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以劍換刀

天漸漸亮了,赤壁大戰也進入尾聲,江東軍和江夏軍正忙碌地清理戰場,十幾萬曹軍被俘,帳篷輜重以及糧食軍械等物資堆積如山,戰死士兵的屍首被焚燒,骨灰撒進了長江。

劉璟則在周瑜的陪同下視察曹軍大營,曹軍大營保存還算完好,沒有象水寨一樣被一把烈火燒光,帳篷都已拆除,一頂頂疊放整齊,遠遠望去,就像十幾座灰白色的土丘。

在東南角還有數百頂巨大的帳篷沒有拆,那裡是曹軍的糧草庫,堆滿了糧食和乾草,僅糧食就有二十餘萬石之多,除此之外,還有十幾萬頭牛馬等牲畜。

銅錢更是難以計數,僅黃金就有幾千斤之多,周瑜臉色有點發白,他終於意識到劉璟爲什麼一定要爭奪戰利品的處置權,這些富可敵國的戰利品讓他感到一陣陣目眩,因爲黃蓋而放棄這些堆積如山的戰略物資,似乎有點得不償失。

但他也無可奈何,他畢竟已經和劉璟立據爲證,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劉璟不要太過分,多少能分給他一點,否則他真不知道回去怎麼向吳侯交代。

劉璟的目光迅速瞥了一眼周瑜,從一進大營他便感覺到了周瑜情緒有些低落,當然,他可以理解周瑜的心情。

有些事情他劉璟也不是先知,只是憑一些常識便可判斷,維持二十餘萬大軍在荊州作戰數月,這需要多少天量物資,這耗費了曹操將近一半的國力。

歷史上的赤壁大戰後,曹操便由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禦,很大程度上國力難以支持這樣大規模的南征。

事實上,這還只是一部分物資,還有一部分在江陵和樊城。

這時,周瑜取出一把劍,對劉璟道:“這是曹操的佩劍之一,名曰‘青釭’,是太史慈殺佩劍將夏侯恩所得,這柄劍我就送給州牧。”

劉璟聽說是青釭劍,頓時大感興趣,他接過劍緩緩抽出,劍身冰瑩如玉,森森寒氣撲面而來,“好劍!”劉璟脫口讚道。

“怎麼好意思收公瑾這麼貴重的劍,公瑾怎麼不把它獻給吳侯?”

雖然這樣說,劉璟卻已把劍扣入手中,他不可能再還給周瑜了,周瑜卻淡淡一笑,“如果州牧覺得不太好意思,那不妨也送我一把刀。”

劉璟見周瑜眼中有無限期盼之色,心中暗忖,‘什麼刀讓他如此期待?’

心念一轉,劉璟忽然明白過來,“公瑾是要古錠刀?”

古錠刀是孫堅的佩刀,當年孫堅在徵江夏時陣亡,這把刀落入劉表手中,劉表又將它賞賜給了酷愛收集兵器的黃忠。

雖然在荊州人眼中,古錠刀只是一把罕見的利刃,但在江東人眼中,它卻是聖物。

青釭劍雖然是天下名劍,但對於江東,它絕不能和古錠刀相提並論,能得到古錠刀,周瑜也能給吳侯一個交代,畢竟簽署合約未經吳侯同意,周瑜心中多少有點不安。

周瑜點點頭,“希望州牧能明白古錠刀對江東和吳侯的意義。”

劉璟驀地想起上次他和孫權見面,將青月劍贈給孫權時,孫權眼中那一絲失望,他現在才明白過來,孫權想要的是什麼?

沉吟片刻,劉璟笑道:“公瑾的心情我明白,再珍貴的寶物也比不上我們兩家聯軍抗曹的情誼,我會想辦法說服黃忠,一個月內,會有使者將古錠刀送到江東。”

周瑜大喜,躬身施禮:“多謝州牧成全!”

達成這個協議,周瑜那種患得患失的心情也一掃而空,他指着東南角的帳篷笑道:“那邊就是糧庫!”

“我們看看去。”劉璟饒有興致地向糧庫走去,

走進巨大的糧帳,這一頂大帳佔地足有兩畝地,地上鋪着乾燥的草墊,一包包糧食整齊的碼放,直頂帳穹,劉璟重重拍了拍厚實的糧包,他立刻判斷出,一包糧食至少是一石,那麼這頂大帳內有多少包糧食?

這時,投降的曹軍倉曹上前小心地介紹道:“啓稟州牧,這頂大帳中有三千石糧食,也就是三千包,百包一層,一共三十層,糧食都是去年的潁川軍屯麥,在乾燥處可以存放三年,卑職有帳,可以詳詳細細介紹。”

“不錯!”

劉璟讚許地笑道:“你是個合格的倉曹,繼續做下去。”

倉曹大喜,連忙躬身施禮,“多謝州牧。”

劉璟目光又轉向周瑜,周瑜神情沮喪地嘆了口氣道:“我既和州牧簽訂了契約,自然不會食言,所有戰俘和戰利品我一概不取,由州牧處置。”

劉璟心中暗暗搖頭,所以說周瑜只能做小弟,而無法成爲主公,根本原因就是他不夠厚黑,太過於書生意氣,若是自己,先把物資運走再說,實在礙不夠約定,再拿出一點點來踐約,誰知道有多少戰利品?

在涉及到戰爭利益之時,是沒有什麼仁義可言,雖然這樣想,劉璟依然笑眯眯道:“公瑾放心,等我整理完所有物資,我一定會公平分配,至少分給江東軍一半,這是我們雙方共同的勝利,我怎能獨享。”

周瑜心中苦笑,他雖然言而有信,但並不愚蠢,劉璟用馬延人頭換來的戰利品處置權,怎麼可能和自己公平共享,頂多是礙於面子劃給江東軍一點點,雖然明白,但他也無可奈何。

“州牧是準備即刻西進,奪取江陵和襄陽嗎?”周瑜又關切地問道。

劉璟笑着搖搖頭,“將士們太疲憊了,需要休整一段時間,我也要去看看我的兒子,出生幾個月了,才見了幾面,我這個父親做得不合格啊!”

周瑜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劉璟其實是不放心江東軍,不過江東軍留在江夏,確實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周瑜沉吟片刻道:“我和吳侯有過約定,赤壁大戰結束後,我就立刻回兵,協助吳侯攻打合肥,軍情緊急,我打算中午就直接返回蘄春,稍事休整後便回師蕪湖,江陵和襄陽,我就不再協助州牧了。”

劉璟心中大喜,周瑜看來也頗爲識趣,這樣最好,他拍了拍周瑜的肩膀笑道:“公瑾放心去吧!你們就乘坐俘獲的曹軍戰船回去,至於繳獲的物資,我會讓陶家商隊運去江東,絕不會讓江東吃虧。”

周瑜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能和州牧並肩大戰曹賊,周瑜此生也不枉也,希望我們能儘快再次會面。”

“會的,我們一定會很快再見面。”

........

剛從軍營出來,一名士兵便跑來稟報:“啓稟州牧,黃老將軍派人有急事稟報。”

“帶來見我!”

片刻一名軍士匆匆上前,單膝跪下稟報道:“稟報州牧,黃老將軍在清查渡江戰俘時抓住了夏侯淵。”

這個消息令劉璟大喜,他得到消息,率領五萬渡江曹軍的主將竟然是夏侯淵,劉璟便期待黃忠抓住此人,現在終於有了消息。

劉璟連忙問道:“是怎麼查到的?”

“夏侯淵化裝成小兵,混在隊伍中,結果被黃老將軍認出。”

劉璟欣然點頭,“立刻回去告訴黃老將軍,務必將夏侯淵嚴加看管,另外請老將軍下午過來一趟,就說有重要軍情商議。”

........

中午時分,周瑜便率領三萬江東軍乘坐數百艘繳獲的曹軍大船離開赤壁,順流向東而去,劉璟一直注視着江東軍的離去,心中才終於把江東之事放下,他又返回了曹軍大營。

Wωω▪ тt kΛn▪ ¢o 剛到大營門口,卻迎面遇到了魏延,在這次赤壁大戰中,魏延率兩萬軍第二批登陸,事實上他承擔了清理戰場的任務,抓捕戰俘,收繳各種戰利品,從昨晚一直忙碌到現在,他也是想去找劉璟,卻正好在大營門口遇見了。

“參見州牧!”魏延在馬上行禮道。

劉璟點點頭,催馬和他並肩而行,“戰後物資很多,還需要文長再辛苦幾天了。”

魏延就是爲這件事來找劉璟,他嘴脣動了動,滿臉無奈地表情,劉璟看了出來,笑問道:“有什麼話要說嗎?”

魏延嘆了口氣,“沒什麼,卑職遵令!”

“你有什麼話就直說,跟我這麼多年,我還不瞭解你,你當年可是刺頭啊!”

魏延苦笑一下道:“其實卑職想請令去攻打江陵。”

“你這麼急於去攻打江陵?”劉璟問道。

“是!弟兄們都心急如焚,都希望立刻西進,攻克江陵。”

“但現在是冬天,風向不對,船隊也無法西進。”

魏延急忙道:“可以不必走水路,走華容道便可直抵江陵,還可以追殺曹操,弟兄們都等得心急,請州牧儘快下令。”

劉璟又看了一眼旁邊的甘寧,又問道:“興霸也這樣心急如焚嗎?”

甘寧連忙躬身道:“卑職也希望能儘快西進,不僅是卑職,黃老將軍和文將軍也是這個意思,儘快恢復荊州,剷除曹操再荊州的勢力,即將江東軍已東撤,我們便無後顧之憂。”

“州牧,下令吧!”

魏延又急切地催促道:“州牧若不答應,恐怕無法向弟兄們交代啊!”

劉璟瞥了魏延一眼,心中略略有些不悅,便淡淡道:“既然大家都這麼心急,這件事我會盡快安排,這樣吧!等下午黃老將軍過來,我們一起商議。”

說到這,劉璟又對魏延道:“善後之事我另找人選,你就不用管了。”

魏延大喜,抱拳道:“多謝州牧體諒卑職。”

這時,身後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大聲稟報道:“啓稟州牧,徐長史來了,船隻已到岸邊。”

劉璟呵呵笑了起來,徐庶來得太及時,正好替自己善後。

他立刻調轉馬頭,又向岸邊奔去,剛走到半路,便見徐庶帶領大羣文官騎馬而來,賈詡也在其中。

衆官員看見了劉璟,紛紛上前見禮,劉璟一一回禮,對徐庶笑道:“我剛纔還在想,徐大管家會不會及時趕來沒收戰利品,沒想到真來得這麼及時。”

衆人都笑了起來,徐庶也笑道:“你打這場戰役,把我們整個江夏都折騰窮了,當然要連本帶利收回來,所以戰利品暫時由我們接收。”

“那就去找魏將軍交接吧!現在暫時由他管,我剛剛纔答應他找人接替,你們就及時趕來了。”

徐庶也不客氣,向劉璟拱拱手便催馬去了,賈詡卻留了下來,等大家走遠,賈詡才笑眯眯道:“我想現在州牧一定感到爲難,所以我也過江了。”

劉璟略略一怔,賈詡果然老辣,竟把自己的心思看透了,他點點頭,“我們先回帳去說。”

劉璟的臨時營帳位於曹營西南角,是一片比較開闊的高地,生長着上百株挺拔高大的雲杉,他的帳篷就搭建在雲杉林中。

進了帳,劉璟命親兵上了熱茶,劉璟喝了一口熱茶,先問道:“司馬懿現在如何?”

“他現在江夏書院讀書,不過州牧請放心,此人絕不迂腐,而且極善於觀察形勢,之前他或許有點猶豫,但現在州牧在赤壁大勝曹軍,他便知道自己該怎麼選擇了,不用我去勸他,只需州牧給他一個臺階,自然就水到渠成。”

劉璟點點頭,“主要是有些煩心之事,處理完我就去看看他。”

賈詡彷彿明白劉璟的煩心之事,他喝了一口茶,這纔不慌不忙笑道:“我想州牧一定是在爲攻打江陵之事爲難。”

劉璟嘆了口氣“將士們都急不可耐地想進攻江陵,確實讓人很難辦。”

“那我就不明白了,州牧爲何不急於進攻江陵?”賈詡似笑非笑地問道,其實他心裡很明白,卻故意一問。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劉備也在江陵南岸虎視眈眈,我就怕把曹操逼得太急,他索性把江陵還給劉備,用劉備來牽制我,我們可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我想稍微再等一等,給曹操喘息之機,讓他認爲能守住江陵和襄陽,然後等他北歸後再動手。”

賈詡微微微笑了起來,“州牧是擔心難以從劉備手中奪取江陵,對吧!”

“正是如此,從曹軍手中奪取江陵,我名正言順,可劉備手中有劉琦,一但他奪回江陵,我若去攻城,他就會把劉琦供在城牆上,讓我怎麼打?畢竟劉琦纔是名正言順的江陵之主,而且他也沒有投降曹操,道義上有欠缺啊!”

“既然這樣,州牧給大將們講清楚這一點就行了,又何必苦惱?”

劉璟搖搖頭,“他們不會理解,普通士卒更不會理解,這樣反而影響士氣,而且有的事情我不想讓大將們知道得太多。”

“其實這件事很好解決。”

賈詡陰陰一笑,低聲道:“州牧可以找一人極力反對進攻江陵就是了,這樣一來,衆將們也就怪不到州牧的頭上。”

劉璟明白了賈詡的意思,得罪人之事讓其他人去做,不過想想也是,做領導要有領導的覺悟,不能什麼話都讓領導自己去說。

“那先生認爲找誰合適呢?”

這時賈詡的目光望向帳外,只見徐庶正匆匆向大帳走來,賈詡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

第20章 蔡氏劍館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7章 少女人質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2章 一輛牛車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455章 內外交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8章 綿裡藏針第34章 圍剿亂賊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240章 痛惜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2章 一輛牛車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36章 赤壁酒館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909章 人口戰略
第20章 蔡氏劍館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951章 引水工程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37章 少女人質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2章 一輛牛車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455章 內外交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8章 綿裡藏針第34章 圍剿亂賊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240章 痛惜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257章 賈詡請辭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2章 一輛牛車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588章 南蠻僱傭軍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36章 赤壁酒館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909章 人口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