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聲東擊西

新野城的一萬曹軍幾乎傾城南下,城內只有不足千人守衛,夜空裡依然飄飛絲絲細雨,儘管已是初夏,但這種靡靡細雨依然給士兵們帶來一絲絲涼意。

新野縣城的守將是一名牙將,名叫李能,他是曹洪的部將,跟隨曹洪多年,爲人謹慎細心,正是因爲這樣,曹洪才特地讓他留守新野城。

夜晚已經過了四更,城門內外格外安靜,插在城門兩邊牆上的兩支粗大火把在細雨中熊熊燃燒,使城門周圍二十餘步內被照亮了。

城頭上只有兩百餘名當值守軍,在城頭來回巡邏,不時警惕地望着城外的動靜,另外北城也有一百餘人,主要守住兩座城門。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使城頭上的守軍一下子警惕起來,緊張地注視着城外。

片刻,只見城外奔來數百名騎兵,騎兵越來越多,隱隱可以推斷有兩三千人,在獵獵火光中,這支騎兵穿着曹軍盔甲。

“城上守軍速速開門!”爲首一名軍官大聲喊道。

這時,在城頭巡邏的守將李能也聞訊趕來,他從垛口望着下面的騎兵,心中十分驚異,怎麼會來這麼多騎兵,要知道南陽的三千騎兵已經被樂將軍率領南下了,這支騎兵從哪裡來?

“你們是哪裡的軍隊?”李能高聲問道。

爲首騎兵將領高聲迴應,“我們是奉命從許都來支援南陽,奉曹將軍之命增援新野,請速速開城門!”

李能心中疑惑,許都還能有騎兵嗎?他不太相信,又問道:“請問可有印符令箭?”

“只有令箭,軍符在曹將軍那裡。”

李能一怔,怎麼可能沒有軍符?大將軍做事一向謹慎,沒有軍符怎麼進城,這個細節大將軍絕不會忘記,這裡面不對!

他越看這支騎兵越是懷疑,這支騎兵有兩三千人,大部分都隱藏在黑暗中,始終只有百餘人暴露在火光下,他們難道穿的是江夏軍的軍服?

想到這,李能驚出一身冷汗,城中只有八百守軍,是防禦最薄弱的一刻,這個時候敵軍出現,絕非偶然,他們必然已經掌握了自己軍隊的動向。

李能立刻回頭低聲對一名手下道:“速去找吳軍侯,讓他把所有弟兄都帶來,就說有敵情!”

手下士兵撒腿便向城中軍營奔去,這時李能又笑眯眯道:“有令箭也可以,請把令箭呈上來,覈對無誤就開城門。”

曹軍將一隻拴着繩子的籃子遠遠拋了過去,下面一名士兵將一支令箭放進籃子裡,籃子被拉了回去。

“請稍候,需要稟報主將,馬上就開門。”

李能在拖延時間,他已發現這支令箭爲僞造,更加確定了城下士兵的身份,一定是敵人騙城。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城內軍營裡的士兵開始陸陸續續奔上城,張弓搭箭,等待射擊的命令。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刻鐘,城下騎兵再也忍不住,一名騎兵上前怒喝道:“怎麼還不開門,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

李能獰笑一聲,一聲大喝:“射箭!”

躲在城牆後的曹軍士兵一齊起身,拉弓放箭,數百支箭呼嘯着射向城下騎兵,十幾名騎兵躲閃不及,被亂箭射中,紛紛慘叫落馬。

其他士兵舉起盾牌,一邊抵禦箭矢,一邊迅速向後撤退,片刻便退至射程之外。

這支騎兵正是廖化率領的江夏騎兵,不僅是兩千餘騎兵,另外還有三千步兵在後面等候,奉命趁新野空虛之機來奪取新野城。

儘管被守軍識破,但廖化並不震怒,他冷靜地下令道:“擂鼓!準備進攻。”

‘咚!咚!咚!’鼓聲震天敲響,喊殺聲響徹一片,儘管江夏軍造出極大的聲勢,但始終沒有發動進攻,而是由騎兵一輪輪在城牆前飛馳過,密集的箭矢射向城頭。

城頭上的守軍緊張異常,不斷低頭躲避城下射來的亂矢,抓住機會便向城下開弓放箭。

“頂住!”

李能大聲喝喊:“不要懼怕,敵軍很難攻城!”

他又回頭喝令道:“速點烽火求援!”

新野城頭的三柱烽火熊熊燃燒起來,這是向北方的南陽郡求援.....

和南城頭的激戰不同,西城外卻異常安靜,這裡有一片極爲狹長的樹林,長約十餘里,但寬只有兩百餘步,在樹林的另一邊,便是寬達十餘丈的洧水。

一條人工河渠通向洧水,把洧水引入護城河,又流入城內,二百多艘渡船便是通過這條人工河渠駛入洧水。

此時就在樹林內,一支由百餘名精銳士兵組成的突襲隊正靜靜地等待着機會。

這是一支三國時代的特種部隊,在去年組建而成,取名爲‘鷹擊’,是劉璟在數萬江夏軍中精心挑選而來,每個人都身手矯健、武藝高強,而且作戰經驗豐富,今天是他們第一次投入實戰。

這支隊伍的首領正是長得如猴子一般的劉正,他今年已十七歲,累功升爲軍侯,雖然身形瘦小,但指揮這樣一支軍隊對他而言依然不在話下。

劉正豎起耳朵靜靜聆聽城南的動靜,這時城南傳來了鼓聲和隱隱喊殺聲,這就是作戰信號。

“出擊!”

他回頭一聲低喝,立刻有二十名士兵擡着五六張長約三丈的寬大木板衝上前去,將木板搭上了兩丈寬的護城河,並將兩頭楔子砸進泥土裡,木板被牢牢固定在護城河上。

劉正檢查了一下身後的揹包和腰間的鉤子,萬無一失,他立刻回手一招,十幾名士兵擡着一根長約五六丈的竹竿奔上前,衆人奔到城下三十步外停下。

劉正將竹竿的另一頭抱在懷中,深深吸了口氣,“開始吧!”

十幾人同時起步奔跑,劉正在竹竿前端,而十幾人在竹竿後端,衆人早已訓練過無數次,配合十分默契,瞬間便奔到城下,劉正騰空而起,雙腳踩着城牆向上奔跑,竹竿在後面支撐着他的身體。

這是一種傳統的登牆方式,登牆者身體輕盈,將竹竿向前的推力轉爲向上,動作敏捷,很快就能登上城頭。

離城頭還有三尺,劉正甩出一根鉤子,鉤住了城頭,他丟掉竹竿,借用鉤子之力攀附住了城頭,慢慢探頭向城上望去,城頭安安靜靜,沒有一個士兵,幾乎所有的曹軍士兵都趕去了南城。

他身體一躍,跳上城頭,迅速從揹包裡取出五六卷繩套,一頭套住城垛,將繩子扔了下去。

百餘名士兵,早已奔至城下,身體緊貼城牆,他們抓住繩子迅速向上攀登,一個接一個的士兵登上了城,不到一刻鐘,百餘名士兵全部上了城,連同他們的長矛也一起拉上城頭。

“各位弟兄,下手狠一點,新野城能否拿下,就在此一舉了!”

劉正對衆人交代一句,手一揮,率領百餘人迅速沿着城頭向北城撲去.......

南城城門處,‘熱鬧’的戰鬥依然在繼續,鼓聲隆隆大作,喊殺聲震天,但江夏軍除了放箭之外,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攻,這讓城頭守將李能也爲之疑惑起來。

“將軍,會不會是敵軍在聲東擊西?”一名屯長在旁邊小聲提醒道。

李能頓時醒悟過來,北城門那邊守軍不足百人,如果被偷襲,北城難保,他急得對這名屯長大吼:“你既然想到了,快不快去!”

屯長答應一聲,帶着一百餘名士兵向北城奔去,可奔出不到百步,只見一名渾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跑來,“李將軍,北城被敵軍偷襲,兄弟們死傷殆盡,城門已失守!”

“啊!”李能一下子驚呆了。

只聽北城傳來一片喊殺聲,三千江夏士兵從北城門殺入了新野城,此時,城外的廖化也聽見了北城門方向傳來的喊殺聲,他知道‘鷹擊’已成功,立刻回頭令道:“撤退!”

兩千餘騎兵向西疾駛奔去,很快不見了蹤影,南城門內已經爆發戰鬥,兩千餘江夏士兵殺至南城門,和數百名曹軍激戰。

曹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眼看形勢危機之極,李能大叫道:“開城突圍!”

吊橋迅速放下,城門轟隆隆打開了,八百餘曹軍從城內衝出,向外面的曠野奔去,就在這時,斜刺裡殺來一支騎兵,將曹軍團團包圍。

大將廖化拍馬殺上,大喊一聲,揮刀向敵將劈去,李能措不及防,被一刀劈爲兩段。

廖化大喝:“不投降者格殺無論!”

主將被殺,曹軍士兵走投無路,紛紛跪地投降,廖化回頭向新野城望去,火光中,他隱隱看見一面江夏軍戰旗正冉冉升起,他不由長長鬆了一口氣,他不辱使命,完成了搶奪新野城的任務。

就在新野城爆發激戰的同時,在南面的比水河口的戰役也一觸即發,二百五十餘艘渡船滿載着六千餘名曹軍士兵從北方緩緩而來,爲首之人正是大將曹洪。

曹洪手執鐵槍,蹲在第一艘渡船船頭,警惕地注視着河兩岸的情形,比水兩岸格外安靜,長滿了灌木和草叢,連蟲鳴聲都似乎消失了,耳畔只聽見木槳在水中划動的有節奏的嘩嘩聲。

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56章 再回劉府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23章 一戰成名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章 初見劉備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73章 獲封新職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0章 蒯越之勸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56章 再回劉府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4章 初入劉府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131章 婉拒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1065章 小人出賣
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56章 再回劉府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63章 探查道路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23章 一戰成名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742章 餘縣伏擊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259章 初到鄴城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章 初見劉備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73章 獲封新職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977章 逼曹北撤第40章 蒯越之勸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56章 再回劉府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14章 初入劉府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131章 婉拒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225章 特殊嫁妝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1065章 小人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