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楚歌的新嘗試(8000字)

此時,楚歌所在的歷史切片中,眨眼時間三年已過。

這三年之中,他眼前的白霧分分合合,一幕幕的場景如同走馬燈一般,在他的面前閃過。

他看到朝中的大臣換了一波又一波,當朝的皇帝齊高宗也在各種政治鬥爭的漩渦中,逐漸變得越來越成熟圓滑,或者說,越來越沒有廉恥。

這位齊高宗,也就是齊惠宗的九皇子,人生軌跡基本上是大起大落落落落。

最初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紈絝子弟,唯一出名的事情就是在府中活活玩死了自己的侍女。

而之後,他的人生,乃至整個齊朝的歷史,都因爲靖平之變而發生了改變。

這位九皇子先是去金營中議和,因爲表現過於英勇以至於被金人懷疑他不是真正的皇子,讓齊朝換人。

而後,他第二次去金營議和的路上,又被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截住,這才爲齊朝留下了一個無可爭議的順位繼承人。

可以說上天對他,無法更眷顧了。

他什麼都不需要做,只是靠着“靖平之變時不在京師”這一件事情,就足以影響此後數百年的歷史。

只是這樣的眷顧,卻反而讓這位九皇子連最初在金營中的那種英勇都沒有了,變成了一個比齊惠宗、齊英宗還要更令人所不齒的皇帝。

究其原因,無非是當時那位九皇子一無所有,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所以才能表現出這樣的英勇;可一旦他成了皇帝,發現自己只要偏安一隅也可以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就開始厭惡一切風險、智商直線下滑。

但不管怎麼說,他就是此時齊朝的皇帝,而且終李浩的一生,也不可能見到新的皇帝了。

畢竟從現在這位皇帝的身體來看,雖然他被金人的搜山檢海嚇得失去了生育能力,但十分重視養生,活個七八十歲多半是沒問題的。

而對於楚歌所扮演的李浩來說,這三年的蹉跎,也讓他想明白了很多的東西。

目前整個朝堂的環境,就是這樣了。

區區一個李浩想要改變,難上加難。

因爲齊高宗的統治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未來的幾十年都不太可能會退位換人。那麼齊高宗的喜好,就直接決定了整個朝堂的環境。

未來,也是會如現在一般烏煙瘴氣的。

而再看看李浩的才能……

對他而言,眼前幾乎就只剩下一條路可選了。

那就是縱身跳入這個糞坑,在其中暢遊,並在糞坑中排卵,將糞坑變成自己的形狀。

楚歌默默地嘆了口氣:“原來如此。我現在纔算是徹底理解了秦會之到底是怎麼想的了。

“想來應該就是這三年的蹉跎,才讓他徹底放下了所有的道德和底線,下定決心成爲一個遺臭萬年的賣國賊吧。”

楚歌扮演的是李浩,不是秦會之。

但恰是因爲這種身份的不同,讓楚歌扮演的李浩一步步地走下來,卻最終似乎又走上了秦會之的老路。

……

原本楚歌對秦會之這個人物的理解,也是比較臉譜化的。

似乎,他就是從金營回來之後變成了一個大內鬼,賣國賊,可他內心中的變化到底是如何產生的,這一點,始終都沒有揣摩得很透徹。

這也正常,誰閒的沒事幹跟一個賣國賊、大奸臣共情啊?

但現在,楚歌卻能夠明白秦會之爲什麼會有這種變化了。

楚歌扮演的李浩拜相之後,雖然勵精圖治、做了一些實事,但三年之後還是被罷相了。

而且,還是永不敘用。

歷史上,秦會之也是在第一次被拜相後三年罷相,永不敘用。

兩人在做宰執期間做得事情不同,但在被罷相的原因上,卻是完全一樣的。

——未能達成與金人的和議。

楚歌有治國的能力,秦會之沒有治國的能力。

但不論有沒有治國的能力,齊高宗是都不在乎的。因爲他重用秦會之做宰執,就只爲了一個目標,達成與金人的和議。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算秦會之再怎麼能幹,也都會被罷相。

畢竟,齊高宗手下缺能幹事的大臣嗎?

不缺啊。

那麼能幹的李伯溪,不也在辛辛苦苦幫齊高宗搭建好朝廷班底之後,就被攆走了嗎?

所以,楚歌扮演的李浩被罷相,不是因爲他缺乏才能,也不是因爲他沒有平衡好各方關係,而僅僅是因爲,他那時候無法達成與金人的和議。

這是必然的,因爲完顏昌在金人內部雖然也有一定的權力,但根本談不上大權獨攬。

且不說金太宗的態度,光是一個主戰派的完顏盛,都把他壓得死死的。

所以,和議無法達成,齊高宗自然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當即把李浩罷相,並且表示永不敘用。

這三年時間,對楚歌而言只是眼前的白霧不斷開合、時光飛逝,但對秦會之來說,卻是一千多天的煎熬。

因爲他無法知道未來,無法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復起,只看到自己將會如同一個尋常的鄰家老翁一樣,蹉跎一生。

那些權勢,終將如同過眼雲煙,徹底遠離他。

或許就是在這段時間之內,秦會之原本或許還殘留着一點點讀聖賢書所產生的爲國爲民的思想,也徹底煙消雲散了。

他瞬間向着權勢沉淪,開始明白只有權力纔是一切,而所謂的政治理想、民族情節、抗金復國……都是扯淡。

他最終從一個善於揣摩上意、逢迎皇帝、偶爾或許有一些書生意氣的御史中丞,變成了一個爲了自己的權勢、欺上瞞下、賣國求榮的投降派宰執。

……

眨眼之間,三年時間過去了。

三年後,楚歌扮演的李浩再次復起。

齊高宗果然吞下了“永不敘用”的決定,再度將李浩拜爲宰執。

而這樣的劇本,也確實跟歷史上的秦會之一模一樣。

這次的復起,自然也跟楚歌或者秦會之自己的努力毫無關係,而僅僅是因爲金國政治局勢的變化。

金太宗死了。

他一死,金人內部立刻陷入分裂,各個軍事貴族之間互相傾軋、內鬥,打得慘烈無比。

凡是政治鬥爭失敗的派系,基本上沒有齊朝這種善終的情況,都是全家被殺得乾乾淨淨。

而在這段時間,金人自然無暇南侵。完顏盛作爲主和派,他的主張自然也就佔了上風。

而要跟完顏昌搭上線,非秦會之莫屬。

楚歌所扮演的李浩,也正是藉着這股東風,再次成爲宰執,並跟完顏盛一起,促成了一次簡單的和議。

這次的和議對於齊朝來說當然也有一些屈辱的條件,但考慮到當時齊朝已經連續數年被金人按在地上摩擦,所以當時的和議,也只能如此了。

但風雲突變,這次和議卻並未帶來太長時間的和平。

短短的一年後,金兵再度南下。

因爲金國內部的政治鬥爭,最終有了結果。

主和派的完顏昌在鬥爭中最終失敗身死,而主戰派的完顏盛自然不會再遵守所謂的和議,立刻舉兵南下,想要一舉滅掉齊朝。

而一直在埋頭練兵的韓甫嶽將軍也終於等到機會,與金人決一死戰。

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內,兵法大成的韓甫嶽將軍將會用實際行動告訴完顏盛,什麼叫做千古名將。

此時的局勢,對於歷史上的秦會之來說,是絕對不想要看到的。

因爲本來他跟完顏盛簽訂了一個和議,如果金人真的能遵守和議,他自然可以憑藉這個功勞一直在宰執的位置上賴下去。

可現在,金人又打過來了。

這一來會讓他之前簽訂的和議像是個笑話,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二來也會讓他在朝中的地位、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急劇下降。

作爲一個除了跟金人有些關係之外毫無任何才能的秦會之來說,此時他能做什麼呢?

支持韓甫嶽將軍北伐?

那麼北伐之後,韓甫嶽將軍出將入相就會成爲定局,他秦會之的宰執之位,還能不能保得住?

要知道,秦會之此時已經完全在權勢中沉淪,他已經下定決心,要不擇手段地攫取權力。他要的是大權獨攬,甚至有朝一日篡奪皇位也並非是完全不考慮的事情。

而如果韓甫嶽將軍能夠出將入相,就意味着他不僅沒有了獨攬朝政、恣意妄爲的資本,就連現在的宰執之位,都多半保不住了。

更何況,韓甫嶽將軍北伐成功,將會把秦會之所有的政治資本全都清零。

秦會之能夠在朝堂上立足,僅僅是因爲他能巴結上金人。

金人的兵鋒所向披靡,秦會之這個能說上話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金人越是贏,他在朝中的話語權也就越重。

可如果金人被打跑了,打慫了,再也不敢進犯了,他秦會之又算是個什麼東西?

不僅不會再有任何的權勢,甚至還可能會被憤怒的主戰派和民衆清算。

所以,歷史上的秦會之先斬後奏、直接冤殺了韓甫嶽將軍,他出賣的不僅僅是齊朝的軍人、百姓,出賣的也是自古至今的整個民族還是這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

害死韓甫嶽將軍之後,秦會之換來了金人的一句“不許以無罪去首相”的和議條款,而憑藉着金人的支持,他獨相十七年,把持朝政一直到死。

……

楚歌不由得感慨:“怪不得這個身份的難度最低,原來是低在這裡了……”

此時楚歌所扮演的李浩,如果完全放下廉恥和尊嚴,那確實是最容易通關的。

畢竟這個副本中有韓甫嶽將軍,他只需要趴在韓甫嶽將軍身上當個吸血蟲、竊取勝利果實,就能夠達成通關的條件。

可是,楚歌又怎麼可能幹得出來這種事情?

哪怕是在遊戲中,哪怕是在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楚歌也不屑於去做這種事情。

“秦會之沒有選擇嗎?

“當然不是,他有的是選擇。

“比起齊朝那些貧苦的百姓,比起那些只能聽命打仗、不能有任何自己想法的兵卒,比起那些命如草芥卻還在抵抗金兵的綠林人士,他的選擇簡直太多了。

“他可以不做官,仍舊能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可以在朝中做一個沒有權勢的小官,多多少少也能發揮些作用。哪怕爲韓甫嶽將軍說一句話,他在史書上留下的都不會是千古罵名。

“可是他沒有。

“越是身居高位,人性就越是泯滅。當他真正有一個賣國的選擇時就發現,原來賣國是如此簡單,又有如此巨大的利益。

“所以他走上這樣的路,怪不得任何人,不論是齊朝的朝廷還是百姓,又或者齊朝的兵卒,個個都沒有虧欠他。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任何洗白他的說法,都是如此可笑,根本就是不攻自破。”

楚歌打定主意,要用李浩這個身份,走上另外一條路。

……

“李相快請,官家已經等候多時了。”

負責迎接的小太監,將楚歌扮演的李浩迎入選德殿。

此時的齊朝已經南渡,並在江南站穩了腳跟,而這裡的皇宮自然還是按照之前的京師來修建的,富麗堂皇,看不出任何衰敗之意。

在這裡,楚歌再次見到了當今皇帝,齊高宗。

只不過此時的皇帝似乎坐臥不安,原本召集心腹重臣議事的大殿中顯得空空蕩蕩,只等着李浩一人的到來。

“李卿,你總算到了!

“這是前線最新的軍報。

“韓甫嶽將軍率大軍北伐,已經連克蔡州、洛陽等地,恐怕下一步就是要渡過黃河了。

“李卿,此事你怎麼看?”

皇帝命隨身的小太監將這封軍報遞給楚歌扮演的李浩,目光炯炯,顯然是十分期待這位當朝宰執的答覆。

楚歌看着手中的軍報,開始在腦海中評估自己所面對的形勢。

“已經……到這一步了?

“這副本跳劇情跳得有點狠啊。”

楚歌知道,自己此時直接來到了一個關鍵節點:十二道金牌召還韓甫嶽將軍。

從韓甫嶽將軍上書北伐開始,先由EZ渡江,而後攻克潁州、襄陽、隨州,之後又攻克鄧州、唐州,沿途北上,收汝南,打出郾城大捷,隨後收復洛陽、光復中原大部。

這便是此時軍報的內容。

而再過一段時日,軍報就會變成韓甫嶽將軍收復許昌、鄭州,抵達朱仙鎮。

再然後,就是十二道金牌召還韓甫嶽將軍了。

當然,關於十二道金牌是否是在同一天下的,這一點在史書上並無明文記載,存在爭議。但當時爲了讓韓甫嶽將軍退兵,皇帝一個月之內連下十幾道金牌,應該是確有其事。

也就是說,此時的皇帝齊高宗和秦會之,不,在這裡應該是李浩,見到了韓甫嶽將軍的赫赫戰功,確實應該考慮一下贏了之後的事情了。

按理說,看到如此的軍報,齊高宗應該大爲振奮、鼓舞纔是,他應該將這些軍報給衆臣看,然後興奮地繼續爲韓甫嶽將軍催督糧草,繼續收復失地。

然而,此時的齊高宗看向楚歌的眼神,卻顯得有些惶惶然,手足無措。

楚歌略一思考,說道:“官家,韓將軍打出大捷、收復中原,不日便可收復舊都、北渡黃河,此時朝中上下自當鼎力支持,豈可猶豫不決?”

此時,楚歌判斷李浩的宰執之位基本還算穩固。

而且楚歌知道,齊高宗的十幾道金牌召回韓甫嶽將軍固然是出於皇帝自己的意思,但秦會之在其中也發揮了極大的影響。

比如原本齊高宗或許並沒有很快就立下冤殺韓甫嶽將軍的決心,是秦會之先斬後奏,所以齊高宗才順水推舟地把這件事情給認下了。

不能說齊高宗無辜,但在韓甫嶽將軍身死的過程中,他這個糊塗蛋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被秦會之給忽悠了。

所以,楚歌的第一反應,是想試試看,如果他所扮演的李浩往積極的方向去發力,能否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改變韓將軍的結局?

齊高宗微微皺眉,顯然沒想到李浩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

說好的你是朕的心腹呢?說好的大家都不想打仗、想跟金人和議呢?

只是此時,齊高宗畢竟還不知道這位李浩是被奪舍了,他只好暫時按捺住內心的煩躁,問道:“可若是韓甫嶽將軍繼續打下去,若是真的打到了黃龍府,迎回了二聖,朕又該如何自處?”

楚歌心中呵呵,但還是耐心解釋道:“官家,若是韓甫嶽將軍真的能夠打到黃龍府,那就意味着他不僅收復了我齊朝從未真正收復過的燕雲,還能繼續北上打到金人的興起之地,爲我齊朝開疆拓土數千裡。

“到那個時候,官家便是我大齊真正的中興之主,功績可以直追太祖太宗,甚至猶有過之。到時,官家的這功績,可是要單獨立廟、流芳千古的。

“當初太上皇傳位給先皇之後沒過多久就權力盡失,可見權力從來都不是來源於身份,而來源於民心民意。這民心民意,自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官員士大夫的心意。

“官家若是真能收復北地,不論是在萬民心中,還是在士大夫心中,都是無可置疑的一代雄主。所謂的二聖,就算迎回了,也不過是泥塑蠟像,官家不追究他們靖平之變的事也就不錯了,他們又何來的勇氣,敢與官家爭奪皇位?”

齊高宗似乎顯得更加煩躁,他站起身來走了幾步:“可是,朕沒有子嗣……”

楚歌有些無語:“官家,還是那句話。

“若是韓將軍收復了燕雲打不到黃龍府,那二聖就永遠都不會回來。

“若是韓將軍真的打到了黃龍府,迎回了二聖,官家也是無可爭議的中興之主。到時候官家在位一日,都是大權在握,想傳位給誰,就能傳位給誰。

“官家沒有子嗣,從太祖一脈過繼一位便可,二聖是否回來,都不影響官家的決斷。”

這兩個問題,在楚歌看來實在是有點扯淡。

這就像是一個溺水的人,岸上有人扔過來了一個救生圈,他卻在擔心救生圈的材質有沒有毒一樣。

要知道此時距離靖平之變過去還沒幾年,對齊高宗而言,只要他能打贏金人、收復燕雲,那麼不論是否迎回二聖,他都將在朝廷中建立起絕對的權威,能夠做成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可齊高宗卻偏偏擔心迎回二聖之後會影響自己的統治?這顯然對於收復燕雲的不世之功帶來的民心,毫無概念。

然而,楚歌的這番解釋並沒有讓齊高宗滿意。

齊高宗的表情逐漸扭曲了起來,厲聲說道:“可是!可是這些武人!

“若是趁着起兵伐金,不受節制,給自己也來一個黃袍加身怎麼辦!

“若是韓將軍真的迎回了二聖,再發動兵變,奉二聖上位,朕又該如何!”

楚歌沉默了。

不是被齊高宗說動了,而是徹底被齊高宗神奇的腦回路給折服了。

齊高宗提出的這種說法,確實有那麼一丁點的道理。

畢竟當初齊高宗即位之後不久,就遭遇了一場兵變。對於這些將軍的恐懼,是刻在骨子裡的。

韓甫嶽將軍越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就越是有功高震主的嫌疑,讓齊高宗這個本就沒有一點自信的皇帝惶惶不可終日。

而且,若是韓甫嶽將軍真的和二聖搭上了線,站在齊高宗的角度,似乎也確實有廢立他的能力?

楚歌已經很無語了,但還是耐心解釋。

“官家如此擔憂,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官家,臣且不論韓將軍是否赤膽忠心,是否對官家別無二念,韓將軍的表現,官家自己看在眼中。臣現在只爲官家剖析朝中局勢。

“我齊朝的大軍,糧草輜重都源自於後方,而大軍士氣,則來自於北伐抗金。

“我朝士兵大多遭受過金人塗炭,身上全都揹着與金人的血海深仇。這也是韓甫嶽將軍能夠每戰必捷、勢如破竹的重要原因。

“若是韓將軍真的想要反,官家可以立刻斷了他的糧草輜重,大軍瞬間不戰自潰。韓將軍在沒有糧草輜重的情況下想要維持住大軍,只有兩條路,其一是擄掠民財,其二是與金人媾和。

“但不論是哪一種,都將讓軍心崩潰,走向萬劫不復之地。倒是,官家只需再重用幾位名將,便可輕鬆剿滅。

“韓甫嶽將軍與二聖,更是不可能有太多瓜葛。

“二聖在位時,韓將軍不過是一介小卒。官家對韓將軍有知遇之恩,一路提拔,韓將軍豈會搞不清楚這個簡單的道理?

“若是二聖復位,他們又如何能放心地用韓將軍?那畢竟是官家提拔的臣子。反之,韓將軍又怎麼會扶二聖上位?

“在臣看來,韓將軍所喊出的迎還二聖,不過是某種鼓舞士氣的口號而已。因爲迎還二聖,是一雪靖平前恥的標誌。而且,這口號,本來不也是官家自己喊出來的麼?”

齊高宗的臉上青筋跳動,似乎是被說得啞口無言。

他提出的這幾個問題,都是一些歷史發明家們,爲了論證“韓甫嶽將軍確實該殺”而提出的論點。

但實際上,都不值一駁。

事實上,韓甫嶽將軍就算是當時想要擁兵自立,也根本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更何況從韓將軍平日裡的種種表現來看,他一直是赤膽忠心、覺悟二唸的。

楚歌的這一番話,等於是將後世駁斥這些謬論的說法,拿來回稟齊高宗。

自然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然而,齊高宗卻還是不滿意。

他憋了許久,又說道:“可是,此時的戰事,我朝雖然已經佔據上風,但糧草輜重耗費甚巨,民間疾苦,已經難以撐持。

“若是再打下去,勞民傷財,也不見得就能收復燕雲。反而此時罷兵言和,對雙方都好。

“朕體恤民力,不想再生靈塗炭。可金人卻說,必殺韓甫嶽將軍,而後才能和談。李卿,這又該如之奈何?”

楚歌反問道:“請問官家,我朝糧草輜重耗費甚巨,難道金人的糧草輜重,就是憑空變出來的不成?

“我朝在打勝仗,金人在打敗仗,打仗的地點還是我朝的舊地,哪一方獲得糧草輜重更難,哪一方得到的幫助更多,這是明擺着的事情吧?

“至於韓將軍能否收復燕雲?這件事情恐怕韓將軍也不能打包票。但不管能不能成,得打了再說。若是時日良久打不下來,到時候再談和議也不遲。何必在剛打出大捷後不久,就急着找金人和談呢?

“更何況,就算是罷兵言和,此時也該是我朝對金人提條件,怎麼還能讓金人給我朝提條件呢?

“金人可以說:必殺韓將軍,始可和。我們自然也可以說,必殺完顏盛,始可和。

“金人不和,那我們一直打下去就是了。

“即便是二聖,也都是打輸了才和談的。官家怎麼打贏了還總想着和談?即便我朝確實打不下燕雲,和談也輪不到金人來提條件吧?”

齊高宗雙眼迷茫地眨動着,一時語塞。

楚歌說的這番話,太有道理了,他都有些無言以對了。

因爲歷史上的齊高宗要殺韓甫嶽,本就是出於一種無法理解的腦回路。

因爲當時的中興諸將,可以說是“嶽一其隨”。韓甫嶽將軍是唯一可以在野戰中跟金人硬剛,而且以少勝多的神將。而其他的將領,雖然也能打贏,但多半都只能打防守戰。

也就是說,韓甫嶽將軍,是齊朝手中的一柄大殺器。

有韓甫嶽將軍,齊朝就始終都有主動反擊金人的能力;殺了韓甫嶽將軍,齊朝就只能勉強自保,再也不可能對金人構成威脅。

而正常人的腦回路應該是:既然如此,我肯定把韓甫嶽將軍當寶貝一樣供起來,時不時打一打金人,向金人提一提條件。只要有韓將軍,我就是高枕無憂的,金人不聽話,我隨時都可以再打。

而齊高宗的腦回路是:既然只有韓甫嶽將軍能威脅到金人,那麼我把韓甫嶽將軍殺了,金人不就能放心地跟我和談了嗎?

齊高宗是既蠢且壞,而秦會之是純粹的壞,二人一拍即合,才能幹出冤殺韓甫嶽將軍的事情。

而齊高宗的這種蠢,被楚歌猛地一拆臺之後,就全盤暴露了。

此時的齊高宗,表情顯然既矛盾,又複雜。

他或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思路有些蠢,但卻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蠢,反而會爆發出更強烈的逆反心理。

突然,楚歌面前的齊高宗暴跳如雷。

“李浩!

“朕叫你過來是要問計於你的,不是要讓你來給朕說教的!

“朕不管韓甫嶽有沒有能力造反,也不管二聖回來之後朕的皇位到底還能不能穩固。朕就只要現在罷兵停戰!

“二聖決不能回朝,韓甫嶽也必須回來!與金人的和議也必須立刻就籤!

“此事你能辦就去辦,辦不了,那你宰執的位置,朕也能換個其他的人來做!

“現在就去草擬讓韓甫嶽班師回朝的詔書!”

楚歌愣了一下,隨即心中冷笑。

哦,不裝了是吧?

顯然,此時這個副本對於他的真正考驗來了。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情況,當時的秦會之如果真的能像楚歌這麼做,那麼韓甫嶽將軍大概率是真的可以不死的。

畢竟殺韓甫嶽將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不論是齊高宗還是秦會之多多少少還都有那麼一丁點的猶豫。最終幹出這種遺臭萬年的事,是倆人的惡念產生合力的結果。

如果其中的一股惡念變成了反作用力,那這事多半是不能成的。

但很顯然,在這副本中,楚歌如果僅僅是說服皇帝就通關,那就太簡單了。

這個副本,強行讓齊高宗往更蠢更壞的形象上一去不復返了。

當然,也有可能真實歷史上的齊高宗就是這個尿性,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現在擺在楚歌面前的是一個難題。

如果是齊高宗執意要用十二道金牌召回韓甫嶽將軍、並且非要殺他不可……

那麼扮演李浩的楚歌,又能做些什麼呢?

看着暴跳如雷的齊高宗,楚歌瞬間有了答案。

他收起了之前所有的情緒,只是認真地行禮:“臣,遵旨。”

轉身離去的時候,楚歌輕輕嘆了口氣。

好吧,既然這位皇帝陛下不想用簡單的方式來解決,那就只好,換一種複雜一些的方式了。

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48章 配合來了!第227章 歷史切片被縫合了!(求保底月票!)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154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105章 投擲精通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310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44章 排兵佈陣第35章 捱打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364章 奇兵第279章 圈踢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233章 新的工匠挑戰第211章 嘗試改良第360章 車陣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259章 夾攻第181章 騎兵試煉通關!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360章 車陣第32章 駁斥皇帝第130章 墓葬第30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第265章 反包圍第233章 新的工匠挑戰第67章 副本通關!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41章 簡直就是秦開雲將軍再世!第163章 新副本開放第41章 暗沙的真相第204章 計謀第48章 配合來了!第71章 逆轉歷史切片!第49章 傷亡第214章 何謂朋黨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311章 史料疑雲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24章 副本通關!第162章 尋找破綻第222章 試煉通關!(萬字更求月票)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85章 掃清妖魔!第222章 試煉通關!(萬字更求月票)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94章 忙碌的玩家們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101章 我不做文士啦!(均訂加更)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98章 新鎧甲第175章 空印(加更求票4)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75章 空印(加更求票4)第313章 着手破局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241章 簡直就是秦開雲將軍再世!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106章 三箭定乾坤第161章 陣斬敵將需要幾步?第250章 變局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48章 配合來了!第279章 圈踢第328章 現在的你到底是誰?第328章 現在的你到底是誰?第230章 無憾了第222章 試煉通關!(萬字更求月票)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260章 大捷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293章 慷慨陳詞第343章 準備問題第311章 史料疑雲第336章 全員內鬼第292章 暴行第229章 羅氏變法(8600字求月票)第174章 推斷(加更求票3)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43章 全新玩法開啓!第68章 排行榜第281章 攻城武器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317章 絕地反擊第235章 新副本開啓第94章 歸序者城塞建設計劃(月票加更)
第286章 新的朝代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53章 全新副本開啓第48章 配合來了!第227章 歷史切片被縫合了!(求保底月票!)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91章 妖魔的隱秘影響第154章 新版本更新公告第290章 步兵戰力巔峰(求月票!)第216章 給皇帝的投名狀第105章 投擲精通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310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44章 排兵佈陣第35章 捱打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364章 奇兵第279章 圈踢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233章 新的工匠挑戰第211章 嘗試改良第360章 車陣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259章 夾攻第181章 騎兵試煉通關!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360章 車陣第32章 駁斥皇帝第130章 墓葬第30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第265章 反包圍第233章 新的工匠挑戰第67章 副本通關!第243章 狗皇帝給爺死!(8000字求月票)第241章 簡直就是秦開雲將軍再世!第163章 新副本開放第41章 暗沙的真相第204章 計謀第48章 配合來了!第71章 逆轉歷史切片!第49章 傷亡第214章 何謂朋黨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311章 史料疑雲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24章 副本通關!第162章 尋找破綻第222章 試煉通關!(萬字更求月票)第280章 與金人不死不休!第85章 掃清妖魔!第222章 試煉通關!(萬字更求月票)第12章 武卒副本也沒那麼簡單啊!第94章 忙碌的玩家們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101章 我不做文士啦!(均訂加更)第354章 決戰即將到來第98章 新鎧甲第175章 空印(加更求票4)第183章 權臣篡位的風險?(大章求月票!)第221章 流民圖的另一種用法(萬字更求月票)第175章 空印(加更求票4)第313章 着手破局第90章 不太和諧的聲音第118章 大人,時代又變了!第150章 騎兵衝鋒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241章 簡直就是秦開雲將軍再世!第322章 推翻重來第106章 三箭定乾坤第161章 陣斬敵將需要幾步?第250章 變局第5章 這NPC根本不按劇本來第48章 配合來了!第279章 圈踢第328章 現在的你到底是誰?第328章 現在的你到底是誰?第230章 無憾了第222章 試煉通關!(萬字更求月票)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260章 大捷第226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293章 慷慨陳詞第343章 準備問題第311章 史料疑雲第336章 全員內鬼第292章 暴行第229章 羅氏變法(8600字求月票)第174章 推斷(加更求票3)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263章 一個人全乾了!(8000字)第43章 全新玩法開啓!第68章 排行榜第281章 攻城武器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317章 絕地反擊第235章 新副本開啓第94章 歸序者城塞建設計劃(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