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

李泰的目標自始至終都是鬆嫩平原,這片肥沃得有些過分的黑土地平原。

之所以李泰開始集中力量支持李世民北伐遼東,也是因爲如果要開發鬆嫩平原,那必須要把周圍少數民族政權給清理乾淨,比如說,首當其衝的高句麗。

至於除了高句麗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的政權,李泰並沒有放在眼裡,其中包括韋氏契丹之類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名號的少數民族。

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黑龍江這一片土地跟其他北方土地有本質區別。

區別最大的地方就是,自己的目的是要把這片土地開發成耕地。

對漢民族來說,其他土地說捨棄也就捨棄了,但對可耕種的耕地,那可就真的是命根子,真不是你說捨棄就能捨棄的。

或者說,只要是能耕種的土地,哪怕將來真被少數民族給佔領,那也一定會心心念唸的將其收復回來。

更不要說黑土地這一種,在這時代唯一理論上能生產超過五石糧食的土地了。

把這一片土地給開發出來,以後東北這片漢人肯定就落地生根了,根本就不會再有少數民族這個概念,所有人都是大唐帝國的漢人,你不想要做漢人,在這片土地根本活不下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東北這片區域,在清朝時都是滿族的自留區,除了作爲流放寧古塔外,便沒他什麼作用。

“臣只是實話實說而已。”杜如晦倒是笑了笑,毫不在意的說道,“再說,趙國公所說,何嘗不是真話呢!”

身爲老一輩的人,杜如晦覺得李泰真的幹起某些事情的時候,就是會格外奢侈。

當然李泰也不否認,等到鬆嫩平原開發出來後,東北地方必然會崛起類似隴西貴族這樣的軍功集團。

像歷史上大唐皇室有幾次都要出逃長安就食洛陽,這的確有李治天生有幾分涼薄,但更重要得,是生產力提升跟周圍生產環境不配套的原因。

李世民不得不承認,至少在後勤這一部分上,李泰做得優秀程度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預計。

唯有如此,等到了後人中出了俊傑收拾山河,自然會在有需要時大喊“自古以來……”

“青雀爲了這一天,到底是用盡了心血啊!”李世民聽到了呂才的話感嘆道。

“遼水和那水的土地……”李淳風聽到李泰的話,雖然有幾分意外李泰會對這片土地感興趣,但出於對李泰信任,倒也並沒有多問什麼,馬上給李泰準備好對應的人才。

至於很多其他更好的土地,哪怕自己知道,也因爲距離的原因,大唐是不可能直接控制得了,別得不說,印度那塊土地夠好吧,但就算是有了航運體系,想要控制都非常麻煩。

哪怕有一條糧運路線因爲什麼事情出了變故,自己也能有另外應對的手段。

至於想更進一步,那就只有看李世民能夠打到什麼地方了。

畢竟北方的土地,有很多地方既不屬於大唐,又不屬於高句麗的兩不管地帶。

而對李泰來說也是如此,只要鬆嫩平原的耕地能開發出來,李泰不相信以後的漢人會捨棄掉這片能耕種的土地。

但現實卻是,大唐的生產力早就應該走出關中平原這一片狹小的土地,向更大地方開拓。

另外,李泰看好這片土地的原因是,因爲隨着生產力的開發,長安到洛陽這一線區域相對現在大唐所擁有的生產力來說,已經有點不太適合作爲首都的。

杜如晦倒對於偶爾拍拍李世民的馬匹沒有什麼介意。

畢竟這片土地是最容易出軍政府的,如果反叛的話可能比安祿山的叛亂還要嚴重。

雖然討伐高句麗時,杜如晦早就明白,大唐這些年的積蓄會消耗不少,但卻也沒想到,僅只最初的運輸士兵從長安到洛陽,便見駑馬大量死亡。

畢竟對於國家大事來說,多一分保險總歸多一份容錯。

這世界的工作是做不完的,你只要想要去工作,那就總能夠找到。

真正把這片土地拿到了手中,那漢人在亞洲東部纔算站住腳跟。

當然,這次只是要求他們按照兩個月的工期,把這條道路給修建起來,基本上能做到運輸糧食,以及行軍穩妥差不多也就足夠了。

但杜如晦也明白兵貴神速的道理,清楚知道在戰爭中己方軍隊能快一步趕到戰場,那這些消耗也不是不能夠支付,至少它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

而沿途準備充足的食物被褥更是讓士卒能夠儘可能的保持狀態,從長安到幽州,自己麾下的士卒不但沒有出現任何的疲態,甚至還保持着足夠的精氣神。

“這趟跑下來,怕就要折損萬餘匹的駑馬吧,想來也就只有魏王這麼的奢侈,能用這樣的道路啊!”

李世民看看自己身邊的杜如晦,開口道,“如今才知道這馳道之迅捷,難怪青雀這般竭盡全力的修建這馳道,若全天下都修建起如此馳道,大唐兵鋒怕能轉瞬即至了!”

對比曾經征討洛陽,自己這次調度士兵行軍,卻是格外的方便。

這就好像是碼字,如果真一心想碼字,時間擠一擠終歸能擠出時間去碼字。

所以,鬆嫩平原這片土地,李泰肯定是要開發的。

“魏王的內政之才,的確是令人望塵莫及啊!”杜如晦也在一邊讚揚道,“如此,此次聖人北伐高句麗,定然能旗開得勝!”

畢竟沒有軍隊保護,自己的徭役也不敢隨隨便便約過國境線,去高句麗的眼皮子底下修建道路啊。

但李泰不是正常的關隴貴族啊,對李泰來說,自己就算是再怎麼樣的努力,制定下完全的規則後人肯定還是會找出漏洞意義的鑽透,大唐再怎麼輝煌,也不會有千年皇朝。

至於軍事上的事,說實話,在幹掉高句麗水軍後,李泰除了等待李世民過來幽州以外,自己主要的還是在修建幽州到營州柳城的道路。

一路上幾乎不需要自己擔心什麼,李泰已經把這一路上的事情已經佈置得井井有條,大到行軍的路線,小到每一名士卒的吃喝拉撒。

只不過,李泰從來不放心只是一條運糧路線,弄出一條陸運路線,一條水上路線,自己也能夠安心許多。

但李泰一條洛陽到長安的馳道,以及洛陽到幽州的水道,最大限度的把士兵運輸過程中可能引起的騷亂下降到最低。

杜如晦聽着李世民的話,卻是露出了幾分的苦澀,開口道:

但現在長孫皇后還沒有死,長孫無忌縱然智謀滔天,但一樣被長孫皇后壓着,只能選擇走絲綢之路,看看從這方面能不能攫取權利。

但這片土地是能被納入到大唐有效管理範圍的耕田,僅憑藉這點,自己就不可能因爲擔心這裡未來會發生叛亂之類的,因噎廢食的放棄這裡。

但誰讓大唐實在太過璀璨,同時這時代的絲綢之路所帶來的繁榮,更讓這過高的生產力有了其他的地方能夠釋放自己的產量,從而讓關中平原贏了中國古代史上的最後繁榮。

如果換了是正常士卒調度,從長安到幽州少說也要兩個月時間,而這一路上會滋擾多少地方,會造成多大影響,說實話真的非常難以估計。

而在這時候,呂纔則快步走過來,對李世民行禮道:

或者更進一步的說,關中平原這塊在中國歷史上佔了千年歷史的城市,實際上已經有點匹配不上整個華夏生產力的發展了,尤其隨着大運河被鑿通後就更是顯著。

說不定等大唐覆滅後,這裡還真會崛起類似張作霖這樣的北方霸主,甚至有很大可能統一天下,即使如此李泰依舊願意把這片土地開發出來。

李世民雖然明白馳道這東西,尤其長安到洛陽的馳道所所帶來的利益,但真用軍隊在這馳道上走了一圈,李世民才深刻的明白這馳道的作用。

自己也就能夠徹底的放手,開始征討西域,甚至跟吐蕃決戰青藏高原了。

李泰很明白,如果自己是純粹的關隴貴族,那自己甚至要打壓東北地區纔是正常的。

“啓稟聖人,船隻已調度完畢,航運水道的肅清命令也已下來,明日軍隊就可以乘船北上,最長十日就能直抵天津!”

還是那句話,窗口期也不過只是大唐這些年而已,只要這裡的土地開發出來,那中國人就沒人能夠放棄這麼一大片能耕種的土地,要是這片能夠耕種的土地丟了,那真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至於長孫無忌,歷史上因爲長孫皇后死了,所以他開始從政從軍,跟隨討伐高句麗。

多準備幾組人哪怕真出了什麼事情,也不會耽誤了李泰的事。

對李泰來說,只要能達到這一個目標,那自己也就沒有算白來這大唐一回了。

甚至因爲開發黑土地所打來的紅利,加上這一片土地本身的資源豐富,更成爲共和國的長子,成爲全國最先進入城市化的地方。

當然就算唐王朝沒這般覺得,但不斷髮展的生產力,也在以後歷史中,用腳投票的把關中地區給捨棄掉了。

“你呀!”李世民聽到了杜如晦略帶着幾分馬屁味的話,道,“怎麼你也學得有些像是無忌的樣子。”

但在漢人闖關東,把這一片的土地開發出來之後,這片土地的漢人直接就成爲主體民族。

就在李泰處理着一些細碎的工作時,這時候一路徵兵,一路前進的李世民,坐上長安到洛陽的馳道,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洛陽。

只不過,這世界上八爪魚少,懶鬼太多,哪怕再喜歡碼字,也本能的想要偷懶。

或者說,因爲古代的人也不研究這東西,再加上長安洛陽自古以來都是華夏的政治經濟核心,所以他們並沒有感覺這有什麼問題。

但自己需要讓華夏民族在某些優質的土地上留下屬於漢族的烙印。

而事實上對天津來說,想要找去過北方的嚮導實際上也並不困難,甚至李淳風爲了以防萬一,更是準備了好幾隊的人來。

否則別得不說,單是生產力所帶來的物資上就會差很多。

三百五十里的距離,召集起來的大軍少說也要走上九天的路程,實際上所有軍隊花費了四天左右,便全部都到達了洛陽。

但剩下的物資中,有多少種類,每種種類有多少的儲蓄,又有哪些是現在就需要拿出來用得,有多少是要先繼續存儲着的,但將來會用上的,這些也都需要去一一去整理。

別得什麼都不要多說,單單只是行軍的時間減少了一半,便能顯露這東西的作用。

尤其在高句麗的水軍被幹掉了之後,水上的運輸路線也更加的安全。

不過最重要得,還是在繼續的盤點幽州的物資,畢竟那些有問題的人放火燒了也就燒了。

而這片土地能耕種的同時,因爲生活在較爲苦寒的地區,以及跟周圍異族的相處,所以這地方的人肯定是武德充沛的傢伙。

除了陸地上在王真儒來了後調度他們修建道路以外,在海上,李泰開始沿着渤海的海岸線,開始建立臨時的港口,在渤海之上運輸糧食,這可比陸路運輸要方便的多了。

長孫無忌對這個胳膊肘向外拐的妹妹真的很無奈,但值得慶幸的是,長孫皇后也就只是盯着長孫無忌,對於他的兒子倒是無所謂,這也算是雙方之間的默契吧。

“你覺得若玄成見到這運輸的馳道,以及洛陽到天津的水道,又會有如何的想法?”李世民對杜如晦突然詢問道?

杜如晦聽到了這話,打量了李世民一樣道:“鄭國公若活着,縱然他同意征討高句麗,但也絕對不會同意聖人您親征,畢竟當初大隋的教訓太深刻了!”

“呵呵,還真的是玄成的性子!”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也贊成道。

不過李世民又道,“不過朕若得勝後率軍回來的,定然要親自去玄成墳前祭拜,告知他高句麗滅國的消息!”

第146章 挖牆腳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319章 南市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122章 馬球場的見聞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160章 託付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76章 流外官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484章 占城稻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戰終結第173章 封燕王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175章 曬鹽法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175章 曬鹽法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339章 傳播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43章 開會中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319章 南市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306章 李春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26章 建設商鋪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339章 傳播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64章 機會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418章 警告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319章 南市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146章 挖牆腳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
第146章 挖牆腳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319章 南市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122章 馬球場的見聞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160章 託付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76章 流外官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130章 教化異族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484章 占城稻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戰終結第173章 封燕王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175章 曬鹽法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175章 曬鹽法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339章 傳播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43章 開會中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319章 南市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306章 李春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26章 建設商鋪第404章 高昌餘波第339章 傳播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264章 機會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418章 警告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319章 南市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146章 挖牆腳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