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捱打

楊氏聽着楊老夫人的話,心中堵了一口氣,起身下了炕,雙眸噙淚望着母親:“娘,女兒要是不回去,琳姐兒怎麼辦?她年紀最小,又有老夫人喜歡瑗姐兒,二嫂教導蓉姐兒,我的琳姐兒就是兩眼一抹黑……娘疼我,我也疼琳姐兒……我回去了,娘就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楊老夫人聽着這些話,剋制了多年的火爆脾氣都被楊氏勾了起來,額頭青筋暴突,手裡那串碧璽佛珠捏得咯咯作響。手邊汝窯青花瓷茶盞盛着滾滾熱茶,楊老夫人再也忍不住,隨手就捧起茶盞,砸在楊氏身上。

茶盞砸在右邊肋下,楊氏驚呼着,滾茶就落在手背,她痛得哎喲大叫。

屋裡服侍的是秦媽媽,楊老夫人最得力的。她頓時用帕子撩去楊氏手裡的浮葉,忙喊丫鬟拿藥油來。

“不用!”楊氏帶着哭腔大吼,“我回去,我再也不再你們楊家受氣了!”

現在成“你們楊家”了!

秦媽媽瞭解老夫人的脾氣,見她胸腔起伏,眼皮低沉,就知道那口氣還沒有順過來,忙攔了楊氏,聲音微低道:“五娘,快給老夫人陪不是……母女倆還成仇嗎?”

楊氏的閨名叫芷菱,家裡姊妹中排行第五,兒時在家老夫人和伯爺喚她作“五娘”。秦媽媽又是楊老夫人的陪嫁丫鬟,從小服侍楊老夫人的,情分不同於旁人,她在楊氏面前,向來親熱,沒人的時候亦喚楊氏爲五娘。

此刻秦媽媽這樣一叫,是希望她們母女都想起從前的母慈子孝,別爭鋒相對了。

楊氏的手背被滾滾熱茶燙着,火辣辣的疼。她又想起在薛家的那些委屈,婆婆沒有砸中的那盞茶,居然被自己的母親砸中了。

她一輩子都沒有受過最近這麼多的氣。

視她如珍寶的母親,居然當着秦媽媽的面,用茶盞砸她!

這個年代,女兒對母親是恭敬的,鮮有女兒會反駁母親,更別提同母親爭吵了。

楊芷菱卻敢!

她從小嬌生慣養,是楊老夫人唯一的嫡女,又在族裡姐妹中排行最小,爲了在庶女、姨娘和僕婦們面前給她樹威,哪怕她錯了,楊老夫人都要替她撐着面子,爲她遮掩,一來怕伯爺責罵她,讓女兒傷心;二來怕庶女和姨娘、僕婦們看她的笑話。

她的五娘可是貴胄千金,怎能被這些下等人看扁?

楊老夫人只會事後私下裡教育她一通,楊芷菱總是立馬點頭,很乖巧的模樣。

可等她漸漸長大,楊老夫人發覺,她犯了錯,卻從來不知錯。倘若說她,她認錯特別乾脆,可就是口頭上的空話,下次依舊會犯。

建衡伯有五個姨娘,三個庶子、四個庶女,這些人個個都精明,楊老夫人爲了平衡內宅,爲了把這些人全部捏在掌心,分散了精力,忽視了楊芷菱的問題,也是存了一絲僥倖,認爲她年紀大些,這些問題便不復存在。

等她意識到嚴重性,楊芷菱已經十三歲,再也改不過來了!

而後,楊老夫人也決心好好整治她的脾氣,可她要說親了。

她十五歲就嫁到薛家,楊老夫人想教育她,再也來不及。

楊老夫人聽着她說“你們楊家”,手指捏得更加緊了,霍然站起身,指着楊氏的臉:“好,好!我們楊家給了你氣受!你現在就回去,回去瞧瞧,薛府會如何對你!”

楊芷菱氣得眼淚簌簌,腦袋一片咆哮怒火,哪裡還聽得出楊老夫人的話外之意,掙扎着秦媽媽的手要走。

秦媽媽抱着楊芷菱,又哀求楊老夫人:“老夫人,五娘可是您身上掉下來的肉……她不懂事說錯話,您都不體諒她,還有誰體諒她?老夫人,這個時候您別跟孩子計較!”

一句話,打中了七寸,楊老夫人的怒火好似被一盆冰水全部熄滅。

她的女兒,她都不能原諒她口無遮攔,別人就更加不會了!想着薛府那樣說她的寶貝女兒,心又抽搐般疼起來。

她慢慢坐回了炕上,闔眼唸佛。

秦媽媽見老夫人唸經,便知道怒火已經壓抑住了;她又抱緊了楊芷菱,柔聲勸慰:“五娘,普天之下,除了你孃親還有誰真心疼惜你?你疼惜琳姐兒,你孃親不愛護你麼?老夫人不讓你回去,自然有她的道理……你且安靜些,聽聽老夫人的話吧,只當是你的孝順!”

楊芷菱聽着這話,亦想起母親那些年的溺愛與包容,雖然手背還火燒火燎的,心中卻退了幾分怨恨,眼眸溼濡對秦媽媽道:“疼得緊……”

秦媽媽知道她也勸下了,心中微鬆,喊了丫鬟拿藥油來。

她親自替楊芷菱摸了藥油,還好茶水並不是真的沸騰着,手背只是有些發紅,沒有起水泡,亦沒有腫。

秦媽媽又喊了丫鬟把碎瓷掃去,然後重新上了熱茶,又叫人去吩咐碧桃、碧柳拿了件湖水色挑線裙子給楊芷菱換上,重新把她扶到炕上坐了,才輕輕退到一旁。

楊老夫人唸了半晌佛,才停下來,把手裡的碧璽念珠輕輕擱在炕几上,端起熱茶,微微啜了一口,茶水的霧氣繚繞中,楊老夫人的目光帶着晦澀,對楊芷菱道:“你可知薛府如今是怎樣的光景?”

楊芷菱正埋頭喝茶,聽到母親問話,才擡眸,有些茫然。

楊老夫人又是嘆氣,很失望的樣子。家裡出了這麼大事,冒冒失失回了孃家,還不知道派個丫鬟回去打聽消息,她這個女兒啊……

老夫人只得把薛府關於楊氏是被薛老夫人趕出府的謠言,一一告訴了楊芷菱。

楊芷菱聽了,頓時又火冒三丈,咬牙切齒道:“這些狗奴才,我回去打爛他們的嘴!”

楊老夫人亦不再計較她這些混賬話,只是把自己的意思說了:“你是五房的嫡母,沒有你,五房怎麼過年?安心等着薛府來接,讓他們低聲下氣求你回去!你別忘了,你身後還有建衡伯府,咱們家的女兒,可不是他們薛家沒有緣故就敢休棄的!”

楊氏一愣,瞬間又躊躇起來,她還是不放心琳姐兒。

楊老夫人瞧得分明,道:“你放心,進宮關乎整個薛家的體面,你婆婆會好好教導琳姐兒的!”

楊氏明白過來,這才鬆了口氣,有些懨懨的頷首,算是同意了楊老夫人的話,等薛府來接!

O∩_∩)O~新的一天咯,親們的推薦票表忘了投喲~~~

第83節 安排第59節 玉葫蘆第44節 離間第103節 反常(1)第141節 還珠(1)第151節 滿月(2)第69節 新婦第234節 變故(2)第27節 人選第111節 逃婢(1)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93節 敗露第218節 私情(3)第64節 陪嫁(2)第173節 風波(1)第35節 花樣第194節 升官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216節 私情(1)第70節 成婦禮第180節 誤會第150節 滿月(1)第224節 立場(1)第140節 人情第90節 留飯第7節 內宅路滑第112節 逃婢(2)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4節 裝病第102節 喜訊第127節 歸期(2)第155節 選擇(1)第204節 心念(3)第4節 親事待定第221節 通房(2)第28節 客來第64節 陪嫁(2)第260節 結局(3)第218節 私情(3)第185節 陪同第233節 不喜第131節 2第252節 救人(1)第253節 救人(2)第28節 客來第200節 恭賀(2)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58節 詰問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49節 意外(2)第234節 變故(2)第55節 祈福(5)第52節 祈福(2)第128節 誕子嗣第245節 大赦第186節 悍婦第214節 站隊(2)第22節 緣由第196節 賞賜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60節 結局(3)第162節 前事第78節 付出第191節 生氣(2)第183節 親近第112節 逃婢(2)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22節 坦白第50節 閒話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248節 意外(1)第105節 承諾第52節 祈福(2)第103節 反常(1)第176節 盡孝第122節 來客(2)第81節 回門(2)第106節 出山(2)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210節 進宮(1)第28節 客來第83節 安排第221節 通房(2)第187節 恩典第71節 嫡子(1)第227節 叮囑第22節 緣由第56節 祈福(6)第166節 誤導第221節 通房(2)第177節 護子(1)第17節 贈送第68節 洞第249節 意外(2)第231節 過年(2)第18節 不爭第177節 護子(1)第13節 **示弱第104節 反常(2)
第83節 安排第59節 玉葫蘆第44節 離間第103節 反常(1)第141節 還珠(1)第151節 滿月(2)第69節 新婦第234節 變故(2)第27節 人選第111節 逃婢(1)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93節 敗露第218節 私情(3)第64節 陪嫁(2)第173節 風波(1)第35節 花樣第194節 升官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216節 私情(1)第70節 成婦禮第180節 誤會第150節 滿月(1)第224節 立場(1)第140節 人情第90節 留飯第7節 內宅路滑第112節 逃婢(2)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4節 裝病第102節 喜訊第127節 歸期(2)第155節 選擇(1)第204節 心念(3)第4節 親事待定第221節 通房(2)第28節 客來第64節 陪嫁(2)第260節 結局(3)第218節 私情(3)第185節 陪同第233節 不喜第131節 2第252節 救人(1)第253節 救人(2)第28節 客來第200節 恭賀(2)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58節 詰問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49節 意外(2)第234節 變故(2)第55節 祈福(5)第52節 祈福(2)第128節 誕子嗣第245節 大赦第186節 悍婦第214節 站隊(2)第22節 緣由第196節 賞賜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60節 結局(3)第162節 前事第78節 付出第191節 生氣(2)第183節 親近第112節 逃婢(2)第14節 極度信任第222節 坦白第50節 閒話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248節 意外(1)第105節 承諾第52節 祈福(2)第103節 反常(1)第176節 盡孝第122節 來客(2)第81節 回門(2)第106節 出山(2)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210節 進宮(1)第28節 客來第83節 安排第221節 通房(2)第187節 恩典第71節 嫡子(1)第227節 叮囑第22節 緣由第56節 祈福(6)第166節 誤導第221節 通房(2)第177節 護子(1)第17節 贈送第68節 洞第249節 意外(2)第231節 過年(2)第18節 不爭第177節 護子(1)第13節 **示弱第104節 反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