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官上任

黑影一閃,一名身着青色錦袍,頭裹幘巾的年輕公子走進了房間,從他的年齡,從他目光中的自信,從他步履的沉穩從容,劉璟便判斷出,此人在陶家的地位不低。

劉璟站起身笑呵呵道:“這位仁兄是……”

“在下柴桑陶政,璟公子可以叫我陶二。”畢竟是有身份的人,陶政並不想冒充爲商行大管事。

“原來是二當家,久仰大名了!”劉璟事先已打聽了陶家的一點情況,這個陶二公子似乎不管生意,只負責陶家內務。

“璟公子請坐!”

陶政倒沒有什麼寒暄,他是個很務實之人,或許也是他心中緊張,直接取出了紙條,放在桌上問道:“璟公子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他目光銳利地注視劉璟,對方臉上的每一個表情他都不會放過。

劉璟淡淡一笑,“我在赤壁鎮遇到一對兄妹,在武昌城有並肩殺賊之交,所以大家坦誠以待,兄長叫孫匡,妹妹叫孫仁,得陶家的幫助他們才逃離武昌城,二當家應該不會不知吧!”

陶政後背已經溼透了,心中暗暗埋怨,這對兄妹怎會如此幼稚,居然把真名說出來,這不是要害死陶家嗎?

心中抱怨,嘴上卻不能承認,“很抱歉,我聽不懂璟公子的意思,孫氏兄妹是誰?這和我陶家又有什麼關係?”

劉璟臉色一沉,起身收起長刀冷冷道:“既然陶家不屑於和我談,那就請貴家主和州牧去談吧!告辭了。”

說完,他大步向外走去,陶政心中大急,儘管他有了佈置,但眼前劉璟這麼雄壯的身材,一定武藝高強,萬一羅教頭擋不住怎麼辦?一旦動刀翻臉,想挽回都來不及了。

“璟公子請留步!請留步!”

陶政慌忙攔住劉璟,連連作揖,“有事好商量,請坐下。”

陶政又回頭喊道:“快去換茶!”

這是一個信號,就是告訴外面人,所有人都必須離開院子,侍女和僕從們都走了,幾名大漢守在院門處,不準任何人進院。

此時,方圓數丈內只有他和劉璟兩人,劉璟把刀收了起來,臉色和緩了一點。

“我想二當家應該是明白人,爲什麼不是軍隊來包圍貴商府,而是我獨自前來,這還用我再解釋嗎?”

陶政苦笑一聲,“事關重大,有些舉動是人之常情,望璟公子見諒。”

“恕我直言,這件事陶家確實處置不當,稍有不慎,就會被抄家滅族,冒了這麼大的風險,但陶家卻沒有任何收益,若那對兄妹出事,還會觸怒孫權,陶家太不謹慎了。”

陶政默默點頭,“璟公子說得對,這件事確實是陶家處置不當,家父也爲之震怒。”

他心中又驀地一驚,這可是劉表之侄啊!自己居然和他推心置腹了,他驚疑地望着劉璟,着實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進門時不是說了嗎?我其實是來和陶家做一筆買賣。”

劉璟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陶政的血液中有做商人的天賦,聽到劉璟說出‘買賣’二字,他立刻明白了,一顆心驀地一鬆,只要對方肯收錢,那一切都好商量。

正所謂‘勞力者謀器,勞心者謀權’,對劉璟而來,撈錢的辦法他可以想到很多,但所有的辦法都比不了有人雙手奉上痛快。

陶家的錢太多了,自己幫他們花一花也沒有什麼不可以,更重要是,就算他劉璟有錢,也未必買得到三十年老蛇膽、百年靈芝之類珍貴藥材,陶家卻能輕易弄到,荊州乃至整個南方首屈一指的大商家,有什麼東西弄不到?

看着陶政那滿臉期盼的眼神,劉璟便微微一笑,“我最近遇到一點麻煩事,我想弄一些藥,卻無從下手,我知道陶家生意做得很大,能不能請陶家幫我這個忙。”

陶政苦笑一聲,“能爲璟公子效力,是陶家的榮幸,其實公子只需派下人送藥單過來,我們立刻會蒐羅藥物,奉送給公子,璟公子實在沒必要親自來一趟。”

他言外之意就是告訴劉璟,若只是爲了一點藥,就沒必要用那件事來威脅陶家。

劉璟聽懂他的意思,心中一笑,無論是藥和錢,對陶家而言不算什麼,九牛一毛而已,憑他劉表之侄的面子,就算不提孫家兄妹之事,陶家也會將錢雙手奉上,關鍵是劉璟另有深意,由此能結交陶家,也絕不是壞事。

“沒什麼,親自上門只是爲了表示我的誠意,想讓陶家知道,其實我和陶家是在一條船上。”

雙方都在打啞謎,劉璟也是在告訴他,‘我知道孫氏兄妹之事,不過我不打算揭發陶家,願意和陶家結交。’

兩人對望一眼,皆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

劉璟取出一張藥單,上面只有六味藥,其實玉真人給他的藥方有三十幾味之多,其他藥都比較容易弄到,只有六味稍微珍貴,不僅是價格,而且一般藥鋪裡也很少見,他只能拜託陶家了。

陶政接過藥單看了看,也不多問,立刻點頭道:“放心吧!十天之內,這些藥物陶氏商行會全部弄到,公子要多少就有多少。”

“多謝了!”

劉璟起身告辭,“今天多有打擾,有時間一定去柴桑拜訪令尊。”

這時,一名管事端着一盤黃金進來,一共十錠,大約有兩百兩,陶政親手把黃金奉給劉璟,“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璟公子務必收下。”

劉璟知道,如果自己不收,恐怕陶政今晚就睡不着覺了,他也不拒絕,欣然收下,拱拱手告辭而去。

陶政一直把劉璟送出大門,望着他揚長而去的背影,陶政臉色一變,立刻轉身下令:“速去備船,我要立刻回柴桑。”

........

夜幕降臨,劉璟獨自一人來到漢江邊,他的強化訓練期已經結束了,體力得到了極大的增長,下面就是力量的訓練,這是一個漫長的訓練過程,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劉璟向兩邊看了看,這裡是樊城以西的一處礫石河灘,人跡罕至,格外地寂靜,是練功的好場所。

劉璟緩緩拔出佩刀,注視着十幾步外的一棵小樹,他大喝一聲,疾速奔出,勢如奔雷,閃電一刀劈出,刀光中隱有風雷之聲。

‘嚓!’碗口粗小樹被一刀劈爲兩段。

劉璟仰頭長長吐了一口氣,這一刀他足足苦練了十天,才終於練成,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刀,卻蘊含着二十四種出擊的精髓。

包括力量的變化,給人一種錯覺,就像驚雷突至,似乎並不快,但要掩耳卻已來不及,這就是風雷變的深意,掩耳不及迅雷。

這和他從前的武功已不可同日而語,這一刀使他終於步入大將的行列。

但劉璟心裡也明白,這一招和十三式百鳥朝鳳槍相比還稍顯軟弱,主要是力量不足,只要他練出千斤之力,再使出這一招,便足以和趙雲抗衡了。

關鍵還是力量,他慢慢走到了江邊,下一步他就要開始力量的訓練了,當年趙雲的訓練方法是伐木,伐木三年而得神力,劉璟的訓練方式又有不同,是泅水,這是玉真人考慮到南方多水而爲劉璟專門制定。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劉璟都會游泳,而且都還遊得不錯,他取出一丸易筋丹放在口中嚼碎,又打開小酒瓶,將裡面的烈酒一飲而盡。

只片刻,他的體內便燃起了熊熊烈火,燒得焦燥難忍,他在岸邊藏好衣褲,隨即縱身一躍,跳入了滾滾漢江之中。

..........

兩天後,劉璟終於得到了他在荊州的第一個職務:漢水遊繳督曹,這是一個介於軍隊和政務之間的職務,原屬於荊州水軍,後來劃給地方,現隸屬於襄陽郡,由太守直轄,職責是巡查漢水,抓捕水盜,稽查商人繳稅,維持江面秩序。

“漢水上一共有三座遊繳所,你是負責第二遊繳所,管轄樊城到宜城縣這一段,有一百二十名手下,三十餘艘大小船隻......”

襄陽郡丞王覬親自帶領劉璟上任,王覬年約三十歲,身材中等,眉目清秀,氣質溫文爾雅,他是名士王粲族兄,同時也是劉表的女婿。

劉表長女劉綰五年前嫁給了王覬,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十分恩愛,育有一子一女,長子取名爲王業,今年只有四歲。

王覬也是高平郡山陽縣人,十年前帶着兄弟王粲避難荊州,得到了劉表的重用。

或許是同鄉的緣故,王覬對劉璟格外熱情。

而劉璟這一個多月刻意向蒙叔學習家鄉方言,儘管他的泰山郡口音還比較重,但言語之間已經帶了那麼一點點高平口音,王覬聽出了這種鄉音,倍感親切。

兩人騎馬來到了遊繳所官衙,王覬指着不遠處的碼頭笑道:“這裡便是樊城東碼頭,要比西碼頭小得多,不過只准停泊官船,看見沒有,遠處那些船隻就是你們遊繳所的官船。”

劉璟向水面望去,水面上停泊着十餘艘破舊小船,眉頭不由微微一皺,“不是說有三十餘艘船隻嗎?”

王覬呵呵一笑,“其他船隻都去巡查水面了,我特地囑咐過,幾名遊繳屬官應該在吧!”

兩人又走了幾步,幾名隨從離他們稍遠,王覬臉上笑容慢慢消失,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劉璟,“這個職務並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我只有一句告訴你,少說話,多用心。”……

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290章 攔路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131章 婉拒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240章 痛惜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8章 初臨武昌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7章 真相漸近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161章 誘兵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32章 興師問罪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630章 兩軍對峙
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290章 攔路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131章 婉拒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240章 痛惜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28章 初臨武昌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997章 貴霜騎兵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7章 真相漸近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161章 誘兵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870章 進退維谷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431章 皖水之戰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32章 興師問罪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1125章 別樣心懷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630章 兩軍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