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

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

到了第二天,便讓人以越王府的名義去發佈告示,招募流民建設學府。

實際上,流民們盤踞在長安這麼久,那些能作爲勞力的精壯,大多數都被已經被大小的世家豪門給搜刮走了。

剩下來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些老弱病殘或者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

世家豪門要得是他們立刻成爲勞動力,而不是要白白的養活着他們一羣人。

所以其中縱然有的人是精壯,但舍不下家人,卻也不願意去了豪門做奴僕或者佃戶。

事實上,就算李泰也不是什麼人都收,比如哪怕老人,但只要沒帶孩子的,自己就不收。

反倒是一些拖家帶口有孩子,李泰倒很樂意收下他們。

畢竟,這些人還逃災中還能帶着孩子,本身就是有着一定倫理道德。

相反那些真什麼東西都沒有,只自己孑然一身的人,真用起來還真不敢保證他們的心思。

這些勞力來後,李泰負責規劃,馬周負責執行,開始在高陵區域一邊建設房屋,一邊組織人手開墾,儘可能把冬小麥給種植下來。

可以說聽到這消息時,這些百姓簡直難以置信,有的人抱着自己三四歲還茫然無措的孩子痛哭,有的人則跪下來給進行登記的官員磕頭,也有的人則滿臉麻木,但若走近了看,他們已淚流滿面。

可以說他們真切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他們不再是城牆下飄搖的遊民,哪怕僅只一間這麼小小的房子,卻也是他們在這裡的第一份財產。

倒不是李泰不捨得,而是這些百姓真拿不住。

這就讓馬周執行起計劃來,非常遊刃有餘了。

與之相比,倒是鴨子羽毛收集後,便按照大小進行分類,然後用草木灰或者鹼性礦石脫脂,再用多層蒸籠進行去味,然後曬乾重新收集……算是有了初步的材料。

而自己的農業學府,是想開展各種的農業試驗,推廣農學成果的,那沒錢真不行。

但也有不少的人爲了省事,的確願意直接帶着自己這些日子養的鴨禽去屠宰。

所以李泰哪怕知道,明年冬小麥肯定歉收,但也只能繼續去推行,能收一點是一點。

擁有房子後,你就會發現當地人對你的態度會有很大變化。

雖然第一間房算修建得最慢的,但到後面,一排扁平有序的房間開始有序排開,讓這原本荒無人煙的土地開始出現人煙,這些流民真正住到這些自己親手搭建的屋子裡。

看在農業學府至少給他們吃飽飯的份上,他們也願意爲農業學府去開墾土地。

徭役都被農業學府給承包了,那這買賣,說實話,他們還是很能接受的。

他們也想活下來,想活過這個冬天,好不容易有了落腳處,他們自然就過來。

而換成唐代,除非是城池內的房屋,野外房屋基本上都不值錢的,真正值錢的是可以耕種的土地。

所以一般上研究這個匠人,便是被稱作地火匠人,像李泰的人工孵化就用到了他們。

當然,雖然李泰這麼的安排,真正主動過來給鴨禽店的人實際上也算不上多。

當然,等到以後羽毛筆研究出來,一文錢一支羽毛筆,應該會有人願意買吧!

當然,墨令還提出了糯米灰漿這種高等級粘合劑,李泰看了看它的配料表裡面居然有糯米,只能忍痛放棄這種東西,因爲自己實在沒錢啊。

至少很少會以外地人的眼光繼續看你,基本上磨合磨合就能融入到這城市中。

所以,禽類內臟與羽毛到底是收集了不少,這些內臟什麼的自然是給開墾百姓補充營養。

然後由墨公帶頭,那些流民百姓自己參與,開始搭建起了一座座有火炕的房屋。

李泰收購了煤礦後,便開始讓下面的人去研究火炕,爲此甚至從擅長製作地火的將作府調度了一些匠人過來。

不過,李泰也開口道,“如果他們賣了這裡的房子,那他們就不再是高陵人了。”

至於粉筆,李泰一時間還真弄不出來。

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甚至偶爾會有雞蛋跟雞肉,這些流民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

其中很現實的一點就是,你在這座城市擁有了房子,這才說明了你對這個城市有了羈絆。

這時候,李泰能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其他更多地方,比如說賺錢!

現在還只纔剛起個頭,李泰便發現錢是真的不經花!

當然,其中那些又長又大的羽毛更要挑出來,準備以後給他們製作羽毛筆。

除了馬周自身的非凡才能以外,李泰每次的計劃也都是以現有資金爲基礎進行制定的,而不是空空畫個圓,然後讓馬周無中生有。

所以正常來說,開荒頭三年基本都是需要虧本的。

在北魏,人們一般在地面下烤,並設置了煙道,並且配置了排煙設施,讓煙道處於地下,從而炙熱地面,只不過想排出煙道的氣並不容易。

而在李泰規劃好開墾田畝、新修水利之類的計劃,馬周這個未來名相,也開始展現出非凡調度能力,處理起李泰的計劃來,也都能進行有效調整。

流民的搭建茅草房,購置足夠的食物,換取開墾的工具以及耕牛……一件件事都讓馬周有條不紊的安排起來,甚至馬周本人偶爾還能抽空喝點小酒,美滋滋的看着在自己手下一點點建立起來的新城市。

權貴們不喜歡自己去開墾田地,因爲這太費時費力,三年的時間才能把熟田給培養出來,有這時間乾點別得什麼事情不好。

甚至不需要用什麼手段,只要等個災年,絕大多數百姓便難以支撐,然後不得不把這些自己一輩子才苦心開墾出的十幾畝田地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給權貴們了。

所以在馬周接手了開墾事宜後,李泰開始琢磨着怎麼去賺錢了。

你對這城市來說不再是個有勞動力時能勞動,沒勞動力時就成爲過客的旅人。

高陵地處渭河與涇河的交叉口,這裡土地肥沃,水利便利。

所以還不如直接給他們配上沙盤跟羽毛筆,一則能重複使用,二則對李泰來說都能通過勞動力搞定,而不需要花錢,這纔是最重要的。

但李泰明白,如果不趁秋天把冬小麥種植下來,那這時節豆子與粟米都種植不了。

“墨令,要記得設計時最好留個口子擦灰,否則這東西燒上一冬,等明年再用怕就不暖了!”李泰對墨公囑咐。

聽到李泰這般的話語,所有人的人既惶恐又激動。

開墾出來的田地自然是屬於農業學府的,但這些田畝種植出來的糧食頭跟他們五五分,且由農業學府承擔他們的徭役。

慢慢讓這開墾出來的田地成爲熟田後再種植小麥,否則直接種植冬小麥不但產量低,而且容易結出空谷粒,所以直接種小麥就安排上來說,真的非常不合理。

這時代火炕雖還沒有,但很多相關技術都已經相當完善,頂多只是思維的問題。

第一步,就是讓自己的名下的幾個鴨禽店鋪,開始接取屠宰業務。

李泰懷着反正封建時代都會陷入土地兼併這個無可避免怪圈,那與其等其他世家去兼併農民土地,還不如讓自己來兼併好了。

因爲這裡的土地沒開墾出來也就算了,只要開墾了出來,基本上都算良田。

有了馬周在全權管理農業學府,這讓李泰並沒在開墾事情上太過投入太多的心思。

李泰也不客氣,直接大筆一揮,便當場建立了一個磚廠和瓦場,水泥這種粘合材料雖然沒有,不過三合土這種東西,在這個朝代還是有的。

因爲你擁有了房子就算真正紮根在這個城市。

對李泰的要求墨公一一記錄下來,隨後墨公提出了修建這類房子所需要的材料。

墨公的手指忍不住比劃起來,彷彿想到什麼精妙的地方,有些手舞足蹈。

“墨令。”李泰看着這十指黝黑,指甲幾近脫落的男子開口道,“我這火炕設想完成嗎?”

李泰知道他們在這裡有了房子,那他們的心思應該會踏實一些,但這遠遠不夠。

當然,平民跟良家子還是有區別的,而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土地上。

如果不是這次蝗災,讓這裡遭了大災,不但讓土地開墾的步伐停了下來,甚至導致原本開墾出來的田地都荒蕪了不少,高陵這地方根本就輪不到李泰在建立農業學府。

這樣開墾出來的田地就要荒廢上半年怕又要長草了,這樣多虧啊!

但這些田地被百姓們嘔心瀝血的開墾出來,那權貴們開始用各種手段來獲取這些田地了。

李泰不敢保證,但對李泰來說,自己真的缺錢缺紅眼了,所以除了羽毛筆跟羽絨服,目光又盯到了煤礦上。

以後他們若落戶農業學府,那學府就可以租田給他們,換句話說,這些流民成爲了農業學府的佃戶。

因爲這東西需要用到石膏,但李泰現在的產業跟石膏根本就不搭邊,所以,也將就着用沙盤與鵝毛筆來教學,等找到礦場再說。

說實話,鴨絨能做得事情還是挺多,其中李泰覺得冬天就要到了,說不定能賣羽絨服賺上一筆錢,畢竟羽絨服披在外面算最保暖的衣服了。

當你在當地開墾出土地後,那周圍人就會主動拉攏你進入到本地社會。

說實話,第一年開墾出來的土地,本來應該要先種上一批豆子,然後再種一年粟米。

畢竟是學府,最起碼也要教會學生們識字跟算術,而如果全用筆墨紙硯這種東西,李泰表示實在太貴了,自己真交不起。

如果自己成功奪嫡,到時再想辦法解決,如果自己撲街了,反正也跳不出歷史週期律,那老子就當養個怪物好了。

這也是很多地主不樂於進行開墾的原因,他們更喜歡通過手中的權利或者財富,直接收購已經成熟的優質田畝。

畢竟,現在以小農經濟爲主,基本上是個人去屠殺個鴨禽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因爲擁有了土地,哪怕只有一畝,也說明你在這地方真正擁有了立足根基。

這些由他們自己親手搭建起來的房子,便算作了他們的財產。

因爲有了房子,這頂多算是在冊平民,而李泰真正希望的是他們能成爲良家子。

而對流民們來說,這裡絕大多數人都是老弱病殘,好不容易有個願意收養自己等人,而且條件對他們來說也是能接受,畢竟這五五開的糧食是他們的純粹收入。

上次與將作府的合作還是挺愉快的,所以在李泰請示過李世民後,很快下屬甄官署有匠人過來了,名字叫做墨公,不過他是從九品的甄官署令,所以一般稱呼他爲墨令。

同時,周圍本地鄰居也會願意跟你交流,什麼居委會什麼通告,街道有什麼福利,甚至有空說不定會主動找你出去喝酒打麻將什麼的,甚至單身的還會熱情介紹姑娘。

這樣效率更高,畢竟在任何年代按照規則賺錢,終究是最省力的。

就封建社會中,想成爲良家子,除了自身沒有犯法或者出現品德上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看你們一家名下有沒有可耕種的土地。

“比較起讓火焰在牆壁中形成保溫層,從而隔絕寒冷,如果只是把牀暖熱,在同樣的柴火之下,的確是更加的安全,也更加的節約柴火!越王這個構想相當奇妙!”

自己也不要錢,只是雞鴨的內臟與羽毛,給自己留下來就行,算是屠宰的費用。

只不過,李泰並沒要把高陵附近的土地給這些百姓的意思。

李泰便讓馬周前去把這些人一一登記在冊,這些人多少算是平民了。

最重要的是,李泰管飯管住,對身爲流民的他們來說,真的太久沒吃飽過了。

在之前,誰知道你過個幾年說不定就會消失掉了,這麼冷冰冰的社會,何必在把感情白白投入到很可能隨時會消失掉的一個人身上。

在這點上,就好像現代社會,你想紮根在一個城市,最好的辦法就是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李泰回過神來,看着墨公麾下的工人們越來越是嫺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當然,李泰沒指望他們現在就去賺錢,只打算先鍛煉出一支製作火炕的工人隊伍。

今年先把效果與口碑傳開來,看到效果,明年想來就能進行推廣了。

而且自己也在等待着煤礦產業能把蜂窩煤給研究出來,到時候跟火炕結合一下,說不定就會有奇妙效果,比如說修火炕時,送配套蜂窩煤,說不定蜂窩煤的銷量就打開了。

(本章完)

第27章 曲轅犁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20章 呂才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264章 機會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542章 回長安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251章 六鏡花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321章 交稅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29章 圖書館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505章 新神農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330章 寺廟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313章 糧票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100章 心黑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29章 圖書館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65章 戰報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339章 傳播第324章 飛行的熱氣球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7章 馬周第100章 心黑第64章 勝利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92章 熬出頭了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100章 心黑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62章 突襲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1章 貞觀蝗災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454章 將變
第27章 曲轅犁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20章 呂才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264章 機會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381章 廣州的發展第542章 回長安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446章 魏徵之死第251章 六鏡花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321章 交稅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29章 圖書館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505章 新神農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330章 寺廟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313章 糧票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100章 心黑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29章 圖書館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65章 戰報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339章 傳播第324章 飛行的熱氣球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7章 馬周第100章 心黑第64章 勝利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92章 熬出頭了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438章 危險的西域第100章 心黑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62章 突襲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1章 貞觀蝗災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454章 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