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步步殺機

“他便是南呂梁一帶的匪首,名叫費農。”

司馬懿一怔,隨即怒形於色道:“既然是匪首,爲何不抓捕他?”

騾夫領隊嘆了口氣道:“前任縣尉曾經抓捕盜匪三當家,綽號百刀不死,並當街處斬了他,結果三天後,包括縣尉在內,他的家族老少四十七口全部被殺,四十七顆人頭懸掛於縣城大門上,此時使曹丞相也爲之震怒,下令剿匪,但最後不了了之,從此誰也不敢得罪南呂梁的盜匪,他們來賈胡堡是常事,大家只能裝作看不見,若惹了他,明天賈胡堡就會被血洗。”

司馬懿半晌才重重哼了一聲,“他剛纔看我們半晌,莫非他想對我們動手?”

領隊憂心忡忡道:“這正是我擔心的,最近傳說要和匈奴開戰,北上的商人少了很多,他們生意也很蕭條,如果來了這麼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光大箱子就有百十口,他們怎麼可能不動心,我很擔心明天路上會出事。”

司馬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吧!能動得了我們的盜匪,還沒有出事了。”

話雖這麼說,可領隊是在這一帶混飯吃的,如果出事,不管那方獲勝,他們都沒有好果子吃,他本想說不去了,但這話他說不出口,盜匪不好惹,但這羣客人也同樣不好惹,他心中焦慮之極,只求費農只是路過而已。

鼠雀嶺延綿近百里,這裡也屬於呂梁山的支脈,山脈縱橫,山谷衆多,很多山谷幽深險峻,終年人跡罕至,還有不少山脈缺口可以橫穿呂梁山,到達另一邊的西河郡。

入夜,幾名騎馬人在崎嶇的山道上縱馬疾奔,他們對山道的一草一木都瞭如指掌,儘管夜色漆黑,山道坎坷不平,但他們卻能縱馬疾奔,如履平地,在微弱的月光下,只見爲首之人年約四十歲,臉上有一道長長的刀疤,使他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猙獰,此人正是匪首費農,他們從賈胡堡一路疾奔而來。

他們奔入深山,直接進了一條峽谷,剛到峽谷口,一支鳴鏑從他們頭頂上射過,費農連忙勒住了繮繩,翻身下馬,在原地等候,這時樹林走出幾名身着盔甲的哨兵,費農連忙躬身對爲首軍官道:“請稟報將軍,我們發現了目標。”

爲首軍官一揮手,幾名士兵帶着費農向谷內走來,他們來到一棵極大的樹前,樹下站着一人,濃密的樹蔭遮住了他的臉龐,使他看起來就像一個若隱若現的黑影。

費農心中一陣發憷,單膝跪下道:“費農參見將軍!”

“你們發現目標了嗎?”

“回稟將軍,小人發現了目標,今天黃昏時分,他們住進了賈胡堡,應該明早出發,最遲明天天黑前抵達這裡。”

“很好,不過我對這一帶不熟,需要你的人協助,明天把你的手下都帶來吧!”

費農儘管心中不太情願,但他不敢說半個‘不’字,只得抱拳道:“小人遵命!”

“去吧!明天中午前,我要看到你的人到來。”

“是!”

費農起身離去了,半晌,黑影冷冷吩咐道:“通知下面人,今晚好好休息,明天給我拼死賣力!”

........

次日天剛亮,司馬懿一行便離開了賈胡堡,沿着崎嶇的山道繼續向北而去,或許是因爲走得人太多,山道並不難走,有一段路還相當平坦,周圍樹蔭濃密,兩邊怪石林立,不時有梟鳥發出巨大的鳴啼聲,清晨的霧氣籠罩在山巒之間,使山道上有一種陰森神秘之感。

山道上沒有行人,他們走了近一個時辰,除了他們之外,再也沒有看見其他行人,不過這也難怪,他們是賈胡堡第一個出發的隊伍,這個時候,對面也不可能出現行人,沒有人會在山中過夜。

司馬懿神情頗爲凝重,他還在考慮昨晚遇到了盜匪頭子,臨走時,掌櫃也提醒過他,假如遇到盜匪,舍財保命纔是生存之道,再加上昨晚領隊的話,似乎他們今天必然會遭到盜匪襲擊。

儘管司馬懿沒有把山賊盜匪放在心上,但他一向謹慎,還是不想過於大意,他一招手,將騾夫領隊叫了過來,司馬懿又問道:“你給我說說,這些山賊有多少人,是什麼背景?”

領隊更是一夜未睡好,心中忐忑不安,連忙道:“回使君的話,聽說這些山賊原本是河北一帶的黃巾賊軍,被官兵擊潰後,竄入幷州,糟蹋了幾個縣,被官兵圍捕,便躲進了呂梁山,從此落草爲寇,整個南呂梁都是他們的地盤,大概有一千餘人,有三個首領,昨晚我們看見的費農就是他們的大首領。”

“原來是黃巾賊!”

司馬懿這才明白這支山賊的背景,他又問道:“這一千餘人都是黃巾賊嗎?”

“黃巾賊只有三百餘人,其餘都是在幷州招募的地痞無賴,他們打家劫舍,強搶民女,可謂罪行累累,三年前曹丞相曾派于禁率軍來剿匪,於將軍打仗厲害,殺上山去,一把火燒了他們的寨子,救出了很多民女,但這些山賊卻逃到西河郡,被匈奴人包庇,剿匪就不了了之,等於將軍撤走,他們又席捲而來,又重新修建大寨,爲禍四方,比從前更狠。”

司馬懿微微一怔,“這裡可以去西河郡嗎?”

“山中有一些峽谷暗道,貫穿呂梁山,可以抵達另一端的西河郡,不過這些穀道很少有人走,我是沒走過。”

不知爲什麼,司馬懿心中竟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立刻令道:“傳令護衛,一路不可大意,要避免中埋伏!”

這次出使太原,劉璟事先便和司馬懿商定了路線,走呂梁山西道是匈奴人的勢力範圍,他們容易被匈奴人伏擊,所以他們決定走東道,那是漢人的聚居區,道路平坦,而且直接乘船走汾水,儘管如此,劉璟還是擔心他們遇到山賊盜匪,便從鷹擊軍中挑出一百名精銳軍士,護衛司馬懿出使,這只是防止萬一。

不料汾水航道被阻,他們不得不翻山越嶺,走一百多裡的山路,結果真的要遇到山賊盜匪,更讓司馬懿擔心的是,這一帶有秘道通往西河郡,使得匈奴人也有可能出現了,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不過他們不是商隊,擔負重要的政治任務,如果匈奴人得到消息,一定會攔截他們,這使司馬懿的心中略略有些緊張起來。

他們一路謹慎北行,但沒有發生任何異常,眼看一天將過去,時間漸漸到了下午,連騾夫領隊也鬆了口氣,看來費農還是不敢動手,他催馬來到司馬懿身邊,指着遠處一道山樑笑道:“使君看見沒有,前面那條有點發白的山樑叫做魚肚嶺,翻過那座山嶺便走出山區了,進入了平原,再走十幾裡便是界休縣碼頭,你們可以租大船直接去太原,不會有任何問題。”

司馬懿點點頭,擡頭打量四周的環境,這一帶正好是條峽谷,不過谷地較寬,兩邊寬約一里,道路兩邊森林茂盛,怪石突兀,再遠一點,兩邊都是懸崖峭壁,峭壁長滿密集的藤蔓,不注意的話,很難發現他們竟身處穀道之中。

司馬懿心中忽然感到一種不妙,如果有人要伏擊他們,這裡就是最好的地方,他立刻大喊道:“前面注意被伏擊!”

話音剛落,一支利箭從樹林內強勁向司馬懿射來,但略略偏了一點,從司馬懿的肩膀擦過,正好射中司馬懿身後的領隊,騾夫領隊一聲慘叫,翻身落馬。

突來的變故使護衛士兵大吃一驚,紛紛跳下馬,舉盾執弩,幾名士兵反應極快,催馬衝到司馬懿身邊,高舉巨盾,將司馬懿團團包圍,這次護衛司馬懿的鷹擊軍首領是一名牙將,名叫何延,荊州襄陽人,他身經百戰,屢立功績,八年時間,從一名小兵逐步升爲牙將。

何延經驗豐富,立刻發現了偷襲司馬懿的敵人,舉弩射去,只聽一聲慘叫,一名黑衣人從一株茂密的大樹上摔下,脖子上插着一支弩箭,隨着黑衣人被射落,樹林內鼓聲大作,尖聲喊叫由遠而近,幾株參天大樹轟然倒下,攔住前方的山道去路。

密集的箭矢從兩邊呼嘯射來,士兵們已經下馬,他們乘坐的戰馬卻紛紛中箭,谷地裡一片戰馬嘶鳴,百餘匹戰馬倒地慘死,騾夫們經驗不足,也紛紛中箭慘死。

士兵們戰馬都是上等良馬,跟隨他們多年,和士兵們親密無間,此時眼睜睜戰馬倒斃,令士兵們心如刀割,他們滿腔怒火,向樹林裡放箭還擊,他們箭術極爲高明,只要躲在樹上的伏擊人稍有露面,便被箭矢抓住。

片刻間,近五十名黑衣射手中箭跌落,其他伏擊弓手嚇得紛紛躲在樹幹後,不敢再露身,伏擊的箭矢頓時變得稀疏起來。

箭矢攻擊雖然受阻,但伏擊的敵人卻由遠而近,從兩邊森林內殺出,全部身着黑衣,足有千餘人,爲首之人長得粗眉鷹眼,一張瘦長的馬臉上掛了一道觸目驚心的刀疤,正是昨晚在賈胡堡遇到的賊首費農,司馬懿認出了他,對首領何延道:“何將軍,他們是這一帶的山賊盜匪,要當心!”

何延冷笑一聲道:“尚書放心吧!這些盜匪一個都活不成。”

他命令二十名手下保護司馬懿和其他隨從,他則率領其餘八十名士兵列隊應戰,他們已經脫去長袍,露出裡面的緊身盔甲,手執巨盾長矛,嚴陣以待,而護衛司馬懿的二十人則分爲兩隊,十人一隊,兩隊背靠背,應對東西兩面殺來的山賊。

八十名精銳的鷹擊軍士兵同時爆發出一聲吶喊,如暴風驟雨般向衝上來的山賊發動了攻勢,他們五人爲一隊,儼如十幾把犀利的短劍殺入敵軍之中,所過之處,殺得山賊人仰馬翻,死屍遍地,一路橫掃山賊,銳不可擋,不到一刻鐘,千餘名山賊便死傷過半,而漢軍士兵卻一人未傷。

山賊嚇得心驚膽寒,紛紛調頭要逃,但漢軍士兵已經截斷了他們的退路,使他們無路可逃,不少跪地投降者,卻被漢軍士兵毫不憐惜的捅死,他們不接受任何人投降。

一場伏擊戰,眨眼間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山賊哭喊連天,哀嚎遍野,死屍堆滿谷地,鮮血在山道上流淌。

這時,賊首費農急紅了眼,雖然他還沒有按照事先約定將漢軍逼進不遠處一條更狹窄的山谷,但他已經等不了,他舉起號角勁吹,‘嗚——‘號角聲響徹山谷。

這時司馬懿隱隱聽見穀道前後兩端都傳來應和的號角聲,他忽然意識到,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

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83章 進營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61章 緊急補救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5章 生死一線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14章 下馬威第98章 老將黃忠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74章 意外來信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114章 下馬威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40章 蒯越之勸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02章 豐盛收穫
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83章 進營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33章 劉表的心事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72章 戰爭陰雲迫近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61章 緊急補救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553章 籠絡世家(下)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5章 生死一線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114章 下馬威第98章 老將黃忠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798章 配合演戲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1004章 相國之爭第74章 意外來信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195章 吞併江夏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114章 下馬威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40章 蒯越之勸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02章 豐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