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議罪

沒有人比沈倫和六王更瞭解魏王了。當年,六王和沈倫都參與了魏王奪嫡的整個過程,十分清楚魏王爲人。

魏王是一個多疑的人,最怕臣下心懷不軌,因此對抗旨不尊極其在意,甚至到了變態的程度。

魏王旨意十分明確,令雷少軒會合林威,組成東軍,接應南渡的北魏軍,牢牢佔據北疆各城,在據守的同時,開展賑災,穩定局勢,收服民心。

結果雷少軒卻又分出出奇兵,千里突襲,拿下梅關、雁回關和風亭峽谷。

雷少軒的行動,雖然在戰略上取得巨大的成功,然而此舉無疑違背了魏王的旨意。沒有接應渡河的部隊,沒有佔領和據守而是離開了北疆,這一切與魏王的旨意要求完全相反,無疑觸了魏王的禁忌。

魏王生性多疑,對抗旨的行爲十分敏感,敏感到了不講道理的地步,六王並非不瞭解這點,只是佔據兩關一峽谷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以至六王過於興奮而忽略了魏王的禁忌。

雖然也許魏王現在還不至於把他怎麼樣,不過雷少軒此舉無疑是在魏王心裡插上了一根毒刺。沈倫將雷少軒說得越不堪,越罪大惡極,越能減輕魏王的厭惡。

因爲,一個人的罪過被極其過分的誇張地描述、顯得誇大其詞的時候,往往能讓人意識到他其實沒有那麼壞。

沈倫果然老奸巨猾,六王暗想。

看着魏王面無表情地端坐,六王心裡一陣膩歪,暗罵道:“自古能統一大陸的王者,無一不是雄才偉略,心寬如海,眼前這位卻如此小心眼,實在是老天無眼。”

右相手裡拿着一沓奏摺,一份一份往下傳閱,道:“你們都傳着看看。”

“……臣奏:東軍指揮使雷少軒擅離職守,並未如約率軍接應南渡諸軍,貽誤戰機,應軍法處置之,以儆效尤。”

“……臣據聞東軍指揮使雷少軒擅殺戰俘,殘暴狠毒,以至南越百姓恨我軍入骨,死戰不降,我軍損失慘重……”

“……南越百姓盛傳,原北川知府今東軍指揮使雷少軒勾結太平匪寇,荼毒百姓,所過之處,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末將渡河,無人接應,被迫四下出擊,如盲人摸象,攻佔青州,損失慘重,此東軍失職所致……”

“……”

一封封奏摺,紛紛奏報雷少軒殘暴、抗命、戕害百姓等等。

後勤行轅總督察六王子吳璋也上奏,認爲雷少軒未如約接應大軍南渡,未及時清剿南越北疆殘餘部隊,致使南渡部隊損失慘重;南征統帥齊王直言,東軍擅自出兵雁回關、梅關等地,禍水吸引,將南越軍引至西線。西線地形狹窄,兵力無法展開,以致於兩國主力在狹窄的地形內展開決戰,南征大軍陷入苦戰。

“哼,此人抗旨不遵,視人命如草芥,不宜繼續領軍南征,否則,即使能一時攻城掠地,也難以收服民心,後患無窮。”戶部董尚書聲音高了起來。

羅太尉撇了撇嘴,戶部董尚書被六王子拉攏,此事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羅太尉。

南越北疆已經落入北魏手中,大局已定,六王子吳璋身在北疆,自然想踢開雷少軒,獨自主持北疆事務。

戶部董尚書提議罷免雷少軒,背後其實是吳璋。

御史石謹站起來,舉着一封奏摺,贊同道:“南征,需要各部協調配合。雷將軍擅自行動,雖然捕捉到了戰機,佔據兩關一峽谷,牢牢守住北疆,卻置南征大軍於不顧,得小功而忘大局,陷西線戰局於十分不利的境地,不懲罰不足以震懾桀驁不馴之戰將。”

聞言,六王直翻白眼。

眼看雷少軒一個無名之輩,憑藉區區一萬人馬,孤軍深入北疆,毀兩大糧倉,毀霸湖大壩,奇襲梅關、雁回關和風亭峽谷,寥寥可數的幾次戰鬥,便迅速奠定南越北疆大局。

而齊王身爲南征統帥,領着數十萬大軍,卻在西線陷入苦戰,進展緩慢。在雷少軒耀眼的光環下,齊王之功,顯得如此單薄和蒼白,勢必會極大的損害齊王的聲譽。

難怪石謹也彈劾雷少軒,石謹正是齊王的人。

“正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警戒後人,不殺不足震懾諸將,不殺不足以挽回民心,不殺不足以重塑我軍形象……”

沈倫幾乎是跳起來,唾沫亂飛。

魏王眉頭皺起,沈倫的話,太過分了,有搗亂的嫌疑。

“沈司業,那小子似乎立的是大功,好像可沒有犯什麼大錯吧?即使有,也是功過相抵,你口口生生要殺要剮的,是何居心?”羅太尉打斷沈倫的話,譏諷道。

羅太尉偷撇了一眼魏王,意有所指道:“雷少軒爲我王欽點,你分明是指責大王識人不明,心懷叵測。”

羅太尉戎馬一生,儘管身屬陣營不同,卻不妨礙他真心爲軍中將領說話,羅太尉絕不會因爲陣營傾軋,而輕易地讓軍將成爲犧牲品。

一名優秀的戰將成長背後,往往是無數男兒屍骨鋪就,隨意犧牲一名優秀的戰將,意味着無數男兒白白犧牲。

戰場上,一名無能的將軍領軍,常常意味着無數好男兒枉死,而優秀的戰將,能挽救無數將士的性命。

因爲陣營不同,要說藉機懲罰雷少軒,羅太尉睜隻眼、閉隻眼也就算了,畢竟此爲朝廷政治常態,而沈倫口口聲聲要殺雷少軒,就太過分了。

說到底,殺俘虜一事,是功是過,不過是一念之間而已,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戰場上哪一次戰鬥不殺俘虜?只不過或多或少而已。

何況,當着羅太尉的面,雷少軒真要被處死,羅玉瑤還不得恨死羅太尉。

眼看沈倫要跳起來反駁,不等沈倫開口。

羅太尉已經臉紅脖子粗,幾乎是破口大罵道:“齊王給了你什麼好處,還是六王子許了你什麼官職,或者太子又送了你什麼東西,讓你如此賣力地非要置他於死地?”

衆人愕然,注視向沈倫的目光中,譏諷有之,幸災樂禍有之,尷尬有之……

六王心裡忍不住暗暗叫好。

羅太尉不愧爲縱橫朝廷數十載的老狐狸。

羅太尉表面怒罵沈倫,其實暗暗指出,凡是針對雷少軒的,要麼是太子,要麼是齊王,要麼是六王子,連消帶打,將剛纔想要處置雷少軒的幾位都諷刺了一遍。

沈倫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氣呼呼道:“你們都看我幹嘛?”

沈倫怒氣匆匆,唾沫幾乎噴到羅太尉臉上,道:“那小子身爲東軍指揮使,身在南越北疆,卻不及時看望六王子,目無尊長,難道不該處死?身爲東軍,不積極配合南征大軍,反而扼守南越北疆咽喉,致使南越軍被迫向西與齊王決戰,拖住齊王數十萬大軍,貽誤齊王戰機,難道不該死?”

衆人聽罷,有些腦子轉不過彎來。

沈倫到底是要治雷少軒的罪,還是要爲他開脫?

不看望六王子就是死罪?扼守兩關一峽谷,逼的南越軍西進才能迂迴北疆,此舉自然也使得齊王大軍被拖在了西線,可這無論如何都談不上貽誤戰機。

怎麼看,沈倫都像是胡說八道,或者是胡攪蠻纏。

魏王臉上直抽搐,恨得直咬牙,沈倫簡直是一個攪屎棍,一出手,什麼事都會被攪黃。

衆人一時都不知道如何如何開口了。

看着魏王一臉的難堪,六王心裡暗笑,他隱隱猜到了魏王的意思。

林奇、馬少騰奇襲梅關、雁回關和風亭峽谷,扼住了北疆咽喉,此爲大功,然而梅關、雁回關和風亭峽谷卻在北疆之外,出兵這三處地方,直接地違背了魏王的旨意,觸動了魏王的忌諱。

但是因爲此舉取得了巨大的戰略成功,魏王不好以抗旨的名義處罰雷少軒,這纔有了捷報和彈劾奏摺一同出現在南書房,讓衆官員商議。

正在此時,一名太監匆匆走進南書房,跪倒在地,道:“啓稟大王,奴才王安繳旨。”

衆人都看了過來,王安正是前往前線宣讀旨意的太監。

看着地上跪着的王安,魏王心頭莫名火起,怒道:“狗奴才,不過前往南越宣旨,爲何遲遲不歸?”

魏王脫口道:“難道你也想抗旨嗎?”

王安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傳旨之時,並未指定交旨的時間,雖然自己回來遲了些,卻談不上抗旨。

王安磕了個頭,道:“非是奴才有意遲遲不歸,而是雷將軍讓奴才隨軍行動,等雷將軍制定好下一步作戰計劃後,好讓奴才回來向大王稟報。因此,耽誤了些時日,奴才該死,請大王恕罪。”

魏王厲聲道:“我給你的旨意是怎麼說的?讓他會合林威組成東軍後,迎接大軍渡河,結果他卻跑到梅關和雁回關去了。你既然隨軍,當知道那小子抗旨不遵,爲何不加阻攔?”

王安聞言,驚出了一身冷汗。

果然,魏王一定會拿梅關和雁回關說事,不由心裡暗舒了一口氣。

“啓稟大王,雷將軍並無一絲一毫抗旨之意。”王安不慌不忙道。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打臉第一百六十一章 血巷第二百二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三十二章 密室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安之意第三十五章 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刺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湖邊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轉讓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公孫倩謀略第三十章 對刀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安吊墜第一百一十七章 流連第二百六十七章 毒刺第二百八十七章 鼓聲第三百二十七章 褻瀆第二百七十五章 求心安第三百零七章 好同僚第一百五十五章 赴宴廣寒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法明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葬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敏妃第三百七十二章 萬年靈乳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債第九十二章 癲狂第二十五章 皮甲第一百七十一章 父親第九十四章 挖坑第一百四十章 冥河第六十三章 準備第二百二十二章 死與活第二百六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報答第一百五十二章 臨別望江樓第八十一章 殺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混沌現第二百一十二章 聖女第三百六十六章 學示愛第一百二十五章 毛病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損第二百五十一章 畢業會考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法明言第十二章 桃木第三十四章 姐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黑吃黑第一百四十一章 青燈玉露第三百二十四章 惡亦癡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葬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典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段第二百一十七章 墓誌銘第二百八十七章 鼓聲第一百四十章 冥河第九章 強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闖美人關第八十五章 本意第八十四章 入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見面第二百一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定來世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心再見第十五章 偈語第二百八十七章 鼓聲第三百零八章 回霸湖第一百二十二章 賭嫁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玉搖骰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奸細第十八章 西去第三百一十四章 跳樓第二百六十四章 打服第四十四章 忍讓第七十章 表白第八十三章 我詐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法明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損失對比第九十三章 五靈第一百零四章 問修第十九章 量罪第五十七章 出城第四十八章 和尚第二百四十八章 拒絕太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撕袖第三百五十七章 定製丹藥第二百三十二章 湖邊女第十六章 夜診第二百八十章 殺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徒子第七十章 表白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告了第一百七十章 遇寺而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情深而舍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司的審訊第一百章 條件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骨枯第六十三章 準備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打臉第一百六十一章 血巷第二百二十七章 陷阱第三百三十二章 密室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安之意第三十五章 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刺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湖邊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轉讓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公孫倩謀略第三十章 對刀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安吊墜第一百一十七章 流連第二百六十七章 毒刺第二百八十七章 鼓聲第三百二十七章 褻瀆第二百七十五章 求心安第三百零七章 好同僚第一百五十五章 赴宴廣寒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法明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葬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敏妃第三百七十二章 萬年靈乳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債第九十二章 癲狂第二十五章 皮甲第一百七十一章 父親第九十四章 挖坑第一百四十章 冥河第六十三章 準備第二百二十二章 死與活第二百六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報答第一百五十二章 臨別望江樓第八十一章 殺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混沌現第二百一十二章 聖女第三百六十六章 學示愛第一百二十五章 毛病第三百三十九章 陰損第二百五十一章 畢業會考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法明言第十二章 桃木第三十四章 姐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黑吃黑第一百四十一章 青燈玉露第三百二十四章 惡亦癡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葬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典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段第二百一十七章 墓誌銘第二百八十七章 鼓聲第一百四十章 冥河第九章 強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闖美人關第八十五章 本意第八十四章 入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見面第二百一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定來世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心再見第十五章 偈語第二百八十七章 鼓聲第三百零八章 回霸湖第一百二十二章 賭嫁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玉搖骰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奸細第十八章 西去第三百一十四章 跳樓第二百六十四章 打服第四十四章 忍讓第七十章 表白第八十三章 我詐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法明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損失對比第九十三章 五靈第一百零四章 問修第十九章 量罪第五十七章 出城第四十八章 和尚第二百四十八章 拒絕太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撕袖第三百五十七章 定製丹藥第二百三十二章 湖邊女第十六章 夜診第二百八十章 殺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徒子第七十章 表白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告了第一百七十章 遇寺而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情深而舍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司的審訊第一百章 條件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骨枯第六十三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