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節 結局(1)

要不要借這次韓家之事,回去看看老夫人?

盛夫人問東瑗是否通知薛家,又見東瑗沉默,低聲喚她:“怎麼,薛家不會派人去?”

她果然想偏了。

東瑗忙笑道:“這倒不是。我也許久不曾回去看祖母,要是祖母聽聞這件事,只怕傷心。她老人家和我外祖母年紀相仿,乍然聽到這個噩耗,只怕心下慼慼。所以在想,怎麼去祖母跟前說這話。”

東瑗的解釋,讓盛夫人沒有懷疑。

別說老夫人那個年紀了,就是盛夫人這般年紀,如果偶然聽到同齡的人先走一步,都是心下一顫,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盛夫人比老夫人可是小一輩的。

所以東瑗的考慮不無道理。

“老夫人身子健朗,是長命百歲的福相。”盛夫人笑着安慰東瑗,“你大舅母肯定已經派人去說。我讓管事去問問。你如今挺着大肚子,還是不要出門了……”

東瑗想了想,最終點頭說好。

她還是不怎麼想回鎮顯侯府。

等五姐回來,那時必然要回去瞧瞧的,東瑗想還是等那時再說吧。

不成想,下午的時候,老夫人派了身邊的媽媽來瞧東瑗,給東瑗帶了很多補品藥材,還有些精緻的布匹和點心,一看就知道是宮裡賞下來的。

老夫人身邊最得力的詹媽媽年紀大了,老夫人現在也不怎麼指派她出門。如今來瞧東瑗的,是位魯媽媽。四十歲上下的年紀,模樣白淨,笑起來臉頰還有淺淺梨渦,十分慈善的樣子。讓人心生好感。

她目光精明裡透出幾分澄澈,不會讓人心裡不舒服,又不會令人小瞧。很有大戶僕婦的架勢。她給東瑗行禮,看着東瑗挺着大肚子,笑道:“九姑奶奶好福氣,這胎定是位少爺。”

東瑗莞爾,也跟她拉起家常:“我倒希望是個姑娘。媽媽不知道,誠哥兒十分調皮。姑娘乖巧些……”

“那是誠少爺健朗。”魯媽媽忙接口,“哪位小少爺小時候不調皮的?老夫人總是念叨着。等以後帶着誠少爺回去給老夫人瞧瞧……”

東瑗說好,順勢問道:“祖父、祖母身子都還好嗎?我如今懷着身子,前些日子又是照顧世子爺,都不曾回去給祖父祖母請安。”

魯媽媽笑道:“都好着呢。老夫人這次讓奴婢來瞧瞧九姑奶奶,除了給九姑奶奶送些吃食。還問九姑奶奶,府裡是否派人去安慶府?”

果然是問這件事。

東瑗道:“我正要打算明日親自去和祖母說。我們府裡也派管事去,不知家裡如何?倘若也指派管事,倒可以一起,路上有個照應。” Wωω_ttκǎ n_¢〇

“奴婢來,就是說這話的,九姑奶奶都想得周全了。”魯媽媽忙稱讚東瑗,“臨來時老夫人還說,九姑奶奶是雙身子的人。又是酷熱天氣,就不要出門,免得驚了孩子。既然府裡也派人去,那奴婢就會去回老夫人了……”

這位媽媽,從來以前沒什麼印象。

瞧着她口齒伶俐的,倒也是個不錯的。

“老夫人還問。薛姨娘如今還在府裡養着嗎?”魯媽媽突然話音一轉,問起薛江晚來。

薛江晚曾經聽信盛昌侯身邊的林二姨娘的話,想着靠邪術懷孕,把自己弄得身子虛空。

她的小日子過去十幾天後,突然見紅,把薛江晚嚇得半死,又哭又鬧,說是東瑗非要請太醫,驚了菩薩,菩薩收回了孩子。

東瑗十分無奈,只得讓她的丫鬟們好好服侍薛江晚。

從那以後,薛江晚每次看到東瑗,就要發瘋似的撲上來,整日在府裡罵東瑗。

盛修頤要把她送出去。東瑗想着她如今這般情緒不穩,還是在府裡養好了再說。現在送出去,她的醫藥沒有保障,又是精神問題,可能真的從此就瘋了。

這件事,後來傳到了盛昌侯的耳朵裡。盛昌侯一打聽,才知道是林二姨娘在搗鬼。盛昌侯也不問緣由,直接把林二姨娘送了出去。沒過三天,林二姨娘就死在家廟裡。

林二姨娘的死,一下子就把薛江晚嚇住了。

她變得瘋瘋癲癲的。

盛修頤房裡的姨娘,兩年內瘋了兩個,趕出去一個,庶子死了一個。這個消息不知從哪裡走漏,東瑗是個悍婦、毒婦的名聲就傳遍了京城。

大家紛紛說薛東瑗長着一張狐媚臉,卻是一顆惡毒的心。男人們聽了此話,就開始抹黑東瑗,說她並不漂亮,不過是傳言有誤。

盛夫人也聽了些,覺得莫名其妙,又替東瑗不值。

不過因爲皇后娘娘是東瑗的堂姐,謠言也是私底下的,沒有人敢公開嚼舌根。

幸而東瑗懷着身子,又加上盛修頤受傷,她一直有正當理由不出席任何宴席,倒也躲過了大家的眼神。

如今,這些謠言漸漸淡了。加上事不關己,誰沒事整日揪着人家的瑣事不放?況且這些事都沒有證實過。

內宅裡的事,誰能說得清?

可薛江晚還在府裡,每天用藥,精神也漸漸好了些。她身子上沒什麼毛病,只是精神亂的厲害。

老夫人突然讓魯媽媽來問她做什麼?

“還在府裡養着,已經好了些,讓祖母放心。”東瑗笑着端了茶盞喝茶,不太想說這個話題。

“如此最好了。”魯媽媽輕笑,“老夫人的意思,倘若薛姨娘還是不好,不如送去徽州那邊的莊子上。她是從南邊來的,在京城水土不服,纔有了這些魔障纏身。讓她出去,反而更好……”

東瑗心頭一動。

對於薛江晚,她有送出去的念頭。那麼範姨娘,能不能也送出去?

比起薛江晚,範姨娘只是心灰意冷。她的精神並沒有什麼問題,之所以那般行事,只因爲心裡疼得厲害。

她身爲女兒身,卻喜歡從前的淡柳,後來的芸香。

盛修頤對此厭惡非常,也隔斷了她的念頭,讓她看不到生活的希冀。可是如果偷偷放她出去,只稱她有病要靜養,不見人,倒也是神不知鬼不覺。

就像盛昌侯的兩個姨娘,他說弄死就弄死,誰說過他的不是?

特別是沒有子嗣的姨娘,就更好解決了。若不是礙於高門大戶的尊嚴,賣出去都沒問題。

“既然是這樣,我同世子爺商議商議……”東瑗笑着,“媽媽吃了飯再回去吧?”

然後喊了尋芳,讓她去廚房裡添幾個菜,留了魯媽媽吃飯。

魯媽媽用過膳,纔回鎮顯侯府,把見到東瑗的事告訴老夫人。

老夫人只問:“九姑奶奶臉色如何?提起家裡事,可有什麼不快?”

魯媽媽忙搖頭:“九姑奶奶口口聲聲問老侯爺和您的好,沒什麼不快的?您讓奴婢交代的話,奴婢都告訴了九姑奶奶。九姑奶奶只說要和世子爺商議,就沒多說什麼。”

老夫人微微頷首,心裡也是一直梗着一根刺。

她從前就最喜歡東瑗,自然是希望她好。

只是盛修頤太不像話。元昌帝臨終前想着廢太傅,讓近臣大學士組成內閣,輔佐朝政,可被薛老侯爺反駁回去。

新帝登基後,居然第一件事就是要組閣。

薛老侯爺沒什麼不同意的,他也覺得組閣不是壞事。

可旁人會如何想?新帝組閣,重用文臣,那些武將出身的老臣自然就不服。頭一個是兵部尚書心中不快,用計害盛修頤。

這件事,兵部尚書先跟薛老侯爺通過氣的,薛老侯爺也覺得新帝太過於天真,讓他一些教訓,新帝才能更加沉穩。

可總不能拿新帝作法,只得用盛修頤開刀。

聽說盛修頤差點被人弄死,薛老侯爺聽着也是嘆氣。他雖然沒有主動去害盛修頤,到底是默認了他的門生的做法。

倘若薛老侯爺不開口,兵部的秦尚書也是不敢的。

說到底,還是薛老侯爺首肯佔了上風。

因爲這件事,薛老侯爺時常自責,怕東瑗多想,覺得薛家是針對盛府。老夫人就笑老侯爺:“怎麼侯爺老了,反而這樣掣肘左右?朝政一向如此,瑗姐兒倘若這點也想不明白,也白生在權臣人家了……”

雖然這樣安慰老侯爺,老夫人心底何嘗不擔憂?

這些話說給旁人聽容易,輪到自己身上,真是猶豫不決,時時擔憂。

倘若盛修頤不參合新帝的舉動,倒也能免了一難。只怪他把朝事想的太過於簡單,才遭了這般災難。

對他也是個警示吧?

想着,老夫人又是嘆氣。

щшш● тт κan● ¢O

正想着,外頭有小丫鬟跑了進來:“老夫人,葛管事來了……”

老夫人讓請了葛陶祥進來。

葛陶祥進門,臉上帶着歡喜的笑:“老夫人,大喜的事,宮裡來了公公宣旨。我跟那公公打聽了,是咱們家五小姐的事……”

五姑娘薛東蓉可以回京,這件事老夫人昨日也聽老侯爺說過了。

她還以爲要等些日子,不成想這麼快?

老夫人一陣驚喜,忙讓丫鬟們服侍着更衣,去外院接旨……本文正式進入結文狀態了.......可能明日就把結局部分全部放完。大家元宵節快樂~~~RQ

第55節 祈福(5)第11節 風波前兆第232節 討好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249節 意外(2)第96節 平妻(2)第8節 丟失玉佩第134節 歌姬(1)第244節 危機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170節 反應(2)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16節 放丫鬟第80節 回門(1)第86節 壽宴(3)第190節 生氣(1)第67節 洞第190節 生氣(1)第161節 捉弄第101節 專寵第196節 賞賜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77節 子嗣(2)第103節 反常(1)第242節 落紅(1)第241節 道歉第8節 丟失玉佩第90節 留飯第189節 說媒(2)第127節 歸期(2)第96節 平妻(2)第8節 丟失玉佩第220節 通房(1)第4節 親事待定第85節 壽宴(2)第19節 契闊第69節 新婦第254節 安好第67節 洞第41節 婚事第125節 禮物第82節 回門(3)第13節 **示弱第57節 風寒第82節 回門(3)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30節 教習第150節 滿月(1)第66節 大婚(2)第89節 坦白第170節 反應(2)第66節 大婚(2)第55節 祈福(5)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131節 2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3節 字如其人第127節 歸期(2)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35節 歌姬(2)第207節 拒絕(3)第228節 落定第43節 挑撥第163節 投機第37節 姊妹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179節 護子(3)第222節 坦白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節 臘梅傲雪第161節 捉弄第5節 盛家謀劃第50節 閒話第46節 作孽第258節 結局(1)第91節 偷窺天機(1)第116節 臨行前一夜第12節 訓僕第189節 說媒(2)第99節 寵愛(1)第94節 感動第94節 感動第12節 訓僕第73節 盛府秘密(2)第245節 大赦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24節 立場(1)第74節 妾爭(1)第207節 拒絕(3)第37節 姊妹第174節 風波(2)第82節 回門(3)第67節 洞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56節 祈福(6)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155節 選擇(1)第27節 人選
第55節 祈福(5)第11節 風波前兆第232節 討好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249節 意外(2)第96節 平妻(2)第8節 丟失玉佩第134節 歌姬(1)第244節 危機第129節 明珠遺海第170節 反應(2)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16節 放丫鬟第80節 回門(1)第86節 壽宴(3)第190節 生氣(1)第67節 洞第190節 生氣(1)第161節 捉弄第101節 專寵第196節 賞賜第113節 字體相仿第77節 子嗣(2)第103節 反常(1)第242節 落紅(1)第241節 道歉第8節 丟失玉佩第90節 留飯第189節 說媒(2)第127節 歸期(2)第96節 平妻(2)第8節 丟失玉佩第220節 通房(1)第4節 親事待定第85節 壽宴(2)第19節 契闊第69節 新婦第254節 安好第67節 洞第41節 婚事第125節 禮物第82節 回門(3)第13節 **示弱第57節 風寒第82節 回門(3)第120節 元昌帝的怒第30節 教習第150節 滿月(1)第66節 大婚(2)第89節 坦白第170節 反應(2)第66節 大婚(2)第55節 祈福(5)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131節 2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3節 字如其人第127節 歸期(2)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35節 歌姬(2)第207節 拒絕(3)第228節 落定第43節 挑撥第163節 投機第37節 姊妹第143節 姻緣 粉紅330第110節 範姨娘的心思(2)第179節 護子(3)第222節 坦白第146節 不慈不孝(2)第1節 臘梅傲雪第161節 捉弄第5節 盛家謀劃第50節 閒話第46節 作孽第258節 結局(1)第91節 偷窺天機(1)第116節 臨行前一夜第12節 訓僕第189節 說媒(2)第99節 寵愛(1)第94節 感動第94節 感動第12節 訓僕第73節 盛府秘密(2)第245節 大赦第239節 救命恩人(2)第224節 立場(1)第74節 妾爭(1)第207節 拒絕(3)第37節 姊妹第174節 風波(2)第82節 回門(3)第67節 洞第238節 救命恩人(1)第56節 祈福(6)第175節 太子人選第155節 選擇(1)第27節 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