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聖女

達多和尚一定是個神棍,雷少軒這麼想着。

雷少軒不相信這麼多的囚犯和軍士,每個人都罪孽深重。

那根鐵鏈一定有鬼,但是如果沒人能拿起那根鐵鏈,就沒有水,唯一的希望是雷少軒。

許多人不相信和尚能找來水,雷少軒自己也不相信。看到胡友德被羞辱,其實算不上羞辱,雷少軒心裡十分憤怒,恨不得一拳打在和尚那可惡的、鷹鼻陷目的臉上。

然而,衆人的目光卻讓雷少軒無法拒絕這最後的機會——假定雷少軒是無辜的,一定能舉起鐵鏈。

雷少軒對這點也無比自信。

雷少軒快步走向前,拿起了鐵鏈一端,猛然舉了起來。

鐵鏈紋絲不動……

雷少軒有些驚怒,又用力地拿起鐵鏈,鐵鏈如澆鑄在架子上一般。

“和尚?我有何罪孽?”

雷少軒生氣地喊道,衆人也都憤憤不平。

達多和尚目光如電,平靜地看着雷少軒。

“你無辜入獄,恨天怨地,恨父怨母,看似心平似水,實則釀怒海狂瀾,他日必伏屍無數,殺孽重重。”

“我,我……將來之事,神鬼莫測,如何能夠當真?”

雷少軒莫名其妙地感到心虛,有些無力地說道,“你根本是無力尋來水源胡亂找的藉口……”

話音未落,雷少軒手裡的鐵鏈卻呼啦啦地往上騰起,越過木架,“譁”一聲,落在地上,盤成一團。

衆人頓時目瞪口呆。

一個小孩子一手拿着鐵鏈另一端,呆呆地看着鐵鏈發愣,正是那個大眼睛的髒臉小女孩。

小孩子心地自然是最純淨的,她看到雷少軒幫組自己,卻被父親責備,以爲又被和尚懲罰,只想着要幫助這個哥哥,看到雷少軒無力舉動鐵鏈,不由上前幫着雷少軒拉扯,卻一下子將鐵鏈拉了過去。

達多和尚也愣住了,嘆了一口氣,道:“天意!”

轉眼間,和尚抓起地上的鐵鏈繞了幾圈脖子,掛在肩上,轉身向遠方緩緩而行,身上僧袍無風自飄,肩上鐵鏈拖地發出“嘩啦啦”的聲響,瘦弱的身軀拖着沉重的鐵鏈,彷彿每一步都無比沉重,如同拖着一個世界。

和尚身後,飄來陣陣梵歌:

黑暗流沙,妙目何用?唯有心燈,引我前行;一花世界,殘軀何用?鐵索纏身,拖曳罪人;唯我入地獄,世人得解脫;百病入我身,世人得喜歡;百難加我身,世人得平安……

那對夫婦看着達多僧離去,以爲是被小女孩氣走,生氣地走向前,男的舉起巴掌要打小女孩,卻忽然驚叫一聲,大喊了出來。

“有水,井裡出水了,井裡出水了……”

衆人都衝了過來。

乾涸的井底,正一輪一輪地噴涌着泉水。

歡呼、驚叫、搶奪,摔跤……絕望釋放,興奮激盪,所有人都興高采烈。

雷少軒發現,那些人沒有上前喝水,卻圍着小女孩子歡呼。

“聖女!聖女!聖女賜福……”

小女孩被一位老者抱着,被這羣人簇擁着,朝另外方向離去。

小女孩有些驚恐害怕,眼睛望着雷少軒,帶着渴求。在小女孩眼裡,只有雷少軒是真正幫助自己的,雷少軒懂了,向着女孩揮手,任由這些人離去。

“那和尚到底是何人?”馬少騰喝着水,喘着氣問。

也許是大家都有罪,馬少騰、雷少軒、餘正等罪人關係似乎變得更加親近起來。

俗話說得好,人生幾大鐵:曾同逛青樓,曾同窗,曾分贓。都是一起幹過壞事、好事的人。

同樣的罪孽深重,也會讓人親近。

“據聞,西海道爲胡魏雜居之地。此地乾旱少雨,人煙稀少,生活極其艱難。常有僧人行走其間,救苦救難,行醫行善,不取分毫,被尊爲聖僧,極受人尊敬。”

餘正多次行走苦海,沿途風土人情,多少有些聽聞。

“可是那和尚分明是顯跡騙取財物,且貪婪無度,大餅都不放過。”

雷少軒憤憤不平道。

“倒也未必。”餘正搖搖頭。

“據聞胡人極西之地,爲佛國發源之地,常有僧人往來,以傳播佛教宗義,此僧面目奇異,估計便是極西之地而來。這些僧人鐵鎖加身,爲世人贖罪,所募財物,一文不留,皆作爲修寺之用。”

餘正嘆道:“此地民衆雖貧,卻願意奉獻所有,以求來世之福,須怪不得和尚。比之北魏寺廟,動輒千畝良田,居士無數,不納糧、不交稅,強上千百倍。”

“聖女又是何意?”

雷少軒腦海裡浮現出小女孩那張睜着大眼睛的髒臉,不由有些揪心。

“此地風俗而已,估計也是信仰所爲,好在聖女多半是好事,倒也不必擔心。”餘正安慰道。

井水噴涌到底是不是和尚所爲,雷少軒依然將信將疑,但是小女孩幫了雷少軒卻是無疑,從這點上說,這裡的人都欠那個小女孩一份情。

旁人也許不信那麼多人竟然無法舉起鐵鏈,然而親身經歷過舉鐵鏈的人,卻知道他們真的舉不起鐵鏈。

“餘大人,前面還有多少路程?”

“不敢當大人之稱。”餘正擺擺手道,“過了此地,西海道算是走了大半。西海道之後是平西道,平西道有千里之遙。平西道後是十萬雪山,十萬雪山延綿數百里。過了十萬雪山,便是苦海。如今已是初春三月,四、五月,可達苦海。”

“西海道乾旱無水,荒無人煙,如何前行?”馬少騰有些焦急道。

“洹水盡頭便是西海,約兩日路程,趕到西海,便不愁水源,那裡也有些集市人家,可以補糧食和水。”

峽谷逐漸變狹窄,兩邊黃土懸崖高聳,洹水蜿蜒其間,洹水河道乾涸,裸露出猙獰怪石嶙峋的河底,依稀能看出曾經的急流險灘。

峽谷倏爾向北,倏爾向西,倏爾向南,看不到太陽,很快就讓人迷失了方向,好在沿着峽谷往前走的路只有一條,只需要跟着走就好。

夜晚,峽谷漆黑,擡頭看去,峽谷如一條線隱約掛在天空,行走峽谷中,不時能聽到各種奇怪的聲音。

懸崖上,不時傳來嘯月的狼嚎,滄桑而悠遠。往日讓人害怕的狼吼,在峽谷中迴盪,頗有些生氣,驅走黑夜的寂寞和恐懼。

隊伍已經連續行走一天,卻不敢也不願停下宿營。

乾旱飢渴,讓人更願意黑夜行走,何況峽谷沒有樹木,無法生火,在寒冷的泥地休息,相比行走,不啻是一種更深折磨。

經過一夜的跋涉,早晨時分,峽谷中豁然開朗,出現了一塊巨大的峽谷空地。

四周的懸崖遠去,懸崖間數條峽谷不知道通向何方。

一條馬路從平地間穿過,兩邊的房屋不多,參差不齊地排列在馬路兩邊,偶爾能看見房外飄着幌旗,有的院子還飄起裊裊炊煙。

顯然,這是一個有人起居的正常村落。

果然,臨近村落,馬路邊豎立着一塊石碑,上面寫着幾個大字:平福驛。

衆人頓時有些興奮起來。走了好幾天,這裡竟然是一個驛站。驛站乃是官府所設立,可以免費食宿,意味着能好好吃飯、睡覺。

“這裡只是曾經的平福驛所在。北魏強盛之時,與西胡通商,交往頻繁,平福驛駐有軍隊,所在地逐漸形成了集市。”

餘正搖搖頭。

“然而北魏西胡連年交戰,驛站駐軍減少,盜匪橫行,就很快就無力維持,只能撤銷。如今最近的一個驛站是南屏驛,在西海道盡頭,西海岸邊。”

餘正給衆人潑了冷水,道:“如今這裡已經不叫平福驛,因爲有八條峽谷通往四周,便稱爲八門鎮。八門鎮四通八達,便於隱藏逃匿,成爲有名的盜匪往來之地。”

“驛站乃官府所設立,都無法擋住盜匪?”馬少騰吃驚地看着餘正。

“正是。”

“這裡看似有不少商鋪,都是些什麼商鋪?不怕盜匪?”雷少軒忍不住問。

“進去就知道了。”

一行人加快步伐,沿着馬路進入集市。

街道空蕩蕩的,一行人走在街道上,頗爲醒目。

突然,街道旁屋檐下,一堆黑糊糊捲成一團被窩打開,一個老者露出了臉。

看見衆人走過來,老者伸出一隻手,手裡拿着一個破瓷碗,嘴裡唸叨着:“早晨喜鵲叫,好人有好報。生意要起早,好心要憐老,一文錢舍老,百倍福廕報。”

走在前面的餘正等人嚇了一跳,原來是個要飯的老人。

此人身上穿着破衣爛衫,很是單薄,蓬頭垢面,瘦骨嶙峋,舉止頗爲硬朗,沒有乞丐常有的呆滯、猥褻目光,讓人頗有些好感。

此人雖然要飯,念出的語句卻毫無要飯之意,讓人聽了心裡舒服。

雷少軒注意到此人的被子黑糊糊,卻是絲綢被面,依稀看出曾有的牡丹富貴圖案,這種圖案一般大戶人家才用。

這一切表明了,此人曾是富貴之人,卻不知爲何如此落魄,不免心裡有些同情。

第六章 落水第九十五章 安葬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典第三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惡亦癡第一百五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債第一百八十九章 逃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營第一百零四章 問修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軟飯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鎮靈毒第三百一十章 抗旨第二百三十三章 欠債還錢第三百六十三章 塔林傳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籌款第十六章 夜診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骨枯第一百九十一章 輪迴因果第一百九十章 換花第四十二章 結義第八十四章 入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惡毒第四十四章 忍讓第一百六十七章 杖刑第二百七十九章 來歷第三百七十三章 誰爲誰忙第三十章 對刀第六十五章 通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香浴第三百八十八章 聖女第一百六十二章 身份第九十四章 挖坑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安吊墜第一百零三章 禮物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們不怪你第八十一章 殺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弟子第二百零七章 求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裁決第三十三章 規矩第六十五章 通道第三百四十章 山莊格局第五十二章 離營第一百零四章 問修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們不怪你第五章 如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信抵萬軍第三百三十章 寧鶯第二百五十一章 畢業會考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重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北魏律法第一百八十三章 肥羊第六十九章 比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先來後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鎮天斧第二百三十三章 欠債還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慘烈第二百九十三章 爲藥賣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以牙還牙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二百一十二章 聖女第三百一十二章 敏妃第四十九章 佛經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們不怪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隱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謀第二十三章 西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欠債還錢第一百零五章 仙凡第四章 夜宿第八十章 陷阱第一百三十七章 託付第六十二章 任務第一百三十四章 報答第三百四十四章 傳說第一百六十七章 杖刑第二十章 聖女第三百一十四章 跳樓第二百八十九章 愛民第八十六章 目標第二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一章 殺機第三百五十章 論實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學示愛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書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安吊墜第二百四十三章 回鄉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誓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頓悟第四十九章 佛經第二百四十九章 欠債第三百八十一章 結交第七十六章 驚馬
第六章 落水第九十五章 安葬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典第三十六章 戰後第三百二十四章 惡亦癡第一百五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債第一百八十九章 逃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營第一百零四章 問修第三百三十六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刺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軟飯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鎮靈毒第三百一十章 抗旨第二百三十三章 欠債還錢第三百六十三章 塔林傳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籌款第十六章 夜診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骨枯第一百九十一章 輪迴因果第一百九十章 換花第四十二章 結義第八十四章 入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惡毒第四十四章 忍讓第一百六十七章 杖刑第二百七十九章 來歷第三百七十三章 誰爲誰忙第三十章 對刀第六十五章 通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香浴第三百八十八章 聖女第一百六十二章 身份第九十四章 挖坑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安吊墜第一百零三章 禮物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們不怪你第八十一章 殺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弟子第二百零七章 求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裁決第三十三章 規矩第六十五章 通道第三百四十章 山莊格局第五十二章 離營第一百零四章 問修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們不怪你第五章 如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信抵萬軍第三百三十章 寧鶯第二百五十一章 畢業會考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重見第一百五十一章 北魏律法第一百八十三章 肥羊第六十九章 比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先來後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鎮天斧第二百三十三章 欠債還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慘烈第二百九十三章 爲藥賣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以牙還牙第三十二章 操練第二百一十二章 聖女第三百一十二章 敏妃第四十九章 佛經第三百八十四章 我們不怪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隱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謀第二十三章 西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欠債還錢第一百零五章 仙凡第四章 夜宿第八十章 陷阱第一百三十七章 託付第六十二章 任務第一百三十四章 報答第三百四十四章 傳說第一百六十七章 杖刑第二十章 聖女第三百一十四章 跳樓第二百八十九章 愛民第八十六章 目標第二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一章 殺機第三百五十章 論實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學示愛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書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平安吊墜第二百四十三章 回鄉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誓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頓悟第四十九章 佛經第二百四十九章 欠債第三百八十一章 結交第七十六章 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