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困獸猶鬥

、、、、、、、、、、

呼廚泉率萬騎兵且退且走,已退到了雕陰縣,而劉璟親率五萬漢軍步步緊逼,一直不離呼廚泉十里,而洛川道內森林密佈,只有河**兩邊狹窄的空地,不利於騎兵作戰。

呼廚泉又擔心後背有伏兵,使他遭遇南北夾擊,他不敢大意,一面派兵探查,一面緩緩撤退。

此時,呼廚泉已經不管達曼的死活,他已意識到,他們大舉南下,最終落入了漢軍的陷阱,這個時候,他們若能夠平安返回草原,已經是大幸了。

萬匈奴軍撤到了雕陰縣,這裡也是匈奴一處後勤中轉站,有千駐軍,進了雕陰縣,得到了糧草補給,這才讓呼廚泉稍稍鬆一口氣。

雕陰縣正好位於洛川道的最開闊處,這裡其實是一座盆地,直道和洛川道在這裡交匯,地勢豁然開朗,盆地內有大片平坦的原野,很適合騎兵作戰,匈奴騎兵倒是可以和漢軍一戰了。

不過呼廚泉之所以在雕陰縣按兵不動,並不是他準備與漢軍決戰,而是他剛剛得到送糧隊伍的消息,五萬漢軍主力已抵達北面的高柔縣,實際上對他已形成南北夾擊之。

這讓呼廚泉大爲惶恐,如果他繼續向北撤退,就會再次進入森林密佈的洛川道,南北兩支漢軍就必然會將他堵在洛川道內,騎兵無法施展,糧食斷絕,他和困死在直道上的劉去卑又有什麼區別?

他立刻派一隊心腹親兵趕往幷州,用金箭令命令左賢王劉豹出兵高柔,這是他們事先約好,劉豹向他承諾,至少出五萬精銳之軍來高柔縣參加會戰,現在是他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城頭之上,呼廚泉心急如焚地向南眺望,他遠遠可以看見十里外的漢軍大營,駐紮在一座高地上,一面鑲有金邊的黃底黑龍大旗在大營上空迎風飄揚。

呼廚泉輕輕嘆了口氣,那是漢軍的王旗,說明漢王劉璟就在大營內,這時,呼廚泉又向西南方向望去,十里外便是雕令關,他想起了被漢軍困死在直道內的劉去卑大軍,他們糧食早已斷絕,也不知道他們現在生死如何了?

還有逐日王達曼,他現在應該已被漢軍殲滅,真不知道自己回去怎麼向他父親交代?

“單于!”

羯人大酋長石勒出現在呼廚泉身後,他躬身道:“微臣有件事想和單于商量。”

“什麼事?”

石勒猶豫一下道:“微臣想率領本部前往直道,去救援右賢王。”

呼廚泉知道他不是想去救援劉去卑,而是想去救援與劉去卑在一起的兒石鞣,呼廚泉心中略有些歉疚,便柔聲道:“你部屬軍隊已經不多,恐怕攻不下午亭關。”

石勒咬牙道:“微臣還有五千羯人士兵,拼死也要攻下午亭關,微臣相信他們有戰馬爲食,現在應該還活着。”

一句話倒提醒了呼廚泉,對啊!劉去卑糧食雖然斷絕多日,但他們可以殺馬爲食,至少可以支撐半個月,自己現在輕言放棄,是有點不仁慈。

呼廚泉畢竟是匈奴之主,劉去卑是匈奴重要貴族,他不顧劉去卑生死,回去也難以向其他貴族交代,而且若能營救出他們,也能給自己增加一支有生力量。

不過要呼廚泉派出重兵全力去營救,也不可能,劉璟親率大軍虎視眈眈在旁,兵力若分散,正好被他各個擊破。

呼廚泉又打量一下石勒,心中暗忖,‘此人一心救,必然會拼命攻打午亭關,不如就讓他去,賭上這一回。’

想到這,呼廚泉便笑道:“大酋長率五千人恐怕不夠,我再給你五千軍隊和二十部攻城梯,一共一萬軍隊,希望你能攻破午亭關,救出兒。”

石勒心中感動,連忙躬身施禮,“單于救之恩,石勒銘記於心。”

石勒心如火焚,立刻率領一萬軍隊離開了雕陰縣,浩浩蕩蕩向西南方向的雕令關奔去,呼廚泉望着他們奔遠,又看了看正南方的漢軍大營,心中着實有點擔心,一萬軍隊張揚了,恐怕逃不過漢軍斥候的眼睛,劉璟會讓他們順利前往直道救人嗎?

就在呼廚泉遠眺漢軍大營之時,劉璟也正好站在一處高地,眺望北面的雕陰縣,現在劉璟所有的戰略,就是一個字‘拖’,將匈奴人拖在關內,無法返回草原,現在已是十月下旬,只要進入十一月,第一場大雪就會到來。

此時劉璟得到趙雲送來的快信,五萬主力已抵達高柔縣,堵住了匈奴單于北上之,完全實現了賈詡定下的南北夾擊的計劃。

同時,按照當初在雍縣定下的計劃,馬超也應該已經出兵攻打靈州,靈州兵力薄弱,只要馬超不大意,應該能順利攻下靈州。

一環環的計策都已一一部署,現在就等劉豹渡黃河西援,便可給原的曹操軍隊創造條件了,這也是司馬懿出使原時,和曹操商議的既定策略。

就在這時,一名騎兵斥候疾奔而至,在稍遠處大喊道:“啓稟殿下,我們發現一支萬餘人的匈奴軍隊出了雕陰縣,向西南道而去。”

劉璟不由一怔,居然走西南道,這可是去雕令關啊!難道呼廚泉還想去救劉去卑不成?

想到這,劉璟立刻回頭,向身後的劉虎望去……

石勒率軍一小心翼翼緩行,儘管他心急如焚,但他也不敢下令縱馬疾奔,那會激起漫天塵土,馬蹄聲也會引來敵軍的注意。

“大酋長,我們這不是夾着尾巴走嗎?”

一名匈奴千夫長對他們的小心緩行爲不滿,他催馬上前冷冷對石勒道:“我們是騎兵,而對方是步兵,在這片曠野裡,應該是漢軍懼怕我們,他們若敢追來,正好狠狠教訓他們。”

石勒心中惱火,對方只是一名千夫長,就敢如此對他無禮,可見匈奴人根本就沒有把羯人放在眼中,但現在他還不敢得罪匈奴人,他還需要這些匈奴人去助他攻克午亭關,石勒只得忍住氣道:“這是單于的命令,不准我們暴露,將軍若有不滿,回來可以向單于投訴,但現在我們必須謹慎行軍,不能讓對方發現我們。”

千夫長見他把單于搬出來,不由冷冷哼了一聲,不再多說什麼,轉身便走,但走了幾步又停下道:“只怕漢軍斥候早就發現了我們。”

石勒心中頓時有些擔憂起來,他知道千夫長說得有道理,劉璟在城外佈滿斥候,他們出城時動靜很大,對方豈能不知?

石勒心中嘆了口氣,事到如今,他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匈奴騎兵走的是西南道,有一片長條型的樹林和盆地相隔,漢軍大營雖然駐紮在高處,最近處只相隔裡,但也不容易發現他們。

匈奴騎兵一小心翼翼,並沒有驚動到漢軍大營,當他們過了漢軍大營,石勒心中大喜,立刻喝令加快速,一萬騎兵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般向數十里外的雕令關奔去。

當他衝過西南道後不久,前方直道便出現在眼前,但石勒卻忽然勒住了戰馬,不安地望着前方,只見直道入口在兩座山谷之間,而山谷前,一支軍隊攔住了他們去。

這是一支與衆不同的軍隊,每個士兵身披重甲,從頭到腳厚厚層層,只露出一雙眼睛,每人手執一把一丈五尺長的長刀,柄短刃長,在陽光照射下寒光閃閃。

對方是重甲步兵,約千人,列隊成排,將六十丈寬的直道入口封鎖得嚴嚴實實,石勒回頭對剛纔的千夫長冷冷道:“你不是想和漢軍一戰嗎?現在機會來了,你是否願打頭陣?”

千夫長心中也有一點不安,但剛纔他的話說得滿,使他此時沒有臺階可下,他只得硬着頭皮高聲道:“我當然願意一戰!”

“好!我給你千軍隊,祝你旗開得勝。”

石勒厲聲喝道:“擂鼓助威!”

‘咚!咚!咚!’急促的戰鼓敲響起來,這是作戰的命令,千夫長揮舞長矛大吼道:“跟我沖垮他們!”

匈奴騎兵驟然發動,千騎兵在曠野裡疾奔,速越來越快,如狂風暴雨,他們揮舞戰刀,大聲吼叫,匈奴騎兵就像一把無比鋒利的銳矛,又像一把無比沉重的鐵錘,要將敵軍撞成碎片,踩踏成泥,沖毀一切,披靡一切。

“殺啊!”匈奴騎兵的馬蹄聲驚天動地,以力拔山兮之力撞向重甲步兵。

劉虎早已看慣了這一切,在敵軍騎兵還有兩步時,他冷冷令道:“四排出刀!”

鼓聲響起,前四排一千把雪亮的斬馬刀形成了一片密集的刀林。

匈奴騎兵終於如滾滾烏雲衝至,爲是名騎兵,迅如奔雷,氣勢慘烈,激起漫天黃塵,以千鈞之力向重甲步兵撞擊而來。

在一片慘叫聲中,騎兵羣轟然撞上了刀林,頓時血霧瀰漫,肢體橫飛,但與此同時,一股無以倫比的力量迅速由刀尖傳到刀柄,最後消失在大地之上,這是重甲步兵對付騎兵最艱難的一步,那就是騎兵的第一次撞擊,力量爲強大,但如果能頂得住,那後面的騎兵會形成連環相撞,反而造成他們之間的死傷慘重。

重甲步兵身經戰,早已有豐富的經驗,任憑強烈的疾風撲面,他們依然如泰山般紋絲不動,不過還是有十幾名重甲步兵被強大的力量撞飛出去。

大部分士兵都頂住了匈奴騎兵的衝擊,名匈奴騎兵連人帶馬幾乎都死傷殆盡,他們有的被鋒利的刀尖刺穿,有的撞上刀刃,人頭滾落,四肢橫飛,死人死馬堆積在重甲步兵陣前。

巨大的衝擊力沒有能撞開缺口,給匈奴騎兵帶來了大的麻煩,後面的騎兵停不住戰馬,接二連地撞擊在一起,慘叫聲響成一片。

劉虎見第一輪衝擊已經消失,又高聲喝令道:“成排列戰!”

八排千重甲步兵迅速列成重甲步兵軍陣,開始揮刀向前一步步劈殺,和千騎兵激戰在一起,鼓聲如雷,喊殺聲震天,兩支軍隊在直道前的曠野裡展開了血腥廝殺。

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55章 元日到來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7章 新野急報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1章 絕地求生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76章 孫權野望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64章 趁夜殺人第86章 初戰于禁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31章 黑裙少女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816章 初戰匈奴
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55章 元日到來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1117章 攻打井陘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307章 兩軍對陣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77章 新野急報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1章 絕地求生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76章 孫權野望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584章 問責郡衙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64章 趁夜殺人第86章 初戰于禁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31章 黑裙少女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108章 中原大戰(七)第816章 初戰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