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特殊同盟

得到曹丕出使漢國的消息,劉璟也急急趕回了長安,他當然知道曹丕出使的目的,曹‘操’在太原增兵至十萬,將曹彰、曹真、徐晃、張頜等大將調至太原,這就是在暗示他,曹軍也將對匈奴用兵。

曹‘操’肯對匈奴用兵,這對劉璟而言是求之不得之事,漢軍的實力雖然不弱,但在騎兵上卻比較薄弱,如果在南方,三個匈奴也不是他的對手,但在北方草原,以騎兵對決,漢軍着實沒有優勢。

也正是因爲這樣,漢軍才放棄了對靈州羌人用兵,兩線作戰,他必敗無疑,尤其他要面對的已不是劉去卑一支匈奴了,而將是整個南匈奴,十幾萬騎兵南壓,這讓劉璟感到了極大的壓力。

但如果曹軍也願意爲民族大義,投入到抗擊匈奴的行列中,劉璟還是非常歡迎,內戰歸內戰,但爲了民族大義,就算是敵人,也應該暫時放棄敵視,一致對外。

相信曹‘操’也應該有這個心‘胸’,與他劉璟暫止刀兵,共擊匈奴。

兩天後,劉璟一行人抵達了長安,此時長安還是顯得比較雜‘亂’,城外農田內在忙碌夏收夏種,而東城外的軍營內還住着十餘萬尚待安置的烏桓人和羌人。

儘管漢國主要官員都已趕到長安,又調動了數百名士子來幫忙,但人手還是不足,地方官府還需要時間準備,使得安置進展十分緩慢。

劉璟一行人剛奔至城‘門’處,迎面從城‘門’奔出數名騎士,爲首之人正是司馬懿,後面則是鴻臚卿劉敏,司馬懿和劉敏看見了劉璟,連忙勒住馬繮繩,等候在路旁。

劉璟放緩馬速,上前笑道:“仲達是幾時到了長安?”

司馬懿連忙抱拳道:“微臣是五天前方道,不過徐尚書和蔣尚書已經來了很久,董尚書和費尚書留守成都。”

徐庶和蔣琬趕來長安是爲了安置烏桓人,而司馬懿則是爲了與匈奴作戰之事,他主管軍務,士兵招募,軍械調撥,陣亡士兵撫卹等等都是他的職責範圍。

劉璟又看了一眼劉敏,笑道:“曹丕到長安了嗎?”

劉敏是鴻臚卿,主管漢國藩屬及外‘交’,接待魏國使者就是他的職責範疇,劉敏連忙施禮道:“啓稟殿下,曹丕昨天已到長安,微臣將他安置在貴賓驛,殿下可是要去見他?”

劉璟想了想,便對司馬懿笑道:“仲達不妨代表我去和他談一談,先‘摸’‘摸’他的底,然後我明天再去拜訪他。”

“微臣明白了!”

劉璟點點頭,又笑道:“先進城吧!給我說說成都的情況,有什麼重要事情?”

一行人邊走邊說,很快便進了長安城。

........

曹丕已經在長安住了一天,這是他第四次來長安,前三次他都是代表父親來關中巡視,視察民生,考察吏治,前呼後擁,風光無限。

而這一次,他卻是以使臣的名義出使他國,物是人非,長安已經不屬於他們,這讓曹丕竟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

曹丕負手站在窗前,凝視着窗外一泓池塘,蓮‘花’開得正盛,綠葉紅蓮,在微風中輕擺搖曳。

曹丕的思路此時卻飛去了鄴都,他到了長安才意識到父親讓他來出使的真正原因,前兩次三弟曹植出使失敗,給父親留下了極爲不好的印象,父親是希望他這一次能出使成功,或許這也是他爲世子的一個重要條件。

這時,院子裡有‘侍’衛稟報道:“啓稟公子,司馬尚書求見!”

司馬尚書自然就是司馬懿,原任父親的主簿,後來在安陸郡投降了劉璟,現在居然升爲相國。

曹丕城府很深,他不像兄弟曹植那樣意氣用事,便點點頭道:“請他進來,另外,把陳先生也一併請來。”

陳羣就住在隔壁,很快便匆匆趕來,正好在院‘門’口遇到了司馬懿,他連忙將司馬懿請了進來。

“仲達,好久不見了!”曹丕笑着迎了出來。

當年,曹丕和司馬懿關係極好,如果司馬懿不投降劉璟,那現在就應該是曹丕的左膀右臂,成爲他謀取世子之位的肱骨之臣,但時光不能倒流,曹丕心中也只是心懷遺憾。

司馬懿也回禮笑道:“沒想到長公子會親自來,多年不見,長公子神采依舊。”

這只是一種萬‘精’油式的客套之言,就算曹丕變得骨瘦如柴,司馬懿也會贊他神采如同當年,實際上毫無營養,只是爲了避免彼此間的尷尬罷了。

兩人哈哈一笑,曹丕請司馬懿進屋坐下,陳羣在一旁也坐了下來,陳羣的出使經驗要比曹丕豐富得多,他知道司馬懿今天能過來,必然是劉璟已經回來了。

陳羣怕曹丕不知,便搶先笑着試探道:“聽說漢王殿下已經回來了,是吧!”

曹丕一怔,劉璟回來了嗎?自己怎麼不知,他疑‘惑’地望向陳羣,見陳羣用眼‘色’暗示他,曹丕頓時反應過來,這是陳羣在試探司馬懿,其實也是在提醒自己,如果劉璟已經回來,那麼司馬懿來拜訪自己,就是劉璟安排來試探自己底線了。

曹丕暗暗感‘激’陳羣的‘精’明,他喝了一口茶,也笑而不語,司馬懿只是略一沉‘吟’,便坦然笑道:“漢王殿下確實已經回來了,今天上午剛剛回來,他要先處理一些緊急公務,然後才能顧及到公子,他讓我先來問候公子,看看公子有什麼需要。”

陳羣見自己猜中,心中暗暗得意,不過他再多言就是喧賓奪主了,陳羣便知趣地保持了沉默。

曹丕得到陳羣的提醒,心思也豁然開朗,安頓自己,問自己缺什麼東西,那是鴻臚卿劉敏的事情,劉璟是絕不會讓一個尚書來談這種小事。

想到這,曹丕也笑道:“住得還好,就是這裡蚊蟲比鄴都要多很多,晚上不勝煩擾。”

司馬懿呵呵一笑,“蚊蟲雖小,卻會讓人心神不安,連看書也沒有心思,我會囑咐驛丞替公子解決這些煩惱。”

曹丕又和司馬懿閒聊幾句,絲毫沒有談到他們這次來長安的目的,連司馬懿也暗暗吃驚,相比曹植的率直坦誠,這個曹丕確實城府很深,絲毫不‘露’口風,無奈,司馬懿只得主動問道:“不知這次公子來長安,有什麼特別的事嗎?”

曹丕和陳羣對望一眼,心中便有數了,今天上午劉璟趕回長安,隨即下午司馬懿便來拜訪,由此可見劉璟很期待和曹軍聯手對付匈奴,也說明漢軍的實力還沒有想象中的強大。

曹丕便誠懇地說道:“這次我奉父親之命出使長安,主要是想代表父親向漢王殿下表達謝意,上次魏漢兩國達成了和解協議,我們也確確實實看到了漢軍的誠意,已經全部退兵,我父親深表感‘激’,另外,我父親也願意協同漢軍出兵匈奴,光復華夏疆土。”

“曹軍也要進攻匈奴嗎?”司馬懿笑道。

“正是!”

曹丕點了點頭,肅然道:“北方苦匈奴久矣,自桓、靈兩帝,朝綱崩壞,邊境防禦鬆弛,以匈奴爲首的胡騎不斷南侵,毀壞田地,燒燬房屋,搶掠財物,殺戮漢民,饑民遍野,流民數十年不絕,大漢百年移民屯田基業毀於一旦,我父親統一北方,北擊烏桓,將匈奴驅逐出中原,我二弟屯兵幽燕,防禦匈奴,安撫邊民,已非一日,只可惜匈奴強大,強佔幷州、關內,曹軍雖有心禦敵,實力不夠,無法驅逐胡虜,恢復華夏,今天漢軍有意北攻匈奴,我父親又豈會袖手旁觀?”

司馬懿起身行禮,“公子金‘玉’之言,司馬懿適才失禮,特向公子道歉!”

曹丕笑着擺了擺手,“仲達不必如此,我此次前來,除了商議共同對付匈奴之外,還希望和漢王聯姻,父親願將吾妹許配給漢王殿下爲次妃。”

“曹‘操’真的願意把他的寶貝‘女’兒曹憲嫁給我嗎?”書房內,劉璟忍不住大笑起來。

司馬懿還記得去年曹‘操’第一次提出將‘女’兒嫁給劉璟時,當時劉璟的表情,冷笑、不屑一顧,但今天他卻開懷大笑,由此可見他心態已經有了改變,司馬懿也欣然道:“其實平章臺是贊成殿下娶曹‘操’之‘女’爲妻,這對和平統一天下有很大的好處。”

劉璟笑容收起,搖了搖頭道:“如果你們贊成這‘門’聯姻的原因,是爲了和平統一天下,那你們可能就會失望了,我與曹‘操’的戰爭絕不會因爲一‘門’婚姻而停止,也不會因爲一次聯手對付匈奴而從此化干戈爲‘玉’帛,戰爭該發生還是要發生,該慘烈還是一樣慘烈,曹‘操’也不會指望一‘門’婚姻就會讓我止步於潼關,他不過是爲曹氏家族考慮罷了。”

“可聯這‘門’婚姻,至少能讓那些忠心於曹氏的大將謀臣,最終能接受殿下,能爲殿下效命,而不是隱居山林,我覺得在對收攏人才方面,會有很大的好處。”

“這倒是!”劉璟點點頭道:“我若爲魏公之婿,就有了正統之名,將來張遼、徐晃、張郃、許褚、于禁這些名將也會效忠於我,這一點倒讓我很動心。”

“那麼殿下是答應和曹‘操’聯手共同對付匈奴嗎?”

“如果僅僅是對付匈奴,我覺得問題不大,不過.。。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司馬懿沉‘吟’一下道:“殿下是指曹‘操’想主導這次對匈奴之戰嗎?”

“以曹‘操’的心‘性’,他應該是這個意思,不過他也不好意思明着這樣提要求,我估計他是想讓那個傀儡漢帝下旨,他以大漢丞相的名義爲北擊匈奴的主帥,我爲副之,若擊敗匈奴,這份北擊胡虜的功勞,他就佔了大頭。”

“可是這樣也只是虛名,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相反,他還要爲之徵伐民夫,耗費錢糧,對我們而言,可以徹底擊敗匈奴,解決北方之患,讓我們能順利遷都長安,意義又非同尋常,我不明白,曹‘操’這樣折騰,他圖什麼?”

劉璟淡淡一笑道:“仲達,你要理解曹‘操’,他已年過六十,對身後之名看得很重,他其實圖的就是這個虛名,爲了身後之名,他不惜用‘女’兒來賄賂我,他的一片苦心,也只有我才能明白啊!”

司馬懿告辭離去了,劉璟負手走到窗前,推開紗窗,享受清新的夏日之風,窗外一片蛙鳴,四周十分安靜,這一次他沒有再拒絕曹‘操’聯誼的提議,一方面固然是因爲這種聯姻並不能改變什麼,正如他對司馬懿所言,雙方該戰還要戰,合‘肥’戰役也遲早會爆發,其實只是雙方攜手進攻匈奴的錦上添‘花’。

另一方面他也承認,曹憲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年輕美貌,身材高挑而豐滿,充滿了活力,自從上次他見到曹寧,曹寧便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歷史上,曹憲應該是嫁給劉協爲貴妃,那麼一個青‘春’動人的美貌嬌娃,卻嫁給劉協那種窩囊廢人,着實有點可惜了。

想到這,劉璟嘴角不覺浮現出一絲期待的笑意。

這時,外面傳來敲‘門’聲,是他妻子陶湛的聲音,“夫郎,我可以進來嗎?”

“請進!”

陶戰端了一杯帶着冰塊的冰鎮烏梅湯走了進來,她將杯子遞給丈夫笑道:“先喝了它再說話。”

劉璟接過被子,痛快地喝了一口,一股涼氣彷彿從腳底冒起,他渾身暑氣頓消,劉璟看了看杯子,笑道:“居然還有冰塊?”

“這是從冰窖裡取出的上等冰塊,據說是用終南山的清泉冰凍而成,是我們全家所有人的最愛,連你最小的兒子也要喝上一小杯,當然,他沒有冰塊,現在我們就想知道,要不要把你也算上?”

劉璟摟過妻子的腰笑道:“如果這個夏天,我明天能喝一杯,也算上我一個。”

陶湛連忙推開他的手,埋怨道:“這麼熱的天,你別碰我,膩得難受。”

“哦!”

劉璟放開了她,心中着實有些不舒服,自己幾個月沒有回家了,居然碰她一下都嫌膩熱,他從桌上取過奏疏,淡淡道:“還有什麼事嗎?”

陶湛嘆了口氣,輕輕握住劉璟的手,“你別生氣了,我今天心情也不太好。”

“出了什麼事?”劉璟注視她問道。

“小喬要回去了,你知道嗎?”

劉璟愣住了,“她爲什麼要回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

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17章 禮尚往來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28章 初臨武昌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219章 東撤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271章 身世威脅
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1095章 獵熊戰局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50章 新官上任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17章 禮尚往來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28章 初臨武昌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219章 東撤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522章 智取武陽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316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271章 身世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