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交戰前夜

斯科特在推測中國艦隊行蹤的時候,李向龍根本沒有想那麼多,。?

事實上,李向龍不是沒有想,只是看得更透徹而已。?

在下令讓艦隊全速向南航行之前,李向龍就想到,斯科特艦隊肯定在油水補給艦西面某個地方,而且距離不會超過六百公里,大概在五百公里左右。當然,李向龍還想到,在攻擊了油水補給艦之後,斯科特艦隊很有可能立即轉爲向西航行,而且航速不會太低,避免在次日清晨遭到攻擊。只是,李向龍立即就想到,如果斯科特艦隊向西撤退,那麼就算他轉向追擊也沒有多大意義。道理很簡單,當時第21艦隊與斯科特艦隊的距離不是六百多公里,而是在八百公里以上,也許超過了一千公里。也就是說,即便第21艦隊也立即向西航行,也不可能擋住斯科特艦隊返回阿拉伯海的航線。相反,在穿過了馬爾代夫羣島之後,第21艦隊很有可能首先遭到攻擊。?

說白了,如果斯科特艦隊向西撤退,這場海戰還沒正式開打就結束了。?

如此一來,李向龍就只能賭上一把,即斯科特艦隊沒有向西撤退,而是向東、或者向北航行,仍然在尋找第21艦隊決戰。?

以當時的情況,斯科特沒有任何理由相信第21艦隊在油水補給艦南面。?

也就是說,斯科特艦隊不會向南航行。?

如果斯科特不打算就此放棄,那麼斯科特艦隊要麼向東航行,要麼向北航行。而具體航向取決於斯科特對戰局的判斷。說得簡單一些,如果斯科特認爲第21艦隊在油水補給艦北面,斯科特艦隊就會向北航行,如果斯科特做出了另外一種判斷,就會向東航行。當然,也有可能出現相反的情況,即斯科特不打算與第21艦隊正面決戰。而是想利用李向龍求戰心切來偷襲第21艦隊,斯科特就會在做出判斷之後,採取相反的策略,從而出現在李向龍意想不到的方向上,。?

當然,不管怎麼樣,只要斯科特艦隊沒有撤退,就只會朝這兩個方向航行。?

這樣一來。李向龍也不用多想了。?

如果斯科特艦隊向東航行,那麼兩支艦隊的決戰就無法避免,而且斯科特也肯定沒有想過不戰而退。如果斯科特艦隊向北航行,在不考慮第21艦隊行蹤的情況下,兩支艦隊的決戰仍然有可能避免。?

李向龍要做的,就是讓斯科特無從選擇。?

說白了,就是把有可能的事情變成肯定的。如此一來,李向龍自然會選擇向南航行,主動逼近斯科特艦隊。?

顯然,李向龍根本就不用想太多。向南航行是必然選擇。?

因爲存在三種可能,即便把斯科特艦隊向西撤退排除掉,也存在兩種可能,所以清晨的第一輪偵察行動顯得至關重要,壓力也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斯科特艦隊,就有可能被敵人發現。?

晚上。李向龍沒有睡覺。親自部署了偵察行動。?

雖然第21艦隊裡有一批從第五艦隊調來的參謀軍官,但是考慮到顧祝同手裡只有四艘艦隊航母,而美軍的“企業”號即將歸隊,李向龍沒有把最優秀的參謀調過來。使得他必須親自負責航空作戰。?

所幸的是,李向龍本人就是中國海軍中最優秀的航空作戰指揮官。?

再說了。李向龍的年紀也不算大,精力非常旺盛。?

按照李向龍的安排,在清晨六點,第一批偵察機就將出發。這批偵察機有四十架,重點搜索一百二十度到二百四十度的扇形區域,此外有四架偵察機向西飛行,四架偵察機向東飛行。因爲偵察機在天亮前大約半個小時出發,所以在六點半還將出動一批水上飛機,搜索艦隊周圍兩百公里範圍內的海域,。?

安排好偵察行動之後,李向龍提前部署了攻擊任務。?

在出動四十架偵察機之後,兩艘航母上還各有一個俯衝轟炸機中隊,因此能夠用來執行攻擊任務的艦載機超過了八十架。只是,肯定無法一次出動所有轟炸機與攻擊機,因爲一艘航母在一波攻擊中,最多出動四十架艦載機。如此一來,就得把剩下的艦載機組成兩個攻擊編隊。?

按照李向龍的部署,第一波攻擊機羣有二十架俯衝轟炸機、二十架魚雷攻擊機與二十架護航戰鬥機。這些戰績必須在天亮之前做好起飛準備,並且在第一批偵察機出發之後就到飛行甲板上待命,確保在接到命令之後就能升空。第二波攻擊機羣有二十四架俯衝轟炸機,二十四架魚雷攻擊機。考慮會與返航的偵察機發生衝突,因此第二波攻擊的戰機全部留在機庫裡面,只完成必要的檢修,在接到命令之後才補充燃油與裝載彈藥。此外,因爲無法確定第一波攻擊能否重創斯科特艦隊,以及是否會遭到敵人的攻擊,所以李向龍暫時沒有爲第二波攻擊機羣安排護航戰鬥機。如果需要,則要動用執行防空任務的戰鬥機,即在攻擊機羣出發前回收一部分防空戰鬥機。?

可以說,李向龍考慮得非常全面,不愧爲中國海軍的頭號航空作戰指揮官。?

在這方面,斯科特也不差。?

按照他的安排,第二印度洋艦隊的偵察機也是六點左右出發,並且由水上飛機負責搜索艦隊周圍海域。?

問題是,斯科特的資本遠遠比不上李向龍。?

雖然在攻擊油水補給艦的時候,只有三架艦載機被驅逐艦上的高射炮擊傷,其中一架的損傷較爲嚴重,沒有辦法在航母上修復,因此第二印度洋艦隊總共還有九十五架戰機,其中五十五架是轟炸機與攻擊機,比李向龍安排的第一波攻擊機羣還要龐大。但是在安排了偵察機之後,斯科特可用的轟炸機與攻擊機就非常有限了,。此外,斯科特並不能肯定中國艦隊的具體方位,而且認爲中國艦隊有可能在夜間穿過馬爾代夫羣島,因此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搜索範圍小不到哪裡去。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出動足夠多的偵察機,那麼第二印度洋艦隊就最多隻能組織起不到二十架的戰機發起攻擊。顯然,用十多架戰機去攻擊中國艦隊,根本沒有半點意義。如此一來,就得留下足夠多的轟炸機與攻擊機,而用與執行偵察任務的艦載機就不會太多。?

按照斯科特的安排,兩艘航母各留下了十二架俯衝轟炸機與八架魚雷攻擊機,剩下的用來執行偵察任務。?

也就是說,用於執行偵察任務的只有十五架。?

顯然,這根本無法保證找到中國艦隊。?

爲此,斯科特就只能安排水上飛機執行偵察任務了。?

當時,第二印度洋艦隊裡總共有二十四架水上飛機,其中由兩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搭載的八架水上飛機都有足夠遠的航程。因此斯科特給這八架水上飛機都安排了任務,另外十六架則負責搜索艦隊附近海域。?

即便如此,斯科特能夠出動的偵察機,也只有二十三架。?

要知道,李向龍安排了四十架偵察機。?

更重要的是,第21艦隊的重點搜索區域只有一百二十度,而且在這一區域內安排了三十二架偵察機。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搜索區域在一百五十度左右,而斯科特總共只安排了二十三架偵察機。?

也就是說,第二印度洋艦隊的偵察機出動密度僅有第21艦隊的一半左右。?

如果考慮到水上飛機的飛行速度,那麼雙方偵察力量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有趣的是,這並沒對接下來的戰鬥產生重大影響。原因很簡單,第二印度洋艦隊在夜間向北航行,第21艦隊則全速向南航行,兩支艦隊的航向幾乎平行,正以每小時大約四十五海里的速度靠近,。?

現在是北半球的夏季,夜晚時間在十個小時左右。?

也就是說,在這個夜晚,雙方的距離縮短了差不多四百五十海里,也就是大約八百多公里。?

即便兩支艦隊的航向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兩條平行線,第二印度洋尖隊在西,第21艦隊在東,到天亮的時候,兩支艦隊的距離也不會超過兩百公里,比雙方指揮官預料的都要近得多。?

由此,就產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雙方在天亮前派出的艦載偵察機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就從對方的頭頂上飛了過去,而偵察機上的飛行員根本不可能在夜間發現下方數千米海面上的艦隊,因此這些偵察機也就沒有多大價值了。?

要知道,在天亮之前,偵察機爲了節約燃油,一般都在理想巡航高度上飛行,而且大部分艦載機的理想巡航高度都在四千米以上,中國海軍的“鸕鶿”式俯衝轟炸機的巡航高度就是四千五百米。?

對航母戰鬥羣來說,這麼近的距離,與肉博幾乎沒有區別。?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爲,在這場海戰中,雙方的快速戰列艦都有用武之地。比如,雙方指揮官都讓快速戰列艦在夜間前出,那麼在雙方的艦載航空兵投入戰鬥時,快速戰列艦也將相互遭遇。?

問題是,李向龍與斯科特都沒料到會離得如此之今。?

再說了,如果李向龍與斯科特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們也不會使用快速戰列艦,依然會重點利用艦載航空兵。?

在雙方的艦隊裡面,快速戰列艦都只是航母的貼身保鏢。(未完待續)?

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31章 外交家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27章 奉陪到底第22章 迫敵決戰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94章 混血兒第112章 找事做第179章 兄弟第70章 目標出現第10章 無妄之災第73章 戰機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47章 風波不歇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225章 撤與戰第61章 下馬威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97章 利器第76章 將星登場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1章 攻守同盟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45章 特立獨行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88章 選擇第47章 風波不歇第82章 拷問訓練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30章 始作俑者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96章 誘餌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580章 新使命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137章 綱領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70章 圈套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16章 追擊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86章 圍攻第321章 迷霧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99章 別無選擇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88章 選擇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6章 坐收漁利第405章 犧牲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71章 遠去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9章 奇蹟第30章 以質爲本
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31章 外交家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27章 奉陪到底第22章 迫敵決戰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94章 混血兒第112章 找事做第179章 兄弟第70章 目標出現第10章 無妄之災第73章 戰機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47章 風波不歇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225章 撤與戰第61章 下馬威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97章 利器第76章 將星登場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1章 攻守同盟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45章 特立獨行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88章 選擇第47章 風波不歇第82章 拷問訓練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30章 始作俑者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96章 誘餌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580章 新使命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137章 綱領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70章 圈套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16章 追擊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86章 圍攻第321章 迷霧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99章 別無選擇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188章 選擇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6章 坐收漁利第405章 犧牲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171章 遠去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9章 奇蹟第30章 以質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