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新的威脅

淩統雖然曾經因對劉璟無禮而被將爲小卒,但那只是給劉璟一個交代,做做樣子罷了,事實上,在赤壁大戰結束後,淩統又被封爲承烈都尉,這次孫權西征,他更是和呂蒙、丁奉一起被封爲破敵三先鋒。

今天江夏軍意外來襲,正好是他當值巡哨水寨,他立刻率領數十艘哨船迎戰而上。

小船在大江中劈波斬浪,疾速前進,淩統便站在第一艘戰船的船頭,手執鋼刀和盾牌,目光犀利地盯着敵船,儼如一頭即將迅猛撲上烈豹。

他之所以如此兇猛,其中還有一個藏在他心底的秘密,那就是他知道尚香公主在城頭上注視着自己,有美人關注,更加激起了他身體中的雄性勇氣。

而迎面駛來的江夏戰船都是百石快船,共五十艘,由江夏軍的水上第一猛將沈彌率領,他同樣手執盾牌和短戟,冷冷地望着越來越近的江東軍戰船。

誰也想不到的是,在後面數百步外的中間一艘千石戰船上,劉璟便站在船頭觀戰,這是一場試驗蜂弩的戰鬥,他很想了解蜂弩在水戰中的效果。

這時,劉璟遠遠看見了淩統,不由冷笑一聲,‘好一個孫權的誠意!’

他的目光又轉到城頭,相距七八里,他只隱隱看見城頭上站滿了觀戰者,雖然看不清臉龐,但他可以想象,孫權就在其中。

劉璟的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假如孫權嚐到蜂弩的滋味,他又會是一種什麼表情。

“擂鼓助戰!”

劉璟一聲令下,三艘千石大船上的戰鼓聲轟隆隆敲響了,鼓聲響徹江面,更加激勵着江夏水軍的鬥志,他們距離江東戰船越來越近。

沈彌將敵船將至,當即令道:“準備蜂弩!”

一名士兵坐在船頭操控蜂弩,這是劉璟從夏口帶回的五十具蜂弩,安裝在船頭,一名士兵便可以操縱。

劉璟在後來才知道,馬鈞之所以暫時選用大黃弩的架子,其實也是一種欺騙性的策略,就是要讓敵軍誤以爲這是十石重弩。

但實際上只是兩石弩,十石大黃蜂弩還沒有研製出來,原因是矢匣無法承受住十石重力的撞擊。

兩石弩,三十步殺傷射程,這對於實戰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對方可以用盾牌便可防禦住,一旦十石蜂弩研製出來,弩矢便可以穿透盾牌,殺傷力驚人,所以今天的戰鬥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理戰。

江夏軍的戰船從側面衝向敵船,士兵瞄準了敵船上的十幾名士兵,兩艘船越來越近,五十步....三十步....十步,相距只有十步,這時,淩統也看到江夏軍船頭上的怪物,他驀地認出,那是大黃弩,驚得他回頭大喊:“快用盾牌!”

但已經來不及了,‘咔!’一聲弩機聲響,九支弩矢呼嘯而出,瞬間射向船上的士兵,只聽一片慘叫聲,五人被弩矢射中,翻滾落江,淩統的腿上也中了一矢,血涌了出來。

“淩統受死!”沈彌大喝一聲,迎面一戟向淩統的咽喉劈來......

這時,近百艘小船在江面上鏖戰在一處,蜂弩紛紛發射,江東士兵死傷慘重。

江東水軍的標準配置是長矛、戰刀和圓盾,一般是用長矛,圓盾背在身後,只有面對敵軍弓箭襲擊或者貼身近戰時纔會改用戰刀及盾牌。

小船上,一片片的人中矢落水,就連城頭上的孫權也發現不對,他神色凝重,回頭問黃蓋道:“老將軍發現了什麼?”

黃蓋眼中也露出驚訝之色,“好像我們士兵中箭了,但敵軍並沒有使用弓箭,卑職....也不清楚!”

孫權意識到不妙,如果自己的哨船全軍覆沒,會嚴重影響到士氣,他當即令道:“鳴金收兵!”

“當!當!當!”急促的鐘聲敲響,催促前方出戰的哨船退兵。

江面上鏖戰激烈,但勝負已分,蜂弩的巨大殺傷力使江東水軍尚未作戰便減員四成,江東水軍處於劣勢,十幾艘船隻已成空船,其餘船隻的士兵正苦苦支撐。

淩統武藝在沈彌之上,他的水性也不弱於沈彌,沈彌的整體實力不如淩統,但因爲淩統腿上受傷,使他的力量和武藝發揮打了折扣,竟被沈彌殺得節節敗退,披頭散髮,左支右擋,顯得狼狽不堪。

這時淩統聽見了鳴金收兵聲,但他卻無法從對方凌厲的攻勢中脫身,他心中大急,猛地怒喝一聲,戰刀脫手而出,向沈彌劈去,沈彌側身躲過戰刀。

淩統抓住了這一瞬間的機會,翻身跳入江中,像條魚一般不見了蹤影。

沈彌大怒,正要跳水追殺,這時,江夏軍大船上也響起了鐘鼓齊鳴聲,這是窮寇勿追的命令,沈彌剋制住了跳水的衝動,大聲喝令道:“不要追趕了!”

江東士兵出戰五十餘艘戰船,最後只回來不到二十艘,一千士兵死傷近七百人,而江夏軍損失不到十艘戰船,死傷百餘人。

幾十年來,荊州水軍對陣江東水軍總是敗多勝少,不多的幾次勝利都是慘勝,而今天這種勝負懸殊的水上交戰在江東和江夏兩軍之間極爲罕見,正是蜂弩在中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劉璟的臉上露出欣慰之色,今天的蜂弩雖然只是殺了一個出其不意,一但真正的大黃蜂弩研製成功,那纔是江東軍的噩夢來臨。

這時,沈彌率領戰船陸陸續續返回,沈彌上了大船單膝跪下行禮,“回稟州牧,卑職作戰不力,導致一百二十名弟兄傷亡。”

劉璟扶起他笑道:“已經很不錯了,要不是蜂弩發威,至少要傷亡四成弟兄,勝負還不得知。”

說起蜂弩,沈彌頓時興奮起來,“啓稟州牧,這種蜂弩殺傷力確實很不錯,尤其在水上近戰中威力極大,如果是真正的大黃弩,能射穿敵軍盾牌,那我們在水面上真的無敵了。”

劉璟只是笑了笑,蜂弩不是火油,一旦江東軍得到一具蜂弩,他們也能仿製出來,最多一年,他們就能大量造出,同樣用來對付江夏軍,事實上,水面上的殺手鐗還應該是火油,蜂弩用來對付曹軍騎兵纔對。

他又問道:“這一戰還有什麼收穫嗎?”

“還有一樣東西要向州牧稟報。”

沈彌走回船舷邊,探身向下面喊道:“把東西擡上來!”

很快,一名士兵扛着一隻木桶上了大船,木桶有些滲漏,縫隙裡流出了火油,劉璟的神情頓時嚴肅起來,他快步上前,從滲漏的縫隙裡抹了一點火油放在鼻子邊嗅了嗅,真是和他們一樣的火油。

沈彌在一旁道:“這時在他們主船上發現的一桶火油,其他船上沒有發現,下面有字,應該是曹軍提供給江東軍的火油。”

劉璟翻過油桶,果然在底部邊上發現一個黑漆‘曹’字,劉璟臉沉如水,他已得到傳聞,曹操將火油給了江東軍,現在傳聞變成了事實,很好!

沉思片刻,劉璟當即下令道:“返回武昌!”

江夏軍重新組成船隊,浩浩蕩蕩向武昌返航。

淩統最後是被軍士擡進了柴桑城,接受軍醫的緊急救治,孫權已經從士兵口中得到了確切消息,江夏軍船頭上出現了一種可以同時射出十幾支箭的大黃弩,殺傷力驚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士氣。

這使孫權的心中變得異常沉重,他獨自一人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原以爲他們也有了火油,可以在江面上和江夏軍抗衡。

但多矢大黃弩的出現又使江東軍落後了,落後就會捱打,就會失敗,孫權對這次戰役的前景充滿了憂慮。

孫權當然知道差距出在哪裡,根本原因就是江夏出現了匠學,爲工匠辦學堂,使得優秀人才不斷涌現,也使得江夏的兵器、戰船、灌溉、碼頭等等器械都得到極大的發展,今天出現多矢大黃弩也絕非偶然。

尤其靠木葉輪在水面逆風逆水而行的戰船給孫權帶來極大的震撼,也促使他考慮過效仿江夏成立匠學,但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張昭、顧雍等大批文人的強烈反對,最終不了了之。

而今天多矢大黃弩的出現,使孫權的建立匠學的願意再次變得強烈起來。

這時,門口侍衛稟報:“周護軍來了!”

周護軍也就是周瑜,他因強烈反對孫權西征而被免去了大都督之職,重新擔任從前的護軍,這次孫權西征江夏,也命周瑜同行,但周瑜正好回廬江探母,他是從廬江直接趕來柴桑。

周瑜的到來使孫權心中多了一線希望,他立刻令道:“請他進來!”

周瑜雖然反對江東軍西征,但他畢竟是江東臣僚,孫權之令他不敢違抗,他最終還是從廬江趕來了柴桑,走進房間,周瑜躬身行禮道:“微臣參見吳侯!”

“嗯!”

孫權點點頭問道:“子敬也要來柴桑,你沒有遇見他嗎?”

“微臣沒有遇到。”

“或許他還在途中吧!”

說到這,孫權話題一轉道:“今天發生了戰事,公瑾知道嗎?”

“微臣剛纔去探望了凌將軍,知道了一點情況。”

孫權心中有些不悅,自己催他來,他倒先去探望了淩統,但一轉念,孫權便明白過來,周瑜這其實是去打聽戰事的情況,他心中不滿消去,又關切地問道:“那你怎麼看今天的戰事?”

“今天的戰事是劉璟的陰謀,如果微臣沒有猜錯的話,劉璟今天一定也在大船之上。”

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14章 下馬威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63章 深夜急令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55章 元日到來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240章 痛惜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34章 圍剿亂賊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110章 兵伐青州
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576章 危局反擊(上)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14章 下馬威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63章 深夜急令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55章 元日到來第625章 周瑜病逝第413章 徐晃的抉擇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47章 欺上瞞下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240章 痛惜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17章 偷襲柴桑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383章 後院起火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187章 江東急報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866章 偷襲午亭第34章 圍剿亂賊第811章 漢騎初至第505章 司馬懿遇刺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231章 來歷不明的道士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110章 兵伐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