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節 拒絕(3)

盛夫人的胃疼是舊疾復發,盛修頤並沒有太多擔心。

他晚夕從太子府回來,先去元陽閣給盛夫人問安,而後就回了靜攝院。

東瑗把林二姨娘想出去的事說給了他聽,道:“……她和林大姨娘是同胞姊妹,祭拜無可厚非。可她要出去莊子上祭拜,我心裡總覺有事,就沒有同意。不會讓爹爹難做吧?”

盛修頤眉頭微擰,思量了一瞬,淡淡笑道:“你是照規矩辦事,爹爹有何爲難的?”

東瑗不由想起在元陽閣時那些奇怪的思緒,心頭微動,話就脫口而出:“自有爲難。你不是感同身受?”

盛修頤正在想林二姨娘要出門有何蹊蹺之事,倏然聽到東瑗這樣一句滿含調侃的話,不禁擡眸看她。她臉上雖帶着狡黠的笑意,可眼波閃動,似乎在試探着什麼。

他不由心裡暗思,最近家裡還有旁的事情不成?

他看了眼東瑗。

東瑗正懊悔自己失言,被盛修頤平靜似墨濯石般眼眸一掃,她臉頰微燙,微笑着垂首,避開盛修頤的目光。

盛修頤起身,坐到她身邊的炕上,柔聲問她:“最近姨娘們可有不安分的?”

果真是誤會了。

東瑗很想扇自己一個大嘴巴,那句怨氣十足的話,她說出來真的是毫無根據的無理取鬧,無緣無故自己胡思亂想也夠了,偏偏還脫口說了出來。盛修頤又是個心細如髮的男子,他自會留意到東瑗情緒的變化與語氣裡的不愉。

這…….應該如何解釋?

東瑗眼底便有了幾分慚愧。

她笑道:“沒有,她們都很好……”然後就喊了薔薇進來服侍。起身去了淨房盥沐。

盛修頤望着她的背影,疑惑的蹙了蹙眉。

東瑗從淨房出來,盛修頤纔去洗漱。等他回來,東瑗坐在臨窗大炕上看賬本。她面前沒有算盤。就是拿着賬本翻來翻去打發時光。

盛修頤見她秀眉輕擰,難得一見的悶悶不樂,心裡不免又是擔憂:到底發生了何事?

臨睡前他又問了一遍:“你可是有心事?”

東瑗就躲閃着回道:“真沒事……”語氣很心虛。怕盛修頤再追問下去。

盛修頤越發不解。

可東瑗不願說,他也不好強求,摟了她的腰,在她耳邊喃喃道:“倘若有爲難之事,告訴我一聲。”

東瑗就含混應了聲好。

次日盛修頤回府,盛夫人的病也好得差不多,東瑗也恢復了從前模樣。好似真的什麼都不曾發生。他擔心了一天的心,這才放回原處。

——————

楊二夫人慾招韓乃華爲婿,在東瑗和盛夫人這裡碰壁之後,又去了薛家。

大夫人忙着遷府之事,又因爲楊家是五夫人的孃家。不想插手,委婉拒絕了楊二夫人。

楊二夫人一張巧嘴,又求到三奶奶蔡氏那裡。三奶奶蔡氏如今是世子夫人,她雖然年輕,可出面也頗有分量。

三奶奶跟三少爺薛華軒在四川多年,處事不及家裡其他妯娌圓滑,爲人實在些。楊二夫人又是出了名的能言善道,三奶奶年輕面薄,架不住她左右相求。好話說盡,居然就答應了去探探口風。

當初,三奶奶嫁到薛家沒三個月就跟着三少爺去了四川,家裡人對她亦不甚瞭解,不知道她是個怎樣的脾氣秉性,都不好貿然親近。更加不好直接去告訴她別管五夫人孃家的事。

要是直接說了出來,就有挑撥離間之嫌。

老夫人最恨家裡的妯娌小姑之間內鬥,薛家的女眷們也是謹慎慣了的。

要是三奶奶是五夫人那種性格,說不定轉臉就把旁人告誡她的話說給五夫人聽。

薛家的女人在薛老夫人手下久了,個個不願意出風頭去惹人嫌。

大夫人有心教導三奶奶,怎奈她自己最近忙得不可開交,抽不出空兒;而楊二夫人下手又太快了。再者三奶奶是侄兒媳婦,不是自己的兒媳婦,隔了一層,亦不好說在太明顯。

三奶奶跟韓家也算親戚,她爲人又實在,次日就親自去問了韓大太太。

“是五嬸的孃家,建衡伯楊家,也算百年望族。楊家四小姐閨名薇,我也見過幾次,長得標緻,言行舉止溫婉大方,性子也和順……”三奶奶把楊二夫人的意見透露給韓大太太后,也順口幫着說了幾句好話。

韓大太太臉色頓時不好看。

她礙於三奶奶是鎮顯侯世子夫人,不好發作,只是笑容微淡問了句:“楊家怎麼想着和我們家結親?聽說當年你們家五夫人可不喜歡瑗姐兒。我們家老太太聽說了五夫人對瑗姐兒不好,氣的不輕呢……”

三奶奶雖然實在,卻也不笨,聽着這口氣,再瞧韓大太太不自然的笑容,瞬間明白自己辦了怎樣的糊塗事。

她訕訕笑了笑:“舅母,我纔回京都,也不太懂事。楊家二夫人磨得緊,倘若我說錯了什麼,您可別往心裡去。”

認錯很真誠。

韓大太太也不拿喬,心裡一口氣也順過來,笑着拉了三奶奶的手,道:“哪裡話?你惦記着替乃華說親,舅母心裡感激還來不及,豈有說錯之理?只是這楊家……”

她頓了頓,嘆了口氣才道:“雖然乃華在京都,離老太太遠着。可乃華的親事,定是要先告知老太太的。我們家的事,你也是聽說過的。老太太對三孃的死,一直耿耿於懷。後聽說繼母楊氏對瑗姐兒不好,老太太氣得罵了好幾回。我們家離得遠,也不能替瑗姐兒做主。雖說一碼事歸一碼事,可叫人心裡怎麼痛快?哪怕楊家再顯赫。我們韓家也攀不得他們這門親事的。”

三奶奶聽着,連連頷首。

回去的路上,她卻爲難起來。

她應該怎麼回楊二夫人?就說韓大太太因爲薛家五夫人對東瑗不好,所以不想和楊家沾親帶故?

這種說法。多少有些小家子氣。

三奶奶不夠精明,卻也明白些事理。

韓大太太不想和楊家結親是真的,可這個理由卻只是其中一部分。

她想了很多。仍是不知該如何去回覆,懊惱着不該着了楊家二夫人的道,去辦這件事。

回了鎮顯侯府,三奶奶先去給老夫人請安。

老夫人笑眯眯問她去了哪裡。

三奶奶也不敢瞞着,一股腦兒把楊二夫人求她的話、韓大太太的態度等,都告訴了老夫人,放佛孝子訴說委屈似的。

老夫人瞧着這孫兒媳婦。覺得她有些像三夫人,爲人實在,心裡算計太少,心裡既喜歡也着急。

爲人誠實是種美德,老夫人也很喜歡。

可三奶奶將來要掌管整個鎮顯侯府。她不能太過於實在。就像鋼條,過剛易折。

老夫人讓她坐到自己身邊,斂了一向和藹的笑容,遣了滿屋子服侍的人,才問她:“這件事,你是怎麼想的?”

三奶奶對老夫人向來敬畏,一聽老夫人讓她說說對韓大太太拒絕楊家親事的看法,她心裡忐忑起來,猶豫半晌。支吾着道:“想不出來。楊家是太祖時就封了爵的清貴高門,薇姐兒人品樣貌皆出衆。舅母是見過薇姐兒的,應是門好親事……可舅母卻說五嬸和九姑奶奶的話,來拒絕楊家,我不太懂……”

老夫人淡淡笑了笑,道:“楊家門第的確不差。韓家從前在京都有些聲望。可到了韓尚書這輩,也敗得差不多。而後又是十幾年離京,不跟衆人來往,現在的韓家,若是和楊家結親,的確是高攀,舅母應該不會拒絕……”

三奶奶連連頷首:“我當時也是如此想的,才應了楊家二夫人,去舅母那裡問問……”

“可舅母想也不想就拒絕了,是不是?”老夫人眼眸帶笑,望着三奶奶。

三奶奶驚歎老夫人料事如神,又是連忙點頭,一臉苦惱困惑的模樣,似個孩子般。

老夫人忍俊不禁。

“乃華那孩子長得好,學問、教養都好。”老夫人斂了笑,分析給三奶奶聽,“又是今年的新科榜眼,皇帝器重的少年進士。任誰見了都喜歡幾分。韓大太太心裡清楚,她的兒子尚公主都不爲過。韓家門第落寞得厲害,乃華兄弟要想立足,就等於重新打下一片天下…….權勢,才能讓乃華兄弟以後的官途順暢。楊家門第高,可楊家如今無實權,是入不了韓大太太的眼。這些話,她豈會明着告訴你?”

三奶奶如夢初醒。

她怔怔望着老夫人,半晌才喃喃道:“祖母,您外頭的事都清楚……”語氣裡既佩服又羨慕。

老夫人無奈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傻孩子,這哪裡是外頭的事?這就是裡頭的事。你纔來京都,走動得少,知道的事也少,自然想不通。以後若是有事拿不定主意,先問問你大伯母。”

而後想了想,又道,“你總是呆在家裡不成。明日我和你大伯母說,叫她事事帶着你,和你大嫂一樣,處處跟着你大伯母學學……”

三奶奶道是。

老夫人又叮囑她:“韓家的事,你就照舅母說的,告訴楊家二夫人……”

三奶奶錯愕。就那樣直接說?那樣說,不是得罪了楊家麼?

“那楊家二夫人會不會心裡記恨舅母?”三奶奶輕聲問。

老夫人笑起來:“舅母就是這樣告訴你的,她都不怕得罪楊家,你怕什麼?傻孩子,你不直接說,將來乃華訂了親,楊家還怪你,你要替韓家受過麼?不要怕得罪人。不得罪幾個不知進退的,旁人就會以爲你軟弱好欺”(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62節 結局(5)第127節 歸期(2)第247節 請歸(2)第260節 結局(3)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125節 禮物第255節 喜訊(1)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95節 平妻(1)第173節 風波(1)第247節 請歸(2)第79節 維護第214節 站隊(2)第231節 過年(2)第124節 子嗣單薄緣由(2)第259節 結局(2)第38節 勢利第67節 洞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144節 抱孫第182節 要聽話第87節 弒君第233節 不喜第68節 洞第99節 寵愛(1)第48節 做戲第32節 郡主第260節 結局(3)第234節 變故(2)第94節 感動第6節 觀念不同第126節 歸期(1)第14節 極度信任第174節 風波(2)第93節 敗露第41節 婚事第99節 寵愛(1)第218節 私情(3)第157節 告誡第234節 變故(2)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237節 外室第142節 還珠(2)第33節 罵槐第170節 反應(2)第105節 出山(1)第67節 洞第244節 危機第7節 內宅路滑第22節 緣由第8節 丟失玉佩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30節 教習第48節 做戲第81節 回門(2)第19節 契闊第232節 討好第70節 成婦禮第247節 請歸(2)第44節 離間第190節 生氣(1)第222節 坦白第243節 落紅(2)第97節 嫡母第135節 歌姬(2)第191節 生氣(2)第62節 義女(2)第223節 和睦第232節 討好第97節 嫡母第95節 平妻(1)第155節 選擇(1)第87節 弒君第139節 尋珠(3)第49節 往事第68節 洞第197節 補償(1)第24節 裝病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251節 打聽第177節 護子(1)第168節 巧妙第233節 不喜第96節 平妻(2)第166節 誤導第225節 巧舌(1)第80節 回門(1)第48節 做戲第84節 壽宴(1)第57節 風寒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31節 過年(2)第79節 維護第253節 救人(2)第195節 斥退第125節 禮物
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62節 結局(5)第127節 歸期(2)第247節 請歸(2)第260節 結局(3)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125節 禮物第255節 喜訊(1)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95節 平妻(1)第173節 風波(1)第247節 請歸(2)第79節 維護第214節 站隊(2)第231節 過年(2)第124節 子嗣單薄緣由(2)第259節 結局(2)第38節 勢利第67節 洞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144節 抱孫第182節 要聽話第87節 弒君第233節 不喜第68節 洞第99節 寵愛(1)第48節 做戲第32節 郡主第260節 結局(3)第234節 變故(2)第94節 感動第6節 觀念不同第126節 歸期(1)第14節 極度信任第174節 風波(2)第93節 敗露第41節 婚事第99節 寵愛(1)第218節 私情(3)第157節 告誡第234節 變故(2)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237節 外室第142節 還珠(2)第33節 罵槐第170節 反應(2)第105節 出山(1)第67節 洞第244節 危機第7節 內宅路滑第22節 緣由第8節 丟失玉佩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30節 教習第48節 做戲第81節 回門(2)第19節 契闊第232節 討好第70節 成婦禮第247節 請歸(2)第44節 離間第190節 生氣(1)第222節 坦白第243節 落紅(2)第97節 嫡母第135節 歌姬(2)第191節 生氣(2)第62節 義女(2)第223節 和睦第232節 討好第97節 嫡母第95節 平妻(1)第155節 選擇(1)第87節 弒君第139節 尋珠(3)第49節 往事第68節 洞第197節 補償(1)第24節 裝病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251節 打聽第177節 護子(1)第168節 巧妙第233節 不喜第96節 平妻(2)第166節 誤導第225節 巧舌(1)第80節 回門(1)第48節 做戲第84節 壽宴(1)第57節 風寒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31節 過年(2)第79節 維護第253節 救人(2)第195節 斥退第125節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