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聚財之令

劉璟快步來到外書房,書房‘門’開着,大片光線從房間裡‘射’出,將院子也照亮了,遠遠便看見徐庶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顯得憂心忡忡,劉璟不由笑了起來,作爲大管家,要安置逃民,要戰後遣返民衆,還要籌劃十幾萬軍隊的錢糧,確實是很難爲他了。

“元直又在爲柴米擔憂麼?”劉璟笑着走進了房間。

徐庶連忙施禮道:“參見州牧!”

“坐下說吧!”劉璟一擺手,請徐庶坐下。

徐庶坐了下來,苦笑一聲道:“剛剛打完赤壁大戰,得了二十萬石糧食,在江陵和襄陽兩座城池中又得了十五萬石糧食,從彭澤水寨得了五萬石糧食,這麼多糧食對支撐對江東的戰役是足夠了,我擔心的是將來。”

“你擔心將來什麼?”

劉璟笑問道:“稅賦不足以養兵嗎?”

徐庶點點頭,“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就遠遠收不抵支,江夏一郡的稅賦最多隻能支撐三萬軍隊,其餘數萬大軍的錢糧開支都是陶家替我們支撐,今天陶勝來拜訪我,告訴了我一個不幸的消息,巴蜀和江東都禁止和荊州貿易了,也就是說,我們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這個消息倒是出乎劉璟的意料,他心中忖道:‘難道真是新錢出問題了嗎?’

徐庶又接着道:“主要是這半年來大量的物資流入荊州,已經引起巴蜀和江東的警惕了,年初時,巴蜀和江東先後禁止糧食貿易,現在所有的貿易都禁止了,我們鑄造新錢,卻沒有想到會引起這麼大的麻煩。”

劉璟沉‘吟’一下問道:“我們就這麼依賴貿易嗎?”

徐庶嘆了口氣,“巴蜀的石炭,江東的鐵礦,是我們必不可少,但我更擔心糧食會出問題啊!”

劉璟揹着手走了幾步,忽然回頭道::“但十年前荊州出產的糧食不是一樣養活了十三萬軍隊嗎?”

徐庶明白劉璟的意思,過去糧食能自足,爲何現在就不行了,他嘆口氣道:“過去確實能自足,僅襄陽一個郡就能養五萬軍隊,南郡也能養三萬軍隊,但問題是曹‘操’南侵對荊州的破壞很大,雖然人口減少不多,但考慮到土地擱荒,重建家園等等因素,恢復過去荊州從前產糧量,至少須要三年時間,我就擔心我們堅持不住。”

劉璟聽得有些‘迷’糊,他很瞭解徐庶,徐庶絕對不會爲三年後的事情來麻煩自己,肯定是有很急迫的現實問題,劉璟便笑問道:“你就告訴我實話吧!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徐庶萬般無奈,只得嘆息一聲道:“坦率地說,官倉裡已經糧盡了,本來我認爲沒有多大問題,因爲我們鑄造了足夠的錢,手上還有大量黃金,而且我們錢含銅量很高,在各地都極受歡迎,所以我想大量買入糧食。

不料陶家告訴我,巴蜀和江東都禁止和我們貿易了,使我的計劃落了空,現在逃難民衆開始陸續返回襄陽和南郡,正好需要大量糧食,至少到今年秋天,官府都必須賑濟他們,但現在各地官倉的存糧加起來也不足兩萬石,已經無下鍋之米了。”

劉璟這才明白徐庶的意思,他是來問自己要軍倉之糧,無論是赤壁大戰的戰利品還是江陵、襄陽的戰利品,都歸軍方所有,存放在夏口和武昌的軍倉內,僅糧食就有三十八萬石之多,但這些物資及糧食是歸軍隊所有,和地方官府無關。

劉璟沉‘吟’一下問道:“到九月秋收之前,你這邊還需要多少糧食?”

徐庶早就盤算過糧食缺口,他見劉璟有答應的意思,連忙道:“至少要三十萬石,不過我們可以用牲畜從江夏郡和長沙郡的農民手中換取十萬石糧食,但還有二十萬石的缺口。”

劉璟點了點頭,“我還是那句老話,糧食不夠,可以從軍倉裡調,但不能一次‘性’調走,需要多少調多少,我想....兩個月內糧食不足問題會有很大的變化。”

徐庶若有所思,“州牧是指江東?”

劉璟微微一笑,“不一定是江東。”

徐庶的馬車離開了劉璟的府宅,行駛在寬闊的大道上,月光從車窗縫隙裡‘射’入,照在徐庶複雜的表情之上。

他還在回味劉璟最後給他說的幾句話,“去年漲糧價之事你做得很好,現在我們要發展,要積累實力,不僅要向外掠奪,也必須讓民衆適當勒緊絝帶。”

“昔日秦國以七國之極弱之身,最後卻能統一天下,靠什麼,靠的就是掠奪民間財富,我們也要從民衆手中徵收財富,我們不是拿去享樂揮霍,而是要用於供養軍隊,用於打造兵器,用於購買生鐵,荊州安定數十年,民間殷實,徐長史,我們要想辦法把財富徵收上來,現在可不是享福之時,等天下統一了,再給荊州減稅嘛!”

徐庶不由低低嘆了口氣,雖然他很難接受掠取民財之說,可事實上,這又是一國強盛的必經之道,很多時候真的很難兩全。

.........

從柴桑到下雉縣並不遠,約一百五十里,沿途丘陵起伏,覆蓋着大片森林,如果晝夜行軍,也就是一天半的路程,但周瑜率領的八千軍隊卻足足走了三天,他們白天在密林中休息,夜裡行軍,晝伏夜行,秘密向下雉縣進發。

周瑜參與了赤壁之戰,他深知火油的威力,尤其對於水戰,那簡直就是戰船的剋星,可惜江東在境內尋找多年,卻始終沒有能找到火油,這令周瑜失落萬分。

這次江東軍西征,周瑜一直是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一直到他聽說徐盛攻佔了柴桑,他的立場才終於有所鬆動了,他反對西征,但絕不反對奪取下雉縣,那是江夏軍的火油產地,如果能佔領,對於江東軍將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但周瑜也知道,下雉縣對於江夏同樣重要,劉璟絕不會留一座空縣給自己,劉璟必然會在下雉縣駐紮重兵。

傍晚時分,夕陽已經落山,天邊的紅霞已褪成了淡粉‘色’的暮靄,天空也漸漸由淺藍變成了淡淡的青綠‘色’,在距離下雉縣還有三十里的一片山坳谷地中,八千江東軍正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用餐,準備天黑後啓程出發。

在由數十株大樹組成的樹林裡,臨時搭建了一座行軍帳篷,帳篷裡,周瑜站在地圖前久久沉思不語,一旁則站着徐盛和丁奉,徐盛是這才周瑜出征下雉縣的副將,而丁奉則是先鋒。

周瑜在思索奪取下雉縣的對策,現在他們距離下雉縣只有三十里,戰爭就在眼前,可是怎麼打?怎麼奪取下雉?周瑜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如果智取不成,那就只能強攻。

這時,旁邊丁奉開口道:“啓稟護軍,上次卑職被江夏軍‘逼’退,是因快船在水中被火油焚燒,確實領教到了火油的威力,這次我們要避免從水中行軍。”

“我們連船都沒有,和水中行軍有什麼關係?”周瑜狠狠瞪了他一眼。

丁奉頓時嚇得不敢再說一句話,周瑜也意識到自己說話太強硬了,便放緩語氣道:“我也知道江夏軍的火油厲害,我們自然要多多防備,現在關鍵是我在考慮用最小的代價奪取下雉縣,卻苦於情報不足。”

這時,帳外有士兵稟報:“啓稟護軍,斥候回來了,帶來一名採‘藥’人,據說瞭解下雉縣的情況。”

周瑜大喜,連忙令道:“速帶進來!”

片刻,幾名斥候將一名老者帶了進來,這是一名六十歲左右的老者,身材瘦小,但‘精’神卻十分矍鑠,他進帳便跪下磕頭道:“小民洪允叩見將軍!”

“老丈請起!”

周瑜示意親兵將老者扶起,又笑眯眯問他道:“老丈是哪裡人,怎麼會知道下雉縣的情況?”

“小民就是下雉縣人,以採‘藥’爲生,去年被遷去陽新縣,因爲常在附近採‘藥’,所以比較瞭解下雉縣的情況。”

周瑜點點頭又問道:“現在下雉縣有多少駐軍,主將是誰,你知道嗎?”

老者苦笑一聲道:“小民不敢肯定,但大約十天前來了很多江夏軍,估計有萬把人,至於首領是誰,小民確實不知。”

周瑜又問了一些情況,這才命人將老者帶下去,他走到地圖前,沉思了片刻,對徐盛和丁奉道:“如果我沒有猜錯,江夏軍的主將應該還是魏延,此人丟失了柴桑,現在必然會謹慎萬分,以將功贖罪,加之下雉城牆高大堅固,以我們八千兵力,想硬攻下雉縣恐怕我軍傷亡太大,我決定還是用一種‘逼’的辦法,‘逼’江夏軍出城作戰。”

說到這,周瑜對旁邊徐盛道:“文向先回柴桑一趟,告訴吳侯,我需要五十艘貨船,請他立刻發船前來下雉。”

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43章 可疑之人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55章 元日到來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248章 清船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53章 張允蔡瑁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290章 攔路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4章 再陷困境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
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232章 出兵反擊第848章 途中意外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43章 可疑之人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300章 飲馬漢水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55章 元日到來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248章 清船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53章 張允蔡瑁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第897章 陶家抉擇第67章 竹林試刀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381章 兩江分裂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290章 攔路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4章 再陷困境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875章 困獸猶鬥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906章 逼要名單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