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節 不慈不孝(3)

衣香

楊媽媽說完,又看了眼東瑗。

東瑗就故作轉移了重點,嘆氣道:“十二妹太不懂事。和煦大公主是當今陛下的親姐姐,我們薛家再富貴,也不能和天家爭什麼的......和煦大公主又是出了名的疼惜女兒。祖母定是很爲難的吧?”

“老夫人確是爲難。”楊媽媽道,“跟咱們夫人說,給十二小姐說門親事,或許能懂事幾分,也不需老夫人和夫人時刻爲她勞心勞力,才定了陳家的。”

然後垂首,聲音也低了下去,“姑奶奶,這事總因十二小姐替九姑爺說話而起......現老夫人爲十二小姐說了這麼戶人家,您是十二小姐的嫡姐,她嫁得不好,您心裡定是不落忍的。咱們夫人的意思,讓您幫着週轉週轉......”

東瑗心裡越發有譜,卻故意道:“母親的意思,要我怎樣週轉?我和十二妹是血脈姊妹,我自然是希望她嫁得如意的。”

“咱們夫人說,十二小姐是名門貴女,陳大人雖官拜兵部右侍郎,到底是這一輩纔到京都立足的,根基太淺薄,門戶太低了些,委屈十二小姐。”楊媽媽越發覺得後面的話不好說出口,聲音變得底氣很不足,“夫人說,九姑爺的親兄弟、您府上的三爺御賜沐恩伯,聖旨賜婚的蕭家七小姐又流放千里,現在還單着呢......不如您在盛夫人面前說合說合......原本就是親姊妹,做了妯娌不是更加親熱嗎?”

果然所料不差的!

東瑗的臉色毫不猶豫落了下來,噙了薄怒:“媽媽,您回去告訴母親,這事不用想的!”

楊媽媽擡頭,錯愕看着東瑗。

她是沒有想到東瑗拒絕得如此乾脆。

她還以爲,東瑗定要委婉一番。楊媽媽還準備了很多說辭,趁東瑗委婉拒絕的時候,再勸幾句的。此刻卻全部亂了,一句也不敢再說。

見東瑗眼底的霜色,楊媽媽有些慌,她忙給東瑗跪下。

東瑗也不叫她起來。只顧沉聲道:“不說我進門不久,不能當家做主,三爺的婚事輪不到我這個做嫂子的插嘴。就是盛府我當了家,琳姐兒的婚事是祖母定下的,豈有我嫁出去的孫女去反駁,然後說給盛三爺的道理?

母親可以跟祖母爭,我卻是不能有違孝道的。”

這話。是在說五夫人不孝,對婆婆不尊重,反而要求東瑗這個出了嫁的嫡女來尊重她那個繼室。楊氏總是這樣寬以律己,嚴於待人。

楊媽媽聽着,半句都不敢駁。因爲東瑗說的話,句句都是實情。

“母親看上了沐恩伯,大可自己去求祖母,亦或者自己跟盛侯爺說去。您回去告訴母親。這事我這裡不成,也不用再去和盛夫人說。三爺的婚事,是盛侯爺做主的。盛夫人也是事事聽侯爺的,叫母親不要讓盛夫人爲難。

父親若是也想把琳姐兒嫁給沐恩伯,先推了陳家的事,再派人上門說此事。叫您一個屋裡使喚的來對我這個做大嫂說這件事,到底算什麼?

又把盛家和沐恩伯當什麼?

父親也是官場上的人,總不會不如我懂人情世故吧?

我是知道自己的父母,又是個愚笨的,纔不會多心。倘若心思再深些的,您說的這些話,我還當做父母的聯手給我這個做女兒的難堪呢!”東瑗字字句句。說的嚴厲。

一席話,說的楊媽媽後背都寒了,一句不敢落的記得心口,連連道是。

五夫人爲何不願自己來說?她打的算盤是讓東瑗告訴盛夫人,盛家上門求娶,這樣薛東琳纔有面子!

讓五爺薛子明公開派人來說。算什麼意思?薛東琳可是姑娘家,哪有姑娘家先提親的道理?

這些話,楊媽媽半句不敢再跟東瑗提了。

“您起身吧!我還說一句,您回去也告訴母親:母親說陳家配不上琳姐兒,問問母親,到底哪裡配不上?

是人物配不上?陳家公子年輕舉人,正是國之棟才;琳姐兒可沒有賢名揚天下的。

是家世配不上?父親只是翰林院從六品修撰,而陳大人是兵部正三品右侍郎。

您告訴母親,讓她細想,到底是陳家公子配得上、配不上琳姐兒!琳姐兒現在是鎮顯侯府的嫡出小姐。可要是拖下去,等大伯父承了侯,琳姐兒就是鎮顯侯爺兄弟的女兒。到時別說想嫁王侯,就是陳家公子那等少年英才,也怕撿不着。

再說身家,讓母親去訪訪,現在瞧着盛府鼎盛富貴,可二十年前,盛昌侯也是個武吏出身的。比起現在的陳家,當年的盛家還不如呢。母親現在還得上沐恩伯,往上數三代,誰又比誰尊貴?

讓母親三思。”

楊媽媽被東瑗說的只有連聲道是的分。

被東瑗這樣披頭蓋面教訓了一頓,她的臉色煞白。

“我還在月子裡,原是不能見客的。”東瑗最後道,“您跟母親說,讓母親也疼疼我,等我安心把月子坐了吧。我雖不是母親肚子裡出來的,到底母女一場,我若是不好,母親能安心嗎?她定是不能安心的,就像當年婉姐兒走了,母親安心嗎?”

她的意思說,楊氏因爲東瑗不是自己生的,就不把她當人看。明知月子裡樣樣不好,還這樣氣她。她說的雖然隱晦,楊媽媽卻是聰明通透的,心裡早已明白過來,暗暗嘆氣。

提起薛東婉......

楊媽媽心底微駭。

東瑗又提了十妹,自己眼裡就忍不住有了淚。

羅媽媽一直站在一旁不敢打攪,此刻才急忙上前,勸道:“奶奶,月子裡不能落淚,眼睛不好的。”

然後對楊媽媽道,“天色不早了,我送您出去吧,別誤了宵禁。五夫人還等着您回去回話呢。”

楊媽媽巴不得,忙起身。

羅媽媽喊了薔薇和橘紅進來陪着東瑗。自己送了楊媽媽出門。

到了垂花門口,羅媽媽對楊媽媽道:“我不遠送的,您慢走。回去說多謝夫人給九姑奶奶送藥材。只是咱們府裡樣樣不缺的,讓夫人不用再費心了。我們都會照顧好奶奶的,請夫人放心。”

這話是說,讓五夫人不要再來鬧事了。

楊媽媽苦笑,給羅媽媽屈膝行了一個福禮,才轉身走了。

羅媽媽再回內室的時候,薔薇和橘紅服侍東瑗吃些東西。她今天有些漲乳,難受得厲害。又被楊氏這樣無緣無故氣了一場,身子越發漲得疼。

羅媽媽就拿了個瓷盞給她,放了幔帳,讓她自己把乳汁擠出來。

東瑗隔着幔帳道:“媽媽,您去把誠哥兒抱過來吧。”

羅媽媽知道她想做什麼,勸道:“奶奶,您剛剛生了三少爺,身子骨也弱。哪裡能親自喂他?您難受就擠出來,不妨事的,乳孃的奶水很好。三少爺餓不着。”

再說下去,又是一番口舌。

東瑗今天真的是累極了,懶得去和羅媽媽爭,默默把自己漲乳擠了些,纔好受點。

羅媽媽接過瓷盞,端了出去。橘紅親手替東瑗掛起了幔帳,又服侍她躺下。

東瑗想着五夫人,心裡默默嘆了口氣。

橘紅和薔薇在一旁陪着,聽到她輕輕嘆氣,橘紅就上前。低聲安慰她:“奶奶,您別往心裡去。從前五夫人不就是這樣?您以前事事忍讓她,今日總算說了一句話頂她。奶奶不必難過,氣着自己值多了。”

薔薇也道:“是啊,奶奶!咱們不靠五夫人吃喝,您何必氣悶着自己?”

東瑗就撲哧一聲笑:“我哪裡氣悶?我今日說了一番話。只怕楊媽媽回去說給她聽,她是要氣的。我只在想,有些人真是貪心不足。伱讓她一步,就她步步逼近,只當伱好欺負。”

若不是覺得東瑗好欺負,怎麼敢在她月子裡,不顧盛家的顏面吵上門來?

她是鎮顯侯府的五夫人,是建衡伯府的小姐,竟然不把盛家放在眼裡,還瞧不上正三品官職的陳家,嫌棄人家沒有爵位,真是無知者無畏。

她婆家是有爵,孃家有爵,可她的丈夫沒有!

倘若分家之前,皇帝沒有恩澤薛家,沒有順手再封五爺一個伯爺或者國公爺,他就只是鎮顯侯爺的兄弟,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雖然很多翰林院學士最後進了上書房,宣麻拜相指日可待,但依着五爺薛子明的見識才學,東瑗覺得他沒有這個機會。

再過幾代,漸漸成了鎮顯侯府的旁枝,出了三服,兒孫再不爭氣,漸漸就落寞了!

可楊氏好似從未有過這等憂慮,依舊橫行,不懂廣結善緣。

羅媽媽進來,聽到東瑗的話,就微微一笑。

方纔東瑗說給楊媽媽聽的那些話,羅媽媽覺得很解氣。

而楊媽媽在回去的路上,也仔細想了東瑗的話。她覺得這些話雖然很難聽,可句句是警言。倘若五夫人身邊再沒個人提醒她幾句,她真的遲早要吃大虧的。

薛東瑗說了那席話,楊媽媽決定不改原意說給五夫人聽,哪怕她怪罪。

她作爲五夫人屋裡的管家媽媽,比任何人都希望五夫人好。她依仗五夫人生活,只有五夫人越來越好,她才能好。

忠言逆耳的話,碧桃和碧柳到底年輕,前程不明,不敢得罪五夫人,不肯說。楊媽媽想,只能她去說了。這次她還能借着薛東瑗的口,哪怕五夫人再生氣,等氣消了,楊媽媽能推到薛東瑗頭上,還有挽回的地步。

反正五夫人和薛東瑗這輩子是不可能有善交的。

因爲更新這章的時候,粉紅票才356張,沒有到360,所以加更求粉紅~~~滿了360張,後面的更新今天會送到,拜託啦,嗚嗚~~~

第185節 陪同第46節 作孽第263節 結局(6)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05節 拒絕(1)第212節 進宮(3)第137節 尋珠(1)第218節 私情(3)第40節 賜婚第220節 通房(1)第88節 善後第67節 洞第194節 升官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33節 罵槐第61節 義女(1)第167節 人心第144節 抱孫第25節 過繼第104節 反常(2)第108節 打架(2)第156節 選擇(2)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05節 拒絕(1)第251節 打聽第1節 臘梅傲雪第107節 打架(1)第131節 2第145節 不慈不孝(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169節 處置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74節 妾爭(1)第156節 選擇(2)第240節 告密第106節 出山(2)第243節 落紅(2)第215節 站隊(3)第262節 結局(5)第155節 選擇(1)第210節 進宮(1)第164節 決定第204節 心念(3)第160節 寬心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22節 來客(2)第112節 逃婢(2)第100節 寵愛(2)第248節 意外(1)第49節 往事第55節 祈福(5)第227節 叮囑第50節 閒話第151節 滿月(2)第29節 陳家第20節 進宮第136節 洗三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202節 心念(1)第48節 做戲第59節 玉葫蘆第77節 子嗣(2)第76節 子嗣(1)第260節 結局(3)第36節 紅顏福薄第195節 斥退第261節 結局(4)第103節 反常(1)第108節 打架(2)第76節 子嗣(1)第225節 巧舌(1)第213節 站隊(1)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68節 洞第242節 落紅(1)第249節 意外(2)第106節 出山(2)第251節 打聽第78節 付出第181節 殞落第176節 盡孝第259節 結局(2)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35節 花樣第103節 反常(1)第190節 生氣(1)第90節 留飯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241節 道歉第148節 消災(1)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9節 香消玉殞第8節 丟失玉佩第36節 紅顏福薄第94節 感動第58節 詰問第158節 請辭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9節 陳家
第185節 陪同第46節 作孽第263節 結局(6)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05節 拒絕(1)第212節 進宮(3)第137節 尋珠(1)第218節 私情(3)第40節 賜婚第220節 通房(1)第88節 善後第67節 洞第194節 升官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33節 罵槐第61節 義女(1)第167節 人心第144節 抱孫第25節 過繼第104節 反常(2)第108節 打架(2)第156節 選擇(2)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05節 拒絕(1)第251節 打聽第1節 臘梅傲雪第107節 打架(1)第131節 2第145節 不慈不孝(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169節 處置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74節 妾爭(1)第156節 選擇(2)第240節 告密第106節 出山(2)第243節 落紅(2)第215節 站隊(3)第262節 結局(5)第155節 選擇(1)第210節 進宮(1)第164節 決定第204節 心念(3)第160節 寬心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22節 來客(2)第112節 逃婢(2)第100節 寵愛(2)第248節 意外(1)第49節 往事第55節 祈福(5)第227節 叮囑第50節 閒話第151節 滿月(2)第29節 陳家第20節 進宮第136節 洗三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202節 心念(1)第48節 做戲第59節 玉葫蘆第77節 子嗣(2)第76節 子嗣(1)第260節 結局(3)第36節 紅顏福薄第195節 斥退第261節 結局(4)第103節 反常(1)第108節 打架(2)第76節 子嗣(1)第225節 巧舌(1)第213節 站隊(1)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68節 洞第242節 落紅(1)第249節 意外(2)第106節 出山(2)第251節 打聽第78節 付出第181節 殞落第176節 盡孝第259節 結局(2)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35節 花樣第103節 反常(1)第190節 生氣(1)第90節 留飯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241節 道歉第148節 消災(1)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9節 香消玉殞第8節 丟失玉佩第36節 紅顏福薄第94節 感動第58節 詰問第158節 請辭第10節 故人他行第29節 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