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我要二聖!

趙海平所在的歷史切片中。

東平。

“將軍,這都是僞楚的戶籍書冊,有了這些,僞楚故地的戶籍人口賦稅情況,就全都一清二楚了!”

趙海平點了點頭,讓手下的人將這些書冊給妥善的安置好。

自從在朱仙鎮打出第二次大捷以來,齊、金、昭義軍三方的局勢數次改變。

先是齊高宗當場服軟,下了詔書安撫韓甫嶽將軍,同時表達了招安的意思,可能也是怕他真的當場打過去;

完顏盛被打得損失慘重,金人也都無力再戰,只好暫時回撤,與齊朝簽訂和議;

至於趙海平所帶領的昭義軍,這是繼續在淮河以北的土地上,四處轉戰。

雖然從情感上來說,趙海平更想直接往南打,直接滅了狗皇帝和秦會之,但從理智的角度考慮,這個想法顯然暫時不太現實。

此時的齊朝,畢竟還有着統治的法理,南方還有大量的人民和軍隊,是忠於齊朝的。

而趙海平所扮演的韓甫嶽將軍此時並沒有真正謀反,只是建立了昭義軍,處於一種聽封不聽調的狀態。

齊高宗讓他退兵,他留下來繼續抗戰並且大勝金軍,道義是在趙海平的這邊。

可如果他真的放着金人不管,舉兵往南打,那就失去了道義,且不說戰場上的勝算如何,手下的這些士兵說不定都有可能譁變。

所以,這事急不得。

這段時間,趙海平率領昭義軍,基本上是在做兩件事情。

第一,就是將打下來的土地全都按照原本約定的,分給那些爲昭義軍提供軍糧的百姓,以及立下軍功的士兵們。

第二,則是繼續照着僞楚的地盤,窮追猛打。

僞楚是幾年前金軍在齊朝北方冊立的一個僞政權,皇帝是原本的齊朝降臣劉豫。

僞楚原本定都在齊朝五京之一的大名府,但由於害怕大名府軍民的反抗,所以後來又遷至東平,並在這裡建立起了統治。

而僞楚的統治疆域,西起原齊朝與西夏接壤的陝西諸路,東至山東,南至淮河,可以說原本齊朝的疆土,五去其二。

金人打下來的大部分齊朝舊地,都交由僞楚政權來控制。而金人自己則是親自統治包括真定府、大名府在內的河東一片區域。

金人這麼做,當然是有原因的。

當時的金人仍舊處於奴隸制社會,相較於齊朝的統治,可以說是殘暴不堪,而且治理水平十分低下。

他們固然可以用強大的軍事力量打下這些土地,但想要建立起長久、穩固的治理,短時間內卻無法做到。

所以,金人決定扶持劉豫建立僞政權,幫他們暫管這些區域,慢慢消化。

在真實的歷史中,僞楚建立七年之後,並未達到金人想要的效果。這個僞政權不僅沒能給金人分憂,反而被齊朝的諸多將領輪番暴揍,金人不得不派兵救援,變成了一個大包袱。

於是,金人廢掉了僞楚,並開始自己統治這片區域。

而此時,金人實際上還沒來得及廢掉僞楚,因爲他們被趙海平打得找不着北了。

趙海平就先拿僞楚開刀。

僞楚的統治本就不得人心,此時已經是風雨飄搖、義軍四起,昭義軍在這個區域作戰,幾乎等於是主場作戰。

而且,僞楚不僅菜,而且還很富有。金人爲了扶持,給了不少戰馬,而這些戰馬,自然就都被趙海平給俘獲了。

此時,趙海平已經帶着昭義軍一路打到東平,僞楚的皇帝劉豫早就望風而逃,逃往金國去了。

趙海平自然也就順理成章地全盤接收了僞楚的舊地。

而後,趙海平暫時停了下來。

因爲在打下這麼大的一片疆域之後,他要稍微消化一番。

昭義軍最初並沒有很多人,十萬大軍真正自願留下的,也就三萬餘人。

但之後一路轉戰,連戰連捷,各地的百姓也紛紛加入,所以此時,趙海平手上的軍隊,已經再度來到了十萬之數,甚至比在齊朝手下時,還猶有過之。

問題也隨之而來。

首先是這些兵卒的素質參差不齊,其中有僞楚的俘虜,也有沒打過仗的普通農夫,還有一些有着江湖習氣的綠林人。

想要將他們全都轉化成合格的士兵,仍然需要一定時間的苦練。

而且,打下來的這些土地,也是要分兵駐守的。

趙海平之所以能連戰連捷、勢如破竹,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是真的會給這些農戶和士兵分土地的!

而在分土地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阻礙。

比如,打下一些地方,結果當地的豪強大族佔着大量的良田,不願意將這些良田分給農戶和士兵,怎麼辦?

殺雞儆猴也好,全都殺光重新分配土地也罷,總之是需要強有力的軍隊來執行分田的操作。

否則大軍走後,這些地還是會被搶回去的,那就等於是白忙活。

更何況,金人與齊朝此時雖然看起來都被打服了,但誰也不好說他們會不會瞅準機會突然殺回來。萬一後方空虛被偷家,那就尷尬了。

所以,趙海平在吃下僞楚的大片疆域之後,就暫時停了下來,開始內部整頓、慢慢消化。

而他十分確信,只要給他一兩年的時間,就可以打造出一支百戰百勝的王者之師!

因爲自耕農和良家子組成的軍隊,在古代就是無敵的代名詞。

看看更久遠的朝代,比如大楚,又或者樑朝初年。之所以那些士兵的戰鬥力如此強悍,就是因爲他們大多是自耕農和良家子組成的軍隊。

雖然聽起來,兵農合一的士兵似乎比不過專門招募來的職業軍人,但真正打起來可就全然不是那麼回事了。

因爲募兵,給士兵的無非是錢糧,而且在齊朝這種大規模募兵的前提下,給的錢糧不會很多。

要說對士兵的吸引力,其實是很不足的。

而兵農合一的關鍵在於,這些士兵都可以通過軍功獲得土地。而土地在古代就是最爲重要的生產資料,是任何金銀財寶都不能比擬的。

金銀或許會被揮霍一空,而土地卻可以代代傳承,讓子孫後代也能有一口穩定的飯吃。

至於這些軍隊爲什麼崩了……

那是因爲這種軍民合一的制度也總是頂不住土地兼併。

隨着土地不斷兼併,這些士兵失去了土地,而且長久疏於訓練之後戰鬥力也會直線下降,既無作戰的能力也無作戰的動機,整個軍制自然也就崩了。

但不管怎麼說,在王朝初年,只要能落實分田地這一點,幾乎都能打造出一支戰鬥意志極其旺盛的強軍。

楚、樑、盛這種初期武德極盛的王朝,幾乎都是如此。

齊朝得國不正,所以在建國初期,土地兼併的問題就一直存在,而且後來也根本沒法解決。

但現在,趙海平用昭義軍打僞楚的地盤,這些雖然都是齊朝的舊地,但早已淪陷多年,很多事情辦起來阻力自然也就小了很多。

不過,在未來兩年的時間中,趙海平除了分地、練兵之外,還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是以昭義軍爲骨架,暫時建立起一種軍管的體制,對這片地區進行治理。

二是與金人、與齊朝和談。

前者的難度其實不大,因爲……全靠同行襯托。

齊朝的賦稅本身就極重,許多稅都是沿用了前朝的舊制,但後來又新增了許多新的稅種。王文川變法時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搞來搞去最後反而又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齊朝時就有人說:“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還有人說:“本朝賦稅之數,七倍於樑,幾十倍於楚。”

總而言之,齊朝對於百姓的盤剝一點都不少,史書中記載的農民起義幾乎是歷朝最多。

而這些賦稅,大部分都花在了冗兵、冗官、冗費上。

除了要維持官僚階層的龐大開支以外,還要給金人進貢歲幣,這都是十分龐大的負擔。

而在僞楚的治下,百姓的生活就更困苦了。

其實僞楚最初還真的考慮過要實行什一稅法,如果真能實行的話,確實可以大大減輕農戶的負擔,甚至有可能比齊朝更得民心。

但還是王文川變法時遇到的那個關鍵問題:對基層的掌控能力,根本就不夠!

對於那些豪強之家來說,怎麼可能去老老實實地執行這種稅法呢?必然是要跟官吏沆瀣一氣,最終還是將沉重的負擔轉移到老百姓的身上。

而不論是齊朝還是僞楚,有不可能真的對豪強動刀,那畢竟是他們統治的根基。

於是,這新稅法玩不下去了,還是又回到了齊朝時的老樣子。

再加上僞楚其實是一個被金人扶植起來的僞政權,金人要用兵,它就要幫忙抽調籤軍;金人要不斷地從這裡獲取各種各樣的物資,它就要不斷地盤剝百姓。

百姓們過得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即便僞楚政權已經拉到了這種程度,其統治也並沒有天怒人怨、民不聊生,跟齊朝相比,竟然還有那麼一丁點的優勢。

史料記載,隨着僞楚統治的繼續,中原秩序和農業生產逐漸恢復,還有不少的百姓慢慢地接受了僞楚政權的統治。

像虞稼軒那樣一言不合就鬧起義的人,越來越少。

以至於齊朝的許多官員和武將都開始擔心中原人民“歲月益久,污染漸深,趨向一背,不復可以轉移”而與齊朝離心離德。

總之,僞楚雖然治理能力不怎麼樣,但是與治理能力同樣差勁的齊朝來比,竟然還打了個平分秋色、難分伯仲。

在真實的歷史中,由於秦會之當權後“南歸南、北歸北”的政策徹底背叛了齊朝的北方人民,而金人又很快廢了僞楚政權、直接建立起了統治,所以久而久之,北地也就徹底與齊朝離散了。

若不是兩百年後的盛太祖再度將這一區域收復,恐怕“北人”與“南人”真的要變成兩種完全不同的種族了。

而在這個歷史切片中,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因爲趙海平扮演的韓甫嶽將軍來了!

齊朝和僞楚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卻能做到。

地方上的豪強大族不服管束?不好好納稅?

好說,這個解決方法跟他們不老老實實分田地是一樣的。

殺!

先殺雞儆猴、殺一儆百,如果還有再犯,那就再繼續殺!

這些豪強大族確實有一定的勢力,但他們相比於樑朝末年那種割據一方的莊園勢力有着本質的不同。

經過齊朝百餘年的統治,不斷地削弱地方、強化中央,這些地方上的豪強跟楚、樑兩朝末年的豪強,已經不再是一個概念。面對昭義軍的兵鋒,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雖說此舉會讓趙海平開疆拓土的過程中遭遇很多阻力,在接納僞楚政權的土地中,有大量的豪強實力奮起反抗,但那又如何呢?

百姓支持!

大量的百姓都在期待着昭義軍打過來之後能分得一塊田地,所以踊躍參軍,還踊躍地往前線去運輸軍糧。

在這樣的此消彼長之下,這些豪強也根本翻不起什麼浪花。

在他們面前也只擺着兩條路,要麼乖乖聽話,要麼死!

對於齊朝和僞楚,這些豪強是有辦法的。他們可以賄賂底層官員,可以跟這些官員沆瀣一氣,共同將沉重的稅賦轉移到百姓身上,還可以瞞報自己的田產。

但對韓甫嶽將軍,他們就不可能這麼做了。

因爲此時的昭義軍,實際上是一個全都由軍人掌管的軍政府。而負責前來分田地、收繳賦稅的,都是昭義軍中的基層軍官。

而昭義軍是什麼隊伍?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史料記載,有一次韓甫嶽將軍路過民家,發現這民家新房上的茅草少了一塊,就再三追問。民家剛開始說是被風吹掉的,後來韓將軍才知道,原來是一名士兵上馬時因爲太着急,所以上馬時不小心把這塊茅草給不小心碰下來了。

韓甫嶽將軍立刻要軍法處置,最後還是這戶人家哭求才只是打了軍棍。

在這樣嚴明的軍法之下,士兵在百姓家裡購買薪柴,百姓自願少收兩文錢,士兵都不肯,也不敢。

這樣的一支軍隊,讓他們去分田收稅,誰敢接受豪強的賄賂?

連民戶家中的片瓦都不敢碰,又怎麼可能跟豪強一起魚肉鄉里?

所以,齊朝和僞楚在北地做不到的事情,昭義軍卻能做到。

北地的百姓全都歡欣鼓舞,幾乎是簞食壺漿以迎昭義軍。而已經被打下來的地方,百姓們也是積極種田、參軍,畢竟他們也不希望齊朝或者金人再回來,再度回到原本那種被盤剝、被壓迫的日子。

整個北地,就這樣牢牢地掌控在昭義軍的手上,不斷消化,不斷提升着昭義軍的戰力。

而在這個過程中,趙海平也在頻繁地與金國與齊朝的使者接觸。

很顯然,齊金兩國也都無法忽視這支強大的力量,開始……各自動起了小心思。

……

“拜見韓將軍!”

金人的使臣恭恭敬敬地在地上叩拜。

東平原本是僞楚的京師,而在趙海平打下東平之後,自然也就將這裡設爲行營,命大軍駐紮,讓昭義軍的力量能夠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僞楚疆域的全境。

而此時的局勢,已經來到了某種平衡點。

原本的局勢是金-僞楚-齊,其中僞楚是金立的僞政權,所以基本上除了捱揍也沒什麼其他的用處。

但現在,卻變成了金-昭義軍-齊。

昭義軍橫亙在齊金之間,其戰鬥力遠勝齊金兩國。金人又剛被昭義軍給暴揍過,自然不敢怠慢,想要先和談,全力解決國內矛盾之後,再徐徐圖之。

齊金兩國,都想將昭義軍的兵鋒,引向對方那邊。都不想自己出手,來死磕這塊硬骨頭。

所以,金人的使臣才如此恭敬,甚至比在齊朝皇帝面前還要更加恭敬。

畢竟他面前的是韓甫嶽將軍,是把金人的百戰之師打得抱頭鼠竄的一代軍神。

趙海平淡然道:“金使前來何事?”

金國使者態度恭順:“韓將軍,我朝陛下派我前來請和。連年征戰,百姓民不聊生。而此時我金國所得齊朝舊地,大半已被將軍收復,金齊兩國,也已經定立和議、互不再犯,將軍何不止息干戈,解甲歸田?”

趙海平微微一笑:“和談當然可以。但要和談,總該展示些誠意。我昭義軍與齊朝的關係,你們不會不知道。所以你們與齊朝的和議,與我並無關係。

“要與昭義軍議和,還要重新釐清條件。”

趙海平此時的態度很簡單,就是獅子大開口,儘可能地多要利益!

昭義軍要慢慢消化龐大的北方,爲自己獲得穩固的兵源、財源,所以近一兩年內,不會再繼續北伐,而是要安定後方。

但這一點,金人並不知道。

在金人看來,指望着齊朝去捅昭義軍?那基本上不用指望了。

所以,昭義軍在不南下打齊朝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大可能要繼續北伐的。

金人此時後方大亂,急需回去整頓,所以需要與昭義軍也定立和議,雙方休戰。

畢竟金人也想不到,趙海平扮演的韓甫嶽將軍竟然所圖如此之大,竟然要慢慢地將整個北地全部消化,然後再以此爲根基,吞併天下。

只能說,兵者詭道也。趙海平明明要開始休養生息,卻仍然讓金人覺得他要繼續北伐,這也是兵法的一種。

金使聞言,臉色愈發恭順:“這是自然,韓將軍。我朝願訂立文書,以河北東路、大名府、河南府、河中府、黃河爲界,與昭義軍互不相犯。”

金使所說的這條線的南方區域,基本上是僞楚政權所實際控制的區域。

換言之,金人的意思是,僞楚這些地盤你都已經佔了,那乾脆定個和議給你,不要再打過來了。

在金人看來,這確實已經是某種讓步了,畢竟是以文書的形式承認了這一帶歸屬於昭義軍。

然而,趙海平臉色一沉:“這便是金人的誠意麼?

“這片區域本就是齊朝所有,我昭義軍又是堂堂正正地奪下來的!有沒有你金人的和議,又有什麼分別?這樣的和議,不過是廢紙一張!”

金使一看韓甫嶽將軍的臉色變了,也有點慌,趕忙說道:“韓將軍,此事還可以再商量。”

趙海平早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說道:“很簡單,將真定府、太原府、隆德府、河間府等地,全都割讓給昭義軍!以燕云爲界,恢復靖平年間齊金兩國的邊界!”

金使不由得一咧嘴:“這……韓將軍……”

趙海平冷着臉:“回去告訴金國皇帝,這就是本將唯一的條件!如果不答應,那就請他準備好,本將直搗黃龍吧!”

說罷,趙海平直接將金使攆了出去。

他現在要的這一大片區域,基本上是整個河東路。

這一片並不在僞楚政權的統治範圍之內,而是由金人統治。

原因很簡單:這一帶的位置十分緊要,有太原等軍事重鎮,金人不放心交給僞楚。

趙海平當然不會僅僅滿足於只接收僞楚的舊地,和談嘛,講究的就是一個獅子大開口。 Www◆ Tтkā n◆ co

誰槍桿子硬,誰說話就有底氣!

軍事實力佔優的一方,就是可以不斷加碼各種條件。否則,那不是對不起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了嗎?

金人深諳這一點,所以在與齊朝談和議的時候,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甚至說必須先殺了韓甫嶽將軍才能和談。

但現在,輪到金人做被勒索的一方了。

而此時趙海平還真的有可能兵不血刃地將這些地方給要回來。

因爲河東正是義軍反抗最爲激烈的地區,也是最期盼着韓甫嶽將軍能前去解救他們的地區。在激烈的抗爭之下,金人在這一帶的統治,早就已經風雨飄搖。

щшш.тт kǎn.c○

金人連後方都顧不太上,更何況是這一帶。

當然,這其中太原府的地位太過重要,在靖平之變時,就是因爲有重鎮太原的阻隔,才讓金兵第一次南下時西軍受挫。

金人可能不會同意割讓太原。

但趙海平本來也不只有和談這一條路。他也可以把穩固後方的事情暫時放一放,然後再繼續打下去。到時候,就看昭義軍和金人誰先撐不住。

而趙海平十分確信,先撐不住的絕對不是自己。

……

又過了月餘,金使又來了。

這段時間,趙海平也沒閒着,派出昭義軍的精銳由原本的齊朝京師大梁、大名府等地出征,打了相州、邢州、河間等地。

又打出來幾次不大不小的勝利。

這叫以戰促和,給金人施壓。

而這次的大捷甚至沒有動用昭義軍的主力,只是靠着三四萬人的偏師加上這些地方數萬的義軍,就打出了相當傲人的戰果。

於是,金人也終於認清了現實,不再抱有幻想。

金使再度前來,做出了大幅的讓步。將太原以南的所有區域,全都割讓給昭義軍。

此時,距離恢復齊朝最大時的疆域,僅剩太原府、真定府等少數區域。

對於這個結果,趙海平雖然表面上仍舊很強硬,但其實已經達到了心中的預期結果。

金人畢竟不是懦弱的齊朝,想要讓他們就這麼心甘情願地吐出太原城,幾乎是不可能的。

太原是一座堅城,地勢險要,當年金人的大軍圍困了好幾個月纔打下來。

金人沒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昭義軍同樣沒有。

所以,這跟靖平年間的情況恰好反過來了:金人打不下堅城,但野戰每戰必勝;此時的昭義軍同樣是野戰每戰必勝,可要想啃下太原這樣的城池,卻也很難。

金人的高層中基本上都是懂軍事的將領,讓他們就這麼割讓太原城,確實不太現實。

要說繼續打下去?昭義軍在短期內也不太可能真的打下太原,頂多是把太原周邊打下來。但這樣一來,不僅耗時良久,而且也影響了昭義軍的休養生息。

所以,趙海平決定見好就收。

這次和談雖然拿不到太原,但他原本提出的那些地方,基本上已經拿到了七七八八。

昭義軍所實際控制的地域,南方以淮河、大散關爲界,北方以太原爲界,基本上也將原本齊朝疆域的三分之一以上,收入囊中。

等一兩年後,消化了北地,昭義軍的實力有了飛躍,再去將太原、真定府和燕雲,一併奪回。

畢竟和議這種東西,不就是用來撕毀的麼?

趙海平陰沉着臉,最終點頭:“哼,你們金人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太原重鎮無論如何都要握在手中……

“好,太原我可以暫時不要,但我要增加額外的條件。”

金使趕忙說道:“韓將軍請說。”

趙海平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我要……二聖!”

此言一出,金使被嚇了一跳。

二聖?

那不就是齊惠宗、齊英宗這兩位皇帝嗎?

這個要求,金使確實沒有想到。

因爲在金人看來,韓甫嶽將軍雖然一直在喊“直搗黃龍、迎回二聖”,但這頂多也就是一句政治口號而已。相較於實打實地收復齊朝疆土,迎回二聖的優先級,是要比較靠後的。

而那位齊高宗,就更是嘴上喊着迎回二聖,實際上巴不得二聖早點死在黃龍府。

但現在,韓將軍竟然不再堅持自己對於太原的主張,反而要二聖?

他要這兩個蠢皇帝有什麼用?

金使也不敢多問,趕忙告退,去回稟金朝的高層。

。wap.

第169章 乞丐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162章 尋找破綻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331章 又演皇帝?第295章 秦王破陣樂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206章 炸營第19章 通關錄像第237章 戰與和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78章 非與士大夫共天下(加更求票7)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352章 驚天一撞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292章 暴行第164章 千里無雞鳴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167章 南北榜第282章 終極試煉通關!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35章 捱打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327章 哪來的突厥騎兵!第70章 捲起來了第236章 四種開局第297章 菜雞互啄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79章 歸序者的遠征!第135章 我大盛朝人才輩出!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314章 賞罰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335章 完美的計劃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315章 潛流暗涌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268章 限定版外掛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42章 我是文士,爲什麼要講武德?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360章 車陣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192章 騎兵戰法第292章 暴行第344章 排兵佈陣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156章 玩家們的精彩表現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127章 專屬天賦升級第207章 兩個時代的人第191章 變陣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46章 鄆王殿下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357章 臨時安排的過場CG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本階段取材參考第253章 廢立第224章 集體被奪舍?(8500字求月票)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92章 騎兵戰法第141章 震天雷第182章 就這?第138章 誤導第323章 齊王版隆中對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171章 御駕親征?第255章 十年計劃第228章 另外的可能性(9000字求月票)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363章 你不會迷路嗎?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39章 真正的遊俠第339章 頡利的野心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58章 國仇最難消!第346章 英靈召喚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96章 刷新了這麼多賊寇?(月票加更)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141章 震天雷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208章 兩種解法
第169章 乞丐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162章 尋找破綻第38章 試煉副本全部攻破第331章 又演皇帝?第295章 秦王破陣樂第245章 練兵與階下囚第110章 史料分析第206章 炸營第19章 通關錄像第237章 戰與和第356章 隨機應變第319章 齊王竟是我自己第64章 還真是個貪生怕死之徒啊!第178章 非與士大夫共天下(加更求票7)第172章 名將難求(加更求票1)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352章 驚天一撞第44章 線下活動現場第292章 暴行第164章 千里無雞鳴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167章 南北榜第282章 終極試煉通關!第247章 統安城之戰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更求月票)第35章 捱打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327章 哪來的突厥騎兵!第70章 捲起來了第236章 四種開局第297章 菜雞互啄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79章 歸序者的遠征!第135章 我大盛朝人才輩出!第361章 鎮守四方的英靈第200章 誤入的妖魔第274章 劃江而治第314章 賞罰第350章 匹夫玩家的特殊使用方法第335章 完美的計劃第152章 掃清歷史切片(月票加更)第9章 不知不覺就是一晚上第315章 潛流暗涌第294章 缺失了什麼第157章 史料補全(月票加更)第189章 英雄相惜第195章 新的朝代第268章 限定版外掛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42章 我是文士,爲什麼要講武德?第208章 兩種解法第360章 車陣第29章 真是個狠人第192章 騎兵戰法第292章 暴行第344章 排兵佈陣第367章 你們差一點就成功了第156章 玩家們的精彩表現第188章 特殊的指揮者第127章 專屬天賦升級第207章 兩個時代的人第191章 變陣第66章 先除內奸、再滅賊寇!第246章 鄆王殿下第17章 援軍的方向第357章 臨時安排的過場CG第72章 百戶大人我要和你並肩作戰!第347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本階段取材參考第253章 廢立第224章 集體被奪舍?(8500字求月票)第190章 騎兵對衝第192章 騎兵戰法第141章 震天雷第182章 就這?第138章 誤導第323章 齊王版隆中對第121章 扮演王建軍(月票加更)第171章 御駕親征?第255章 十年計劃第228章 另外的可能性(9000字求月票)第47章 極限加buff第363章 你不會迷路嗎?第342章 遼東之戰第39章 真正的遊俠第339章 頡利的野心第73章 攻守之勢易形了!第58章 國仇最難消!第346章 英靈召喚第37章 遊俠試煉通關!第96章 刷新了這麼多賊寇?(月票加更)第278章 終極試煉選拔完成第45章 大型玩家見面會第359章 深度屏蔽第333章 女將挑釁第141章 震天雷第267章 三日不解甲!(8300字)第208章 兩種解法