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

徐惠很快便在魏王府住下來成爲李泰的侍女,不過基本上還是跟着白鶴整理各種文件。

不得不說,徐惠的能力很快便得到白鶴的認可,沒辦法,徐惠擁有天才才能擁有的基本能力……過目不忘。也正如此,白鶴對徐惠也相當重視。

因爲徐惠的努力工作,李泰讓人把徐惠妹妹給接到徐惠身邊,讓她能安心工作。

但對他的父親自己就沒什麼辦法了,因爲他父親涉及李承幹,讓李世民挺惱怒的。

說實話,因爲李世民已經打算把李承幹給流放到國外去,所以李世民也要從叛軍中甄選官員給李承幹,讓他至少有個起家之本,而不是真的直接把人丟過去就不管了。

而徐惠的父親徐孝德便落入到李世民眼中,感覺這個人能力有而不算太強,雖然本人看起來有點慫,但實際上也是一個文武全才,至少有成爲一州刺史的潛力。

給李承幹這諸侯王做個謀主應該也足夠了,便把徐孝德給關押着,沒直接審問。

當然,跟徐孝德一樣被關押起來的中層官吏,實際上也不少,因爲他們或多或少牽扯到李承幹,自己用起來有幾分膈應,還不如借這機會全部都打包給李承幹好了。

至於罪名也都全部準備好了,那就只是讓他們自己跟着李承幹去流放。

但罪名不會涉及他們的家裡人,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審判下來。

所以他們家裡的男人基本都還被關押着,並沒有放出來。

至於爲什麼現在還沒有對這些人流放處理,沒什麼在,在等李承乾的腿恢復。

李世民到底爲了李承乾的未來,果斷把李承乾的腿給打斷了。

因爲有孫思邈看着,所以李世民能夠盡情發揮,如同平凡的老爹打兒子一樣,第一次痛痛快快的打斷了他的腿腳。

那天太子府中時不時傳來哀嚎,讓飛鳥都不敢接近百米之內。

至於效果怎麼樣,反正那天后,李世民神清氣爽,臉色紅潤,當天飯都多吃了一碗,彷彿年輕了十幾歲。

現在就等李承乾的腿恢復,把他流放出去了,所以這些被關押的人,怕還要等一等。

而且現在大唐因爲牟足了勁等高句麗那邊的消息,差不多就等着高句麗那邊拒絕,找到了個合理的理由,然後就啓動大唐戰車對高句麗宣戰了,所以反倒顯得格外平穩。

但等到房玄齡回來後,因爲他看了李泰完整的計劃,最重要得是有一年時間通過大運河調度物資到幽州做儲備,這讓一手構造了大唐官僚體系的房玄齡開始出手物資調度。

這時候,李泰才真正的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大唐第一相。

因爲正常的精神天賦運用是針對個人的思維模擬,但房玄齡在自己一手搭建起來的官僚體系下,以自己的精神天賦模擬整個大唐的思維模式。

然後藉助官僚體系,把整個思維模式短時間內覆蓋到整個官僚體系上。

這就讓那些這輩子都不可能覺醒精神天賦的官僚們,幾乎在這時候突然變得很聰明。

更準確得說,他們別得天賦未必有多增高,但他們揣摩上意的天賦直接暴增。

所有官僚的整體意志被房玄齡的思維模擬天賦覆蓋,這讓房玄齡在傳達自己政令時,讓所有人看到政令就能直接明白房玄齡的意思,擁有全局思維的同時讓溝通成本下降到最低。

可以說,李泰看到這一幕時,簡直醍醐灌頂,第一次知道精神天賦還能夠這麼玩!

“魏王,接下來,就需要你來配合了!”房玄齡看着李泰,很是慈祥的微笑道。

隨着房玄齡的到來,李世民讓李泰到朝廷加班時間漸漸增多,或者說有意把李泰安排到房玄齡身邊幹活。

某種程度上來說,房玄齡還真是李泰這工部尚書的上司,想要跑都跑不了。

“房相,您要我做什麼?”李泰看着房玄齡有些忐忑道。

說實話,一直以來李泰都挺看不起大唐的工作效率的,或者說是看不起大唐官僚的效率。

如果正常官僚體系是儘可能甄選出八十五分,甚至九十分以上的人在官僚體系中工作。

那由房玄齡一手打造出來的大唐官僚體系基本上七品到五品這個等級的官僚,基本上都是八十分左右的人,他們的能力在優秀這個階段,只能說優秀的不是那麼突出。

但現在,隨着房玄齡的模擬意志完全貫徹自己一手打造的官僚體系。

李泰陡然發現,這羣被房玄齡甄選出來的人,也許在上層建築上真算不出什麼出色,但在執行房玄齡的佈置時,卻都非常完美的完成房玄齡佈置的任務。

房玄齡想做到什麼地步,那他們就能到達什麼地步。

當然最難能可貴的是思維共通上,最大限度減少了溝通所帶來的不必要損耗。

當然,房玄齡也不是神,他的精神天賦也就覆蓋到七品官這一級,甚至連七品官也未必全部都覆蓋完畢。

但即使如此,卻也能讓整個大唐的官僚體系,發揮出極其恐怖的效率。

別得不說,對任何帝國只要能發揮出六層執行力,那對任何王國來說都是令人絕望的。

自己做夢都不可能讓自己的國家能夠這般偉大。

但往往到了帝國的中後期,明明手上擁有極其龐大的資源,擁有最龐大的官僚體系,但就是沒辦法統籌這官僚體系,莫說發揮出六層,能夠發揮出期三層來就謝天謝地了。

而最直觀的標杆就是在稅收上,基本上帝國能稅收多少錢糧,就代表了整個官僚體系發揮出多少的效率來。

而現在在房玄齡的思維覆蓋下,不但整體官僚制度的內部損耗下降到了微不可查。

更重要得是,李泰隱隱約約的感覺在這種加持下,這些官員的整體效率彷彿特得到提升。

原本應該是八十分水平的他們,卻是整體發揮到達了接近九十分的水平。

一個帝國的官僚體系能發揮出八十分水準已經夠恐怖了,要是能發揮出九十分的水準,那隻能說就算是打一場世界大戰怕也能夠短時間同時應對兩三個自己同等級的對手。

當然時間久了還是要看國家整體所擁有的資源,官僚體系說到底只是管理與分配效率。

而對照到國傢俱體的執行命令上,那就是房玄齡向着所在的州縣發佈運轉物資的命令。

那就是下面官僚能穩穩把這個命令執行下去,不會因爲籌集物資出現民亂,籌措的物資不會有任何品質問題,物資運輸不會出現失期,以及運輸物資的損耗在合理範圍內。

是不是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感覺非常的平平淡淡,就好像是一個政權就應該做到如此。

但實際上,正是這種平平淡淡,才能彰顯這個官僚體系的恐怖。

如果只是一支兩支的運輸隊伍不出事,那是正常的,能協調十幾個縣丞縣令完成任務,基本上算得上是優秀的一州刺史了。

現在更不要說調度整個大唐官僚集體做這事,聽聽那都感覺是在說夢話。

但房玄齡卻用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官僚體系,以及自己的精神天賦做到了這點。

“我能做到的,魏王您也一定能夠做到!”房玄齡看着李泰欣賞道。

李泰的嘴角不由抽搐一下,開口道,“還請房相進行教誨。”

房玄齡開口道,“精神天賦的核心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撇撇嘴,很顯然,對儒家思想是精神天賦核心李泰不相信。

房玄齡看着李泰的樣子,又說道,“精神天賦的核心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喂喂喂,房相,核心這種東西是能隨便換的嗎?”李泰不由愕然。

“本質不換,換個核心又有什麼關係,百家學說,誰強誰就是核心!”房玄齡搖搖頭繼續道,

“就本質來說,精神天賦是由內到外的一種力量,不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道理都是一樣的,就是以自身的意志影響國家的模式。”

李泰聽到這話不由愣了愣,不由思索起來,而房玄齡繼續道:

“精神天賦本身就是個由內向外,不斷以自己的意志影響天下的工具。

使用這個工具,需要得是一雙強有力的手,而整個朝廷的官僚體系,就是專門爲了這一個工具而打造的。”

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愣了愣,更在這時候不由沉思起來。

“不過,官僚體系的打造終究是受到人的影響,比如說大唐的三省六部制度傳承隋朝。

但我在打造三省六部制度的過程中,是爲了完全配合我的精神天賦,所以只有我能發揮出大唐三省六部制度的全部力量。

將來者想要發揮出比肩我的效率,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如此,三省六部制度在正常情況之下,運轉起來的效率至少比前代更好一些!”

房玄齡對李泰道,“正常來說,後來者想要超越我,就必須要搭建一個新的行政體系。

ωωω тtkan ¢ ○

否則說到底,只要離開不了我的行政框架,那他就不可能發揮出超越我的效率!”

李泰聽到房玄齡的話,有幾分恍然大悟,比如商鞅,蕭何,房玄齡等人,有點類似於兵法之中四聖地位的人。

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官僚體系上制定自己所需規則,這就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精神天賦,直接把這個國家的官僚效率發揮到極致。

而後人再怎麼優秀,但只要沒有辦法脫離他們一手搭建起來的框架,那麼頂多也就是把這個框架的效果發揮出最大。

但這過程之中或多或少也是會出現匹配問題,而最是能夠適應的人物,類似就是諸葛亮這一種了。

哪怕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因爲他不是制定規則的人,最多也就發揮出這官僚體系的極限。

但即使如此,諸葛亮發揮出來的行政效率也相當的恐怖。

以益州一地,壓着魏國只能打陣地戰,把明明是走奔襲流路線的司馬懿打成了烏龜流的代名詞,可見諸葛亮在整體素質上的強大。

當然也有像王安石,張居正這種知道當前的官僚體系弊端叢生,同時爲了配合自己的能力打造出了新的官僚體系的。

至少在他們執政時發揮出來的效率是頂尖的,但當他們失去權利後,那個最匹配他們的官僚體系也因損害了曾經官僚的體系被幹掉了。

“當然正常情況之下,一個國家只能夠擁有一個官僚體系,但現在……”房玄齡的目光落在李泰身上,露出了幾分和善的微笑。

“房相,你在說什麼啊!”李泰微微撇過頭,總感覺房玄齡的不懷好意。

“魏王,您也不想您征討高句麗因爲大唐沒有辦法發揮出全部的力量而敗北吧!”

房玄齡的面色和藹就彷彿在說,你今天是想要吃什麼的樣子。

李泰這時候感覺有幾分頭皮發麻了,看着房玄齡道,“房相,您想做什麼!”

“既然聖人下定了決心討伐高句麗,那我這做下屬的也就只有全力以赴。”

房玄齡說得彷彿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受到婆婆氣小媳婦似的,道:

“原本我以爲發揮出官僚體系的極限,那就能發揮出大唐的極限。

但是現在如果有您的流官體系配合,那才能發揮出整個大唐官僚體系的上限啊!”

房玄齡看着李泰,目光中甚至閃爍着金光,就彷彿是看着什麼稀世珍寶。

正常來說,封建國家的政治觸角想要衍生到基層,在西漢後就基本上做不到這一點了,九品官員就是朝廷管轄治下的基礎。

但現在不一樣了!

房玄齡看着李泰,隨着李泰暴露出自己完全能夠認識那些小吏與流官,房玄齡明白,李泰跟自己一樣,也掌握一個大唐的官僚體系,一個被自己所忽視的官僚體系。

這兩個官僚體系的結合,這纔是把大唐官僚體系徹底發揮出來。

而高句麗,就是非常適合自己兩人聯手嘗試的磨合的實驗對象。

今天一更,昨天玩到通宵,比我想象的還要晚,現在還迷迷糊糊的。

而且最重要得是,我有一點卡文了。

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32章 邀請孔家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86章 心黑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65章 戰報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298章 跪下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159章 棉布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330章 寺廟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282章 令人頭疼的材料學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92章 熬出頭了第419章 杜荷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207章 計劃書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70章 光箭雨第454章 將變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90章 方便之門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339章 傳播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86章 刺殺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28章 開學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47章 樂聖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1章 貞觀蝗災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146章 挖牆腳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5章 鴨蛋王第157章 張玄素
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32章 邀請孔家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86章 心黑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65章 戰報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輔潛伏中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298章 跪下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159章 棉布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330章 寺廟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282章 令人頭疼的材料學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245章 洛陽開發計劃第92章 熬出頭了第419章 杜荷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207章 計劃書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279章 整頓親衛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70章 光箭雨第454章 將變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90章 方便之門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144章 順利通過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339章 傳播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86章 刺殺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28章 開學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47章 樂聖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1章 貞觀蝗災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146章 挖牆腳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5章 鴨蛋王第157章 張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