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最後希望

按照孫權和黃蓋的約定,黃蓋每天都要用鴿信向建業報告吳郡的情況,這也是因爲漢軍攻佔京口後,吳郡和建業間的聯繫被切斷,而被迫採取的一種應對策略。

此時孫權也知道漢軍主力佔領京口之事,漢軍主力沒有西來建業,而是直接向南殺去,這讓孫權十分擔心吳郡的安危,他幾乎每天都要詢問吳郡那邊的消息。

黃蓋也和約定的一樣,每天發送一份鴿信到建業,證實了孫權的擔心,漢軍佔領了毗陵縣,佔領了毗陵全境,漢軍主力正向南推進,但就在這時,鴿信的內容卻發生了變化,漢軍沒有攻打吳縣,而是在挖掘運河,一連幾天,每天鴿信內容都差不多,漢軍遲遲沒有攻城,依然在疏通運河。

這讓孫權的心中十分困‘惑’,漢軍不攻城掠寨,卻在疏通運河,這是在做什麼?

孫權在書房內負手來回踱步,他此時已忘記了江東在大局上的潰敗,卻着眼於細節上的得失,對於如何能翻盤,他沒有一點思路,他只懷着一絲僥倖,或許漢軍被困在吳郡,或者在吳郡遭遇失敗。

這時,一名‘侍’衛在‘門’口稟報:“吳侯,羅校尉求見!”

孫權點點頭,“讓他進來!”

片刻,一名三十歲左右的將領快步走進房間,此人叫羅巖,出任內務軍校尉,也就是秘密機構鷹喙的頭目,他和前任首領王寧一樣,都是出身孫權‘侍’衛,對孫權忠心耿耿,是孫權最信任之人。

羅巖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參見吳侯!”

孫權瞥了他一眼,冷冷問道:“諸葛瑾有下落了嗎?”

幾天前,諸葛瑾意外失蹤,士兵只找到他損壞的馬車,馬車內血跡斑斑,挽馬被‘亂’箭‘射’死,諸葛瑾和車伕卻不知所蹤,這件事引起了衆多官員議論,諸葛瑾爲人寬厚,人緣極好,官員們紛紛去諸葛府中慰問他的妻兒。

這件事讓孫權很被動,他懷疑諸葛瑾已經投敵,但從現場看,諸葛瑾又似乎出事了,孫權有心殺一儆百,將諸葛瑾妻兒投入獄中,但又怕引起百官憤怒,讓他左右爲難。

羅巖沉聲道:“卑職派人嚴密監視諸葛府,前幾天他妻子痛不‘欲’生,可這兩天她忽然安靜下來,悲痛減輕很多,甚至有點假裝悲傷,卑職總覺得有人在給諸葛瑾家屬通風報信。”

“我不要你的猜測,是誰在給他們通風報信?”孫權有些惱火道。

羅巖無奈解釋道:“這幾天他們府中沒有家人進出,但來了不少官員上‘門’慰問,足有十幾人,包括張軍師,卑職確實不知是誰給他們通風報信。”

孫權負手走了幾步,忽然惡狠狠道:“既然如此,就當諸葛瑾已背叛,立刻將他妻兒下獄審訊!”

“卑職遵令!”羅巖明知不妥,但也只得答應了。

孫權又問道:“現在官員們有什麼動作?”

這也是孫權所關心之事,秣陵縣城內謠言四起,人心惶惶,這個時候,百官們都在各自打算了,孫權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準備背叛自己。

“回稟吳侯,這段時間官員們都非常沉默,沒有人公開表達自己的態度,但入夜後,官員們‘私’下往來密切,往來很多,卑職無法一一統計。”

“有沒有誰暗中召集官員密談?”

“昨天晚上,有十幾個官員去了張軍師府中,都是從前和他一個派系的官員,他們在一起聚會了大約兩個時辰才散去。”

和張昭一個派系,那就是北方派了,也是江東最大的實力派,包括張昭、諸葛瑾、薛綜、程秉、嚴畯等高官,還有數十名普通官員,在目前這個情況下,這些派系聚會也是情理之中,但孫權卻很想知道,是張昭主動召集他們,還是他們自發去找張昭?

想到這,孫權吩咐道:“你去調查清楚,北方派的聚會是誰發起?這很重要,一定要搞清楚。”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稟報:“吳侯,呂都督有急事求見!”

孫權讓羅巖退下,這才讓呂‘蒙’前來進見,片刻,呂‘蒙’匆匆走進了書房,向孫權施一禮,有些緊張道:“吳侯,卑職得到消息,可能吳縣已經失守!”

孫權一愣,“這.這是哪裡得消息?”

“消息從軍中傳來,卑職仔細盤查過,是吳郡那邊有敗兵逃回,帶回來一些不利的消息。”

“什麼.。消息?”

“說是黃將軍偷襲漢軍大營中計,被漢軍伏擊,大敗而逃,朱恆投降漢軍,獻了吳縣城,現在黃將軍情況不明。”

孫權呆住了,慢慢頹然坐下,如果消息是真,那麼吳縣真的完了,每天送來的鴿信也是假消息,他就是感到奇怪,漢軍爲何不攻城,反而疏通運河做什麼?

半晌,孫權低低嘆息一聲,“呂都督,如果消息是真,我們該怎麼辦?”

呂‘蒙’咬牙道:“卑職聽說漢軍糧草屯積在毗陵縣,如果我們能偷襲毗陵成功,燒燬漢軍糧草,或許我們還有一線希望。”

孫權沉思片刻道:“偷襲毗陵,需要多少軍隊?”

“軍隊不在多,而在於‘精’,三千人足矣,卑職推薦丁奉爲主將,率軍偷襲毗陵。”

此時孫權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要有人說,還有一線希望,他都會毫不猶豫抓住,只是讓他出兵,這有點讓他爲難,但只沉‘吟’片刻,孫權便做出了決定,“也罷!就依呂都督之言,當丁將軍率軍偷襲毗陵縣。”

江東文官們各有打算,江東武將們也逐漸分化,以呂‘蒙’爲首的少壯派依舊殫盡竭慮,盡一切力量擊敗漢軍,挽救江東。

而以陳武、蔣欽爲首的老將則比較悲觀,認爲江東大勢已去,雖然他們沒有說出投降漢軍之類的話,但也態度消極,不肯賣力防禦。

到了江東最危急的時刻,孫權也終於認識到,他只能依靠呂‘蒙’等少壯派,和漢軍進行最後一搏。

夜晚,一支軍隊離開了建業,正迅速向東進發,這支三千人的軍隊正是由丁奉率領,前去偷襲毗陵縣漢軍糧草重地的江東軍。

事實上,呂‘蒙’得到的消息也只是十天前的事實,十天前,漢軍爲了攻打吳郡,而將二十萬石糧囤積在毗陵縣,以毗陵縣爲糧草後勤重地,但現在吳郡已經被漢軍主力攻下,那麼毗陵縣還是不是糧草後勤重地?呂‘蒙’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爲此,他做出兩個方案,如果毗陵縣還是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那麼丁奉必須千方百計燒燬漢軍的糧草,迫使漢軍因缺糧而退兵,相反,如果毗陵縣已經不再是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那就由丁奉自己去尋找漢軍糧草所在,想辦法燒燬它。

總之,丁奉和他率領的三千軍就成了呂‘蒙’安排在外面的一支奇兵,一旦漢軍主力包圍建業,這支奇兵將在外圍作戰,伺機進攻漢軍的死‘穴’。

也正是這個戰術意圖,丁奉率領的這三千軍隊十分‘精’銳,都是五六年的老兵,大多參加過合‘肥’之戰,訓練充足,裝備‘精’良,除了全套的刀矛盔甲外,每個士兵還揹着三鬥米和一隻火油皮袋。

丁奉走得並不急迫,在走出五十里後,天漸漸亮了,丁奉見前方有一片樹林,便下令全軍進入樹林休息。

士兵們走了一夜,也着實有些疲憊不堪,他們紛紛衝進樹林,尋找一處乾燥之地休息,丁奉也找到一塊大石坐下,一邊喝水,一邊思索着呂‘蒙’給他的命令。

丁奉本人也認爲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不應該再停留於毗陵縣,既然漢軍拿下了吳郡,那麼下一步必然是殺一記回馬槍,調頭進攻建業,在這種情況下,漢軍的糧草後勤重地會放在哪裡?

丁奉取出一幅地圖放在大石上,仔細地尋找漢軍可能選擇的後勤的重地,這個承擔糧食後勤的重地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交’通便利,尤其要方便水運,其次要離建業比較近,便於隨時向漢軍支援糧食,憑這一點,毗陵縣就要去掉了,甚至京口也不可能,原因都是離建業太遠。

而第三就是要安全,便於駐紮重兵,有利於防禦,不會被敵軍輕易偷襲,可是.。建業附近同時符合這三條的地方几乎沒有,不是‘交’通不便,就是安全不利。

這時,丁奉的目光有些凝固了,他發現了最有可能成爲漢軍後勤重地的存糧之地,那就是長江北岸,既有長江的水運便利,又有遠離江東軍的安全,同時離建業很近。

丁奉心中充滿了苦澀,如果他是劉璟,他會不會把極其重要的後勤重地依舊放在不安全的江東,而不遷去安全且便利的江北呢?答案是必然的,漢軍糧草必然會北遷,連他這個普通的江東戰將都能想到這一點,作爲一國之君的劉璟會想不到嗎?

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走來,向丁奉稟報道:“啓稟將軍,我們在樹林裡抓到兩個逃兵。”

丁奉點點頭,“把他們帶上來!”

........

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12章 蒯蔡兩族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75章 許都之謀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57章 餞別送友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67章 竹林試刀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63章 深夜急令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
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12章 蒯蔡兩族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75章 許都之謀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328章 危機一刻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375章 周瑜的尷尬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57章 餞別送友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67章 竹林試刀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980章 兩個條件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63章 深夜急令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