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節 私情(1)

東瑗進宮,把盛修頤願意跟隨薛老侯爺腳步的話,告訴了皇后娘娘。

盛修頤是不會忤逆皇后的。盛家只會跟隨薛老侯爺,不管朝中風向偏向哪裡,盛修頤都會跟着薛老侯爺。皇后娘娘若是對朝政不滿,也怪不到盛修頤頭上。

盛修頤只是太子少師,只是跟隨薛家而已。

從此後,皇后娘娘的確不曾在召東瑗進宮。

她大約也明白了這件事。

元昌帝怕自己命不久矣,急着替太子鋪平道路,所以力主革新。他以爲肯定會得到薛老侯爺的支持。

畢竟他認爲,這樣的革新對太子絕對有利。

可薛老侯爺是反對聲音中最堅定的。

薛老侯爺比元昌帝更加清醒,現在的革新不會讓太子爺將來安穩,而是給太子爺留下無窮的後患。

好不容易恢復了些許的元昌帝被氣得又是吐血,昏迷過去。而後,他的神志越發不清晰,再也無力上朝。

不僅僅太子選妃之事耽擱,朝政也全部交到了薛老侯爺和秦尚書手中。

後來發生的這些事,東瑗是從盛修頤簡單描述裡得知。她的生活,依舊是盛府內宅方寸之間。

明年三月初一是三爺盛修沐的婚期,東瑗一直幫襯盛夫人準備三爺娶親之事。

三爺的院子蓋在元陽閣的東南向,離元陽閣最近,已經基本上竣工。

盛昌侯商議盛修頤和盛修沐,給院子取什麼名字。

盛修頤只說聽爹爹的。

三爺盛修沐對親事一直有牴觸,他懶懶說隨便爹爹。

盛昌侯看得出他們兄弟的不上心,心裡一陣好氣,而後又生生壓了回去。自從辭官後,盛昌侯時時練字、作畫,旁的不說,忍耐力比從前好了不少,一點就爆的脾氣頗有收斂。

他自己想了想。對盛修頤道:“沐哥兒的院子,就叫沐恩院吧。”

盛修沐的爵位封號叫沐恩伯。

可見盛昌侯也是懶得替盛修沐費心。

盛修頤道是,而後把這個名字告訴了外院的管事林久福,叫人刻了牌匾回來。

傳到內院。盛夫人聽說三爺的院子以後叫沐恩院,倒是喜歡。

次日家裡衆人去請安時,盛昌侯也在,盛夫人就說起三爺院子的事,極力誇讚盛昌侯取的好名字。

三爺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想笑不敢笑。

盛修頤一臉正氣,好似沒有聽懂般。點頭附和盛夫人的誇獎。

東瑗、二奶奶葛氏和二爺盛修海則忍俊不禁,三人皆低頭偷笑。

盛夫人這樣明顯的給盛昌侯捧場,讓人感受到她對盛昌侯有種近乎孩子般的寵愛。

年紀大了,都喜歡聽奉承話。孩子們不願意說,只有老伴願意捧場。

哪裡是什麼好名字?分明是御賜的封號直接用的。

雖然聽着想笑,心裡卻覺得他們很恩愛甜蜜,東瑗和二奶奶等人皆是心頭一動。少年夫妻老來伴,到了這把年紀還能如此對對方着想。難道不是幸福?

二奶奶想着,就忍不住回眸看了二爺一眼。

平日裡總覺得不爭氣的丈夫,此刻看來卻又種難以言喻的踏實。她不禁微笑一下。

盛昌侯聽着盛夫人誇張的讚譽。尷尬咳了咳,卻沒有反駁盛夫人的話。

屋子裡的氣氛頓時變得溫馨。

盛昌侯掃了眼兒子媳婦衆人,從前看不慣長子的沉默寡言、次子的陰沉薄恩、三子的急躁紈絝,如今瞧着他們一個個模樣周正,衣着得體,都是翩翩佳公子,難得的一表人才,心裡倏然就有種安慰。

心態變了,看孩子們也覺得不同。

“不用守在這裡,都忙去吧。”盛昌侯起身。對衆人道。

他自己率先走了出去。

衆人便紛紛告辭。

東瑗回了靜攝院,先看了誠哥兒,而後抱着誠哥兒玩了會兒,就拿出針線來,替盛樂郝做馬褂。

看似簡單的一件衣裳,東瑗已經縫了六天。快要收工了。

到了下午,堪堪做完,又急忙把盛樂芸的護手拿出來做。

丫鬟們在一旁服侍,橘紅甚至說:“大奶奶,我替您做吧?您近來總是低頭做這些,小心脖子酸。”

這些小東西,雖然活計不太,卻很費心力。

東瑗頭一次給盛修頤的孩子們做活計,不想落在口實,所以一針一線都是自己完成。

“不用的。”東瑗笑笑,而後想起前些日子的話,跟薔薇衆人使眼色,讓她們都出去忙,只留了橘紅在跟前。

橘紅頓時就不自在。

她早就從尋芳那裡知道,東瑗對她回去之事有了注意,還特意問過了。

“你坐下。”東瑗指了指炕旁邊的小錦杌,對橘紅道,“咱們說說話兒。”

橘紅不肯坐,勉強笑道:“您說吧,我站着聽。”

東瑗便不再勉強。針有些刃了,東瑗在頭上抹了下,仔細穿針走線,漫不經心問橘紅:“上次回去,你婆婆說你什麼了麼?”

橘紅知道瞞不過,也不準備說假話,她聲音低了下去,半晌才道:“左不過還是那些話。二莊性格冷得很,婆婆是知道的,總不說自己兒子,只念叨我不會哄他……”

說着,就是滿心委屈。

東瑗手裡的針線微微一頓。

“那二莊知道不知道你婆婆總在背後說你?”東瑗繼續做着活計,不曾擡頭,問橘紅道。

橘紅沒有想到東瑗會這樣問,有些吃驚。回想了下,好似二莊知道。她道:“每次婆婆說我,他都知道……他會跟我說,別聽孃的。娘年紀大了,囉嗦得很。”

這種不鹹不淡的話,根本不能安慰婆婆給橘紅帶來的不快,所以橘紅從未把二莊這話放在心裡。

他的安慰對她毫無用處。

現在東瑗這樣一提,橘紅纔想起來,二莊那麼個悶葫蘆,居然每次都會安慰自己,這不是很難得的麼?

是自己忽視了什麼嗎?

想着,她臉上一熱,對那個跟木頭人似的丈夫怨氣突然減了些許。

東瑗聽着橘紅的話,這才放了針線,把她拉到自己對面個的炕上坐了。

“你是不是從出嫁就不太喜歡二莊?”東瑗低聲問橘紅。兩人似乎回到了小時候,東瑗還是那個小姑娘,拉着橘紅的手,跟橘紅說她沒關係,寫字、繡花一點也不累,只要祖母高興就好。

橘紅又彷彿看到了自己從小服侍的那個小姐,熟悉的笑容讓她心頭髮暖。

什麼喜歡不喜歡?

橘紅想着,就羞紅了臉,微微低頭不知該如何回答。

“你是不是看不中二莊?”東瑗見她羞得厲害,換了種問法。

“他總是不說話。”橘紅半晌才喃喃道,“不知道心裡想些什麼,一天說不了兩句話,你對他好他也不明白。跟他過日子,自己都沒有什麼盼頭……”

好似把小碎石投入大湖,片刻漣漪就消失了,根本起不了波浪。橘紅對丈夫的溫情得不到迴應,自然就心裡不平衡。

況且從大莊的容貌看來,作爲雙胞胎弟弟的二莊,應該也不算個好看的男人。長得不算俊俏,又是個木頭一樣的,叫橘紅一個年輕女人去付出,的確夠爲難她的。

他們本就是結了婚才認識的,橘紅又不是追着要嫁給二莊的。

大莊和橘香又是恩愛不已,讓橘紅更有挫敗感,對丈夫也就越來越不滿意了。

“你瞧,那麼個木頭人,還知道你委屈了,讓你別多想…….”東瑗輕聲道,“你婆婆總不是當着二莊面說你吧?你背後受委屈了,他也心裡明白着。你對他好,還是不好,他心裡都清楚呢。有些人就是不愛說話。可心裡明白,不是難得麼?總比那些嘴上油滑,心裡卻糊塗的強些?”

橘紅也有些後悔自己對丈夫的漠視。

除非丈夫沒了,否則那個男人是要跟她過一輩子的。她當然也希望兩人感情更加融洽些。

現在東瑗這樣一點撥,橘紅突然發覺她自己也是個木頭人。

也許二莊心裡跟她一樣,想把日子過好。結果二莊不擅長表達,橘紅也是個悶葫蘆,兩人的日子就越過越糟心了。

橘紅悶悶點頭:“大奶奶,我知道了…….”

東瑗緩慢鬆了口氣。她道:“你和橘香、羅媽媽在我很小時候就服侍我,除了老祖宗,家裡就你們跟我最親。我也沒什麼本事,不能說將來能給你們什麼,總盼着你們日子過得舒心。橘香過得順風順水,我是高興的;你卻這樣,我也難過。夫妻倆過日子,他願意遷就你一點,你也就多替他委屈一點,他心裡都明白,你也不冤枉,是不是?你們都踏踏實實過好,我才放心呢。”

語重心長的一席話,橘紅不由動容。

她緩緩點頭:“大奶奶,我明白。過了年,您這邊都安排妥當,我就出去。我不讓你擔心。”

東瑗輕輕拍着她的手,微笑起來。

兩人說着話兒,東瑗一邊做着針線,一邊聽橘紅說她婆婆和丈夫的事,轉眼間就到了姨娘們請安的時辰。

外間服侍的薔薇說邵姨娘、薛姨娘和範姨娘等人來了,東瑗就讓橘紅收了針線簸籮,見了三位姨娘。

三人都穿戴嚴實,規規矩矩給東瑗請安。

“大奶奶,奴婢給世子爺和您做了兩雙鞋。”邵姨娘上前,把一個青布包袱遞上前,給東瑗看。()

第65節 大婚(1)第92節 偷窺天機(2)第262節 結局(5)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216節 私情(1)第199節 恭賀(1)第23節 捱打第202節 心念(1)第224節 立場(1)第233節 不喜第2節 最受寵愛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106節 出山(2)第180節 誤會第181節 殞落第157節 告誡第139節 尋珠(3)第240節 告密第60節 玉葫蘆(2)第257節 喜訊(3)第245節 大赦第173節 風波(1)第263節 結局(6)第26節 命運第133節 團聚2第102節 喜訊第57節 風寒第158節 請辭第214節 站隊(2)第111節 逃婢(1)第242節 落紅(1)第139節 尋珠(3)第99節 寵愛(1)第74節 妾爭(1)第93節 敗露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4節 親事待定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66節 誤導第154節 曖第29節 陳家第105節 承諾第202節 心念(1)第63節 陪嫁(1)第174節 風波(2)第256節 喜訊(2)第90節 留飯第34節 保密第194節 升官第119節 拒絕第139節 尋珠(3)第256節 喜訊(2)第97節 嫡母第9節 香消玉殞第66節 大婚(2)第178節 護子(2)第57節 風寒第21節 訴委屈第23節 捱打第223節 和睦第49節 往事第2節 最受寵愛第89節 坦白第21節 訴委屈第18節 不爭第32節 郡主第150節 滿月(1)第85節 壽宴(2)第142節 還珠(2)第263節 結局(6)第111節 逃婢(1)第190節 生氣(1)第126節 歸期(1)第95節 平妻(1)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191節 生氣(2)第156節 選擇(2)第189節 說媒(2)第95節 平妻(1)第112節 逃婢(2)第219節 強勢第28節 客來第242節 落紅(1)第140節 人情第71節 嫡子(1)第225節 巧舌(1)第12節 訓僕第176節 盡孝第35節 花樣第38節 勢利第149節 消災(2)第106節 出山(2)第211節 進宮(2)第242節 落紅(1)第170節 反應(2)第128節 誕子嗣第144節 抱孫第249節 意外(2)
第65節 大婚(1)第92節 偷窺天機(2)第262節 結局(5)第114節 坦誠交心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216節 私情(1)第199節 恭賀(1)第23節 捱打第202節 心念(1)第224節 立場(1)第233節 不喜第2節 最受寵愛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106節 出山(2)第180節 誤會第181節 殞落第157節 告誡第139節 尋珠(3)第240節 告密第60節 玉葫蘆(2)第257節 喜訊(3)第245節 大赦第173節 風波(1)第263節 結局(6)第26節 命運第133節 團聚2第102節 喜訊第57節 風寒第158節 請辭第214節 站隊(2)第111節 逃婢(1)第242節 落紅(1)第139節 尋珠(3)第99節 寵愛(1)第74節 妾爭(1)第93節 敗露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4節 親事待定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66節 誤導第154節 曖第29節 陳家第105節 承諾第202節 心念(1)第63節 陪嫁(1)第174節 風波(2)第256節 喜訊(2)第90節 留飯第34節 保密第194節 升官第119節 拒絕第139節 尋珠(3)第256節 喜訊(2)第97節 嫡母第9節 香消玉殞第66節 大婚(2)第178節 護子(2)第57節 風寒第21節 訴委屈第23節 捱打第223節 和睦第49節 往事第2節 最受寵愛第89節 坦白第21節 訴委屈第18節 不爭第32節 郡主第150節 滿月(1)第85節 壽宴(2)第142節 還珠(2)第263節 結局(6)第111節 逃婢(1)第190節 生氣(1)第126節 歸期(1)第95節 平妻(1)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191節 生氣(2)第156節 選擇(2)第189節 說媒(2)第95節 平妻(1)第112節 逃婢(2)第219節 強勢第28節 客來第242節 落紅(1)第140節 人情第71節 嫡子(1)第225節 巧舌(1)第12節 訓僕第176節 盡孝第35節 花樣第38節 勢利第149節 消災(2)第106節 出山(2)第211節 進宮(2)第242節 落紅(1)第170節 反應(2)第128節 誕子嗣第144節 抱孫第249節 意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