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哪來的突厥騎兵!

第327章 哪來的突厥騎兵!

再戰劉武周,李鴻運信心滿滿。

有了金色天賦的加持,他既可以衝鋒陷陣,也可以運籌帷幄。

然而劇本卻並未完全按照他想象中的發展。

劉武周派出手下尉遲敬德前來挑戰,李鴻運還是按照秦王的路線,堅壁清野相持,同時派出手下游騎兵去襲擾劉武周的糧道。

然而,尉遲敬德帶着劉武周的騎兵,把李鴻運派出去的騎兵一頓暴揍,宗羅睺僅以身免。

李鴻運很無語,什麼情況!

這尉遲敬德未免也太虎了!

對於到底如何逮住尉遲敬德,李鴻運毫無頭緒。

他只好又去看了一遍秦王收服這張SSR門神的關鍵戰役:美良川之戰。

在原本的歷史中,秦王本來駐紮在柏壁與劉武周大軍對戰,同時夏縣的呂崇茂反叛,於是樑高祖又派出永安王前去討伐呂崇茂。

結果沒想到呂崇茂向劉武周求援,尉遲敬德率軍南下,而永安王因爲疏於防範,在夏縣被打得大敗,包括永安王和工部尚書在內的重臣全部被俘。

整個夏縣的樑軍重兵集團灰飛煙滅,這其中還有許多是從其他戰場抽調的樑軍。

此時樑軍處於全面劣勢,駐紮柏壁的秦王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是消極防守,抽出一部分兵力南下蒲州、重建防線,要麼是主動進攻。

主動進攻的風險自然是很大的,因爲此時他手中的兵力也就是三萬人左右,如果再分兵南下,萬一宋金剛突然調集重兵全力打過來,柏壁也被突破,樑軍的局勢就全面崩盤了。

但消極防守的話,顯然前景也不會太好。短期內不會出問題,但卻做不到扭轉頹勢。

於是,秦王選擇主動進攻。

他並沒有貿然地莽上去,而是算準了尉遲敬德要返回與宋金剛會師,一定會走美良川。

於是,秦王在美良川設下伏兵,由殷開山、秦叔寶兩名擅長騎兵的將領壓制尉遲敬德,並在美良川大破之,斬首兩千餘級,樑軍重新奪回了之前夏縣慘敗被奪走的大量戰俘、輜重。

自此之後,尉遲敬德可以說是見一次就被秦王吊打一次,直到劉武周大勢已去,他也只好投降秦王,並受到重用。

分析一番之後,李鴻運陷入了沉默。

從秦王給出的標準答案來看,要幹掉劉武周,就要先幹掉宋金剛;要幹掉宋金剛,就要先幹掉尉遲敬德。

怎麼幹掉尉遲敬德呢?

不僅要準確地埋伏他,而且還要有兩名擅長騎兵的將領對他進行壓制。

因爲尉遲敬德自己就是最頂尖的騎兵將領,只讓一個人去埋伏他並不穩妥。

秦王派出的是兩名頂級騎兵將領,殷開山和秦叔寶。

但是問題來了,這兩個人現在都不在李鴻運的手下……

而且李鴻運也不可能再在美良川埋伏尉遲敬德,因爲在這個世界線中,他沒有棄守晉陽,所以雙方的戰線已經跟歷史上完全不同了。

“看來想要收服這個門神,還是得我親自出馬……”

劉武周是必須要拿下的,否則李鴻運根本無法從秦王手中搶到討伐王世充的機會;尉遲敬德也是必須拿下的,這個人在玄武門之變中將會發揮關鍵作用,不能將他拱手讓給秦王。

李鴻運看向地圖,此時他的大軍同時佔據着晉陽和榆次,這兩個地點分別在黃蛇嶺的西方和南方,隱隱呈現出包圍之勢。

而且晉陽和榆次都是經營許久的據點,城防比較靠譜。

但黃蛇嶺地勢較高,所以居高臨下,也比較有優勢,貿然仰攻絕非良策。

所以,誰主動進攻都討不到好處,雙方長期對峙已成定局。

可是對峙過程中,雙方也會不斷派出騎兵互相襲擾,此時李鴻運手下並沒有能必勝尉遲敬德的騎兵將領。

即便是李鴻運親自出馬,也未必就能有必勝尉遲敬德的把握。

最好還是像秦王那樣,在尉遲敬德的必經之路上設伏,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和手下最能打的騎兵將領,一戰給他徹底打服。

此時尉遲敬德的必經之路是哪裡呢?

李鴻運繼續沿着地圖,向西北方向看。

從此時的版圖上看,樑朝顯然佔據着最大的地盤,而劉武周的根據地馬邑則是在晉陽的正北方。

兩軍相持的過程中,可以互相襲擾糧道,也可以……繞後突襲!

秦王在柏壁之戰時,就是這麼打的。

在美良川大敗尉遲敬德之後,樑軍連戰連勝、士氣高漲。手下人紛紛勸說,希望他立刻與宋金剛決戰。

但秦王卻拒絕了,並說宋金剛連戰連捷、兵鋒正盛,此時還不到決戰的時候。

他派出將領向西跨過呂梁山,直插介休、孟門關,隔絕了宋金剛的糧道。

一直僵持到宋金剛糧草不繼、軍心潰散,這才果斷出擊,狂追數百里,一戰而定乾坤。

所以,李鴻運自然也想到了這個辦法。

此時他的戰線雖然整體北移,雙方對峙於晉陽、榆次,但李鴻運同樣可以越過呂梁北上,迂迴到劉武周、宋金剛的大軍後方,嘗試着隔絕他們與馬邑的後勤糧道。

從地圖上來看,秦王對峙於柏壁的時候,宋金剛的補給線更長,糧食消耗更快,所以這種方法更容易奏效。

而李鴻運此時對峙於晉陽、榆次,劉武周、宋金剛的補給線就短了許多。

但李鴻運的優勢在於,沒有經歷過晉陽大敗,他手上的兵遠多於秦王,人數上佔據優勢。

而且,馬邑是劉武周的老巢,在進攻時會給對方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到時候宋金剛極有可能派遣尉遲敬德回去救援,而在路上伏擊尉遲敬德,就有可能一戰而勝之!

確定了計劃之後,李鴻運立刻開始謀劃。

此時他已經有了金色天賦的加持,所以對着行軍地圖排兵佈陣,一切都順暢無比。

所謂兵法,其實最關鍵的地方就在細節。

把孫子兵法背得滾瓜爛熟也沒用,因爲一般人掌握再多的軍事理論也根本用不到實戰中,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但現在李鴻運有了天賦加持,謀劃中的種種細節全都爛熟於心,各種應急狀況也都提前做好了準備。

於是,他留下主力大軍鎮守晉陽、榆次,堅決不出戰,而自己則是親率一支偏師,越過呂梁山脈,長途奔襲劉武周的大本營馬邑。

第一次進展不順利,但沒關係,李鴻運還可以再來。

第二次他成功避開了劉武周軍隊的眼線,奇襲馬邑,讓劉武周大驚失色,趕忙留派尉遲敬德帶領騎兵火速回援。

結果路上正好闖入李鴻運設下的埋伏圈,一番激戰之後,尉遲敬德大敗。

眼見大軍後勤有被徹底截斷的風險,劉武周只好留宋金剛斷後,自己則先一步返回。

李鴻運率軍與劉武周激戰,而此時晉陽、榆次的諸將看到對峙的敵人後撤也果斷出擊。

只是這些將領跟秦王比顯然還是差遠了。

秦王能夠抓住宋金剛後撤的時機一日八戰、兩日不進食、三日不解甲,狂追數百里,將宋金剛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但這些將領明顯沒有秦王的決斷力,只能勉強咬在宋金剛的大軍後面。

當然李鴻運也不強求他們的進兵速度,反而還告誡過他們不要冒進。

因爲這些將領可沒有秦王的本事,萬一被宋金剛埋伏就遭了。

所以雙方一路糾纏,而李鴻運則是突然南下,在樓煩阻截住了劉武周和宋金剛的大軍。

此戰,李鴻運騎着戰馬在前線指揮戰鬥,箭無虛發,樑軍士氣大振,在集合了優勢兵力之後,將劉武周、宋金剛徹底擊潰。

兩人帶着殘兵向北逃亡,自認爲也守不住馬邑,於是又向突厥人的方向逃亡。

突厥派出一支騎兵接應,李鴻運果斷率軍莽了上去將之擊潰,並收降了這支突厥騎兵,將他們收編入自己的大軍中。

尉遲敬德眼見大勢已去,在李鴻運的勸說下,也終於前來投靠。

樑朝的北方徹底平定,晉陽這個大本營也被牢牢地掌握在樑朝的手中。

在歷史上,晉陽的樑軍本就在人數和後勤上佔據優勢,又是樑朝的起兵之地,根本沒道理這麼輕易地丟失。

但齊王的瞎搞和後續支援的將領作戰不力,差點將樑朝逼入絕境,最後還是要靠秦王力挽狂瀾。

而在這個時間線中,李鴻運扮演的齊王用優勢兵力打贏了本就該打贏的順風仗。

此戰之後,李鴻運派人創作了《齊王破陣樂》,用以宣揚自己運籌帷幄、大破敵軍的英姿。

雖然有點強行吧,但他畢竟也打贏了薛舉,又打贏了劉武周宋金剛,接連爲樑朝平定兩個方向的大敵。

而秦王東出洛陽與王世充的幾次摩擦,由於兵力並不佔據優勢,所以沒有佔到太多的便宜。

等到李鴻運扮演的齊王返回長安之後,軍力大盛、自我感覺良好的樑高祖,也終於下定決心要集合重兵去東出洛陽討伐王世充,去迎戰平定天下的最後兩個大敵。

只不過在主將的人選上,還是發生了一些懸念。

此時秦王與齊王的功勞都十分過硬,都具備指揮這場大戰的能力,如何抉擇,確實讓樑高祖有些頭疼。

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齊王。

這顯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從晉陽起兵開始,齊王就如同神算一樣,基本上算出了樑軍的每一步動向。與樑高祖對話時的戰略規劃,更是如同隆中對一樣,展現出超越了時代的戰略規劃能力。

當然了,這種戰略規劃能力其實是假的,是在照搬史料,但樑高祖並不知道。

所以在樑高祖眼中,齊王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將形象。

反觀秦王,雖然也是百戰百勝,但卻在形象上來看卻更像是猛將,沒有齊王那種運籌帷幄、淡然處之的氣度。

其次,齊王的軍功已經超過秦王。

自淺水原之戰平薛舉之後,李鴻運又打贏了劉武周、宋金剛,將原本屬於秦王的功勞全都攫取過來。

所以,在樑軍的視野中,齊王已經是超過了秦王的常勝將軍,威望一時無兩。

最後,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樑高祖的私心。

按照原本歷史發展,樑高祖之所以坐看晉陽乃至於整個河東的局勢逐漸糜爛、不可收拾,卻寧可由着齊王胡搞、由着裴寂去領兵救援,都是因爲他存了要敲打秦王的想法。

秦王打贏了薛舉,在軍中威望太高,所以樑高祖也開始覺得不能全靠他。

只不過後來被劉武周、宋金剛教做人,發現除了秦王之外誰都搞不定,才只能又把秦王搬出來。

而在這條世界線中,秦王雖然並未直接打贏淺水原之戰,也沒有平劉武周、宋金剛,但他的軍事能力還是實打實的,在軍中的威望仍舊極高。

而且,太子顯然跟齊王走得更近。

在樑高祖和太子眼中,秦王仍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是有可能直接對太子之位構成挑戰的。

而齊王呢?年紀太小,而且更像是一個運籌帷幄的謀士,並沒有秦王那麼強的攻擊性。

所以權衡再三,樑高祖還是決定將這次統兵之權交給齊王。

而秦王,則是擔任齊王的重要助手和前鋒猛將的角色。

終於又來到了虎牢關之戰。

李鴻運已經體驗過很多次了,反而比打劉武周、宋金剛還要更加熟悉。

他開始排兵佈陣,不斷蠶食王世充的軍力,並逐漸包圍洛陽。

而秦王則是驚訝地發現,似乎這個四弟總是能跟自己想到一起去。

但這件事情已經並不會再讓他欣喜,而是讓他感到沮喪。

因爲他總感覺前方似乎有一道無形的避障,每次自己想做什麼,卻總會發現齊王已經在那裡等着了……

這種感覺,頗像是詩詞的原作者被穿越者文抄公抄盡了詩詞之後的無力感。

不過秦王也沒多想,只是繼續盡心盡力地領兵打仗。

這次,李鴻運信心滿滿,因爲沒有了之前潛水原慘敗和晉陽慘敗這兩次的重大損失,樑朝能夠調動的士兵更多。

再加上他和秦王配合無間,他在後方排兵佈陣、運籌帷幄,如同開掛一般預知未來,秦王在前方與衆武將衝殺,這場戰鬥打得比之前更加沒有懸念。

然而讓李鴻運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即將與王世充決戰、將他趕入洛陽城不敢出來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李鴻運扮演的齊王正在率軍衝陣,手中弓箭例無虛發。

然而,一支突厥人的騎兵卻突然從後方殺出,衝散了李鴻運本陣的陣腳。

王世充趁勢前後夾擊,與這支突厥人的騎兵合兵一處。

李鴻運在懵逼之中被斬於馬下,腦子裡還飄過無數個問號。

我屁股後邊哪裡來的突厥騎兵?

突厥人遠在北方,難不成是直接長了翅膀越過河東之地,飛到洛陽來的嗎?

再仔細一看,不對,這怎麼好像是我麾下的突厥騎兵……

帶着困惑和不甘,李鴻運莫名其妙地結束了這場順風仗,也結束了自己這次的扮演。

覆盤了整場戰役,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些突厥人是他在擊敗劉武周時順便收服的一支軍隊。

李鴻運還是按照之前對待戰俘的策略,展現了自己極其寬容的胸懷,不僅將這些部隊原樣收編。

不僅沒有打散其編制,還讓原本的將領統帥。

之前平薛舉的時候,對宗羅睺等降將是這麼處理的。

後來打劉武周的時候,對尉遲敬德等降將也是這麼處理的。

這也是秦王的一貫作風。

然而,宗羅睺和尉遲敬德都對他忠心耿耿,突厥人卻根本不吃這一套。

王世充聽說樑軍中有一羣突厥人,立刻暗中派遣使者以重金將他們收買,讓他們臨陣倒戈。

這個計策還真的發揮了作用,神機妙算、看起來算無遺策的齊王,竟然在這種陰溝裡翻船了。

李鴻運很生氣,在他重新開始試煉將這些突厥人盡數斬殺之餘,也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

用人不疑,也是要有前提的。

而這個前提,就是知人善任,能夠看穿人心。

對於宗羅睺、尉遲敬德這樣的將領,知榮辱也知仁義,故而以仁義籠絡,就可以讓他們忠心耿耿地爲自己效命。

但突厥人呢?

夷狄者,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這句話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偏激,但確實是事實。因爲突厥人與中原人並不是同樣的道德標準,所以想要掌控他們、讓他們忠心耿耿地爲自己效力,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李鴻運也納悶,樑太宗是怎麼做到的?

不僅突厥人心甘情願地臣服於他,甚至在他駕崩的時候,還有很多胡人將領自請殉葬。

更魔幻的是,樑太宗在死前就料到了這一點,還特意留下遺詔,讓這些胡人將領不要殉葬,好好活着。

這次事件,讓李鴻運明白了一個道理,單純的仁義是沒有用的,在亂世中很多人各懷鬼胎,若是你沒有足夠強大的武力和智慧,他們不會覺得你是個仁德之君,只會認爲你是個懦弱的蠢貨。

於是,李鴻運再次選了提升自己知人之明的天賦,再次來到了虎牢關之戰。

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167章 南北榜第205章 應變第112章 不太成熟的想法(月票加更)第76章 什麼叫一代名伶啊?第203章 五十對五萬第184章 古人坑古人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39章 真正的遊俠第68章 排行榜第116章 見皇帝!第154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74章 演技爆發!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105章 投擲精通第304章 武德九年第58章 國仇最難消!第67章 副本通關!第334章 局中局中局第122章 監軍大人不是文官嗎?第281章 攻城武器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167章 南北榜第254章 楚歌的新嘗試(8000字)第36章 武術高手的遊戲經歷第13章 脫穎而出的優秀玩家們第94章 歸序者城塞建設計劃(月票加更)本階段取材參考第83章 遊俠的襲擾第366章 封狼居胥第323章 齊王版隆中對第98章 新鎧甲第169章 乞丐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14章 賞罰第61章 扮演蘇羨君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67章 副本通關!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8章 這副本竟然還有二階段?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124章 副本通關!第231章 新的附屬身份第32章 駁斥皇帝第292章 暴行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109章 這是嚴首輔的意思(均訂加更)第300章 怎一個慘字了得第113章 靜觀其變,以待天時第255章 十年計劃第291章 神策軍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138章 誤導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87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337章 局勢盡在掌握!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177章 辯駁(加更求票6)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288章 陌刀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231章 新的附屬身份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59章 史料分析!第277章 排行榜第264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19章 克賊利器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252章 清君側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23章 身份糾正成功!第321章 兄弟情深?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91章 變陣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144章 主場作戰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237章 戰與和第254章 楚歌的新嘗試(8000字)
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158章 電影上映第100章 受挫的李鴻運第167章 南北榜第205章 應變第112章 不太成熟的想法(月票加更)第76章 什麼叫一代名伶啊?第203章 五十對五萬第184章 古人坑古人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39章 真正的遊俠第68章 排行榜第116章 見皇帝!第154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74章 演技爆發!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105章 投擲精通第304章 武德九年第58章 國仇最難消!第67章 副本通關!第334章 局中局中局第122章 監軍大人不是文官嗎?第281章 攻城武器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167章 南北榜第254章 楚歌的新嘗試(8000字)第36章 武術高手的遊戲經歷第13章 脫穎而出的優秀玩家們第94章 歸序者城塞建設計劃(月票加更)本階段取材參考第83章 遊俠的襲擾第366章 封狼居胥第323章 齊王版隆中對第98章 新鎧甲第169章 乞丐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314章 賞罰第61章 扮演蘇羨君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67章 副本通關!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8章 這副本竟然還有二階段?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95章 背了標準答案也不好通關啊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14章 事先演練好的臺詞第124章 副本通關!第231章 新的附屬身份第32章 駁斥皇帝第292章 暴行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109章 這是嚴首輔的意思(均訂加更)第300章 怎一個慘字了得第113章 靜觀其變,以待天時第255章 十年計劃第291章 神策軍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138章 誤導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87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337章 局勢盡在掌握!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177章 辯駁(加更求票6)第179章 幾世爲人(加更求票8)第288章 陌刀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231章 新的附屬身份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59章 史料分析!第277章 排行榜第264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19章 克賊利器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252章 清君側第185章 亂世與憐憫(8000字大章求月票)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23章 身份糾正成功!第321章 兄弟情深?第11章 好像還是缺了什麼第191章 變陣第137章 怎麼還給自己加戲啊?第144章 主場作戰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237章 戰與和第254章 楚歌的新嘗試(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