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強佔廣陵

不僅于禁想不到,就連孫權也想不到,江東存放在高郵縣的數千石糧食竟成爲了漢軍東進的‘誘’餌,當於禁從漢軍手中急不可耐地奪取這塊‘誘’餌時,他便落入了漢軍的陷阱。

就在高郵事件發生的第三日,劉璟便在濡須口公開指責兩萬曹軍破壞停戰協議,在高郵截殺漢軍糧船,殺死護船漢軍,搶劫數千石糧食,劉璟嚴正申明漢軍絕不會坐視不管,一定要讓截殺漢軍糧船的曹軍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與其是在斥責曹軍,鼓勵士氣,不如說是給江東的一個理由,漢軍爲什麼出兵廣陵郡?

六萬漢軍隨即兵分兩路,黃忠率三萬大軍搶先進入淮‘陰’縣,截斷了曹軍北歸之路,而甘寧則率三萬水軍在廣陵縣靠岸,軍隊封鎖了廣陵縣的長江江面,甘寧隨即率兩萬大軍北上,佔領高郵縣,截斷了曹軍南下之路。

于禁的兩萬曹軍被困在高郵縣和淮‘陰’縣之間,這一帶沒有縣城和鄉里,數百里荒無人煙,兩萬曹軍進退兩難,很快便陷入了嚴重的生存危機,曹軍的糧食最多隻能支持十餘天,一旦糧盡,他們將得不到任何補給,兩萬軍隊很快將陷入絕境。

高郵事件看似漢軍的一個‘陰’謀,事實上,它又是漢軍東進的必然,從曹軍勢力進入江東之初,就註定了江東曹軍休想平安離開,劉璟必須要警告曹‘操’,任何出兵干涉江東的企圖都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六萬漢軍進軍廣陵、包圍曹軍之事早已傳遍了江東,震動了江東朝野,成爲家家戶戶都在談論的大事。

當然,絕大部分民衆不明真相,也不願費腦力去仔細推敲其中的蹊蹺,他們只關心浮在表面上的文章,紛紛咒罵曹軍攔截漢軍糧船是自尋死路,很多人更是幸災樂禍地推斷曹軍支持不了十天。

這天中午,諸葛瑾和往常一樣來到秣陵城最大的酒館章記酒樓用餐,諸葛瑾目前出任江東副都督兼左都護,是僅次於軍師張昭的軍中第二文官,在江東頗有地位。

不過諸葛瑾的心情一直鬱鬱不樂,一方面固然是因爲他主管江東戰船,漢軍焚盡了江東戰船,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另一方面是江東政局每況愈下,已病入骨髓,積重難返。

諸葛瑾心裡很清楚,江東要想恢復建安九年之前的強盛,沒有二十年的勵‘精’圖治,休想辦到。

可愈加強大的漢國已經不會再給他們機會了,想到江東前途黯淡,想到自己未來不明,諸葛瑾心中着實感到沉重。

和往常一樣,諸葛瑾上了二樓,在他常坐的靠窗位子前坐了下來,對酒保道:“還是按老規矩吧!一壺酒,三個菜。”

“諸葛公稍坐,馬上就到!”酒保行一禮,快步離去。

諸葛瑾打量一下大堂,只聽人聲嘈雜,賓客滿堂,酒館一樓是大堂,隨意而坐,客人之間沒有什麼間隔,酒食也比較便宜。

而二樓則是中堂,用五尺高的屏風相隔,座位也可大可小,十分隨意,或兩人對坐,或多人聚飲,由於屏風相隔,客人之間也自然有了一點隱‘私’,至於三樓則是單間雅室了。

諸葛瑾看不見其他客人,卻能聽見客人們的談話,這時,在東南角似乎有一羣人聚餐,正在熱烈的談論發生在江北的高郵事件,他們聲音很大,清清楚楚傳到了諸葛瑾耳中。

“我說這件事有點蹊蹺啊!大家發現沒有,漢軍爲什麼會從中瀆水運糧,而且他們運糧給誰?一般都是走長江纔對,大家說是不是?”

“牛老弟就有所不知了,聽說是廣陵太守周魴‘私’自向漢軍借糧,漢軍糧船不敢走長江,怕被吳侯知曉,所以才輾轉走中瀆水,恰好被于禁遇到,曹軍正好缺糧,他們當然不會客氣。”

“你這個說法建業老少皆知,其實最不可靠,廣陵缺糧,周太守爲什麼不向吳侯要糧食?根本就說不通嘛!依我看,這裡面必有隱情,說不定是漢軍斥候假扮成商隊,被曹軍識破了,才引發了‘激’戰。”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慢慢爭論起來,諸葛瑾搖了搖頭,他實在不想聽這些荒唐的爭論,這時,他隔壁卻傳來一聲冷哼,有人自言自語,“不過是劉璟的假道滅虢之計罷了,一羣自以爲是的愚夫蠢人,還敢妄談軍國大事,江東真無人了!”

諸葛瑾深爲詫異,起身向隔壁座位望去,見隔壁坐着一名方士,看不出年紀,只見他相貌清奇,身着一領白羽袍,手執一柄拂塵,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感。

諸葛瑾繞到對方座前,抱拳躬身道:“請問這位仙長貴姓?”

方士微微一笑,“諸葛居士不去給吳侯排解煩憂,卻來此處喝酒,很清閒嘛!”

“仙長認識我?”

“二十年前我們曾有過一面之緣。”

諸葛瑾皺眉細想,卻怎麼也想不起二十年前的往事,他又問:“不知仙長在何處修仙,法號如何稱呼?”

方士拂塵輕輕一甩,“我是誰並不重要,也改變不了天下之勢,諸葛居士又必須知道?”

諸葛瑾見他談吐不凡,便將自己的酒壺移到方士桌上,在他對面坐下,低聲問道:“方纔仙長說,高郵之事不過劉璟的假道伐虢之策,此話怎講?”

方士呵呵笑了起來,“我不信諸葛都督連這一點小伎倆都看不透,請神容易送神難,漢軍進了廣陵郡,江東還能指望他們撤走嗎?”

諸葛瑾呆了一下,方士之話說中了他的心思,他也隱隱猜到了劉璟的意圖不在曹軍,而是在於廣陵,只是他還有一點想不通。

他又問道:“如果劉璟是爲了廣陵,其實大可不必費此周折,直接用太湖撤軍來換取進駐廣陵,相信吳侯也會答應。”

“諸葛都督把劉璟想得太簡單了,壽‘春’協議已簽署,曹‘操’卻遲遲不肯讓于禁撤離江東,要不是劉璟用徐州相‘逼’,江東曹軍也絕不會北撤,可見曹‘操’始終不肯放棄江東,劉璟當然要敲打曹‘操’,讓兩萬曹軍進得來,卻回不去,不就是最好的敲打嗎?而且廣陵郡明明是漢軍從於禁手中奪取,與江東何干?至於太湖撤軍,那就要看劉璟的心情了。”

諸葛瑾默默點了點頭,這個方士確實把問題看得透徹,江東無人可及,諸葛瑾心中不由生出敬佩之意,又忍不住問道:“仙長以爲江東前途如何?”

方士淡淡一笑,“天數使然,何必多問?”

諸葛瑾沉默片刻,又道:“仙長能否隨我去建業宮,相信吳侯一定會敬重仙長。”

方士仰頭大笑,起身揚長而去,遠遠聽他歌聲傳來,“長居仙鄉不覺老,閒遊人間辨昏曉,久聞江東多俊傑,一問方知學識少,軍師長史皆豬屎,不如廬江烏角佬。”

諸葛瑾聽得目瞪口呆,心念一轉,他忽然知道這個方士是誰了。

........

建業宮內,諸葛瑾向孫權講述了今天在酒館內的遭遇,孫權神情凝重,一言不發,旁邊張昭滿臉冷笑和不屑,他心中暗暗惱火,居然敢罵自己爲豬屎,簡直是膽大妄爲。

“諸葛都護居然也相信這個江湖神棍的無稽之談嗎?二十年前他騙了多少人,連曹‘操’和劉表都被他戲‘弄’,二十年不見,現在又出現了,還大言不慚談論軍國大事,他憑什麼知道底細?自以爲旁觀者清,就能辱罵江東衆臣,這種人就應抓起來斬首示衆,以免他再妖言‘惑’衆。”

諸葛瑾嘆息道:“他雖然出言不遜,但也言之有理,恐怕當前的局勢真被他一言說中,劉璟進攻曹軍,正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他是想拿下江北廣陵郡。”

大堂上沉默了,半晌,孫權才緩緩道:“如果劉璟真是爲了廣陵,那我也沒有辦法,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只能任他宰割,但我更關心太湖內的漢軍,曹軍已如約北撤,那太湖內的漢軍幾時才能撤退?我希望劉璟能給我一個明確的說法。”

說到這,孫權又看了一眼衆人,最後他的目光落在諸葛瑾身上,“子瑜替我出使一趟濡須口,去和劉璟‘交’涉,我希望他能給江東一個說法,江東雖弱,但也有自己底線,如果他不管江東尊嚴,那江東也會和他拼個魚死網破!”

衆人心中都暗暗嘆息,吳侯這話怎麼說得沒有一點底氣?

諸葛瑾也默默點了點頭,長施一禮,“微臣絕不會讓吳侯失望!”

.........

高郵縣以北約四十里處的牛角崗,五萬漢軍將兩萬疲憊飢渴的曹軍團團包圍,于禁下令砍光山崗上的松樹,建起一圈營柵,並部署數千弓弩手和漢軍對峙,但漢軍只圍不攻,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天。

雖然曹軍的軍糧還能維持十幾天,但曹軍士氣低‘迷’,將士普遍厭戰,僅僅被圍困了三天,便開始有巡哨士兵一去不歸,投降了漢軍。

于禁極爲惱怒,命令手下大將嚴管士兵,膽敢投降者一律當場斬殺,另一方面,他連放數十隻鴿信,向駐紮淮北的曹真求援。

圍困第七天,夜幕又一次籠罩在江北大地上,這時,從南面的漢軍大營內無聲無息駛出了十架巨型投石機,在距離牛角崗約四百步時,投石機緩緩停下。

這時,曹營守軍發現了黑夜中宛如巨神一般的投石機,紛紛惶恐起來,奔回營去稟報,不等於禁部署軍隊防禦,漢軍的投石機便已吱吱嘎嘎拉開了,漢軍士兵在投兜內放入了碩大的黑‘色’圓球。

黑夜中,只聽見‘嘭!嘭!’的發‘射’聲響,十顆黑‘色’圓球騰空而起,向遠處的曹軍大營呼嘯着砸去,曹營數千士兵嚇得一片驚呼,紛紛躲閃,但投擲而來的不是火油球,也不是殺傷力極大的巨石。

黑‘色’圓球在空中砰然裂開,無數紙片藉着東南風紛紛揚揚飄向曹軍大營,十顆黑‘色’圓球飄出了一萬餘張紙片,曹軍大營內發出一片驚呼聲,無數士兵紛紛爭搶紙條,雖然大部分都不識字,但他們卻悄悄將紙片藏入懷中。

這時,于禁已聞訊快步走來,有士兵將漢軍投來的紙片遞給他,“將軍,都是一樣的紙片!”

于禁看了看上面寫的字,狠狠將紙片撕得粉碎,喝令左右道:“責令所有將官收繳紙片,不準任何人‘私’藏,違令者重打一百軍棍!”

.........

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68章 綿裡藏針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80章 謀長沙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161章 誘兵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32章 興師問罪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45章 矛盾激化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134章 夜襲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5章 生死一線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229章 謀士之爭
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68章 綿裡藏針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354章 蘄春風雲(一)第454章 荊州使者第1048章 鍾繇訪漢第280章 謀長沙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161章 誘兵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32章 興師問罪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607章 木牛爲餌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45章 矛盾激化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68章 一觸即發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134章 夜襲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387章 赤壁大戰(上)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5章 生死一線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245章 聯軍抗曹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656章 廢后立妃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937章 狡兔三窟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192章 彭澤夜話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562章 兵臨武都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597章 尚香歸來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229章 謀士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