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留飯

東瑗和盛修頤先去了老夫人的榮德閣。...

略微坐了坐,世子夫人還有家務事要處理,就先回去。老夫人吩咐小丫鬟帶盛修頤去外院書房,看看老侯爺和世子爺、大少爺回來了不曾。

wωw ¤тTk án ¤C○

等屋裡只剩下東瑗和老夫人祖孫兩人,老夫人開門見山問她:“手怎麼了?”很心疼的語氣,好似怕盛家虧待了她。

“祖母,我昨日在文靖長公主府,刺傷了皇上。”東瑗亦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告訴了老夫人。

老夫人猛然擡眸望着她,神色驚疑不定。

那明亮的眸光,似乎要把東瑗看穿般。老夫人的脣色有些白,聲音低了下去:“瑗姐兒,你在說什麼?這樣的胡話,是要滅九族的!”

是啊,這樣大逆不道,是要滅九族的。

東瑗把掌心的紗布解開,一條猙獰的傷口翻滾着紅肉給老夫人瞧,她的聲音輕若羽睫,怕隔牆有耳:“我沒有留下證物。有幾個目擊者,但是他們比我更加害怕事情泄露。”

老夫人聽着她的話,表情越發凝重,問她:“你昨日去了長公主府拜壽,是不是他也去了?”

東瑗頷首,就把昨日夏二奶奶如何把她從梨香榭拉出去,她又是如何打算的,都告訴老夫人:“……當初在涌蓮寺如此,如今居然在長公主府,倘若他一再這樣下去,我和薛家、盛家都沒有顏面了。我知道二奶奶的打算,就決心跟他明言,大不了死諫。他說,從我出閣那日起。他就夜夜有噩夢。他心急如焚,只想瞧瞧我最近如何。我跟他說了現在朝中的局勢,亦讓他記得當初爲何要盛、薛兩族聯姻,又告訴他盛家即將也是蕭家的姻親,倘若想要江山安穩。就需割捨。等大權落實那日,自有佳人紅袖添香。”

老夫人聽了,直直頷首:“然後怎麼起了衝突?”

“他根本聽不進……他只問我。可否願意稱病,去天龍寺小住半年,他會時常來瞧我。只要我願意。他會親自安排。不讓盛家吃虧。”東瑗聲音裡就有了恨意,“我說,‘陛下是想要薛氏做楊妃嗎?倘若江山禍起,陛下要薛氏自掛在陛下面前,然後把過失退在薛氏身上,一句紅顏禍水來掩蓋陛下治理江山的無能嗎?’”

老夫人倒吸一口涼氣。

這種話東瑗都敢說!

好半晌,老夫人才道:“你真是……你當着他的面,說這般大逆不道的話。你不怕他要你的命嗎?瑗姐兒,你怎可如何魯莽?倘若你有事,忍心叫祖母白髮人送黑髮人?”

老夫人不由後怕。一向沉穩的手有些抖,看着東瑗面容蕭肅。她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敢言敢行,如今老了,反而畏手畏腳。薛東瑗的性格,像極了老夫人年輕的時候。

“你當時不怕嗎?”老夫人拉着她的手,望着她,不由拂過她的臉頰,“你這孩子……”

“我當時很怕。”東瑗眼睛有些溼,“可他聽完,暴怒起來,我就不怎麼怕了。他壓住我的時候,我就把袖子裡的金簪刺在他胳膊上。那簪子鋒利,我拔出來的時候,自己的手就割破了。我只要逃出去,只要沒有人瞧見我,等他冷靜下來,總要顧些顏面。我推開他的時候,跑出去順勢把門栓上了。哪裡知道,竟然在外面拐角處,遇到了一個帶着小廝的男孩子。我被那個男孩子攔住,他隨後撬開門也追了出來,也驚動了文靖長公主。”

老夫人的眼眸就沉了下去。

“……他要防着太后,遮掩都來不及。文靖長公主更加不會把事情宣揚出去。那支金簪、帶血的衣衫,我都拿了回來,已經洗乾淨了。只是那個帶着小廝的男子……”東瑗求助般望着老夫人,“祖母,您把這件事告訴祖父吧。”

老夫人握住東瑗的手,低聲道:“好,瑗姐兒,你做個很好!文靖長公主那裡沒有落下把柄,她也不敢聲張。你祖父會進宮去面見聖上,把這件事向聖上透露幾分,他就算恨你,此前也不敢動手。”

然後道,“他也該醒醒了。”

東瑗垂首,頗有感觸。倘若他再不清醒,一再如此任性胡鬧,他就真的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想做個明君也是黃粱夢。

“太后進宮七年,才誕下太子。那時先帝已有六位公主,初得嫡長子,歡喜不已,也對他多有溺愛。只是先帝晚年,對權臣依賴得緊,反而給太子立起規矩,他纔有了些約束。後來他踐祚九五,蕭太傅又處處挾制他。瑗姐兒,他除了在蕭太傅這裡,一生沒有碰過釘子,你和他的樑子是結下了。哪怕你人老珠黃,他都要得到你出這口氣,他就是這種性格。”老夫人嘆氣。

東瑗後背就陣陣寒意,卻咬牙道:“祖母,難道這不是命嗎?倘若那日沒有在榮德閣門口遇着,興許我如今的日子平靜無波。既是命,上蒼總有他的安排。我不做虧心事,盡孝盡忠,寬和待人,上蒼總會垂憐我幾分吧?有了這件事,蕭太傅未除之前,他應該不會再來找我的,總算有了些安靜……”

老夫人聽着東瑗的話,又是不忍,又是欣慰,動容對東瑗道:“想當年,祖母嫁到薛家時,你祖父才十六歲,空有爵位,家底空虛,又無親兄弟幫襯。可如今呢,咱們家兒孫滿堂,你祖父也是三朝元老。瑗姐兒,今日不能說明日的話,你在盛家要踏實過日子,不要怕。”

東瑗點頭。

說了半天話,老侯爺和盛修頤也回了內院。東瑗和盛修頤又去錦祿閣給五老爺薛子明和五夫人請安。

五老爺看着盛修頤,就隨口問了他幾句學問上的話。

盛修頤引經據典,回答得很錦簇漂亮,薛子明眼睛就亮了起來,倒沒有因爲東瑗而繼續冷落盛修頤,親切叫他天和。

“在這裡吃飯,咱們爺倆說說話。天和,我前日做了兩篇文章,回頭你瞧瞧去。”薛子明笑起來。

五夫人楊氏就微微蹙眉。

盛修頤忙笑道:“外父賜飯,小婿銘恩於心,只是方纔在榮德閣,祖父先言留飯了。”

薛子明想了想,道:“那你和瑗姐兒晚上在我這裡吃飯。”

東瑗錯愕,忙垂首斂了情緒。

這可是她第一次聽到她的父親叫她瑗姐兒。從前她來給薛子明請安。薛子明總是愛答不理,冷得叫人尷尬。

盛修頤就替東瑗回答:“多謝外父……”

等盛修頤和東瑗出了錦祿閣,薛子明還在欣慰含笑:“天和學問精通,有國士之才學啊!” _ttκΛ n _C○

五夫人楊氏就冷哼:“你們都捧着他!什麼才學,連個功名都沒有!”

薛子明的高興就減了幾分,不悅對五夫人楊氏道:“你懂什麼?他是盛昌侯世子,將來要承爵的,考功名做什麼?太子未定,他考了功名也是前途未卜……我跟你個婦道人家說什麼呢?”

把五夫人氣得半晌無語。

吃了飯,五老爺薛子明去了外書房,十二姑娘薛東琳和胞弟薛華逸來請安。

五夫人還在不痛快,楊媽媽正好拿單子來問她:“晚上招待九姑爺,夫人,您添些菜,奴婢叫廚房早些備着。”

五夫人就冷哼着瞥了她一眼,厲聲道:“是你們什麼正經姑爺?”

薛東琳眼眸亮了亮,問母親:“盛家的世子爺要來嗎?”

五夫人瞪了她一眼。

楊媽媽見她發火,忙拿了單子退下去。到外面跟碧桃、碧柳商量晚上添的菜。九姑爺頭一次在五房這裡吃飯,又是新姑爺,自然要隆重些。碧桃和碧柳幫着擬了菜單。

碧桃又對楊媽媽道:“您拿去廚房,說夫人會添十兩銀子給他們,讓他們放心做好。”

楊媽媽就指了指菜單,爲難道:“做這些東西,二十兩銀子怕都打發不過去啊!”

碧桃也爲難:“就這十兩,我都不知道如何跟夫人開口呢。媽媽,五爺像是很喜歡九姑爺,夫人又不高興。可總是咱們五房的面子,您不如去問問五爺要不要再添幾個菜,順便看看五爺的意思?說不定銀子就有了……”

楊媽媽就啐她:“這事是夫人管,我拿去問五爺,不是在五爺跟前說夫人不賢良?我這老命還要不要?”

碧桃就忙賠笑:“是我思量不周……”

她們正在耳房裡商議,十二姑娘薛東琳正好路過,聽到丫鬟和楊媽媽唧唧咋咋,還提了句“九姑爺”,就忙站住了腳步,側耳傾聽。

聽到說五夫人不願意出錢置辦酒席,薛東琳就在簾外咳了咳。

把楊媽媽和碧桃、碧柳嚇了一跳。

薛東琳已經撩簾而入,道:“我爹留盛家世子爺用飯,菜自然要精緻的。媽媽,你去跟我來,我墊三十兩銀子。”

她一句都不說“九姐夫”或者“九姑爺”。

十二小姐一向不喜歡九小姐,楊媽媽也沒有多想,見她肯出錢,還以爲是她要替五房做臉,忙笑盈盈跟着她去了。

那邊五夫人楊氏喊碧桃。

碧柳和碧桃就忙進去服侍。只是碧桃看了眼十二小姐的背影,總覺得她的慷慨有些怪異。

PK票1660加更~~~姊妹們還有粉紅票麼?喜歡衣香就投票支持下吧~~~

第27節 人選第80節 回門(1)第82節 回門(3)第74節 妾爭(1)第182節 要聽話第55節 祈福(5)第49節 往事第154節 曖第21節 訴委屈第140節 人情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9節 香消玉殞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53節 祈福(3)第211節 進宮(2)第219節 強勢第163節 投機第36節 紅顏福薄第140節 人情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242節 落紅(1)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7節 內宅路滑第162節 前事第250節 意外(3)第201節 車禍第258節 結局(1)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20節 通房(1)第16節 放丫鬟第132節 團聚1第37節 姊妹第161節 捉弄第215節 站隊(3)第17節 贈送第141節 還珠(1)第144節 抱孫第144節 抱孫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09節 雪夜第242節 落紅(1)第158節 請辭第258節 結局(1)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16節 私情(1)第198節 補償(2)第13節 **示弱第226節 巧舌(2)第95節 平妻(1)第218節 私情(3)第180節 誤會第106節 出山(2)第58節 詰問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98節 體諒第66節 大婚(2)第122節 來客(2)第102節 喜訊第115節 寬容第224節 立場(1)第168節 巧妙第108節 打架(2)第262節 結局(5)第213節 站隊(1)第223節 和睦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12節 訓僕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04節 反常(2)第198節 補償(2)第6節 觀念不同第165節 絆住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132節 團聚1第6節 觀念不同第75節 妾爭(2)第245節 大赦第156節 選擇(2)第241節 道歉第54節 祈福(4)第67節 洞第125節 禮物第213節 站隊(1)第216節 私情(1)第258節 結局(1)第39節 及笄第122節 來客(2)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33節 不喜第10節 故人他行第37節 姊妹第167節 人心第94節 感動第97節 嫡母第4節 親事待定第241節 道歉第141節 還珠(1)第254節 安好第77節 子嗣(2)
第27節 人選第80節 回門(1)第82節 回門(3)第74節 妾爭(1)第182節 要聽話第55節 祈福(5)第49節 往事第154節 曖第21節 訴委屈第140節 人情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9節 香消玉殞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53節 祈福(3)第211節 進宮(2)第219節 強勢第163節 投機第36節 紅顏福薄第140節 人情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242節 落紅(1)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7節 內宅路滑第162節 前事第250節 意外(3)第201節 車禍第258節 結局(1)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20節 通房(1)第16節 放丫鬟第132節 團聚1第37節 姊妹第161節 捉弄第215節 站隊(3)第17節 贈送第141節 還珠(1)第144節 抱孫第144節 抱孫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09節 雪夜第242節 落紅(1)第158節 請辭第258節 結局(1)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16節 私情(1)第198節 補償(2)第13節 **示弱第226節 巧舌(2)第95節 平妻(1)第218節 私情(3)第180節 誤會第106節 出山(2)第58節 詰問第123節 子嗣單薄緣由(1)第98節 體諒第66節 大婚(2)第122節 來客(2)第102節 喜訊第115節 寬容第224節 立場(1)第168節 巧妙第108節 打架(2)第262節 結局(5)第213節 站隊(1)第223節 和睦第147節 不慈不孝(3)第12節 訓僕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104節 反常(2)第198節 補償(2)第6節 觀念不同第165節 絆住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132節 團聚1第6節 觀念不同第75節 妾爭(2)第245節 大赦第156節 選擇(2)第241節 道歉第54節 祈福(4)第67節 洞第125節 禮物第213節 站隊(1)第216節 私情(1)第258節 結局(1)第39節 及笄第122節 來客(2)第109節 範姨娘的心思(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233節 不喜第10節 故人他行第37節 姊妹第167節 人心第94節 感動第97節 嫡母第4節 親事待定第241節 道歉第141節 還珠(1)第254節 安好第77節 子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