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反應(2)

陶姨娘這麼一跪,哭得傷心,屋裡服侍的丫鬟們都很聰穎,不等薔薇暗示,就退了出去。

薔薇和橘紅年輕,怕陶姨娘在她們跟前抹不開,也退了出去,只留羅媽媽在東瑗跟前服侍。

東瑗這纔開口,對陶姨娘的丫鬟荷香道:“快扶你們姨娘起來……”

陶姨娘的頭磕在地上,就是不起身。

她重重給東瑗磕了三個響頭後,才擡起頭看東瑗,淚水磅礴,整個人虛弱得可憐,瞧着心生憐惜。

她才二十三、四歲吧?

在東瑗曾經生活的年代,她可能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子,正是人生如花盛綻的美好年華。而在這個年代,她已經是六歲孩子的母親。

她跪在地上,挪動膝蓋向前,跪在東瑗腳邊,哭道:“姐姐,我身子骨不好。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痊癒回來。二少爺最是聽話孝順,求姐姐替妹妹看待一二,妹妹給姐姐磕頭。”

舍不下鈺哥兒是真心的,卻也不是她哭成這樣的原因吧?

她在等東瑗給她一個答案。

她說,此去不知歸期…….

她很聰明,清楚自己不是被送去家廟,而是莊子,她有被接回來的那天。可遙遙無期的等待,會讓她痛苦不堪。她想知道盛修頤是否向東瑗透露過,何時接她回來。

所以她說着說鈺哥兒,想用鈺哥兒來打動東瑗。

“別哭了。”東瑗卻溫和而笑,“世子爺昨夜告訴了我,你身子骨不好,爺體諒你,送你出去修養。你如今哭得這樣厲害,旁人瞧在眼裡,會道出是非的……你知道,府裡的下人們總是說三道四。要是傳到鈺哥兒耳裡……”

陶姨娘身子一震,她的眼淚再也流不出來。

薛氏知道,她知道陶姨娘爲何被送走!

因爲她說了盛修頤一模一樣的話:別叫人看出端倪,否則謠言對盛樂鈺不好!這話昨晚盛修頤就說過。

肯定盛修頤告訴薛氏的。

陶姨娘拿盛樂鈺做藉口逼問東瑗歸期。東遊就拿盛樂鈺回擊她。

“快起身!”東瑗看了眼羅媽媽,讓羅媽媽和荷香一起,攙扶起陶姨娘。

這次,陶姨娘沒有再掙扎,順勢站起了身子。

“原先你們姊妹都在我跟前,大家一處,每日熱熱鬧鬧的。如今你要去莊子上。我心裡也是不忍的。”東瑗嘆氣道,“可留着你在府裡,溼氣太重,對你也不好。我只能忍着,同意你出去……”

她的語氣,好似從前和姨娘們姊妹情深,感情有多麼好似的。

可東瑗進府這些日子,對姨娘們雖不打壓。卻也冷淡得很,還不如對自己身邊的丫鬟們親切。

原來她也會做戲!

陶姨娘心頭又是一跳。

爲何到了這一步,她才發現府裡的人藏龍臥虎。並沒有人比她笨。

至少薛氏不比她笨。

她從前真的小看了薛氏,還以爲她只是個自恃美貌拉攏盛修頤心的嬌滴滴的貴族小姐。

如今看着東瑗這番虛假卻聲情並茂的做派,陶姨娘對自己從前的大意與輕舉妄動悔恨不已。

再給她一次機會,她絕對不會如此輕敵。

她垂首,咬了咬脣。

“俗話說,千里打廠棚,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東瑗又感嘆道,“況且你又不是不回來。世子爺說,溼毒不能用藥,要慢慢調養。雖說調養很慢。但只要你身上的病好了,心裡明白過來,自然會接你回府。”

陶姨娘猛然擡頭,看了眼東瑗。

這話是在回答她方纔的問句嗎?

薛氏的話,是不是在警告她:要等她想明白,等她徹底沒有了歪念。纔會接她回府?

那是什麼時候?是不是永無回府之日?

盛修頤把陶姨娘的計謀都說給了薛氏聽,那麼薛氏爲了自己和孩子,會不會在盛修頤面前說壞話,從此就不肯讓陶姨娘再次入府?

想到這些,陶姨娘有種前所未有的清晰與絕望:原來她在世子爺和大奶奶面前,是如此渺小!他們要打殺她,哪怕她有了孩子,哪怕她兒子再受寵,都可以用這等法子處理了她!

她再也不敢強勢和試探,又跪下磕頭:“姐姐,妹妹定會好好養病,早日健朗,回來盡心盡力服侍您!您在府裡保重身體,妹妹祝您和三少爺萬事如意,事事順心。”

放下了一切,在哀求東瑗。

同樣是孩子的母親,自然明白骨肉分離的痛苦。倘若讓誠哥兒立刻東瑗片刻,東瑗心裡都跟貓撓一樣。

她又如何不能體會到陶氏想早日回府,害怕從此見不得盛樂鈺的心情呢?

她既然已經能在求東瑗,而不是用鈺哥兒逼她,東瑗也見好就收,道:“你放心去吧,早日回來。”

一句早日回來,終於讓陶氏的心微定。

她的態度越發恭謙卑微。

東瑗喊了薔薇進來,讓她打水來給陶姨娘洗臉。

“抹些脂粉,出去的時候笑着。你是出去養病,是世子爺給你的恩典,對你的憐惜,應該高興。你又不是犯了錯。”東瑗笑着對陶姨娘道。

陶姨娘看着東瑗自欺欺人,也跟着苦笑,頷首道是。

東瑗就讓薔薇和橘紅服侍陶姨娘上妝,還賞了她一個赤金蝙蝠鬧春的鳳鈿。

橘紅上妝手藝很好,東瑗的脂粉、胭脂又是宮裡內造的,片刻就將陶姨娘臉上的憔悴掩住,整個人比平日裡還要光豔幾分。

她平日裡沒有化過這麼精緻的妝容。

陶姨娘看着鏡中的自己,明眸若秋水,粉腮賽煙霞,只要不在薛氏跟前比,也是個豔麗奪目的女子。

偏偏她倒黴,她的主母是名冠京華的第一美人,比東瑗一比,她就變得普通平凡了。

想着,陶姨娘站起身子,給東瑗屈膝行禮。

東瑗微微頷首,吩咐她路上小心。

荷香就攙扶着陶姨娘,出了靜攝院。

陶姨娘一走,羅媽媽和橘紅、薔薇都迫不及待問東瑗:“是去哪裡?怎麼我們聽着糊里糊塗的?”

東瑗把盛修頤一開始編的那套說辭,說給了羅媽媽等人聽。

“這樣的天氣,哪裡染了溼毒?”羅媽媽不信。

薔薇和橘紅也不信。

東瑗笑着不再解釋,拿出針線簸籮,做誠哥兒做衣裳,任羅媽媽等人再問,就是咬定陶姨娘是去養病。

下午,陶姨娘去了莊子上的事,盛家闔府上下已經都知曉了。

陶姨娘是二奶奶葛氏的姨母表妹,卻是庶出的,她倆人沒有血脈親緣。二奶奶葛氏向來不跟陶姨娘來往,覺得自己一個嫡妻跟妾室走動,是往下|流走,失了身份。

可聽聞陶姨娘出府養病,她是不信的。好好的姨娘被送到莊子上去,定是犯了事。

卻又聽說陶姨娘走的時候,容光滿面,倒真像是得了恩典出府去靜養。

難道真有這樣的好事?

二奶奶葛氏不太甘心,就藉故來東瑗的院子探究竟。

東瑗對她看熱鬧的來意一清二楚,也是一口咬定說陶姨娘是溼毒,怕在府裡溼氣中,才送了出去。

二奶奶葛氏見她不鬆口,說了很多隱晦的陶姨娘的壞話,想跟東瑗拉近關係。

東瑗還說不鬆口。

她只得失望的回去了。

陶姨娘出去,二奶奶等人驚訝,可在盛修頤其他三個姨娘那裡,卻似在平靜的湖心投下了巨石。

特別是邵紫檀,她一頭霧水。

她和陶姨娘關係最好,平日裡有什麼事,陶姨娘總是和她有商有量的,向來不瞞她。

昨夜世子爺來了陶姨娘那裡,坐了一會兒就走了。邵紫檀就住在陶姨娘隔壁,她也沒聽到什麼動靜。

怎麼無緣無故這樣不聲不響的走了?

“你去打聽打聽,看看到底怎麼回事。”邵紫檀對丫鬟蘭芝道。

蘭芝忙勸住:“姨娘,陶姨娘纔出去呢……”

雖然說是去養病,邵紫檀卻知道,陶姨娘根本沒有得病。一聽蘭芝的話,邵紫檀回神,再也不敢提去打聽的話,安分守己替東瑗和盛修頤做鞋。

“出去了?”範姨娘聽到芸香說陶姨娘去了莊子上養病,也是吃了一驚的,“她什麼病啊?”

“聽說是溼毒。”芸香低聲道,“可誰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咱們府裡這麼多人,怎偏偏她中了溼氣?況且往日瞧見,氣色也很好啊……”

“可不是?”範姨娘疑惑道,“奇怪了,到底因爲什麼?怎麼一點風頭都不見,就落了這麼大的雨?太反常了。”

“姨娘,您不是不喜歡她嗎?”芸香笑道,“她出去了,您不高興?”

範姨娘就笑起來:“我自然是高興的。芸香,侯爺身邊的林大姨娘,是不是去年也說送到莊子上去靜養?後來就病死了啊……一般出去養病,都只有一個下場,就是病死的。我可從未見病好回來的…”

說着,語氣裡滿是快意。

芸香則提醒她:“陶姨娘和林大姨娘不同。林大姨娘沒有孩子,陶姨娘可是有二少爺的。”

範姨娘覺得芸香說的也對。

那快意就減了一半。

主僕兩人猜了半天,還是不明白到底怎麼了。最後,範姨娘無聊嘆氣:“沒勁,還要回來啊……”

第55節 祈福(5)第130節 不見(1)第252節 救人(1)第17節 贈送第75節 妾爭(2)第137節 尋珠(1)第214節 站隊(2)第222節 坦白第103節 反常(1)第231節 過年(2)第219節 強勢第62節 義女(2)第126節 歸期(1)第221節 通房(2)第53節 祈福(3)第66節 大婚(2)第144節 抱孫第30節 教習第215節 站隊(3)第9節 香消玉殞第167節 人心第203節 心念(2)第40節 賜婚第121節 來客(1)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165節 絆住第69節 新婦第262節 結局(5)第158節 請辭第233節 不喜第161節 捉弄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4節 裝病第63節 陪嫁(1)第13節 **示弱第263節 結局(6)第89節 坦白第173節 風波(1)第24節 裝病第207節 拒絕(3)第22節 緣由第41節 婚事第66節 大婚(2)第246節 請歸(1)第219節 強勢第259節 結局(2)第210節 進宮(1)第64節 陪嫁(2)第85節 壽宴(2)第46節 作孽第254節 安好第204節 心念(3)第126節 歸期(1)第50節 閒話第56節 祈福(6)第81節 回門(2)第19節 契闊第79節 維護第31節 聖旨第52節 祈福(2)第93節 敗露第122節 來客(2)第140節 人情第216節 私情(1)第30節 教習第122節 來客(2)第177節 護子(1)第122節 來客(2)第247節 請歸(2)第3節 字如其人第158節 請辭第108節 打架(2)第94節 感動第158節 請辭第7節 內宅路滑第256節 喜訊(2)第69節 新婦第189節 說媒(2)第53節 祈福(3)第90節 留飯第94節 感動第184節 看透第91節 偷窺天機(1)第134節 歌姬(1)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194節 升官第170節 反應(2)第218節 私情(3)第29節 陳家第105節 承諾第154節 曖第241節 道歉第262節 結局(5)第61節 義女(1)第156節 選擇(2)第5節 盛家謀劃第232節 討好第32節 郡主
第55節 祈福(5)第130節 不見(1)第252節 救人(1)第17節 贈送第75節 妾爭(2)第137節 尋珠(1)第214節 站隊(2)第222節 坦白第103節 反常(1)第231節 過年(2)第219節 強勢第62節 義女(2)第126節 歸期(1)第221節 通房(2)第53節 祈福(3)第66節 大婚(2)第144節 抱孫第30節 教習第215節 站隊(3)第9節 香消玉殞第167節 人心第203節 心念(2)第40節 賜婚第121節 來客(1)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165節 絆住第69節 新婦第262節 結局(5)第158節 請辭第233節 不喜第161節 捉弄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4節 裝病第63節 陪嫁(1)第13節 **示弱第263節 結局(6)第89節 坦白第173節 風波(1)第24節 裝病第207節 拒絕(3)第22節 緣由第41節 婚事第66節 大婚(2)第246節 請歸(1)第219節 強勢第259節 結局(2)第210節 進宮(1)第64節 陪嫁(2)第85節 壽宴(2)第46節 作孽第254節 安好第204節 心念(3)第126節 歸期(1)第50節 閒話第56節 祈福(6)第81節 回門(2)第19節 契闊第79節 維護第31節 聖旨第52節 祈福(2)第93節 敗露第122節 來客(2)第140節 人情第216節 私情(1)第30節 教習第122節 來客(2)第177節 護子(1)第122節 來客(2)第247節 請歸(2)第3節 字如其人第158節 請辭第108節 打架(2)第94節 感動第158節 請辭第7節 內宅路滑第256節 喜訊(2)第69節 新婦第189節 說媒(2)第53節 祈福(3)第90節 留飯第94節 感動第184節 看透第91節 偷窺天機(1)第134節 歌姬(1)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194節 升官第170節 反應(2)第218節 私情(3)第29節 陳家第105節 承諾第154節 曖第241節 道歉第262節 結局(5)第61節 義女(1)第156節 選擇(2)第5節 盛家謀劃第232節 討好第32節 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