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節 請辭

從靜攝院回去的時候,薛江晚走的很慢,鶯兒小心翼翼跟在她身後。

她好似腳上無力,慢慢走着。

回到了院子,看見範姨娘和她的丫鬟芸香在院中藤架下做針線,石椅上鋪了錦袱,範姨娘年輕又活潑,說笑的時候眉眼飛揚。

範姨娘不知說了什麼,芸香就伸手捏她的臉。

範姨娘不以爲忤,反而咯咯笑起來,兩個人好的像親姊妹一般。

薛江晚頭一次沒有和範姨娘鬥嘴的慾望,懨懨回了自己的屋子。

範姨娘則好奇看着似秋霜打過的茄子一般的薛江晚,問芸香:“她怎麼了?半死不活的……”

芸香噓了一聲,示意範姨娘別說了。

範姨娘就笑笑,不再多言,安靜繡着一方絲帕。

薛江晚沒有脫了身上的褙子,懶懶的躺在炕上。鶯兒、燕兒和雀兒都怕她,遠遠站着也不敢勸。她的乳孃李媽媽見她這樣,拿了個薄裘蓋在她身上。

薛江晚拉住了李媽媽,把丫鬟們遣了出去後,問李媽媽:“我臉色是不是不好?”

李媽媽忙說沒有,又擔心問:“姨娘,大奶奶還生你的氣嗎?”

薛江晚眼眸就黯了下去。

她真的什麼都沒有做,只是路過楨園時,想着去看看誠哥兒,跟誠哥兒的乳孃和管事的夏媽媽打打交道。

她想過取代東瑗,成爲這個院子的嫡母,可盛家世子爺對她冷落了一年,她原先的壯志漸漸被無情的事實磨滅。

沒有世子爺的疼愛,沒有孩子,她拿什麼跟東瑗爭?

不,她甚至連陶氏都爭不過。

她的出身還不如陶氏,陶氏卻樣樣比她佔盡優勢:陶氏生了兒子,從前很得夫人喜歡;世子爺回來後。雖沒有按照定製到姨娘們屋裡,卻也是先到陶氏那裡,可見衆姨娘裡,世子爺是最看重陶氏的。

東瑗說得對。她爲何現在比陶氏尊貴?

因爲她是東瑗的滕妾。

倘若東瑗失勢了,她就會什麼都沒有!

現在,世子爺雖然不來,可她衣食無憂,幾個姨娘在她下面,比起從前在南邊寄宿的日子,不是好了很多嗎?

這一切。不是世子爺給她的,而是薛東瑗給她的。

突然想通了這一點,薛江晚無力依附在大引枕上,淚如雨下。

她想要鬥倒的敵人,她一直努力的方向,居然就是自己賴以生存的那顆大樹。她好似藤蔓,看似爬得很高,現在才明白。是那棵樹給了她勢力和高度。倘若那棵樹倒了,她會跟着一起倒下去。

她居然是依靠東瑗才能生存下去。

而東瑗,又是她前進一步的唯一阻力。

她不想一輩子居於人下。就需要把東瑗鬥倒。可是東瑗倒了,她也活不了。她的人生,居然陷入了這樣的困境!

李媽媽看到她哭,忙勸:“姨娘,您別哭,姨娘…….”

見勸不住,李媽媽自己也跟着抹淚。

薛江晚覺得自己很可悲,身邊一個體己的人都沒有。

範姨娘和芸香情同姊妹,邵紫檀和陶氏都有孩子,只有她。孤苦無依。唯一和她做伴的,是她的乳孃李媽媽。

她哭着哭着,就把頭埋在大引枕上,半晌都不動了。

李媽媽擔憂陪在一旁。

好半天,她才擡起眸子,眼睛亮晶晶看着李媽媽:“媽媽。如果我也能生下兒子……”

她說着,眼眸就異常明亮。

李媽媽卻被她這樣忽而垂首喪氣哭啼,忽而又神采奕奕嚇住了,半晌不知道說什麼好。

薛江晚走後,羅媽媽等人方纔進來服侍東瑗。

東瑗起身,喊了薔薇,往內室說話去了。

“你年紀也大了,模樣又好,早些聘了人,你心裡也踏實,我也放心。”東瑗拉着薔薇坐在自己身邊,推心置腹跟她說着話兒,“你別害羞,我和你說正經的。”

薔薇臉刷的通紅,卻也不再忸怩,喃喃道:“奶奶您說…….”

“我不知道你心裡是如何打算的。”東瑗道,“我和羅媽媽看了四個,若說前程和沉穩踏實,我和羅媽媽都覺得屬世子爺身邊的來福。將來世子爺成了爵,他大約就是外院總管事,像林久福那樣。他雖然長得不俊俏,可人看着不油滑,你嫁了他,自然是頭一分的好了。”

薔薇的頭更低了,心卻似被什麼擊中了般,鼓鼓的跳着。

她努力壓抑着自己,卻依舊羞紅了整張臉。

“……可是你要知道,你如果嫁了來福,就要出去的。我身邊的總管事媽媽,將來就像康媽媽那樣,管着整個內宅。如果來福再管理整個外院,這樣是不合規矩的。”東瑗道。

就像後世的企業,高管不可能是夫妻二人。

倘若高管是夫妻,容易架空總裁的權勢。

東瑗和盛修頤是主人,他們身邊各自最信任的人,就是盛家內、外院的高管。這個年代,也沒有讓夫妻二人同時做內外院最高管事的。

薔薇聽着這話,微微一愣,那顆心倏然就掉了下去。

她咬了咬脣,垂首不語。

東瑗是要她做出選擇:願意嫁一個體面的男人,將來妻憑夫貴,在盛家僕婦裡面憑藉男人的地位也光彩;還是願意嫁一個在外院管事裡不算出挑的男人,自己做內院的總管事媽媽,做東瑗的助手。

是願意做闊太太還是願意做女強人,東瑗需要她自己選擇。

沒等薔薇回答,東瑗繼續道:“…….另外看的三個,一個叫張酉鴻,是賬房裡的小管事,白淨俊朗,說話斯文靦腆;一個黃文榮,是門房裡的小管事,機靈會說話,大約是個體貼的;還有一個吳宗楠,是廚房裡程媽媽的兒子,也是門房上的,管着爺們出門,模樣極其好看,性格也好。我看得這些人,除了世子爺身邊的來福不好說,剩下幾個都是會體貼人的…….”

薔薇依舊垂首不語。

東瑗握住她的手,笑道:“你想兩三天,不急着回答我。”然後又道,“你到我身邊時間不長,卻是幹事最得力的,薔薇,我是把你和橘紅、橘香、羅媽媽看成一樣的。我真心希望你好。”

薔薇忙點頭,她當然知道。倘若不是真心爲她,隨便給她指個人,她能說什麼?

這樣來問她的意思,就是給了她莫大的尊貴。

“奶奶,我明日再告訴您。我先出去做事了。”薔薇起身,依舊垂着頭,跟東瑗行禮,退了出去。

薔薇出去後,東瑗也出了東次間。

把東次間服侍的尋芳、碧秋和夭桃都派了差事遣下去後,只留下羅媽媽和橘紅在跟前,東瑗問:“薔薇是不是看上了來福?”

橘紅微驚,道:“她怎麼會看上了來福?我瞧着來福長得不好看,那麼黑。”

羅媽媽則問東瑗:“她跟你說什麼了?”

東瑗搖頭,道:“我先說了來福,她雖然羞得厲害,卻神情還好;而後我說了如果是來福,至少不能留在我身邊做管事的,她就不太高興的樣子;我後面又說了三個,我感覺她都心不在焉…….”

羅媽媽和橘紅都微微沉思不說話。

外院,跟着盛修頤出門的來福,在回來的馬車上,也找了機會問盛修頤,奶奶怎麼說這件事。

盛修頤就把東瑗想留薔薇的事告訴了來福:“…….大奶奶身邊,只有薔薇用的最順手。她將來要做內院的管事媽媽的,自然不能配我身邊的人。”

來福便知道此事不成了。

他沉默了半晌,倏然對盛修頤道:“爺,我出去吧!”

盛修頤的臉一下子就落了下來:“胡說什麼!”

爲了個女人,連前程和主子都不要了嗎?盛修頤不由怒起來。

“爺,其實這件事我想了很久,並不是單單因爲薔薇。”來福見盛修頤沉了臉,忙解釋,“上次您不是說想收手不做了嗎?可那些例錢,一年有二十萬兩白銀的進項。您以後不管做什麼,哪裡少的了錢?我出去,還用我的本名本姓,管着這些生意。就算將來查了,也有人替您擋一擋!”

“我救你,就是要你替我背黑鍋的嗎?”盛修頤聲音異常的清冷,似冬日的寒風,剮刺得人難受。

“我不是這個意思……”來福急忙道。

車廂內就沉寂下去,主僕二人都不開口。

半晌,盛修頤問他:“倘若沒有薔薇這件事,你也打算出去嗎?”

來福想了很久,肩膀有些垮:“……我是捨不得您丟下那些生意。沒有薔薇這件事,我也想過要出去。爺,這個世上沒有真金白銀,寸步難行。.”

這件事只是個契機。

盛修頤深深吸了口氣。

“薔薇不是我的丫鬟,是奶奶的陪嫁,你想要她,也要奶奶同意了的。”盛修頤須臾後才道,“奶奶還看了好幾個人,假如你出去了,可能就比不過他們,奶奶不一定願意…….”

來福最大的優勢,不就是他將來能做外院的大總管嗎?

來福錯愕看着盛修頤。

這麼說,同意他出去,同意不丟下那些生意啦?

他不由欣喜,道:“您同意我出去?”

盛修頤沉吟半晌,才微微頷首:“你說的很對,薔薇這件事,是個好藉口…….”

來福就笑了起來。

這麼說,薔薇的事也能成了!他心裡兩件事,一下子就解決了啊!

怎麼能不高興?

第41節 婚事第170節 反應(2)第71節 嫡子(1)第66節 大婚(2)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8節 丟失玉佩第154節 曖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103節 反常(1)第156節 選擇(2)第210節 進宮(1)第167節 人心第173節 風波(1)第180節 誤會第26節 命運第160節 寬心第57節 風寒第107節 打架(1)第208節 報應第209節 雪夜第248節 意外(1)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107節 打架(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59節 玉葫蘆第186節 悍婦第101節 專寵第220節 通房(1)第49節 往事第137節 尋珠(1)第46節 作孽第229節 喜事第23節 捱打第170節 反應(2)第170節 反應(1)第187節 恩典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63節 投機第51節 祈福(1)第17節 贈送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85節 壽宴(2)第190節 生氣(1)第24節 裝病第21節 訴委屈第241節 道歉第165節 絆住第24節 裝病第98節 體諒第211節 進宮(2)第158節 請辭第76節 子嗣(1)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83節 安排第260節 結局(3)第77節 子嗣(2)第229節 喜事第181節 殞落第5節 盛家謀劃第47節 拒婚第155節 選擇(1)第188節 說媒(1)第191節 生氣(2)第50節 閒話第185節 陪同第79節 維護第35節 花樣第49節 往事第107節 打架(1)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01節 車禍第259節 結局(2)第45節 硯臺第92節 偷窺天機(2)第190節 生氣(1)第227節 叮囑第236節 國喪第94節 感動第167節 人心第165節 絆住第254節 安好第63節 陪嫁(1)第99節 寵愛(1)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157節 告誡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8節 丟失玉佩第100節 寵愛(2)第204節 心念(3)第31節 聖旨第97節 嫡母第48節 做戲第59節 玉葫蘆第163節 投機第21節 訴委屈第254節 安好第11節 風波前兆第101節 專寵
第41節 婚事第170節 反應(2)第71節 嫡子(1)第66節 大婚(2)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8節 丟失玉佩第154節 曖第117節 五姐出嫁(1)第103節 反常(1)第156節 選擇(2)第210節 進宮(1)第167節 人心第173節 風波(1)第180節 誤會第26節 命運第160節 寬心第57節 風寒第107節 打架(1)第208節 報應第209節 雪夜第248節 意外(1)第153節 花言巧語第107節 打架(1)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59節 玉葫蘆第186節 悍婦第101節 專寵第220節 通房(1)第49節 往事第137節 尋珠(1)第46節 作孽第229節 喜事第23節 捱打第170節 反應(2)第170節 反應(1)第187節 恩典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63節 投機第51節 祈福(1)第17節 贈送第15節 老夫人發怒第85節 壽宴(2)第190節 生氣(1)第24節 裝病第21節 訴委屈第241節 道歉第165節 絆住第24節 裝病第98節 體諒第211節 進宮(2)第158節 請辭第76節 子嗣(1)第118節 蕭五公子第83節 安排第260節 結局(3)第77節 子嗣(2)第229節 喜事第181節 殞落第5節 盛家謀劃第47節 拒婚第155節 選擇(1)第188節 說媒(1)第191節 生氣(2)第50節 閒話第185節 陪同第79節 維護第35節 花樣第49節 往事第107節 打架(1)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72節 盛府秘密(1)第201節 車禍第259節 結局(2)第45節 硯臺第92節 偷窺天機(2)第190節 生氣(1)第227節 叮囑第236節 國喪第94節 感動第167節 人心第165節 絆住第254節 安好第63節 陪嫁(1)第99節 寵愛(1)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157節 告誡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8節 丟失玉佩第100節 寵愛(2)第204節 心念(3)第31節 聖旨第97節 嫡母第48節 做戲第59節 玉葫蘆第163節 投機第21節 訴委屈第254節 安好第11節 風波前兆第101節 專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