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 進宮(3)

五姑娘薛東蓉是二房的次女,當初待嫁時使計嫁入蕭家爲庶子妻。雖然流言褒獎她重情重義,可誰都知道,身爲侯府嫡女的她,讓薛家丟盡了顏面。最後蕭家做了補償,也彌補不了薛家的損失。

自從她隨着蕭家五公子蕭宣欽流放,薛家鮮少提起她。

東瑗更加不明皇后娘娘爲何會在此刻提起,還親切稱呼爲“五妹”。

她心裡有些戒備。

皇后娘娘主動提起五姑娘薛東蓉,可其他幾人都沒有接口。大家心知肚明,不知道娘娘到底意欲何爲,都不敢去觸黴頭。

“……等陛下身體好些,本宮定要向陛下求情,讓五妹回京都。咱們姊妹雖多,可咱們自家姊妹都不相互扶持,誰又會替我們着想?”皇后娘娘感嘆道。

薛淑妃心頭一動,她想起了什麼,微微垂首不語。

單國公夫人向來謹慎慣了。雖說皇后是幼年時疼愛自己的親姐姐,可君臣之禮不可廢。她也不敢上前親近,說些體己話。

東瑗更是心中疑惑不已,自然不會接腔。

“也不知道五妹近來如何,你們可有她的音訊?”皇后娘娘問單國公夫人和東瑗。

單國公夫人想了想,道:“五妹和五妹夫離得不遠,就在濟南府的鄉下。祖母說把濟南府的莊子給五妹,五妹夫不要。上次回去聽孃親說,他們租賃了些田地,五妹夫自己下地做活。家裡送去的接濟,五妹夫都不要。後來也不好再送了。五妹夫身強體壯,倒也沒餓着五妹。”

皇后娘娘聽着這話,微微愣住。

而後,她嘆氣道:“都說蕭家五公子是個紈絝之極的。如今看來。倒有一把硬骨頭。”

說着,語氣裡便有幾個欣慰。

這些話,東瑗早先也聽盛修頤說過一些。

對於蕭宣欽的行爲。薛家有褒有貶。

老侯爺和老夫人對蕭宣欽的硬氣很欣賞;其他則嘲笑他不識時務。二夫人承受不了,好幾次偷偷抹淚,也時常讓三少爺給薛東蓉送些金銀錢財去。蕭宣欽照樣不收。

薛東蓉則事事聽丈夫的,氣的二夫人又是徹夜抹淚。

東瑗和盛修頤都覺得蕭宣欽不錯,是蕭家連累了他。

“如今也不好開口。”皇后娘娘道,“等尋個好時機,本宮就跟陛下說說這番話。讓五妹夫和五妹回京。他們只是旁枝,又不曾跟着蕭衍飛爲非作歹。陛下能饒恕那些附庸的官員,還不能饒恕旁枝的庶子?”

“娘娘,如今陛下身子不好,脾氣也不太好…….”薛淑妃在一旁低聲提醒。

陛下的狀況。難道皇后不知?可薛淑妃還是告訴了皇后,可見她一直都是皇后在皇帝身邊的情報員。

東瑗看着薛淑妃,也明白了她爲何得了皇后的青睞。

皇后娘娘就笑起來:“本宮知曉,自不會去跟陛下爭執。可總會有大喜之事。等到太子新婚大喜,不該大赦天下麼?”

太子新婚?

東瑗一個激靈。

她覺得,這次宣自己進宮的主要目的,皇后娘娘終於談到了。

單國公夫人沒聽說太子選了妃子,突然聽皇后這樣一說,她微訝。問道:“娘娘,太子爺要大婚了麼?”

皇后娘娘笑着,目光往東瑗身上一瞟,繼而才道:“陛下身子不好,想在太子爺十歲的時候替太子爺選妃。明年太子爺就要滿十歲了……”

就是說,明年太子爺就要成親了。

“恭喜娘娘。恭喜太子爺。”單國公夫人由衷高興,皇后娘娘的兒子要成親了,自然是大喜事,她又問道,“太子妃是哪家的千金?”

“還沒定……”皇后娘娘道。

東瑗擡眸去看,就見皇后娘娘望向自己。

她心裡隱約猜到了七八分。

害得她這麼緊張,還以爲是元昌帝宣她進宮,原來不是!她的心終於歸位了。

太子妃的人選還沒有定,皇后娘娘就說太子大喜時特赦讓五姑娘薛東蓉回京。

這話表面上是許諾給薛家的好處,可東瑗此刻卻聽出了深意。

她正想着,又聽到單國公夫人問:“有人選了麼?”

皇后娘娘溫和笑了:“我聽陛下身邊的近侍說,好像定了幾家的小姐。頭一分,是文靖長公主的嫡長孫女。文靖長公主是陛下的親姑姑,親上加親自然最好;第二嘛,就是雍寧伯的嫡長孫女。雍寧伯是太后的堂兄弟,也是親戚,況且雍寧伯府的嫡孫小姐雖然年幼,卻有賢名,自幼聰穎過人,不管是讀書識字還是針黹女紅,樣樣出挑;還有一個,就是咱們家瑞姐兒……”

瑞姐兒,是東瑗大哥薛華靖的長女薛鳳瑞。

皇上要替太子選妃,頭一個選了自己姑姑的孫女;而後又選了太后孃家的孫女;最後,纔是皇后孃家的孫女。

皇帝的意思,大概是不想讓薛家的女兒入選,免得將來太后、皇后的孃家都是薛家。

薛家外戚太過於權重,壓制皇帝!

用曾經的後族來制衡新的後族,大約就是皇帝想要的。

而皇后娘娘想要在後宮永遠位尊權重,她就需要一個和自己同心的皇后。有誰比自己的親侄女更加穩妥?

哪怕太后和皇后將來會有分歧,可她們想要維護權利的後盾都是薛家,這一點她們不需要去爭鬥。

人一旦嚐到了權利的美味,就不想放手。

皇后娘娘十幾歲進太子府,那時她和盛貴妃娘娘都比太子年長几歲,看着太子和同齡的太子妃情投意合。她們永遠旁觀。

而後太子妃性格一天天變了,也漸漸失去了太子的歡心。可薛良娣年紀也一天天大了。那時的太子爺對女人的愛情,只會轉移到更加年輕女人身上。而不會是她這個比太子年長的良娣。

她大概一生都不曾享受丈夫的愛情。

她從良娣熬到太子登基,成了皇貴妃。又被太后和皇后壓制,直到皇后孃家作亂,皇后暴斃。太后發病,她才能出頭。

從最青春歲月留下的陰影看來,現在的薛皇后不管是不是一個善良的人。至少她都是個對權利很看重的人。

東瑗明白過來,皇后娘娘唯一可能幫助那個病重的元昌帝私會東瑗的原因,就是太子妃的問題。

而現在,皇后娘娘大約還沒有和皇帝攤牌。

“本宮雖然是太子的母親,可太子選妃乃國之大事,豈是本宮能插手的?”皇后娘娘笑容裡有了幾分無奈,“陛下如今看重祖父。除此之外。大約就是觀文殿大學士柴大人、兵部尚書秦大人。太子選妃,陛下定要過問他們幾人。不過本宮幾次聽陛下誇讚太子少師盛修頤,太子也在本宮面前時時提起盛少師的好…….”

東瑗已經十分能肯定皇后娘娘宣自己進宮的目的了。

她需要盛修頤站隊,站在薛家這邊。

皇帝和太子對盛修頤的意見都很看重,盛修頤的態度很重要。

有了鎮顯侯和太子少師的分量。大概能爲薛鳳瑞增添不少的籌碼。

“娘娘謬譽,陛下和太子爺過獎了。”東瑗謙虛道,“外子學問淺薄,不過是仗着祖父引薦,才能爲太子爺出力……”

“九妹不必過謙。”皇后娘娘打斷東瑗的話,“本宮知道九妹夫的本事。本宮就你們這些親姊妹。這些妹夫,將來都是本宮和太子依仗的。”

東瑗心裡苦笑。

原來這就是政治。

東瑗只得表態:“外子定會對陛下、娘娘和太子爺忠心耿耿的。太子爺既是外子的主子,也是外子的學生。只有太子爺事事如意,外子才能放心……”

皇后娘娘這才滿意頷首。

而後又說了半天的話。臨走的時候,她還誇東瑗聰慧,盛修頤有賢妻如此,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東瑗和單國公夫人從坤寧宮出來,剛走了幾步,薛淑妃就追了上來。

“九姐姐。你可有去祭拜過十姐?”薛淑妃眸中有淚。

單國公夫人不好呆在一旁,只得先告辭。

等單國公夫人走遠了些,薛淑妃就倏然腳下一崴,差點滑了,東瑗和一個女官忙攙扶了她。

她推開女官的手,只讓東瑗攙扶着。

兩人靠的很近,她低聲對東瑗道:“九姐姐,不要忤逆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是出了名的孝子,陛下身子不好,撐不過明年春天了。”

她的意思是說:陛下身子不好,最遲明年春天就要駕崩;而太子當權後,自然會事事孝順他的母親。皇后娘娘不喜歡旁人忤逆她。倘若這次沒有讓她如願以償,大約以後會報復盛修頤和東瑗。

薛淑妃也聽出了皇后娘娘的意思。

而後,她站直了身子,這纔跟東瑗正式告別。

“娘娘放心,臣妾心中有數。”東瑗給薛淑妃行禮,“娘娘福壽安康,小公主千歲。”

薛淑妃視線就變得有些模糊。有皇后娘娘的女官送東瑗,她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轉身緩步回了自己的宮殿。

東瑗回頭去看望。漫天大雪裡,她穿着青灰色風衣,背影纖柔婀娜,卻帶着清寂。

東瑗想起她那時刻流露出的不捨,心裡就有幾分心酸。皇后娘娘還能時刻見見母親和姊妹,而她,只能孤守着寂寞的宮殿。

見她對皇后性格如此瞭解,又得皇后的喜歡,總算有了份依仗,東瑗的心纔好受些。

緩步走出了坤寧宮,女官攙扶東瑗上了馬車,這才轉身回了正殿。

皇后娘娘一直在等這女官的回話。()

第242節 落紅(1)第67節 洞第219節 強勢第208節 報應第23節 捱打第62節 義女(2)第1節 臘梅傲雪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82節 回門(3)第126節 歸期(1)第163節 投機第262節 結局(5)第132節 團聚1第49節 往事第83節 安排第247節 請歸(2)第45節 硯臺第57節 風寒第227節 叮囑第150節 滿月(1)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182節 要聽話第165節 絆住第252節 救人(1)第154節 曖第134節 歌姬(1)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47節 拒婚第48節 做戲第178節 護子(2)第243節 落紅(2)第80節 回門(1)第12節 訓僕第2節 最受寵愛第245節 大赦第251節 打聽第150節 滿月(1)第86節 壽宴(3)第150節 滿月(1)第178節 護子(2)第230節 過年(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1節 臘梅傲雪第84節 壽宴(1)第167節 人心第90節 留飯第245節 大赦第105節 出山(1)第60節 玉葫蘆(2)第9節 香消玉殞第126節 歸期(1)第246節 請歸(1)第122節 來客(2)第160節 寬心第230節 過年(1)第212節 進宮(3)第50節 閒話第168節 巧妙第5節 盛家謀劃第240節 告密第43節 挑撥第105節 承諾第197節 補償(1)第24節 裝病第43節 挑撥第24節 裝病第173節 風波(1)第240節 告密第202節 心念(1)第135節 歌姬(2)第150節 滿月(1)第28節 客來第206節 拒絕(2)第241節 道歉第249節 意外(2)第77節 子嗣(2)第236節 國喪第19節 契闊第119節 拒絕第49節 往事第54節 祈福(4)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08節 打架(2)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50節 意外(3)第78節 付出第111節 逃婢(1)第85節 壽宴(2)第84節 壽宴(1)第37節 姊妹第249節 意外(2)第100節 寵愛(2)第240節 告密第252節 救人(1)第168節 巧妙第83節 安排第242節 落紅(1)第112節 逃婢(2)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74節 妾爭(1)
第242節 落紅(1)第67節 洞第219節 強勢第208節 報應第23節 捱打第62節 義女(2)第1節 臘梅傲雪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82節 回門(3)第126節 歸期(1)第163節 投機第262節 結局(5)第132節 團聚1第49節 往事第83節 安排第247節 請歸(2)第45節 硯臺第57節 風寒第227節 叮囑第150節 滿月(1)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182節 要聽話第165節 絆住第252節 救人(1)第154節 曖第134節 歌姬(1)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47節 拒婚第48節 做戲第178節 護子(2)第243節 落紅(2)第80節 回門(1)第12節 訓僕第2節 最受寵愛第245節 大赦第251節 打聽第150節 滿月(1)第86節 壽宴(3)第150節 滿月(1)第178節 護子(2)第230節 過年(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1節 臘梅傲雪第84節 壽宴(1)第167節 人心第90節 留飯第245節 大赦第105節 出山(1)第60節 玉葫蘆(2)第9節 香消玉殞第126節 歸期(1)第246節 請歸(1)第122節 來客(2)第160節 寬心第230節 過年(1)第212節 進宮(3)第50節 閒話第168節 巧妙第5節 盛家謀劃第240節 告密第43節 挑撥第105節 承諾第197節 補償(1)第24節 裝病第43節 挑撥第24節 裝病第173節 風波(1)第240節 告密第202節 心念(1)第135節 歌姬(2)第150節 滿月(1)第28節 客來第206節 拒絕(2)第241節 道歉第249節 意外(2)第77節 子嗣(2)第236節 國喪第19節 契闊第119節 拒絕第49節 往事第54節 祈福(4)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08節 打架(2)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50節 意外(3)第78節 付出第111節 逃婢(1)第85節 壽宴(2)第84節 壽宴(1)第37節 姊妹第249節 意外(2)第100節 寵愛(2)第240節 告密第252節 救人(1)第168節 巧妙第83節 安排第242節 落紅(1)第112節 逃婢(2)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74節 妾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