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

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

“聖人,據百姓們來說,越王並沒徵召他們進行徭役,而是他們都自願前來幫忙修路的。

不過越王給他們提供了兩餐,一餐午餐,一餐晚餐,飯菜據說不錯。

主食是麪粉磨出的饅頭,配菜有鹹菜或者蛋花湯,偶爾還有肉,所以百姓們都很樂意來!”

李君羨探查完情況,倒也是馬上來到了李世民的身邊回稟。

李世民聽到這話,微微點頭,皺起的眉頭也舒緩了少許。

不論怎麼說,只要李泰不是強徵徭役,逼得百姓來這裡修路,那對李世民來說就足夠了。

而且現在這些百姓在李泰的治理下,井井有條的工作,也說明了李泰有造福一方的潛能。

看着眼前一幕,一旁杜如晦喃喃道,“《鴻雁》中的一幕,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

“克明讓我來高陵,莫非不是爲了這幕?”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略帶疑惑道。

“還真不是!越王能夠有如此治理之能,也許真有甘羅之才。”

這時候的李世民從容道,“一起去縣衙說話,我要考覈一下你的功課!”

第一個就是發展高陵縣到上上評價的條件,以及達到的方法步驟的三步走。

“調查過!”李世民看了一眼杜如晦,目光又向遠方筒車看過去,不過並沒有再多說,

“的確是好東西啊,我記得曲轅犁便是楚客指導發明出來的!

“我希望陛下觀看的,卻是還要等過了渭水陛下才能看得清楚。”

畢竟自己做得是規劃,規劃這種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忽悠也忽悠。

李淳風覺得自己實在沒什麼地位,便是去通知馬周與李泰去了,如果這些人只是路過高陵也就算了,若是打算留宿高陵的話,有越王這一塊牌子在,除非是聖人親臨,否則什麼過江龍都給我乖乖趴着。

“聖人請看,這裡的田畝有水!”杜如晦指着這一大片田畝道,

“高陵縣的田畝並沒受到旱情影響,這就是我想讓聖人親眼見一見的原因。”

如果沒會議紀要這種東西的佐證,自己基本上都在務虛。

而田畝與田畝間有着過水的水渠,可以看見水渠中水流平穩至少有半尺深。

杜如晦翻閱到下一份的會議紀要,就是如何讓百姓在不負擔徭役的情況下,主動修水渠!

但無論怎麼說,這些水渠能在這旱災來臨時保證田地用水,這就是能臣能力的體現啊!

其他公共區域的水渠就交給徭役隊伍來負責,誰家的水渠先修好,那誰家就先通水。

只不過,杜如晦看着李泰制定的這一個個計劃,心中也忍不住有幾分疑惑?

因爲是青雀一手發掘的,我便讓他留在青雀身邊做個府掾,沒想到居然有這能力!”

“青雀治蝗時就在他身邊打下手了,是個狂生,也是個人才。

杜如晦接過會議紀要翻閱了,這些會議紀要是整理過的,看起來相當的簡單。

杜如晦不得不感嘆,李泰解決問題的思路跟大唐絕大多數的官員都不同。

至於李世民想要考覈的功課,只能夠說在顏勤禮監督下,李泰到底把作業都給作了。

杜如晦覺得這東西也還可以,不過需要一個不錯的主管來調節,另外有點費糧食。

李君羨見到這一幕,卻是連忙跟上李世民,雖然真論起武力值李君羨未必比李世民更強,但是作爲玄甲軍的統率,李君羨可不能讓李世民有一點點的危險。

李泰自己從來都是制定一個計劃,然後找個有能力的人把握住大方向,接着調度底層百姓積極性,衆人合力一起解決這一個困難。

就規劃高陵的發展方向,李泰的規劃完全沒問題,根本就是爲高陵量身打造的一個方案。

“你這個縣令倒是輕鬆,什麼事情都讓縣丞給做了!”

李世民接過會議紀要一個個翻閱,原本只是隨意的翻翻,但是真看起來卻越翻越慢。

總而言之,都是一些很細很繁瑣,但又不得不讓馬周這個縣丞做決定的事情。

“聖人知道此人?!”杜如晦沒想到,李世民居然知道馬周這人。

“哦!且行!”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快馬加鞭先行一步,便是走在最前面。

這樣的能臣怎麼能繼續在縣丞這職務上待着,繼續給越王做副手太浪費了!

杜如晦表示可沒半分要針對越王的意思,純粹是發現這麼個能臣所以推舉給李世民。

杜如晦聽到李世民的話,卻也沒有賣關子,而是馬上解釋道,

“是楚客帶領工匠研究出一種能從渭河涇河中取水的裝置叫做筒車。

最重要得是,這水渠居然是馬周發動整個高陵百姓在短短一個月時間給發展起來。

“這些日子在高陵乾得很不錯,杜尚書發現了,就讓我過來看看!”

不過,李君羨這種白馬銀槍的傢伙實在是太顯眼了,一看就是從長安來得大官,所以很快就有幫工告訴了徭役隊伍,然後又傳遞到了李淳風的耳朵。

唯一不同的是,馬周還在縣丞位置上奮筆疾書,小山一樣的政務,在被他不斷梳理。

然後杜如晦更是親自調查,結果便看到整個關中都在鬧旱災,然而高陵卻發展得興旺。

只不過因爲旱災來臨,自己較爲關心用水的問題,問到杜楚客時,自己知道了這東西。

而這時候李世民帶着百來騎前進還沒有多久,很快便見到一大片縱橫交錯的田畝。

很快,李泰簇擁着李世民來到縣衙,李世民打量了一番,這縣衙倒也算不上多麼富麗堂皇,但也沒多麼素樸,顯然李泰沒有把心思放在這縣衙的裝扮上。

先修好水渠的百姓只要通過了徭役隊伍的檢驗,那甚至能拿走自己那部分剩出來的口糧。

這個過程中,更秉承所有人都出力,所有人都能喝湯的原則,所以百姓都很樂意去做!

而更重要得是,李泰製作出來的計劃雖然都需要執行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能力,但李泰都會標註好誰掏錢,哪裡掏錢,掏多少錢,讓執行者在執行過程中很少遇到錢的問題。

對比起朝廷下面提交的各種計劃,雖然看起來出來絢麗奪目,至少言辭優美甩李泰的計劃書十條街,但他們永遠是向朝廷要錢,然後自己去做這項目。

杜如晦順着李世民所指,卻見到李泰牛車的座駕,更是帶着一羣府兵趕了過來。

但李泰的表現實在有些太妖孽了,就算當初的李世民也是十八歲有了救駕之功。

以馬周的水平,就算三年完成不了這個方案,但是隻要在高陵縣待上五年的時間,這個計劃絕對能夠完成。

“哦~好!”李泰聽到這話,頓時失去了得意的神情。

通過這裝置,能節約力氣把渭河中的水引入到這片田畝中。

“臣替楚客謝過聖人!”杜如晦恭敬的對李世民行禮感謝道。

“我跟杜如晦很熟嗎?”李泰很懷疑的看了一眼杜如晦,但臉上肯定是笑呵呵道,

“多謝杜尚書的認可,青雀必然再接再厲,定然不負您與阿耶的期望!”

話語間,李泰馬上把讓白鶴給自己抄寫的會議紀要給拿出來,“這就是我的功課!”

“越王過獎了!”杜如晦微微鞠躬說道,“如今關中能夠如同高陵縣這般讓百姓安居樂業的,除了長安城怕少有縣城能夠與之媲美了!”

杜如晦看看李泰和馬周的搭配,感覺這東西交給他們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阿耶,您也太小瞧了我了!”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相當不服氣。

唯一的問題是,想要完成這個對於施政人的條件有點高,而且施展起來有點費錢。

說實話,杜如晦原本也沒想到馬周居然是這麼個強人。

“小傢伙來得挺快的,看起來一直在縣衙中待着!”李世民指了指前面道。

等到能見到李世民的位置,盧安壽連忙揮揮手,讓衆人停下了腳步。

然而李泰呢,八歲就能治蝗,九歲治理一方卻能欣欣向榮。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百姓們倒也願意出力,多得不說,但至少把自家地段的給修好了。

如此人才,若是委屈這一縣之令是大唐之失啊!”

馬周見李世民與杜如晦來了,連忙站起來行禮。

最後各種項目做着做着就卡住了,往往預算不足,人力不足,需要朝廷再撥款或者增發徭役。

杜如晦看了看,心中做着評價,從高陵對整個關中的定位來說肯定對的。

李泰的辦法也簡單,相鄰十個百姓,自己選出一個人作爲代表參加標準大會。

因爲真做起事情來花錢如流水,很快就缺錢了。

現在又發明出了筒車,看起來楚客在技巧之物的構思上的確獨樹一幟,當有工部之才!”

“克明這是爲何?”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語,帶着幾分疑惑的皺起眉頭,道,

“爲何青雀開墾的這些田畝沒受到旱災影響,因爲這水渠但引渭河灌溉可不容易!”

“你在這職務上做了些什麼?可別說什麼事情都是這馬縣丞來給你做的。”

兄弱弟強,對其他百姓家來說說不定是好事,但對帝王家來說,這就註定了失衡。

雖然這整理出來的水渠有幾分的參差不齊,想來應該是趕工的原因。

其中自己某些吹的牛倒是小事,真正重要的是,這東西證明自己幹活了。

李泰更連忙從牛車裡面出來,對李世民疑惑得問道:“阿耶,您怎麼會來高陵?”

說實話,如果不是親眼見到的,杜如晦纔不相信這世間居然會有着般的能臣幹吏。

盧安壽馬上對李世民行禮,道:“見過聖人!”

在李淳風把修建水渠的標準講清楚之後,百姓自己負責自家那部分的水渠修建。

這些水流與田畝清楚分開,但百姓若需要澆水,只要用長勺瓢一勺就足夠灌溉田地。

然後繼續下翻,便是高陵縣因爲人口增加,爲了保證縣內清潔衛生,且爲了增加肥料,所以準備在高陵內增加公廁的計劃。

“馬周啊!”李世民卻也很快想到了這一個人,思索着說道,

杜如晦看了看馬周,想想自己都想要把馬周推薦給李世民,心中默默嘆息。

李世民看完後沉默了一會兒,便把這東西遞給了杜如晦,道,“克明,你也看看!”

杜如晦看着眼前的一幕稱讚了一下李泰,卻又是搖了搖頭,說道,

其他人看了盧安壽一眼,也是有樣學樣的行禮,只是有人好奇,想要擡起頭見見聖容。

“來看看你!”李世民倒是笑呵呵的騎着馬匹來到了李泰的面前,摸摸李泰腦袋道,

不過時間地點遇到的問題,開會的人物上面都有標註,所以看起來倒也並不複雜。

李世民搖搖手,便隨意拿起馬周處理過的政務拿起來看看,基本上都是些水渠通渠後的水流順序安排,或者誰家家長裡短的爭端,又或者是徭役隊伍的伙食與安保人員的安排。

李世民看了看額頭出汗的馬周,再看了看一臉無辜的李泰,搖搖頭說道,

別說又是個需要有能力的人進行大方向把握且相當費錢,但幹好了很有價值的項目。

另外在這過程中,另外規劃之初就定下了一個月的工程時間,準備了一個月的糧食,凡是參與修水渠的百姓,都會包兩餐。

自己知道的李泰也就有養鴨子和煤礦兩個產業,頂多再加上越王府一些雜七雜八的稅收。

所以李泰基本上每次做計劃,都讓白鶴做會議記錄,精簡之後就是會議的總結。

杜如晦此刻多多少少有着幾分感懷,雖然杜如晦希望能維持住李承乾的太子地位。

至於錢的話,越王能夠推行這個方案,旁邊已經標註了錢哪裡來,人哪裡出。

其次便是這高陵縣的縣丞馬周,馬周只在這短短一月時間,便調度高陵縣的百姓把這水渠開鑿了出來縱橫交錯,期間無有民怨,更無有錯漏。

但看着李泰這種毫不猶豫先墊資,至少讓人先吃飽飯再幹活的姿態,簡直是一擲千金啊!

還是說這年頭養鴨子真這麼賺錢?

杜如晦看了李泰的會議紀要反而有些迷茫了。

越王的錢到底哪裡來的!

晚上有事,早點發了

(本章完)

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460章 入宮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97章 解讀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196章 吃火鍋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460章 入宮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7章 規劃高陵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62章 突襲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194章 證道法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0章 呂才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26章 建設商鋪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484章 占城稻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156章 冬日第258章 覆滅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72章 集裝箱第470章 光箭雨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76章 流外官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92章 熬出頭了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51章 六鏡花第50章 戰爭將起第57章 不能笑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281章 閻家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75章 分校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10章 兩文錢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5章 鴨蛋王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
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460章 入宮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297章 解讀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196章 吃火鍋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460章 入宮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37章 規劃高陵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62章 突襲第394章 松贊干布已到達戰場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194章 證道法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0章 呂才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26章 建設商鋪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484章 占城稻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156章 冬日第258章 覆滅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72章 集裝箱第470章 光箭雨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76章 流外官第548章 成爲太子(大結局)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92章 熬出頭了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251章 六鏡花第50章 戰爭將起第57章 不能笑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281章 閻家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494章 面見玄奘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75章 分校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10章 兩文錢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5章 鴨蛋王第497章 淵男建入局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