,他便將手中渤海王府鹽引所換得的錢糧,盡數用在了購買糧食、豆料上,從山東不斷購糧運到三萬衛,等待吉林城解圍。

正因如此,未運抵的糧食纔會增多了兩萬餘石。

於情於理,朱高煦都不該苛責他,反而應該感謝他。

“這些事情你做的很好,勞你操勞了。”

比起兩個月前,朱高煦更顯成熟,他擡手示意楊彬和亦失哈坐下,緊隨其後對二人詢問道:

“兀良哈入寇讓海西諸部女真實力受損,近來請求互市糧食的部落不少,需求也很大。”

“入夏以來,海西哈喇溫地面先後有十二部落加入我吉林城,致使吉林城人口增多,不知眼下我城中糧食配給如何,是否還需要購糧?”

“此外,海東的東海諸部得知我們的人也變多,近二月來,販賣毛皮者甚重,互市體量巨大。”

“府庫之中的毛皮,想來楊彬你也見到了,你是否有實力吃下?”

朱高煦講述着近兩個月來關外的變化,其中變化無非就是因爲兀良哈入寇,致使許多部落的糧田被毀,繼而導致無法趕在入冬前收穫成熟的糧食。

這麼一來,畝產下降,原本能能養活一人的田,需要兩畝才能養活一人,各部糧食都出現了缺口。

有的部落還算有些實力,販賣了部分牛羊馬匹後,還能從吉林城買些糧食熬過去。

但許多中小部落,包括原先走出吉林城的那六個部落,都因爲實力不足而返回吉林城,選擇投入吉林城中。

不過兩個月時間,吉林城就接收了中小部落十二個,其中還包括東邊的三個野人部落。

這些部落的到來,讓吉林城人力大增,同時他們帶來的牲畜也讓吉林城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海東繁城。

其次,隨着吉林城擊退兀良哈入寇的名聲傳開,東海諸部的野人女真部落,也在嫌真部弗達哈等人的宣傳下,得知了吉林城這個互市開放的地方。

許多野人部落都將自己手中積壓的毛皮手挑肩扛的運到吉林城,換取足夠部落過冬的糧食後離去。

誠然,這樣的局面讓吉林城變得強大,但毛皮的數量,以及吉林城人口的數量也在增加。

吉林城能否養活那麼多人,還得看楊彬能不能吃下這麼多毛皮。

對此,聽完這些話的亦失哈沒有先開口,而是看向了楊彬,楊彬也汗顏道:

“殿下,說實話,這次府庫之中的毛皮數量確實太多了,去歲草民買入的毛皮,直至當下還沒售賣結束。”

“這批的毛皮、草藥,草民與亦掌印算過,若是按照之前的價格,刨除草民的份額,吉林城起碼能拿到三十萬貫。”

“想要吃下倒是容易,但想要販賣出去,卻需要很長的時間,即便今年只收這一批,想要處理完也得兩年後。”

楊彬說出了當下的困局,說白了就是內地權貴對毛皮的需求已經開始飽和了。

如果不想降價,那就只能慢慢售賣,這個售貨時間就得往後拉,回籠金錢的速度也就慢下來了。

楊彬可以吃下,但這次拿錢肯定不如之前快了。

若是換做旁人,肯定覺得楊彬矯情,但朱高煦畢竟懂些市場經濟,因此他沒有苛責,只是對楊彬說道: “毛皮和藥材你帶往南邊去,這次的三十萬貫,你差人運五萬貫來吉林城,其它的用來買糧食,來年四月送來便是。”

“二十五萬貫都買糧食?”楊彬楞在原地,畢竟按照當下的糧價,二十五萬貫能買最少七十五萬石糧食。

這麼大筆糧食,他想安全運出內地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提攔在吉林城前面的遼東都司了。

不過對此,朱高煦卻安撫道:“遼東都司那邊你不用擔心,我這次會派王義帶五百弟兄隨你南下,他會打點遼東都司的事情。”

“可……”聽到這裡,楊彬還是說出第二個問題:“這麼多糧食,起碼需要二十萬民夫才能將糧食運到吉林城。”

“這個你也不用擔心,你可以每個月運幾萬石糧食,我會派張純率軍民駕馭挽馬車前去三萬衛拉運回吉林城的。”朱高煦再次安撫。

“另外這次的王義南下,也會帶着一千民夫和一千挽馬車南下,與你們一同運糧。”

如今的吉林城,雖然遭到了兀良哈入寇而死傷不少弟兄,可這次兀良哈入寇也讓女真諸部死傷慘重,不得不以牛羊馬匹來吉林城換取糧食。

吉林城的挽馬數量,早已經達到了九千匹。

只要朱高煦想,這九千匹挽馬都可以暫時從吉林城開荒的運動之中獨立出來,花費半個月去三萬衛運回三四萬石糧食。

正因有了如此龐大的挽馬隊伍,朱高煦纔敢讓楊彬買這麼多糧食。

由於畜力和人力不足,儘管楊彬在三萬衛還存有十四萬石糧食,可想要盡數運抵遼東,按照當下的速度,起碼要到入冬前才能完成。

正因如此,朱高煦纔會讓王義帶一千挽馬車南下,希望提早將所有糧食運回吉林城。

“若是如此,那草民可以一試。”楊彬緩了口氣,朱高煦見狀也頷首:

“如此,便多謝你了。”

“爲殿下辦事,是草民的幸事也。”楊彬客套了一下,隨後見朱高煦有送客的意思,也不再久留,起身作揖道:

“草民明日還得返回三萬衛運糧,便不久留了,祝殿下千福安康。”

“去吧……”朱高煦沒有留他,而是看着他走出王府後,這纔看向亦失哈:

“這三十四萬石糧食若是都運抵吉林城,我們能撐多久?”

似乎早就知道朱高煦會這麼問,亦失哈沒有遲疑,下意識便說道:

“先前積欠的撫卹錢糧,這次已經盡數撥發下去,府庫之中眼下尚有錢兩萬六千餘貫,糧五萬六千餘石,豆料兩萬一千餘石。”

五萬貫錢,十四萬石糧,三萬二千餘石豆料,只是兩個月時間就一邊運送一邊消耗成了這副模樣,吉林城的開銷,可見一斑。

朱高煦還在唏噓,亦失哈卻皺眉道:“當下十二部加入吉林城後,城中軍民數量已經有戶九千四百三十二,人口五萬三千一百六十九人。”

“算上城中三千兵卒的軍餉和馬料,每年需要開支錢兩萬九千貫,糧三十七萬二千餘石。”

“殿下,再不削減開荒糧,我們可就真的挺不下去了。”

亦失哈一臉擔憂,畢竟當下他們對吉林城的百姓一直在支出,基本沒有回報。

倒是對此,朱高煦很是平靜的反問:“四月以來,開荒多少耕地了?”

“九萬四千六百餘畝。”說起開荒的耕地數量,亦失哈緩了一口氣,顯然十分得意。

面對他的得意,朱高煦也淡然道:“沒有這筆支出,我們也開墾不出這麼多田地。”

“何況當下纔過去兩個月,到了入冬,恐怕能開出二十萬畝耕地。”

除去三千兵馬和一萬四千未成年的孩童,吉林城共有三萬六千餘口不分男女的壯勞力,此外還有九千餘匹挽馬,七千四百餘頭耕牛。

這些,就是當下吉林城的所有勞動力,而他們在做的就是不斷地開墾荒地,將荒地變成生產資料的耕地。

當下,吉林城已經有新老耕地近十四萬畝,按照兩個半月開墾九萬四千餘畝的速度來看,到入冬前,吉林城的耕地恐怕能達到二十三四萬畝的數量。

到了來年,估計還能保持每年開墾二十萬畝的速度。

現在是洪武二十九年,也就是說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老朱病逝前,吉林城起碼能有四十五六萬畝耕地。

不過如果增加的僅僅只是耕地,這還不足以讓朱高煦放鬆,他要緊盯的,還有糧食。

“城外的稻田沒事吧?”朱高煦跳轉話題,詢問起了稻田的情況。

聞言的亦失哈也面上喜色的點頭:“生長得不錯,按照當下的稻穗來看,只要不出現什麼問題,這兩千畝稻田,起碼能收穫兩千石糧食。”

畝產一石,這對於關內百姓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在山海關以北的大寧、遼東和吉林城來說,這就是可以救活無數人的產量。

“畝產一石嘛……”朱高煦臉上也露出了笑意,雖然他沒有培育出耐寒稻,但先育苗後插秧的辦法確實讓關外有了另一條可以提升糧產的道路。

面對亦失哈的話,朱高煦認真吩咐道:“如果真的能產出一石糧食,秋收結束後就停止開荒,從老地裡面挑出一千畝地來修建育苗田。”

“一千畝?”亦失哈面露難色:“殿下,這麼多育苗田,所耗費的煤炭柴火恐怕不是少數。”

“總比一直依靠朝廷要好。”朱高煦何嘗不知道育苗田的耗費高昂,可他沒得選擇。

“日後,新田第一年先種粟、麥,次年種植水稻。”

朱高煦深吸一口氣吩咐,同時也對亦失哈說道:“我那五叔那邊據說有不少熟知農學的先生,你看看我們是否也能找些這樣的先生來吉林城?”

他雖說是詢問,但語氣卻不容置疑,亦失哈也理解了他的想法,當即應下:“奴婢稍許就去與楊善人談及此事。”

“嗯……”朱高煦頷首,亦失哈見狀也起身作揖告退了。

在他走後,朱高煦沒有離開,而是靜靜等待着。

過了一刻鐘,王府照壁才響起了密集的腳步聲。

傅讓、林粟、張純、王義四人先後從照壁後走出來,隔着老遠就見到了坐在承運殿內的朱高煦。

四人說說笑笑,待他們走進承運殿,便先後作揖:“殿下……”

“先坐吧。”朱高煦吩咐着,隨後四人按照官職坐在了兩邊

等他們坐下,傅讓率先開口道:“我纔回去安東城不到一個月,便又被你召來。”

“那邊事情多,你若是無事,那我就被你害慘了。”

傅讓在吉林城身份最爲特殊,論輩份,他比朱高煦高一輩,論身份,卻也是穎國公傅友德之子。

儘管傅友德死後,老朱沒有讓任何一個人承襲他的爵位,但傅讓的身份依舊在這裡放着。

對於他,朱高煦也儘量包容着,所以在他詢問後,朱高煦便回答道:

“南邊發來了消息,朝廷從山東和南直隸調了兩千獨身的軍戶北上,我的意思是分一分這批兵馬。”

沒有客套,朱高煦說出了傳他們來的原因。

自瀋陽左軍千戶一走,遭受損失的吉林城便不可避免的進入了實力空虛的尷尬期。

戰前一千五百零七人的吉林衛,算上安東城和三場的百人,僅存一千一百三十一人。

因此在戰後,伴隨着遼東都司將去年老硃批準的剩餘軍戶送抵吉林城後,朱高煦從他們之中和女真扈從之中選出不少合適的男丁參軍,湊足了三千人整。

之後,朱高煦將他們調往安東城,在安東城留駐一個千戶,雞西堡留駐一個千戶,三場各駐紮三個百戶。

如此一來,吉林城的兵馬只剩下了七百人。

這次老朱又撥了兩千人來吉林城,朱高煦需要與傅讓他們商量這兩千人的歸屬問題,以及他自己的想法。

當着傅讓他們的面,朱高煦這才說道:“肇州那邊必須築城,不然日後兀良哈再次入寇,吉林城還得成爲戰場。”

“不過這次,我準備讓林粟去安東城督管,傅讓你親自帶這兩千人和雞西堡一千人去肇州築城。”

“此外,我還準備從加入吉林城的女真人中募一千兵卒,湊夠吉林衛的六個千戶所。”

朱高煦說完自己的安排,當即掃視了一眼四人,四人都無異議,唯有傅讓在頷首後反問道:

“實額六千兵馬我倒是沒有意見,只是你準備怎麼配置?”

“另外,城中入了那麼多人,你確定養得活這六千兵馬?”

傅讓沉穩的問出兩個衆人關心的問題,但對此朱高煦已經有了腹稿。

“吉林城的七百人爲甲騎,另外再編一個千戶爲馬軍,三場的三個百戶不動,剩下的四個千戶爲長槍兵,日後馬匹多了,配給挽馬,充作馬步兵。”

“至於養兵的事情,你們不用擔心,萬事有我與亦失哈。”

朱高煦說出自己的想法,傅讓聽後卻不由咋舌:“你倒是捨得下本錢。”

七百甲騎和一千輕騎,加上四千馬步兵……

朱高煦所說的這個配置若是能成,那估計會成爲僅次於殿前河州衛和豹韜衛的精銳兵馬。

對於傅讓的讚歎,朱高煦卻不曾謙虛,反而笑道:

“我渤海軍,本該如此……”

《明太祖實錄》:五月辛酉,上聞燕王、渤海王破元將哈剌兀于吉林,甚喜,宴羣臣於奉天門。

《奉天靖難錄》:五月辛酉,上聞燕王破元將哈剌兀,甚喜,召諸臣再議儲君。

上言皇太孫闇弱,燕王在國,撫衆安靜不擾,得軍民心、衆鹹謂其有人君之度。

翰林學士劉三吾疏言“立燕王,置晉王於何地?且皇孫年長,可繼承矣。”

上聞之,意罷。

(本章完)

第31章 謠言害人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187.第187章 螳螂捕蟬第23章 爺孫較勁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408章 新老更替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71章 燕府勢大第36章 以利誘之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401章 再議北征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第437章 江左恥辱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第100章 燕府女諸生第409章 資本道路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26章 羽林左衛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80章 紫金山下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第448章 遷都北京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28章 潛龍在淵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401章 再議北征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110章 佈局成功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章 洪武暮色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24章 領功受賞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413章 狗咬狗第70章 何不燒煤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第113章 功臣末路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92章 鳥盡弓藏第471章 西南事終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23章 爺孫較勁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第336章 未竟之業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101章 錢鈔事起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470章 洪熙元年第375章 臥龍鳳雛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521章 西方來敵第435章 四方雲動第418章 明日條約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442章 環球航行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請假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第514章 南楊北王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第491章 各有心思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08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355章 忘恩負義183.第183章 收復忽喇溫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第81章 孝陵之上第399章 審時度勢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
第31章 謠言害人第50章 漢人皆說胡兒語282.第282章 人人自危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187.第187章 螳螂捕蟬第23章 爺孫較勁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408章 新老更替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71章 燕府勢大第36章 以利誘之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401章 再議北征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第437章 江左恥辱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第100章 燕府女諸生第409章 資本道路319.第319章 南征安南第26章 羽林左衛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第443章 未雨綢繆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475章 父債子還第80章 紫金山下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392章 新年氣象第425章 人君姿態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238.第238章 破陣胡兒第448章 遷都北京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第107章 會廳議倭第28章 潛龍在淵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68章 明屬榜噶喇海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401章 再議北征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第110章 佈局成功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5章 洪武暮色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24章 領功受賞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114章 東宮三傑第413章 狗咬狗第70章 何不燒煤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192.第192章 兵者詭道第113章 功臣末路332.第332章 窮途末路第92章 鳥盡弓藏第471章 西南事終268.第268章 滿城風雨第23章 爺孫較勁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02章 洪熙大閱兵第336章 未竟之業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第101章 錢鈔事起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第470章 洪熙元年第375章 臥龍鳳雛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第521章 西方來敵第435章 四方雲動第418章 明日條約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299.第299章 南征北討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442章 環球航行143.第143章 老奴末日請假249.第249章 海軍朱成功第514章 南楊北王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第491章 各有心思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277.第277章 王上加白第508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190.第190章 百步穿楊第360章 再徵漠北第355章 忘恩負義183.第183章 收復忽喇溫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第81章 孝陵之上第399章 審時度勢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