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

“你就是蔣幹!”

船艙內,劉璟饒有興致地打量眼前這個身材略顯瘦弱的男子,這位就是三國演義中那位兩次中計,喪送了曹操八十三萬大軍的蔣幹?他還居然是柴桑人。

蔣幹認識劉璟,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低聲道:“在下正是。”

劉璟想起他見過兩個姓蔣的人,又問道:“當年樊城遊繳所的蔣忠和黃祖幕僚蔣齊是你什麼人?”

“他們都是我族人。”

蔣幹無奈地回答,他垂手站在劉璟面前,神情顯得有些尷尬,蔣幹心中甚至還有些慚愧,他的父親現在還在柴桑,跟大哥住在一起,侄兒蔣勵還是江夏軍的一名屯長

Www¤ⓣⓣⓚⓐⓝ¤¢ Ο

這是他的秘密,他告訴曹操自己父母雙亡,隱瞞住了父親還健在的事實,他也害怕被劉璟查出自己背景,但他的口音卻暴露了秘密。

“你是哪年投靠了曹操?”劉璟又問道。

“建安八年!”

蔣幹立刻又解釋道:“但我建安五年就離開柴桑去北方遊學,州牧掌柴桑時,我並不在柴桑。”

這時,劉璟語氣變得柔和,一擺手道:“先生請坐!”

蔣幹心中忐忑不安地坐下,目光撇向桌上的信匣,那裡面是曹丞相給孫權的正式書函,劉璟拾起信匣,信匣由白玉製成,外面系一條金帶。

劉璟打開玉匣,取出了裡面的信函,讓劉璟不由一怔,這竟然不是曹操的私信,而是一份加蓋有漢丞相大印的書面承諾書,承諾書中明確答應五年內不進攻江東,封孫權爲吳公。

同時還提出,如果江東軍願意和曹軍共同攻打荊州,戰後,江東將得到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還有第三條,願爲次子彰求娶吳侯之妹爲妻,兩家共結秦晉之好。

這讓劉璟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這是一個孫權無法拒絕的條件,不僅是丞相許諾,同時還給了孫權荊南四郡,看來曹操是下了血本,一定要把孫權爭取過去,幸虧這份保證函被自己截住了,否則後果簡直不堪設想,那個赤壁的管事一定要好好重賞。

劉璟揹着手走了幾步,沉思下一步的對策,當然他可以把信和使者扣留,就當此事沒有發生,可如果曹操再派使者怎麼辦?或者孫權派使者去江陵,都會引發危機。

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使者前去蘄春縣,劉璟又看了一眼蔣幹,眼中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看來解決危機的鑰匙還是落在此人身上。

劉璟坐下,注視着蔣幹微微笑道:“我去年看過柴桑戶冊,子翼兄的父親應該還在柴桑吧!”

這句話儼如一記重擊,重重擊打蔣幹心中,使他本來就不是很堅強的內心出現了一條巨大的裂痕,他慢慢低下了頭,心中充滿了絕望。

。。。。。。

孫權臨時府邸,諸葛亮在魯肅的陪同下,在大門前耐心地等待着孫權的召見,魯肅沒有失信,最終說服孫權見一見諸葛亮,聽一下劉備方面的意見。

政治從來都是極爲現實,完全靠實力說話,自從曹操攻陷江陵,劉備慘敗渡江後,他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孫權對他的興趣也不大了,諸葛亮也被孫權冷落。

不過諸葛亮並不想離開蘄春,他要想方設法讓劉備加入到抗曹的陣營中來,否則劉備就會失去分享戰利品的機會,最終靠魯肅的幫忙,使諸葛亮得到一次會見孫權的機會,成與不成就在此一舉了。

這時側門開啓,一名侍衛跑了出來,行一禮道:“吳侯有請

!”

諸葛亮和魯肅對視一眼,一起向大門內走去,很快,兩人走到書房前,侍衛進屋稟報:“魯副都督和諸葛先生來了!”

“請進!”房間裡傳來孫權的聲音,心情似乎不錯,回答得很輕鬆。

諸葛亮走進房間,只見孫權正坐在案頭批閱江東送來的公文,目前東吳內政由張紘代管,暫時平安無事,山越人也沒有趁機鬧事,農業風調雨順,夏糧豐收在望,這使孫權心情十分愉快。

諸葛亮上前施禮道:“孔明參見吳侯!”

孫權笑着一擺手道:“孔明先生請坐!”

諸葛亮坐下,魯肅也陪坐在另一側,孫權這才歉然道:“這幾日事務繁忙,無暇見先生,着實怠慢了,請先生見諒!”

諸葛亮一笑,“亮也有耳聞,知道吳侯煩心,也不敢打擾。”

孫權知道他說得是曹操密信之事,他不想和劉備方面談這件事,便一笑揭過,又問道:“不知現在皇叔狀況如何?”

“我前天接到皇叔快信,皇叔已在武陵縣,目前武陵縣糧食充足,軍隊還有兩萬五千人,實力尚在。”

“那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上次東吳一會,實在是匆忙,什麼時候再請皇叔來江東,我一定會好好招待他。”

孫權只是隨口說說,並沒有當真,但諸葛亮卻抓住了機會,笑道:“既然如此,孔明就替皇叔接受吳侯的邀請,大戰後皇叔一定前來拜訪吳侯。”

孫權心中一怔,沒想到諸葛亮竟當真了,他只得苦笑一下,岔開了話題,“這次抗曹之戰,很遺憾皇叔不能參加了。”

這也正是諸葛亮要談的正事,他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緩緩道:“吳侯此言詫異,聯合抗曹是上次東吳之行,吳侯和皇叔親定的大計,南郡之軍雖然遭遇小挫折,但實力仍在,且抗曹之心愈加盛烈。

現在我們依然擁有衡陽、武陵等五郡,以及南郡一半,精銳之軍兩萬五千人,更重要是皇叔手中有衣帶詔書,奉旨討賊,更加名正言順,否則,曹操以丞相之身親討江東,又有皇帝旨意,劉州牧及吳侯皆是漢臣,何以抗旨不遵?”

諸葛亮的話句句打在孫權的心中,諸葛亮說得很對,他們聯合抗曹最大的問題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曹操奉旨征討,而他們卻抵抗朝廷大軍,說得嚴重一點,他們就是造反叛逆,如果有劉備的衣帶詔,他們就是清君側,救漢帝,意義完全不同了。

諸葛亮見孫權已被說動,他又接着道:“三方抗曹,必有一頭,劉皇叔願奉吳侯爲首,協助吳侯討伐漢賊!”

這也是諸葛亮的殺手鐗,他知道孫權和劉璟在暗爭抗曹領袖之位,這對戰後的利益分配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他先表態,支持孫權爲三方抗曹領袖

孫權終於被說服了,他點點頭又問道:“不知皇叔會以什麼方式參與抗曹?”

諸葛亮大喜,孫權終於鬆口了,他連忙道:“我們有兩個方案,一是派軍隊跟隨江東軍,其次是我們在西線作戰,攻打江陵,斷曹操江陵後路,兩個方案由吳侯決定。”

孫權想了想便笑道:“讓我再考慮考慮,先不急決定,總之,我支持皇叔的抗曹立場。”

諸葛亮既然已經達到目的,他便不久留了,起身告辭,孫權親自送諸葛亮出去,給魯肅施了一個眼色,魯肅會意,吳侯是要自己留下來。

魯肅將諸葛亮送出大門,又匆匆趕回來,只見孫權站在窗前沉思不語,魯肅不敢打擾主公思路,便靜立一旁。

過了良久,孫權問道:“子敬可知道劉備爲何一定要參與抗曹大計嗎?”

“他是皇叔,又奉衣帶之詔,在這個時候,他若龜縮在武陵不出,會被天下人非議,他承擔不起這種重責。”

“你真這樣想?”孫權回頭似笑非笑地看着魯肅。

魯肅點點頭,“微臣確實是這樣認爲,諸葛亮也承認了微臣的想法正確。”

孫權搖了搖頭,“那是子敬太忠厚了,看不懂諸葛亮的心計。”

魯肅連忙躬身道:“微臣不知,請吳侯明示。”

孫權嘆了口氣,“坐下說吧!”

兩人坐下,孫權這才苦笑一聲道:“我也是剛剛纔反應過來,昨天子布找到我,勸我就算最終和劉璟聯合抗曹,也要談及條件,要劉璟讓出長沙、武陵、零陵、桂陽、衡陽五郡,可除了長沙郡外,其餘四郡都在劉備手上,剛纔諸葛亮堅持劉備軍隊參與抗曹,顯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卻一時忘了,現在才反應過來。”

魯肅沉默片刻,問道:“吳侯是想反悔,推翻剛纔的允諾嗎?”

“我也不至於這麼言而無信,但如果能不知不覺讓孔明消失,那麼......”

孫權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殺了諸葛亮,那他承諾之事就無人知曉了,也就可以隨之作廢,只是這個想法有點太陰狠,他希望能得到魯肅的支持。

魯肅卻立刻起身道:“吳侯,請容微臣一言,劉備參戰有利於主公抗曹之名正言順,這其實是大義,而爲了區區四郡而甘冒逆臣之名,實爲因小失大,吳侯若要四郡,戰後可以找別的理由,但大敵當前,微臣以爲,還是應該衆志成城,團結抗曹纔是正途!”

孫權默默不語,魯肅一席話說得他萬分慚愧,半晌他才嘆息一聲道:“子敬說得對,我險些做了蠢事了,多虧子敬的勸諫,也罷,就採納子敬的話,既已許之,就不再反悔,四郡等戰後找別的理由奪取。”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2章 一輛牛車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68章 綿裡藏針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6章 一路追殺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76章 孫權野望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7章 禮尚往來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282章 長沙之行
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645章 特殊棋子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20章 蔡氏劍館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2章 一輛牛車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68章 綿裡藏針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75章 許都之謀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6章 一路追殺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067章 葉城事件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76章 孫權野望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938章 虞氏倒戈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7章 禮尚往來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345章 初爲人父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458章 達成共識(上)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24章 禮尚再往來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282章 長沙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