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以退爲進

任命一個有名無實的大艦隊司令在馮承乾的職權範圍之內,算不上什麼大事。幾個月之後,借提爾皮茨籌建大艦隊有功,馮承乾爲他申請了帝國海軍少將軍銜。在威廉皇儲的幫助下,得到了腓特烈三世准許。

只是,籌建大艦隊的事情,依然是漫無頭緒。

以籌建大艦隊爲名,馮承乾在這幾個月裡走訪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所有造船廠,對帝國的造船能力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做爲新興工業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造船能力並不差。

此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擁有威廉港造船廠、伏爾鏗造船廠、日爾曼尼亞造船廠、威悉造船廠、但澤造船廠、基爾海軍造船廠、布洛姆與福斯造船廠、席紹造船廠、霍瓦茲造船廠等多家能夠建造巡洋艦以上級別大型戰艦的造船廠,爲帝國海軍、以及他國海軍建造了數個級別的數十艘戰艦。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依然缺乏建造戰列艦級大型戰艦的造船廠。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因爲訂單非常有限,造船廠又參差不齊,所以每個造船廠都難以發展壯大,也就無法在新興技術上取得突破。

馮承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整合帝國的造船工業,把分散的造船廠合併到一起。

問題是,從何着手?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資本主義國家,造船廠大多是私營的,受法律保護,無法用國家強權進行整合。

雖然馮承乾是軍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時候,金融家比軍人更管用。

要想整合帝國的造船工業,必須依靠帝國金融資本家。

爲此,馮承乾決定回柏林之後,就去找卡爾,通過他與德意志銀行、符騰堡銀行等帝國金融資本建立關係。

在這幾個月裡,還發生了很多事情。

經俾斯麥與索爾茲伯裡出面,法國在對俄貸款上有所收斂,沙皇也暫時放下了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想法。至於馮承乾在索爾茲伯裡面前提到的巴格達鐵路也暫時告吹,僅修建到伊斯密爾。

俄國暫緩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計劃,不等於法俄同盟的基礎就沒有了。

隨後,沙皇用獲得的貸款,從法國訂購了五十萬支步槍,爲在三年之內把陸軍擴充一百萬做準備。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而言,俄國此舉,絕對是如芒在背。

馮承乾回到柏林時,帝國上下正在討論這件事情。

毛奇元帥已經提出,帝國應該針鋒相對的擴充陸軍,至少要擴軍五十萬,應對實力大增的俄國陸軍。

話雖好說,做起來卻很困難。

帝國的軍事體制,是由已經去世的羅恩伯爵建立的,羅恩也因此成爲了帝國開國三大元勳之一。

雖然知道俾斯麥與毛奇的人更多,但是論貢獻,羅恩絕不亞於他們。

毛奇提出擴軍,就得修改帝國的軍事體制,也就得出臺新的徵兵條例,並且對兵役制度進行修改。

這些,都是小事。

關鍵是,擴軍五十萬,意味着需要花數十億帝國馬克採購武器裝備,每年還要多出數億帝國馬克的陸軍軍費。

在帝國財政早已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增加這麼大筆開支,肯定不是件小事。

結果,事情扯到了下一財年度財政預算上,而核心又是軍費預算。

馮承乾回來的也正是時候,因爲毛奇早就盯上了海軍軍費,俾斯麥也認爲暫時沒有必要擴充海軍。

瞭解情況後,馮承乾沒有立即去找腓特烈三世,而是去了皇儲行宮。

“這件事,我知道的也不多。”威廉皇儲嘆了口氣,說道,“父皇讓我少問政事,只是聽說毛奇元帥要求削減海軍軍費,宰相沒有提出反對。父皇還沒做出決定,所以你回來的正是時候。”

“陸軍軍費有多大的缺口?”

“明年大概有十五億馬克,以後會更多。”

馮承乾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海軍經費不到五億馬克,就算削減掉一半,也無法填補陸軍的空缺。”

“話是這麼說,可是……”

“看來,我得找陛下好好談談。”

“此事益早不益遲,伯爵得抓緊時間。”

馮承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威廉皇儲的意思。雖然腓特烈三世還沒批准毛奇提出的陸軍擴軍計劃,但是在毛奇與俾斯麥軟硬兼施之下,肯定無法始終保持沉默,遲早得在此事上做出決斷。

“伯爵這幾月可有收穫?”

“跑了不少地方,談不上什麼收穫。”

“是嗎?”威廉皇儲皺起了眉頭。

“帝國的造船業、乃至帝國的所有工業都處於初級階段,各家企業的規模都很小。”馮承乾勉強笑了笑,又說道,“說得好聽一點,是發展潛力巨大。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羽翼還未豐滿。”

“看來,伯爵這幾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

“也算是吧,帝國要想發展壯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馮承乾嘆了口氣,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就不再叨擾殿下。”

威廉皇儲也未挽留馮承乾,因爲他知道馮承乾要趕着去見皇帝。

離開皇儲行宮,馮承乾就去了波茨坦皇宮。

到達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腓特烈三世正準備用晚餐。馮承乾一路兼程,肚皮早已空空如也。

“今天回來的?”

“下午纔到,前來覲見陛下的時候遇到威廉皇儲,所以耽擱了一些時間。”

“不是偶然遇到的吧?”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威廉也不小了,而且一直對海軍興趣濃烈,想必他是專門等着你的。”

“這……”

“再過幾年,我會讓威廉參政,讓他學習如何治理國家。”腓特烈三世長出口氣,又說道,“你肯定聽說了,毛奇提出擴充陸軍,而且至少擴軍五十萬,宰相沒有反對,大臣都等着我做決定。”

“帝國是陸權爲主的國家,擴軍很有必要。”

“是嗎?”

“陛下,我說的可是心裡話。如果沒有穩固的本土,帝國就算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也派不上用場。不管怎麼說,我們沒有英吉利海峽這樣的天然屏障,如果陸軍戰敗,帝國將遭受亡國之災。”

“你的意思是……”

“也許,五十萬還不夠多。”

“這……”

“俄國擴軍一百萬,法國不會在一旁看熱鬧,恐怕要不了多久,也會提出類似的擴軍方案。我們必須考慮同時與法俄開戰,所以我覺得,如果要擴軍的話,就得把法國潛在的威脅也考慮進去。”

“你覺得擴充多少纔算合適?”

“目前看來,至少得擴軍一百萬,如果法國也開始擴軍,還得增加一些。”

“這……”腓特烈三世有點爲難了。

“我只是分管海軍的戰爭大臣,對陸軍的事情不大瞭解,所以只是一面之詞。”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只是我覺得,既然擴軍的目的是應對新增的威脅,爲什麼不根據現實情況做出決定呢?”

“你的意思是……”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隊在和平時期存在的價值就是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因此首先得搞清楚下一場戰爭會是個什麼樣子,才能知道該如何打造現在的軍隊,也才能夠明確是否需要擴軍。”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馮承乾的話很有道理。

“我的意見是,在決定擴充陸軍之前,得做好兩件事。一是明確下一場戰爭大致會在什麼時候爆發,以及以什麼樣的方式爆發、會有多大的規模、會出現哪些新式武器、戰略戰術有沒有變化。二是制訂一份詳細的戰略計劃,由此對帝國軍事力量進行全面規劃。有了這兩個基礎,就能知道是否需要擴軍了。”

“你說得沒錯,看來我們都忽視了最本質的東西。”

“陛下,關心則亂。”馮承乾暗自鬆了口氣,說道,“俄國突然宣佈擴軍,不但陛下感到緊張,恐怕帝國上下沒人不緊張。一時之間,忽略了事物的本質,也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搞清楚了真相,就不難應對了。”

“我會盡快做出安排。”

“陛下,此事不益伸張,畢竟現在還沒有必要與法俄持劍相對。”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單獨找毛奇,讓他組織一次沙盤推演,模擬下一場戰爭。”

“陛下,我有個不情之請。”

“什麼?”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陛下准許由我組織人員充當假想敵。”

“這……”

“這樣的苦差事,恐怕總參謀部的參謀沒人願意幹。”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說道:“既然你有如此興趣,也未必不可。只是你牽扯進去,就得由我親自擔任裁判官了。”

“那就有勞陛下了。”

說到這,晚餐也吃完了。馮承乾很自覺,沒有打擾皇帝晚上的活動。腓特烈三世既是帝國皇帝,也是丈夫與父親。一般情況下,腓特烈三世很少在晚上處理政務,而是守在妻子兒女身邊。

在帝國陸軍擴軍這件事上,馮承乾採取以退爲進的策略,已經初見成效。

第17章 戰略大師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96章 誘餌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492章 多用途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266章 煙霧彈第82章 親自上陣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01章 遠戰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130章 開打第489章 截擊機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612章 決裂第161章 交代第497章 苦戰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84章 死衚衕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章 政治體制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38章 大東溝第16章 慢半拍第121章 拷問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36章 狼子野心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394章 拉鋸戰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596章 關鍵點第182章 最大化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70章 錯失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79章 偷襲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66章 滅頂之災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98章 僵持第190章 收手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97章 秘密潛入第501章 不堪用第422章 進攻第75章 出發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34章 首敗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99章 別無選擇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87章 生於憂患
第17章 戰略大師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96章 誘餌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492章 多用途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83章 神勇戰艦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266章 煙霧彈第82章 親自上陣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01章 遠戰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130章 開打第489章 截擊機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612章 決裂第161章 交代第497章 苦戰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584章 死衚衕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章 政治體制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38章 大東溝第16章 慢半拍第121章 拷問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36章 狼子野心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394章 拉鋸戰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596章 關鍵點第182章 最大化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70章 錯失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79章 偷襲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66章 滅頂之災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98章 僵持第190章 收手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97章 秘密潛入第501章 不堪用第422章 進攻第75章 出發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34章 首敗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99章 別無選擇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87章 生於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